業精于勤的作文
業精于勤
曾為白石老人筆下的墨蝦叫絕,也曾立在《貴妃醉酒》前,為那千種嫵媚、萬種風情拍案叫絕。卻不曾想到,這些都是“業精于勤”的結果。
《貴妃醉酒》是辰生老人的力作。他因為自幼生活拮據,并未得到名師的指教,只能憑苦練來提高藝術技巧。為了打好基礎,他帶著畫夾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去寫生。為了準確地勾勒北國風光,他常在雪地里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成了一個雪人卻渾然不覺。也曾在滾燙的沙漠上一次次勾勒,待畫稿初成,早已汗透全身。無數次苦練,速寫稿足足撂了好幾箱;無數次體驗,祖國的山川人物已了如指掌,連黃土高原人不同一般的高鼻梁,都被他察覺到了。扎實的基礎,豐富的閱歷,使辰生老人的畫技突飛猛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后來創作出《貴妃醉酒》這樣的杰作也就理所當然了。
勤練是辰生老人畫技精湛的原因,白石老人筆下的絕妙墨蝦也非舉手所得。他每天七八個小時的練畫,是他一生不改的規矩。正是這不成文的規矩,練就了他一手畫蝦的絕技。
二位老人藝術上的高深造詣,都是勤的結果,我們驚嘆于他們今天的成就時,卻未曾體會到“精”字后面付出的艱辛與汗水。
從二位老人說開去,今天各行各業里出類拔萃的人才的成功,都不是因為一夜之間突發奇想或是天性賦予的靈感,而是來自無數個白天黑夜辛苦的`磨煉。有一句古話說得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保ㄗ髡呶木岛下』匾恢袑W生)
【名家評點】
這一篇命題作文寫得較為成功。作者緊扣主題,論據合理,敘述流暢。作者切題的手法很自然,顯然是選擇了自己熟悉的素材。
但就挖掘主題來說,尚顯缺乏深度!皹I精于勤”貌似小道理,實則大文章。作者僅僅說明了“精”來自于“勤”,但“業精于勤”引發的深層思考,卻未能全面展現。一篇好文章,不但要告訴讀者“是什么”,更要告訴讀者“為什么”,才能啟迪讀者“做什么”。
就作者選取辰生老人和白石老人的例證來說,是很有分量的。引舉名人的事例,是寫議論文慣用的手法。但此文引舉的《貴妃醉酒》,卻似乎有偏狹之嫌。有些讀者不一定知道辰生老人的《貴妃醉酒》,因為他們平時疏于繪畫藝術。作者也沒有向讀者簡單介紹一下《貴妃醉酒》的藝術價值。這便有個例舉得當的問題了。需要作者在以后的寫作中注意。議論文寫作,選取的素材,既要自己熟悉,又要讀者不生疏,才能有效地提升閱讀的感染力。再進一步說,作者若能抓住身邊的活人活事,捕捉其“業精于勤”的閃光點,也許,更能滿足讀者的閱讀期待。
從遣詞造句上說,文章中接連出現兩個“叫絕”,兩個“為了”,顯得排比失色。另如“畫技突飛猛進”“絕妙墨蝦也非舉手所得”兩句,用詞也不貼切。語言是寫作的基本功,若能讓動詞“動起來”,而且,“動”得到位,文章才會引人入勝。當然,這并非一日之功。
好文章要入情入理,入詩入畫。入情,是要感動人;入理,是要合情理;入詩,是要瑯瑯上口;入畫,是要有意境氛圍。《業精于勤》的作者,朝這個方向著力了,但總體上卻顯得首尾輕重不一,議論意猶未盡。寫作是作者內宇宙和外宇宙的有機結合,而寫議論文,最忌諱循規蹈矩。若不注重于思想的開拓和語言的出新,難免平淡如水,枯燥無味。誠然,寫作,也是要“業精于勤”的,但還須知,“功夫在詩外”,這就是題外話了。
【名家簡介】
秦德龍,1955年生,天津薊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文聯委員,現供職于中國長城鋁業公司。著有6部文學作品集,主攻小小說創作及理論研究。入選中國作協創研部評出的“中國當代小小說風云人物榜”,并榮獲“小小說星座獎”。被《小小說選刊》和《微型小說選刊》評為“當代百家”之一。
【業精于勤的作文】相關文章:
業精于勤的勵志文章02-04
業精于勤成語故事11-05
我的煩惱的作文03-30
我家的菜園的作文03-14
我家的金魚的作文03-14
校園的秋天的作文03-11
作文的評語05-07
小升初的作文12-23
愛心的作文07-31
遠足的作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