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身邊的感動作文

發布時間:2017-11-07  編輯:admin 手機版

篇一:來自身邊的感動

感動來自于生活小事,感動升起于內心深處,感動停留在單元門前。

家門口是道風居住的小徑,春風吹拂著花花草草,也吹拂著老人言教淺淺的漣漪,輕輕地搖擺著,笑著,溫柔的看著我們這些沐浴在金粉中的孩子日漸長大。他的眼光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關心在我們的心中緩緩回蕩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早已不記得他是何時來到我的世界,他是從小到大都陪伴我的“親人”,即使我們從沒說過一句話,我想著眼神就能夠給對方極大的信任。

他看著我上學放學來來往往,他成了生活習慣,每天會他一個笑,安心這,他也坐著傻笑,不語。

這樣很長些日子,但不知有一天聽去父母的談話,才驚愕著許久。

我所遇見的那個老人,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樣一生安樂。他的一生是坎坷的:在四十歲時他就失去了他唯一的女兒。他的女兒是在放學途中不幸車禍死掉的。當時他女兒估摸著和我差不多一樣大,但是老天缺不公平的早早的結束了她如花的青春。他之后就精神不振,事業也日漸衰敗。二十年后,他六十歲卻突發了一場惡疾,再等身上痊愈,他卻像癡瘋了一樣,對著空氣喚他二十年前就早已死去的女兒的名字。后來漸漸的也不喊了,只是喜歡搬著凳子看孩子們嬉戲打鬧,來來往往。于是,我也認識了這個善良的老人。

話畢,聽畢,一串似流水的年華一分鐘散去。

當時我真的很震動。在他靜看著我們時,腦海中是否也曾浮現他心愛女兒的笑靨?他將他對女兒的愛毫無保留的轉移到我們身上,轉移到對我們的一個個笑容中。我們走過看見他時,心中就像是升起一輪太陽,一個寄托。這是對于他愛的給予的回報,他的每一個笑都沉淀著他對我們的好。

夕陽西下,她的老伴攙著他往家走,而他卻依舊戀戀不舍的望著背后朝他擺手的孩子,微笑。

我不知道我是感動于他不平的世事,也不知道是感動于他對我們的這些愛,但靜站在一角的我,卻已淚流滿面。

我知道這樣的日子還會繼續,感動也會如春風一樣吹拂著我的心。


篇二:來自身邊的感動

在我們當今的社會,有許多的人值得贊頌,有多少事令人感動。海迪姐姐苦學醫術,池越忠舍己救人,軍醫大學學生華山搶險,哪件事不動人?然而,我現在要講的是一件發生在我身邊感人的故事。
  
去年夏天的一個傍晚,出去種田的人們回來了都搬著小凳出來乘涼。在工地磚垛下的陰涼地,幾位老大爺聚精會神地在象棋盤前斗著輸贏,馬明叔叔等幾個人圍在旁邊觀陣助威。“噢,贏了!”張大爺一拍大腿,身子向后一仰,呀,不好,他身后的磚垛晃了晃,眼看就要倒下來了。只見馬明叔叔眼疾手快,一掌把張大爺推了出去,嘩的一聲巨響,磚垛倒了,馬明叔叔的腿被倒下來的磚埋了起來。“馬明叔叔”“小馬”一時驚呼四起,七手八腳地去搬掉壓在馬明叔叔腿上的磚,有兩位伯伯早就推來自行車,我們急忙把他送往醫院,“小腿斷了,快救!”醫生神色嚴峻,張大爺熱淚盈眶,默默地坐在手術室門口焦急等待著。
  
當馬明叔叔從昏迷中醋來,第一句話便問:“張老伯,您……沒事吧!”張大爺緊緊握著他的手,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曾經,我固執地以為,感動距我非常遙遠,昏暗的豆油燈熏黑了我的雙眼,四面黑黑的木板墻壁封閉了我的視線,當城里的同學在精品屋花錢如流水時,我卻在為下個月的生活費而發愁難眠。
  
馬明叔叔醒來第一句話是關心別人,而不是問他自己的情況,更表現了他只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德。
  
是啊!馬明叔叔那舍己為人救人的精神怎么不使人感動?雖沒見報也沒有上電視,但在我心中他已成為我心中的一個英雄。
  
有個地方,苦難是永遠無法闖進去的,那就人與人之間的愛!無私的愛已經將我包圍了很久,我才發現感動其實就在我身邊。


篇三:來自身邊的感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這個喜慶的節日里,我們學生卻如籠中之鳥,只能在學校里學習。

明亮的日光燈下,一個個埋頭苦讀的身影。而坐在窗邊的我卻做不到心靜如水。偌大的月亮懸在空中,透出絲絲的憂傷。“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不斷傳來,一束束煙火在夜空中絢麗綻放,五光十色。我的心早已跑到那逛花燈的熱鬧人群中。

正想邀同桌一起欣賞,卻瞥見黑板上一行醒目的字:“誰在教室里說話,就做好被停宿的準備——班主任”剛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這嚴厲的“政策”,讓我只能品味“對影成三人”的寂寞。哎,也許班主任這種新“政策”也是任性的我們所逼出來的——誰叫我們最近夜修老是那么浮躁呢?

就在我胡思亂想之時,班主任老師“如期而至”。我心想:正月十五還來監督我們,太苛刻了吧。只見老師提著一個神秘的紅袋子,走到講臺,輕聲地說:“今天是元宵節,老師請大家吃點東西。”每個人的臉上瞬間溢滿了笑容。老師給大家分了一些豆沙餅、糖果,臉上是不曾中斷的親切的笑容。褐黑色的豆沙餅入口即融,化成一股股清甜,直竄心里。原來,老師是這么貼心。

老師站在講臺旁邊,眼光也投到窗外的夜空中,我分明看到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惆悵,一絲憂傷。原來,老師您也有自己的元宵節,您也想與家人共度這美好時光,可是,我知道您放心不下我們,把這寶貴的兩個小時都奉獻給我們。

窗外的煙火染紅了夜空,它們絢麗地綻放。老師,您不就像那煙花嗎?燃燒自己,照亮我們人生懵懂的夜空。有些事情并非眼見為實,我們年幼的心只知道您的嚴厲,卻未曾透過表面看到您無私的愛。

朦朧中,眼前浮現了一幅幅畫面:臺燈下,是您伏案工作的身影。每篇作文改后,您都主動找學生面談。講課時,您經常激情澎湃地朗讀課文,有時還會余興未減地敲一敲黑板或托一托眼鏡……三年的時光如白駒過隙,老師您在我們身上注入了多少心血啊!

您時時在我們身邊,為我們樹立榜樣、指點迷津。身邊的您,給了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


篇四:來自身邊的感動

感動,它像一架顯微鏡,于平凡的生活故事中發現愛的璀璨光芒;它是一臺心靈的熱感儀,無論多么細微深沉的愛,它都可以敏銳的幫助我們感觸到。
  
我結識過這么一個他。
  
他長著一對水晶般透明的眼睛,那高高的鼻子,小小的嘴相互對稱著,雖然看上去很脆弱,但他的意志卻是那么堅強,他總能為我撐起一片天空,那天空總是那么藍,那么清純。
  
冬天的天氣那么冷,地上那么滑,“快走啊”晨晨叫了我一聲,心急的我一急趴在了地上,當時,我多么渴望有一雙溫暖的手拉我一下啊,此時,一個熟悉的身影來到了我的身邊,是他,真的是他,是他伸出了熱情的手,拉我站起身,我真的很感動,“摔疼了沒有?”他擔心的問,不,不疼了。看著他那稚氣的臉,油然而生的敬佩,他是那樣剛毅,熱情。他就像是我的守護神,時刻守護著我的安危。
  
我們身邊不乏感動,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份善良,這份善良的心會化作雨露甘泉滋潤我們的心田,是我們無不為之落淚,每一顆美好的心靈,每一個善良的舉動都讓我們感動,不要吝惜感動的眼淚,那是一種感受人間幸福純真的淚水。


篇五:來自身邊的感動

那日傍晚,夕陽輕柔地灑在我身上,電腦屏上,我被他們的故事感動著……

那一年,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來到藏區,是為了更多的孩子。那一年,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決心生活在西藏,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母。他們的名字叫胡忠、謝曉君。他們是感動中國的杰出人物。

“成都少了一個我這樣的老師,沒有任何損失;但對藏區的孤兒而言,我的到來或許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在頒獎典禮現場的胡忠,比視頻中看起來更顯蒼老。11年前,這位成都中學的化學老師辭掉工作,告別妻子與剛出生的女兒,來到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支教,每個月僅有300多元的生活補助。

福利學校海拔3800米,甘孜州13個縣、4個民族的143名孤兒被安排在這里寄宿制讀書。除了上課,胡忠每天清晨5點多打開校園廣播,叫大家起床、做操,平時要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一聽說哪里有孤兒,他立馬趕過去接人。久而久之,當地百姓把胡忠叫作“菩薩老師”。

丈夫離家的前兩年,謝曉君都是利用假期過去探望,教音樂的她偶爾還客串幾回代課老師。與孤兒們接觸的次數多了,川妹子動了留下來的念頭。2003年,謝曉君報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抱著女兒,與丈夫在福利學校“會師”。

從盆地到高原,適應的過程充滿了委屈。剛來的幾個月,3歲的女兒整晚咳嗽,謝曉君也因缺氧頭疼,無法入睡。盡管也會抱怨,但不服輸的性格讓她迎難而上,“既然來了,說什么也不能打退堂鼓。”

通過自學朋友寄來的教材,謝曉君嘗試過音樂老師以外的4種角色——數學、生物、生活老師以及圖書管理員,頂替離開的支教同行。“這里只有老師適應孩子,只要對孩子有用,我就去學。”2006年,謝曉君調去了位置更偏、條件更苦的學校“木雅祖慶”。她把工作關系轉到康定縣,許諾“一輩子待在這兒”。

是啊,一輩子,這夫妻倆決心將一輩子的青春和精力都奉獻給藏區的孤兒,這是怎樣的勇氣,這是怎樣的犧牲,這更是一種怎樣的奉獻啊?

胡忠和謝曉君,他們給我們帶來的已遠不止感動這么簡單了,而是一種深深的回報社會的責任與愛的奉獻。他們把給家人的小愛化為了大愛,正是因為他們心中藏有這樣無私無盡的愛,不斷溫暖著藏區孤兒的心靈,才會有機會改變藏區孤兒的命運。在我們身邊,其實這樣的愛的感動并不少,祖輩的疼愛,父母從出生至現在10多年的關懷和照料,朋友危難時刻的鼎力相助,我們,其實每時每刻都生活在這樣的感動里。只是越長大,我們越難發現。或許,我們更應該學會去感動、感謝、感恩,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感動別人,并從而擁有更多的感動。

我們從不缺少感動,而是缺少一顆發現感動的心,而是缺少創造的感動的勇氣!


篇六:來自身邊的感動

這學期孩子們還算表現良好,雖然仍然有兩個孩子不及格,但他們盡力了。

這里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大女兒”——平行班同科(三年級數學)教師徐元敏。

她是另一個班的班主任,她習慣趕早輔導孩子們學習。我在本學期外出學習的半個月中請她為我代課。代課期間,她每天與我班的語文老師協調好,用同樣的方法對待我班的孩子。兩個班的孩子加起來120人的作業(包括家庭作業在內)全批全改。上新課時,她總是在自己班上先講,通過她班孩子反應出的情況后查漏補缺,好讓我班的孩子更容易掌握。因此,她幫我教學的部分比我自己教學的其他部分掌握得還要牢固。我走之前其實比她進度慢一些,我回來時她已經調整到與她班同步。當我再次回到學校上課時,非但沒有絲毫耽誤課程的感覺,還比我走之前教學起來更輕松。

她平時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總會拿來與我們另外兩個老師一起分享探討,她好學上進以及嚴謹的教學態度,使得她班上的孩子幾乎沒有低差生。本年級還有一個數學老師唐世英(學校大隊輔導員)也是一個熱心大度寬厚的人。

在該學期我擔任本年級教研組長時,我上公開課的內容及課件是徐元敏一手幫我選定制作的,因此授課后反應還不錯。

同行的人都知道,評優晉級等的參數中就有平行班的成績考核積分及其他工作考核,同年級同科的考核成績是相互抵觸的。而我們這個年級三個數學老師中,只有她急需這些考核成績(她即將面臨晉級問題),我和唐世英目前根本不需要這些。

汪大云是我的工作搭檔,我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他平時很注重培養孩子們的學習習慣,他不單是關注他自己教學的科目,對其他科目也很上心,他經常對我說,哪怕時間再不夠也絕不占用孩子們的體育、音樂、英語等科目的時間。他還幫我發現了——孩子們在學我的數學時大多有粗心的毛病,多次提醒我注意。

這學期一開學,教室后邊坐著一個大孩子,我問汪大云是咋回事。他說,這是剛從外地轉來的,已經14歲,按年齡小學已經畢業,但考三年級的題都雙科不及格,又不是本校的招生范圍,由家長自己找班。為了讓孩子還能在學校讀書,孩子家長幾經周轉找到他時,家長已經淚流滿面。

汪大云對我說:“都是養兒活女的,養后人誰都講不起狠,想想要是自己的后人讀書沒人要心里是啥滋味?大不了期末考核時,平均分、及格率或名次受影響。所以我沒經你同意就收下了,我想你平時也不大在乎這些。”是的,他與我有一個共識——如今這個時代教自己的良心書。

這里還要提到我的小女兒,婉藝。她今年剛進大一,學的產品設計。我回家后她聽說我班孩子成績還比較可以,尤其聽到有幾個孩子進步很大,我想通過發獎品的方式(我不是班主任,手頭沒有班費)給予他們鼓勵時,她給了我大拇指,說最應該獎勵的就是有進步的。于是她決定用自己平時結余的錢買材料親手給他們制作獎品。她說,你給他們買鋼筆日記本什么的都太俗,現在每個孩子家里都不差買那點兒學習用品的錢,要給他們以新鮮好玩兒的感覺,那樣更激勵他們以后努力學習。


這里需要補充:我征求女兒的意見說,準備對班上一個學習最差的學生也給予獎勵,原因是她自讀書以來每次成績都不能上兩位數(到現在十以內的加減法還必須掰手指頭,有時還會掰錯),這次考了31分。女兒聽到后,一本正經地又給我一個大拇指說:這個學生比其他的更應該得到鼓勵,要知道她的每一點兒進步都很艱難。

女兒推薦給我的電影和書籍大多也是與關愛弱勢有關的。就在昨晚她硬要我看韓國電影《熔爐》,直到督促我看完了才罷休。那時已經是午夜。

婉藝回家這幾天一直睡懶覺,每天我都得叫她起床,今天我還沒醒,她就一大早出門買做獎品的材料去了。就在剛才她還在打電話確認有幾個孩子需要獎勵、是男是女,打電話的時候一再催促我長話短說,意思是她的手機卡是外地的,話費貴!真摳門兒。

接下來說說我班的孩子。

譚晞怡是我同事的孫女兒,今年剛滿七歲,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平時善于思考,作業總是一絲不茍完成。這次期末考試由于粗心自認考差了,很不高興,但同時有另一件事沖淡了她的不愉快:我指定她輔導的一個同學進步很大,她知道后高興地跑來告訴我:“婆婆,我輔王佳月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小女孩。鄰近期末她與她奶奶來到我宿舍,她奶奶對我說起一件事:王佳月回家告訴奶奶譚晞怡對她很好,經常教她做作業,她要奶奶給譚晞怡買點禮物,買了,帶進教室沒及時送給譚晞怡弄丟了。她要奶奶再重新買,奶奶也答應。

這么小的孩子就已經知道感恩!

我忙安慰她:“你有這份心就夠了,別再買,你現在還是用的父母的錢。把譚晞怡記在心里,等長大后自己能掙錢了,無論那時譚晞怡在哪里都要找到她,然后再去感謝她。好不好?”她笑了,笑得特別好看。

還有龔雙超同學,他雖然是本班不及格的兩個孩子之一,但他盡力了。我們班每學期都有轉來的插班生,開學時教材緊缺,我手頭沒有書。為了不耽誤孩子,我講習題時就從講臺走到孩子面前去看。他正好坐在前排,有次他見我這樣從講臺走到他面前來來回回的,還要低頭看,在我又一次轉身的當口,他悄無聲息的將書舉起來,讓我看的時候輕松些。我當時心頭一熱……

這里只是從學習成績的角度,選“優”“中”“差”各舉一例而已,也就是說,我們班的每一個孩子無一不讓我心生愛憐。

這些感動點滴只是我親見之萬一。我時常自謔:垂垂老矣,但事實上我感覺自己老去的只是身體,心因這些生命帶給我的感動而青春著,甚至擁有了在正值青春年少時所未能體驗到的生命活力。

這篇日志從上午9點多開始寫到現在18:30,女兒婉藝和她的兩個同學也從上午一直凍著(中途停了幾個小時的電)在為我的學生們做獎品,還未完成。此日記也未完成。


篇七:來自身邊的感動

感動,似乎只是在頃刻間。可是,那頃刻間,卻能讓我記憶深刻,讓我回味無窮,讓我淚如雨下!

在那一段日子里,我的心已陰暗,似乎再無法振作。爺爺去世了,最疼最愛我的爺爺去世了,淚已流干,眼神已毫無往日的清澈,整日癡癡盯著某個地方。

成績一落千丈,老師也只能頻頻嘆息。不知從哪一天開始,我竟發現書包里多了幾張用釘書機釘在一起的紙,上面寫著各科老師講的重點內容。漂亮干凈的字跡,是誰寫的?他或她又為什么要幫我多記一份筆記?

我從來不看,每次都扔在一旁,繼續呆呆地想著爺爺。

紙越堆越高,已厚厚地一摞了。到底是什么人,有這樣的時間與恒心?這個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謎團終于在一節體育課后被我解開了。

那天體育課下課以后,我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回教室,剛走進教室,無意間看見我位置那兒有一人,那個人是誰?只見那個人慢慢回頭,我和他都一驚,竟然是他,在學習上一直和我針鋒相對的他!我當即走上前去,瞪著他說:“你在干什么?你這是在同情我,可憐我嗎?記著,不管我淪落到何種地步,我也不要你的施舍!”說完,我從書包里拿出他剛塞進去的幾張紙,瀟灑地撕掉。瞬間,整個教室一片寂靜。

他一句話也沒說,默默回到位置上,埋頭開始苦寫,不一會便飛過來一張紙條,我打開,上面又是那么漂亮干凈的字跡:爺爺在天堂看見你這樣,也一定不會開心的。快點振作起來吧,沒人跟我爭第一,我可不習慣啊!

看完以后,心里很難受,有種復雜的感覺,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兒,我強忍著不讓它落下。我再一次走到他面前對他吼:“我的事不用你操心!不習慣就不習慣,又不礙著我!怎么第一都拿煩了?你用不著在我面前炫耀!”甩下最后一個字,我又瀟灑地轉身,回座位。他始終低著頭,不吭一聲。

第二天,原以為不會再有筆記了,可出乎意料的是,還有,而且有兩份,昨天和今天的。頃刻,淚花四濺,頓時醒悟……

在這之前,我對所有人都很冷淡,但他,把我這顆冰冷的心給融化了……從此的我,便陽光快樂,便樂觀來對待生活!


篇八:來自身邊的感動

身邊的感動,無處不在。不論何時,只要我們善于去發現,善于去尋找,就可以明白感動,懂得感動。
  
5.12這個讓人觸目驚心的日子,讓一片極其富饒的土地瞬間變成了人間地獄,一座座山般的廢墟,一張張讓人難以接受的痛哭的面孔,一聲聲孩子們的哭聲,一個個在廢墟中的書包,一本本粘著血漬的作業本,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都如刀割一樣痛。但是又有多少感人事跡在這里上演。
  
在廢墟中,那個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搶救的人叫她,可卻沒有回音,當人們以為下面已經沒有人時,有一個搶救人員說:快來啊,這兒還有人活著,是個孩子,于是搶救人員小心翼翼的清理廢墟,果然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救出他時他還沉浸在甜甜的美夢中,不知發生了什么事,在醫護人員解開衣服給他做身體檢查時,發現里面有一只手機,他們下意識的看了一下屏幕,上面有一條已發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話,但是卻表達了父母得我們深深的愛,這是無法偽裝的。這件事讓我感動地流淚了,在這場地震中,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數不勝數,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沒有呢?
  
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感動著?或許,有時正是因為他們的平凡而使我們視而不見。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人之所以會被感動,是因為人生活在愛之中”。人間本來就是愛的天堂,我們又有什么理由讓庸碌蒙住我們的眼睛而無法感受珍貴的感動呢?
  
身邊的感動,可以是來自各種各樣的事情,可以是各種各樣的人,可以是各種各樣的一個舉動,可以是各種各樣的一句話。無論感動是來自哪里,但是那些感動都是我們內心里最真實的東西。讓我們從心開始,去感受感動,去學會感動!
相關推薦

最熱文章榜Hot  Top

  • 1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征文600字范文
  • 2中國女排精神作文800字
  • 3關于聽黨的話做好少年征文800字
  • 4小學生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征文精選
  • 5學習女排精神作文800字范文
  • 6中國女排奪冠觀后感1000字范文
  • 7
  • 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品 |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在线免费激情视频 |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 | 亚洲v欧美v日韩ⅴ国产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