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本末之見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本末之見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本末之見作文 1
無論生活還是學習,皆有本又有末。那么,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呢?顧名思義,所謂“本”即根本的、主要的,“末”即次要的。眾人皆知,任何事情都應以本為主。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卻不盡如此。
動物因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里跑了出來,一致認為是高度太低,于是,不斷增加高度。誰料,袋鼠還是跑出來了。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是他們自己忘記關門了!一聽這個緣由,或許認為人類怎么有如此愚蠢之舉。然而,事實就是如此。人們只一味不假思索地認為是高度問題,而對其他可能因素卻置之不理,總是想當然,卻無法抓住真正要害。這難道不是忘“本”嗎?
是的,這就是忘“本”!這種做法是永遠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忘“本”的做法,足以引起我們深思。生活中,誰都有可能這樣,自以為是而最終導致失敗。結果才恍然大悟,可為時已晚。怨誰呢?
矛盾是對立統一的,矛盾有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之分,我們應時時刻刻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切忌忘“本”!
本末之見,是矛盾的.兩個方面,要抓主流“牽牛要牽牛鼻子”“擒賊先擒王”不就說明了這個道理嗎?生活需要蠻干更需要巧干,蠻干考驗耐心與毅力,而巧干則說明了一個人的智慧與應對問題的能力。無論何時何刻,我們都要抓住矛盾體的中心與關鍵,打破瓶頸,尋求最大的突破!
當然,“末”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但只要你尋找到了正確方向,“末”也就迎刃而解了。本末之間,只是那一“杠”的位置之別,何不仔細認真思索,正確地處理“位置”問題呢?
生活有本有末,抓本不忘末,干事不忘“本”是做任何事不可違背的。與其做徒勞工,與其一味蠻干,還不如靜心思“本”呢?
本末之見作文 2
魏征曾說:“求木之長者,必先固其根;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然而,生活中本末倒:置的現象比比皆是,引人深思。
在古代的甲骨文中,“本”和“末”的寫法只差了—筆,就是在木字。上的一點,本字點是在。上面,末字卻是在下面,就是說分不清樹干和樹根的重要性,引申義為分不清主次,這也是本末倒置的由來。這讓我聯想到“瓦釜效應”,它的大意是指“黃鐘毀棄,瓦釜雷鳴"這樣重要的事物被淡化,而不那么重要的事物反而占據主流的現象。
近日、一位醫學院的大學生在投完簡歷回家的路上幫助了一位受傷的老人。隨后、該醫院的院長表示這個大學生不用考試、直接錄用。并且還說:“有這樣的好品德、何愁沒有作為。”大家議論紛紛、各抒已見、而在我看來,院長的做法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未免過于看著重品德而忽視了應聘著的能力。
人們常說“醫者仁心",但有了一顆善良的心就能當好醫生嗎?縱然仁義如孟子、就能當好醫者嗎?以慈悲為懷的唐玄藏、也從來沒有人說他能當好一個醫生。善良雖然是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可醫者的能力水平也同樣重要。任何職業中從事者都被希望擁有高超的技術、更何況是在醫院這樣的地方,許多病人的生死在拿一瞬?如果醫院招醫生僅僅以道德為標準,而不看重其真實水平、這無疑置病人們于不義之中、甚至有失去生命的危險。鼓勵應騁者雖然可以理解、那醫患們的安危又該由誰來保障呢,院長其實大可以先考核她的能力、再酌情考慮是否錄用她,而不是僅僅將品德作為唯一的標準。
這件事不但關乎一個醫院、更有著深遠的社會影響。
許多學子寒窗數十年、只期盼能最終收獲一份熱愛的職業、并為之拼搏奮斗。而這位院長的做法則讓人感覺到實現夢想不一遠要有多努力。善良、樂于助人就句夠了,因此懈怠了對于前途的追求。醫院里只需要固定人數的醫生、可能錄用了她、就會有一名能力更優、同樣熱心腸的應轉騁者得不到這份工作。試想一下,那些落選的人心中又有多少的不甘與失落呢?院長的做法帶來的影響恐怕遠遠不止于此。若是部分醫學院學生紛紛效仿該大學生、整日在醫院附近"守株待兔”、而不務正業。而院長也將他們一一錄入、盡收囊中的話、醫院中不免魚龍混雜。社會上、人人都以“善良為”傲、卻不以真才學為本。這未免過于混亂了。
院長錄用該學生的本心是好的、他欣賞醫者仁心也可以理解、但看待問題過于片面、買櫝還珠未免過于得不償失。這也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啟發:做事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忌末倒置主次不分,否則會帶來嚴重的危害。
很明顯,道德高尚的人能力有可能低下,而能力過人的人道德也不見得很好。前者如韓非后者如秦檜。所以我們才更加渴望道德與能力的兼得。例如法國作家雨果,他以對現實世界深切關注、對平民的熱情、對革命的贊美才能寫出感動讀者的《悲慘世界》。
本末之見作文 3
我們已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它迅速而輕盈的步伐不得不讓我們被遠遠地甩在后面。可是,想一想,即使跟上了它,我們又會得到些什么好處呢?越是現代的人,越是超凡脫俗的人,越是會把事情的優勢本末倒置。
現在的人容易滿足,還美其名曰:知足者常樂。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不良心態,人們會把自己的優勢當作炫耀的成本,對于自己稍微領先于他人的地方十分放松,以為那是自己的保護傘,是永不失誤的發球。結果那些人反而敗于自己的優勢,正是這些稍強的地方填滿了心中的空虛和畏懼,于是處事大意,為人輕率讓那些自足自滿的人掉進了自己設下的陷阱中。
不該因為自己某一方面比別人稍強一點就依仗這微不足道的這一點,就做出一副無后顧之憂的樣子,本末倒置的去完成那些沉重的使命,當然如果這樣,等待在前方的只有失敗與沮喪。但是,如果相反的'話,小心翼翼地去發揮長處,合理的處理所有的事情,那么我們就不會那么狼狽,不會那么不堪一擊。
其實做人就跟打網球一樣,如果發球是自己的強項本來是件好事,但如果就這么得到了滿足,不去練習正手,反手或接球,納悶輸家永遠不會是別人。能夠在網球場上的人,我們應該明白他們都有著良好的毅力和體力。即使自己的體力更好,毅力更強,可是就依靠這么一點點,怎么能贏得對手,怎么用網球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呢?
現代社會,有本事有能力的很多,大部分這樣類似的人他們不會把自己的優勢看作自己戰勝別人唯一的工具。他們還會不斷地拓展自己的實力,讓自己的劣勢逐漸變強,使自己的優勢變得更強。這種現象在大學里是最為明顯的。不少大學生會想自己畢業后就該找工作了。終于不用學習了,于是他們放心大膽地去玩,無憂無慮地放松自己的神經系統,去做那些以前還未干過的無聊事情。他們浪費了時間,更重要的是低劣的目標讓他們停住了急行的腳步。而當真正大學生活結束以后他們的無知注定了他們的命運,注定了比不上那些努力奮斗的高中生。這些人把進入大學當作進入了保險箱,當作了他們不敗的優勢。而他們本末倒置的性格也就是導致失敗的根本原因。
本來成功和失敗也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我輸給了自己,輸給了自滿的心理和做事無后顧之憂的舉動。
下雨了,自己帶傘了,也該注意太上的飛來之物是不是雨點;下雪了,自己穿了靴子,也該看墻腳下的一團團的白色物是不是雪堆;子彈來了,自己穿了防彈衣,也該明白自己的身體能否承受這猛烈的沖擊。
所有的事情都會有以外,有突發事件,即使自己準備了一些必備品也不該完全不去靠。綠其他自己未準備的東西。
本末之見作文 4
我敬佩孔子勞碌奔波周游列國的勇氣,亦敬佩他收徒講學編訂典籍的專注。在禮樂崩壞的時代,他固執地做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獨行者,這種做法最孤獨,也最需要勇氣。而后世也已經證明,有些事,功在千秋萬代。詩與禮,是孔子堅持最初的動力,也是留給后人最寶貴的財富。
詩,是堅守內心對美好向往同時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禮,是長期文明積淀之下一種更為直接和實際的智慧,是一種社會普遍認同的行為規范。“世界上有兩種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是頭頂上燦爛的群星,二是人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詩是群星內化后在人們心中的印象,禮是道德準則熔煉為生活態度自然外化的言行舉止。二者剛柔相濟,相輔相成,承載著悠悠千年華夏文明。
我想,詩與禮之所以珍貴,在于它們包含著一種樸素的權利義務意識,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精神和思想,讓人們謹記什么該為,什么不該為。我們今日提倡好好讀書,見老師問好,其實就是尊師重道精神的體現,它強調獲得知識的權利的同時應該有所付出,盡到尊敬師長和努力學習的義務。
我們需要詩與禮,是因為社會需要一種有序的狀態才能維系,也需要留出自由的空間任人們幻想和進步。它讓每個人在社會普遍認同的前提下,只有選擇對待生活的態度,理解和接受這世間已經存在的一切。它在確保人類共性的同時,充分發揮每一個個體的潛能。若每個人都有在遵從“禮”的約束同時聽從內心的.“詩”的.引導,那么也就離“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大同社會不遠了。
圣人之道,無微顯,無內外,由灑掃應對而上達天道,本末一以貫之。詩與禮之道,在于生活每個細小的片段。而想讓生活填充滿禮的規范和詩的浪漫,應當做的不是關注外在的形式,而是貫注華夏精神于我心,以生活習慣的方式表現出來。楊時程門立雪之所以為人稱道,不是因為此舉本身多么偉大,恰是因為它的自然。不經意之間流露的,是將詩與禮一以貫之的態度。
一聲吟誦遠去,過去了一整個秋天;數聲吟誦遠去,歲月被裁剪掉好大一截。韋編三絕的竹簡上字跡不復清晰,但是鋪展開時仍有漫長的余音。
今夜,我愿煮一壺名曰詩與禮的香茗,看月下千載光陰如流水緩緩淌過。
【本末之見作文】相關文章:
高三議論文本末之見09-19
本末倒置的近義詞09-03
本末倒置的近義詞08-29
本末倒置的故事04-18
用本末倒置造句01-17
本末倒置的成語故事07-24
井蛙之見的成語解釋03-24
皮肉之見的成語故事10-08
泱泱華夏之見證中考優秀作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