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蝸牛蝸牛向上爬
我是一只蝸牛。四年級時,我的數學成績在向下滑。五年級我的數學成績在走上坡路。我想讓我這只蝸牛重新向上爬的應該是那一堂課……
在那個清爽的早晨,數學試卷發下來了。陽光明媚的早晨馬上改成可怕的黑風暴!很明顯,81。這不是我的成績!
第二節課評卷。我無心聽課,成績那么差還哪有心情聽課呢?歐老師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她點了我的名字讓我回答問題,我心里一驚,我沒聽課,怎么知道答案?但還是站了起來,順著同桌的提示,我還是正確的回答了問題。歐老師卻好像渾然不覺同桌幫我,讓我坐下,還說:“你看!昊禹能把這么深的問題輕松解決,真是厲害啊!”(現在回想起來,那個問題好像是弱智的計算題)。我想:額?歐老師竟然會這樣夸自己?太好啦。于是我開始專心聽課,歐老師竟然連續四次提問我,似乎有些巧合,大大表揚我,我心里像吃了糖似地,美滋滋的。
評完卷進行小測驗時,歐老師再到我身邊,輕聲地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昊禹,這次考差了下次再來嘛!失敗乃成功之母!還有,也許向上走很困難,但總還是要慢慢走,堅持不懈走下去。只要走下去,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歐老師這番話讓我樂觀起來。她叫同學馬上把作業本發下去。我馬上打開我自己那本。在100分三個數字后面寫著,“拖著沉重的腳步向上走,也許會很辛苦,但總有一天會成功的!昊禹,加油!”那本子至今我還留著。
歐老師這番話讓我覺得這堂課更加豐富!更加精彩!這是我永遠也忘不了的一堂課,這堂課是我數學的轉折點。也永遠忘不了歐老師。
蝸牛蝸牛向上爬,蝸牛蝸牛向上爬,雖然困難重重,雖然背負著重重的殼,卻還是要一步步地往上爬……
篇二:小蝸牛
我家有一只很可愛的小蝸牛,而且它吃起菜葉和黃瓜來很快,一會兒的功夫一片菜葉已經被它咬得不成樣子了。下面就讓我們見識一下這只小蝸牛:
我剛把這只小蝸牛買來時,它只有一丁點大。但是,它很貪吃,只要你給它菜葉和黃瓜吃,到黃昏再去看它時,你就可以看見那菜葉已經被它咬得傷痕累累,黃瓜片中間也被咬了一個很大的洞。我想它一定是太餓了,于是把它吃過的拿出來,鮮美的食物再放進去,這時候, 我萬萬想不到的是,它居然不吃了,真是好心沒好報啊!
還有一次,我正在專心致志地看書。突然看了小蝸牛一眼,看見它沒有食物吃,就去為它弄了兩片菜葉和一片黃瓜片放在里面,想不到它便毫不猶豫的慢慢的爬過來, 已很快的速度張開嘴巴。我一看,發現它的嘴巴有它的身體那樣寬。
我把這個收獲告訴了媽媽,媽媽她觀察后,直夸我觀察認真呢,我很高興!
篇三:蝸牛
今天下午,老師讓我們去樓下捉蝸牛。
我到了樓下,便捉了起來。很快,我捉到了一只蝸牛,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它,只見它一動不動的縮在殼里,我想讓它出殼,就撿了一個瓶子,把水倒在蝸牛身上,很快,蝸牛出殼了,我把蝸牛裝進瓶子,倒了一點水在瓶子里,再找來幾片葉子,給蝸牛一個潮濕的環境,我開始仔細觀察起來。
我看著蝸牛,它的頭上有兩對觸角,一張小小的嘴巴,眼睛長在觸角上,就象兩根小木棍。我發現了一個秘密,蝸牛爬行時,會留下白色的黏液,這是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回到家里,我在《十萬個為什么》中找到了答案。原來,蝸牛留下的黏液可以助于爬行,提高它的速度。
通過這次觀察,讓我增長了知識,我非常高興。
篇四:探索蝸牛的秘密
星期天的上午,媽媽帶我們到農村去玩。一路上,鳥兒叫,花兒香,好美呀!可小培可不會享受這般美景,瞧,他正在油菜地里鉆來鉆去地找蝸牛呢!我一看,也來勁了,跟著他一起找起了蝸牛。
我們找呀找呀,找到了許多蝸牛,我們把它們放在一起“聚會”,然后數了起來:1、2、3、4-------一直數到了41個!“有41只蝸牛!”我們興奮地大叫起來。我在觀察蝸牛時產生了疑問:“為什么蝸牛在爬行時,地面上總會留下白色的痕跡呢?蝸牛是益蟲嗎?它會游泳嗎?------
我們趴在地上,認真觀察,并用草葉去觸碰它們,后來我們又把蝸牛帶回家,用水、用鹽做實驗,然后再上網查找有關資料-----
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可真有趣!我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篇五:我是蝸牛
我是個蝸牛,吃飯慢,做作業慢,考試做題的速度慢,就連睡覺的速度也很慢。
先說我吃飯慢吧。別人吃飯只需要15、20分鐘,我卻要“吃”掉50多分鐘,甚至1個多小時。就連早飯的一杯牛奶,幾片面包,我也要花上半個來小時。有時,學校的午飯很好吃,我吃完了還想盛一點,到講臺上一看,飯桶早就被別人抬走了!
我做作業的速度也慢得像蝸牛。別人只要用20分鐘就做完的作業,我要從七點一直做到十點。
我考試的速度就更不用說了。就說今天的語文考試吧!我一節課才做了一面。所以,我考試的時候,經常來不及檢查,甚至有時還來不及做題呢!
我睡覺的速度就更慢了。你也許會問:“睡覺怎么慢法?”讓我告訴你:我上床后要在床上躺好幾個小時,才能睡著。你說我慢不慢?
因為慢,我不知道被爸爸媽媽“收拾”過多少次,不知道吃過多少苦,但我依舊改不掉“慢”這個毛病。
我真是個蝸牛!要是我再背上一個重重的殼,我不知道我會有多慢啊?
最后告訴你一個小秘密:我在寫這篇作文的時候,也非常地慢,花了一個多小時呢!
篇六:蝸牛
星期六的下午,我正在院子里玩耍,突然,我看見一個小小的東西在緩緩地爬著,走近一看,啊!是一只小蝸牛。
它身體軟軟的,身上背著個“房子”,兩個小眼睛長在觸角上。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它爬到了陽臺上,我連忙用樹葉幫它搭了一個窩,怕它被太陽曬傷了,可是,誰知它從窩里爬出來了,我這才清醒過來:“它身上不是有個殼嗎?它可以躲在殼里呀,我何必還要幫它搭窩呢。”想到這里,我便把給它搭的窩毀了。當我再去看它時,發現它身邊又多了一只比它大一些的蝸牛,這可能是它的媽媽吧。
這時,太陽光更加猛然了,但它們還是沒到殼里去,于是,我決定把它弄進去。當我小心翼翼地碰碰它的一只眼睛時,它只是把這只眼睛的觸角收了進去,留著另一只東張西望。接著,我又把它身體上的各個部位都碰了一碰,它才害怕地躲進了殼里。
小蝸牛真是好玩,眼睛還不如筆尖的小黑點那么大。我興趣濃厚,便回到房間,查了查百科全書,知道它們是軟體動物,因為蝸牛的殼太重了,所以爬得特別慢;它們喜歡陰暗潮濕隱蔽的環境,晝伏夜出,今天我看到的這兩只蝸牛大概是迷路了吧。
這是一次特別有趣的發現,雖然時間長了些,但是我還是十分喜歡的,因為我知道了蝸牛的秘密。
篇七:小蝸牛——卷卷心
說起小蝸牛,大家都認識。它有一座螺旋的小房子,一刻不離的背在它的后背上。它半透明的身體,軟軟的,黏黏的,看著就讓人心疼。我家就有這樣一只小蝸牛,我叫它“卷卷心”。
“卷卷心”喜歡呆在陰涼潮濕的地方,它總是趁我不注意的時候爬到我家吊蘭的葉子上。有一次,我故意把它放在陽光明媚的地方,可誰知道它竟然一刻也呆不下去,趕緊往有陰影的地方爬去,最后當它到達目的地時累得把頭縮進小房子里睡覺了。
“卷卷心”還很淘氣呢!有一回,我心愛的小汽車壞了,我正忙著修理,忽然發現一個小部件不見了,我很著急,滿屋子亂找,最后竟然是在“卷卷心”的后背上發現了那個小部件。我把它臭罵一頓,它卻又把頭縮進小房子里了。我想:它該不會和烏龜是親戚吧?于是,我又叫它“縮頭蝸牛”。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喜歡“卷卷心”了?如果你也想和他交朋友就來找我吧!
篇八:蝸牛的友誼
"救命啊,救命啊!"米米仍然在呼救,這個時候,一直和米米作對的小蝸牛娜娜聽到了求救聲.娜娜心想:米米平日里老和我作對,這回他落水了,我才不救他呢!可是,見死不救,是不是太小心眼啦呀?算了,我必須救米米,他太可憐了.
"米米,別害怕,我這就來救你!"娜娜大喊到.娜娜把一根繩子放進水里,說:"米米,抓住繩子,我拉你上來!"米米回答,說:"好,謝謝你了娜娜!"米米奮力游過去,抓住繩子,而娜娜正在用力地把米米拉上來.
"謝謝你了,娜娜!米米說"我以前老是和你作對,你現在卻還能來救我,真真是太感謝你了.""我們以后是最好的朋友了."他們說完后,都笑了。
篇九:螞蟻、蝸牛和小鳥
在美麗的森林里,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他們和睦相處過著幸福的生活.突然有一天,森林里發出一片嘈雜的爭吵聲,仔細聽原來是小鳥在譏諷螞蟻和蝸牛。它打心眼里看不起蝸牛和螞蟻,認為他倆只會慢吞吞的爬啊爬啊.于是它提出了一個很無理的要求:要和他倆進行一次馬拉松比賽。森林里的很多公民都認為這太不合常理了,可蝸牛和螞蟻竟欣然答應了!
比賽規則是這樣的:在兩天內,圍著森林跑兩圈,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終點的就算獲勝。 一開始,小鳥飛的很快。她飛著玩著,得意的竟飛錯了方向,到達了另一片茂密的森林。
而螞蟻呢?跑一會兒就會停下來看看周圍有代表性的物品,似乎把它們當成了一個新的目標。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再看看蝸牛,他一刻也不休息,只是堅持不懈的一直往前爬,最終也和螞蟻一起到了終點。這場比賽,只有小鳥失敗了,螞蟻和蝸牛并列第一!
賽后,森林中的各大媒體紛紛前來采訪螞蟻和蝸牛。螞蟻說:“我首先把一個大目標分成幾個小目標,開始時,我奮力向第一個小目標奔去,到達后,再奮力向第二個目標奔去......這樣就會有新的動力”
蝸牛說:“我只是堅持不懈的爬,每當遇到困難時,我都在鼓勵自己,直到取得勝利。”
當鳥兒疲憊的飛回來時,她沉默了,似乎在想:要想成功,就要像螞蟻和蝸牛一樣堅持不懈,只有一直給自己定目標,才能獲得最后的勝利.....
篇十:小蝸牛
我養了一只小蝸牛,他非常非常的可愛,它的殼是褐色的,帶一點黑色的斑點,小蝸牛有一對長長的觸角,觸角頂上有一對大大的眼睛。
小蝸牛喜歡吃蔬菜,比如說蘿卜、黃瓜、西紅柿等等,蝸牛還喜歡在潮濕的環境下生活,所以我總是給它澆澆水,小蝸牛便伸出頭來,好像在說:“謝謝,謝謝。”
我希望小蝸牛跟我度過整個夏天。
篇十一:蝸牛的收獲
蝸牛沒有翅膀后,就下決心,今后一定要一心一意地做完自己想做的事。
一天,蝸牛決定與其它昆蟲賽跑。蝸牛本來是跑得很慢的,誰知蝸牛第一個跑完前三圈,然后開始跑最后一圈。蝸牛心想:我本來就跑得很慢,怎么會跑在別人的前面了呢?哦!原來是有人在幫我作弊。后來,蝸牛不想再讓別人來幫它了,就使出渾身的力氣往前跑,想自己拿個“第一”。這時,別的蟲子開始奮起直追了,蝸牛一看情況不妙,就趕緊使出殺手锏“連滾帶爬”可是顯然已經來不及了,結果得了個倒數第一。第一名是步行蟲、第二名是象甲蟲......。
雖然是倒數第一,但蝸牛還是覺得有很大的收獲:因為生活中原本就充滿了挑戰,通過努力戰勝了自己的不足,也就證明自己是個勝利者。
篇十二:認真的“小蝸牛”
每當我照鏡子的時候,都會看到這樣一個小男孩:大大的眼睛,又黑又亮,眉毛不濃也不淡,最大的特點是鼻梁高高的,看起來很帥氣,就像個小超人。
我有一個特點就是做事很慢,穿衣服很慢,收拾書包很慢,寫字也很慢,因為這件事,媽媽常常生氣,說我像個小蝸牛似的。可雖然我是個慢性子,但是我特別認真。
有一次,老師讓我們寫最喜歡的小動物,而且是真正見過的,這樣好寫。可是我沒見過我喜歡的猴子,只是在電視上看過,但是我還非常想寫猴子。媽媽說:“你沒見過真的猴子呀!你還是換一個小動物寫吧。”但我還是堅持寫猴子,因為我喜歡啊,為什么就非寫見過的卻并不喜歡的動物呢?后來,老師指導我寫的小猴子也很好啊!
這就是我,一個做事有點慢,但是非常認真又有主見的小男孩啊!
篇十三:蝸牛歷險記
從前有一只蝸牛住在一所幼兒園旁的樹林里,那里有許多蝸牛.蝴蝶.蜻蜓等小動物。
在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它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不能老待在樹林里呀!我要到從來沒有去過的幼兒園里去玩一玩。它爬呀爬,爬到了幼兒園里的游樂室,里面有滑滑梯.秋千.翹翹板.海洋球.積木.蹦蹦床 。蝸牛想了想說:“我先玩什么呢?”它一看滑滑梯離得最近,“那我就先玩滑滑梯吧!”它用了很長時間才爬上滑滑梯,站在滑道上把身子縮進殼里,順勢滑了下去,“啊!真快呀!”難怪小朋友們都愛玩滑滑梯,它可比我爬的速度快幾十倍呢!接著它又去玩秋千.翹翹板,結果都因為體重太輕而沒玩成。它又到海洋球里和蹦蹦床上試了試,沒有沉下去也沒有蹦起來。蝸牛不知不覺的睡著了。
等它醒來后,發現已經是第二天了,而且被裝在一個塑料袋里,它心想:這下可完了,怎么辦呢?蝸牛并沒有慌張而是冷靜的思考怎么逃走,到了下午小朋友們放學了,它也被帶了出來。小朋友們來到樹林里玩耍,它被放在草地上,蝸牛想:機會終于來了!乘小朋友們不注意就溜了出來。它趕快爬走,它終于回到了安全的家。蝸牛興奮的說:“我今天真幸運啊!”它跟伙伴們講了這兩天經歷,伙伴們羨慕極了,可是它們沒有一個趕去。
篇十四:觀察蝸牛
今天終于下雨了,下課的時候,我去捉蝸牛,因為我在書上看到過:“蝸牛一般都是在下過雨之后就會出來。”剛到小花園,就發現一大堆蝸牛在那散步呢!還有些蝸牛乘著下過雨,出來呼吸新鮮空氣,不一會兒我就逮到了四只蝸牛,嘿嘿,只能怪它們逃跑速度太慢了。
忽然,我發現蝸牛走的時候會留下一條透明的粘液,這又是為什么呢?書上說:“蝸牛為了保持平衡,就會分泌出來粘液,使自己在爬高時不會掉下去。”
蝸牛有時候被我輕輕一碰,就連忙把身體縮進它溫暖的家——小小的殼里。我笑它真膽小。
事后,我本來還想在捉幾只的,可是它們好像知道了我的來意,每個都跟我玩起了捉迷藏。
蝸牛的速度雖然慢了一點,但他還是很努力的去嘗試,這種精神值得讓我學習。
篇十五:蝸牛
蝸牛背上 “沉重”的殼,顏色是黑乎乎的,很堅硬,形狀有點像蘑菇,頭上的觸角一動一動的,它的嘴巴像捉迷藏似的悄悄地藏在里面呢!
蝸牛喜歡吃什么呢?我試著把饅頭、蘋果、菜葉和桔子放在蝸牛的四周,蝸牛爬過兩種水果和饅頭,選擇了菜葉,我就知道蝸牛最喜歡吃菜葉了。
蝸牛最喜歡白天睡覺,晚上活動,睡覺的時候它就把頭和足縮進殼里,這樣可以安心睡大覺。這里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如果想喚醒它,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放入水中。
蝸牛喜歡潮濕陰暗的地方,有時躲在樹葉下,有時鉆入松軟的泥土,有時躲在草叢里休息。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呢?讓我來告訴你吧!對于農民伯伯來說,它是害蟲,它會吃農作物的葉、莖、芽、花、多汁的果實,損壞莊稼。對于藥物學家來說,它是益蟲,因為他全身都是寶,可以用來做許多藥物。
篇十六:有趣的蝸牛
今天老師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觀察蝸牛。回到家,我放下書包就到樓下花園里捉了五只小蝸牛。
我把蝸牛放在桌子上,仔細的觀察,我發現:蝸牛的身體非常軟,像一堆泥。還有它那翠翠的硬殼,那是它的家。每當遇上危險的時候,它就把頭縮進去,避開危險。它還有四只觸角,上面的兩只很長,是它的眼睛,下面的兩只很短,是它的鼻子。我說的這些你一定不知道吧!最有趣的是蝸牛的爬行,我沒想到蝸牛的爬行這么慢,我現在終于明白,為什么要用蝸牛來比喻動作慢的道理了。
聽說蝸牛能負擔一塊橡皮的重量,我不信,就用它來做了一個試驗。我先用手摸它的觸角,讓它把觸角縮進殼內,再把一塊橡皮放在它的殼上,我躲在一邊觀察。一會,蝸牛把它的頭伸了出來,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橡皮也掉了下來。通過這個試驗我知道了:什么事情都別聽別人說,要自己動手做。
小小的蝸牛還真的幫助我增長了不少的知識呢!
篇十七:蝸牛與小鳥
蝸牛和小鳥是鄰居,小鳥每天叼來蟲子喂孩子,蝸牛很羨慕小鳥可以飛。
一天,小鳥正要出去叼蟲子,蝸牛叫道:“小鳥兄弟,能否教我飛翔?”小鳥說:“不行啊,你是在地上爬的,再說你身上還有殼,不適合飛翔。”蝸牛想:今天不行,我明天纏,明天再不行,我再纏,一直纏到小鳥答應為只。就這樣小鳥每天不答應,蝸牛就明天纏,弄得小鳥不得安寧。
一天,蝸牛像往常一樣纏著小鳥,還沒等蝸牛說完,小鳥就答應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小鳥說:“我已經把我所有的本領都交給你了。”蝸牛說:“我以后不會來纏你了。”
蝸牛想試試自己飛得怎么樣,到懸崖上,向上飛,沒想到一直往下掉,結果摔壞了一條腿。
篇十八:豹子和蝸牛
森林里舉行了一次長跑比賽,選手是豹子和蝸牛,你們一聽名字就知道冠軍是豹子,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就想錯嘍!是蝸牛得了第一,我給你們講講吧。
比賽開始了它們各自站到起跑線上,裁判說:“各就各位,預備,開始!”豹子在賽道上開始飛奔,可蝸牛還在起點慢慢的爬,豹子就想:蝸牛爬的那么慢,我還不如先休息一會,等一等它呢。于是,它便坐在一棵樹旁邊休息起來,一不小心就睡了過去。不一會,蝸牛就爬了過去,看到豹子在睡覺,就想:我不如趁這個好時機超過它呢,蝸牛便加快腳步,朝終點奮力爬去。不一會蝸牛就爬到了終點,這時,豹子忽然醒了,不知道蝸牛現在到哪了?就急急忙忙地朝終點奔去,可是已經來不及了,蝸牛一經爬上領獎臺,舉起了獎杯,豹子慚愧的低下了頭。
我們可不能像包子學習,因為它太驕傲了。
篇十九:蝸牛
在我所學的兒歌中,我最喜歡《蝸牛與黃鸝鳥》,那優美、歡快而又催人向上的歌詞印在我的腦海里中。蝸牛在葡萄樹剛發芽時,它背著重重的殼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當黃鸝嘲笑它時,它卻胸有成竹的說:“等我爬上葡萄樹,葡萄就熟了。”
我深深地被蝸牛的精神所感動,蝸牛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怕別人的譏笑,自己不怕失敗,不怕艱難險阻,頑強向上,堅持不懈的努力,最后終于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我要像蝸牛學習。
篇二十:蝸牛
我家有一只大蝸牛,它是我費了半天的時間才從花鳥城里找到的。
回到家我就開始仔細地觀察它。它的殼上有五彩的條紋,一頭尖尖的,旋轉著向另一頭膨脹開來,蝸牛就是生活在膨脹的空間中。此時蝸牛悄悄的從殼里鉆出來,四處張望,我開心地跑過去,對著蝸牛看,蝸牛也好奇地對著我伸伸觸角。我伸出手碰碰它的觸角,觸角飛快地收了回去,過了一會,它又慢慢地把觸角伸展出來,偷偷地看著我。看著它這膽小的樣子,我不盡哈哈大笑起來。在我的笑聲中,蝸牛感到了危險的到來,它就趕快向對面的墻壁爬去,那肉色的、軟綿綿的身體靈活極了,它把身體豎著拉得長長的,觸角也伸得高高的,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了墻壁。我發現它有逃跑的跡象,就抓住它的殼把它從墻壁上拉下來。
蝸牛真有趣,我非常喜歡它。
篇二十一:蝸牛,你太可惡了
今天早上,我穿好衣服就去陽臺上,看看辣椒苗、孔雀草和不知名的小花。結果,我見到了這樣的一幕——辣椒苗被可惡的蝸牛啃了葉子,只留了一些根。
我心里無比惱火,比“火冒三丈”不生氣。我想:死蝸牛竟然啃了我最愛的辣椒苗。等會兒買了殺蟲藥噴在苗上你一碰就死!哈哈哈哈!
以前我還覺得蝸牛不吃人們種的辣椒葉,而現在,把許多辣椒苗的葉子給啃得干干凈凈,連根也長出了小毛,顏色都有了太太的變化了。所以,蝸牛是最讓我討厭的害蟲。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決定見到一只蝸牛就踩死一只,不管大的還是小。如果在附近有石頭,我一下就砸死它,反正我見一只就除一只,因為蝸牛實在是太可惡了。
蝸牛,你真可惡!!!我一定要讓你盡快滅絕,不啃人們種的菜!
篇二十二: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星期天的下午,天氣十分悶熱,我走進院子,擺弄著爺爺的“寶貝花草”。忽然,看到一只蝸牛緩緩地爬上了葉子。“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么它走過的地方總留下長長的一條線?”“它的鼻子、眼睛在哪里?”一連串的問號便在我的腦中浮現。
我跑進屋,問正在看報的爸爸,爸爸笑著說:“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么不親自實驗一下呢?”“對呀!我怎么沒想到呢!”于是,我決定自己去實驗一番。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采取“用各種食物品實驗烏龜的方法”來測驗蝸牛。我先找來了白菜葉子、饅頭和小蚊子等,然后又捉了幾只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只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面對別的食物卻聞也不聞,不大會兒,白菜葉便給吃光了,這下可斷定,蝸牛是大害蟲。接著,我又進行第二個實驗:“蝸牛爬行為什么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我首先把它抓上高處,等它的頭伸出殼來時,去摸它的大盤,可是我的手還沒摸著它,它又縮回去了,心想,這蝸牛真是“膽小鬼”!我弄了幾次,都沒有成功,真有點泄氣了。這時爸爸走過來說:“事情還沒做成就灰心,長大了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么一“激”,又來勁了。忽然一個辦法從我的腦海中閃過。“有了,有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用一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那塊肉,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見下面粘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粘糊糊的就是蝸牛的排泄物,它有助于蝸牛的爬行。
最后,我想看看蝸牛的眼睛,鼻子在哪里?我把一片白菜葉放在一只蝸牛面前,只見那只蝸牛先伸出一對較長的觸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較短的另一對觸手再碰了碰,這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想:大概一對是眼睛,另一對是鼻子。可是到底哪對是眼睛,哪對是鼻子?我又取了一片樹葉子,再拿來個差不多大小的白菜葉,分別放在另一只蝸牛面前,由于差別不很大,這下蝸牛眼睛可派不上用場啦!只見它用小觸手碰碰,便知道哪個是白菜葉子,哪個是樹葉子了。這下,我又發現了一個秘密:大觸手有眼的作用,小觸手有鼻的作用。
通過這一連串的實驗,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必須從小發現問題,并學著解決問題。
篇二十三:蝸牛
科學課上,老師提到蝸牛,我很好奇,很想養一只。隔壁好朋友知道了我的心愿,從鄉下的外婆家幫我捉了一只。蝸牛靜靜地趴在荷葉上,灰色的殼,正面看象一只小海螺,很可愛的。有一次,我把蝸牛拿起來,它的身體馬上就伸得很長,殼上面的小洞隨著張開,小眼睛新奇而驚恐地四處張望,好象在說:“真奇怪,我怎么來到這里了?”蝸牛爬行很慢,但很有趣,象波浪一起一伏,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道粘粘的東西,被陽光一照,五顏六色的。蝸牛也是個“膽小如鼠”的家伙,一碰觸角和身體,就會馬上縮回去。別看蝸牛膽小,倒是個“大飯桶”,兩片青菜葉,不一會就啃出兩個大洞。蝸牛會吃也特別會拉,我還得不停地要給它清洗“住所”。蝸牛給我帶來了許多的快樂,所以我給它取名“可樂”。
篇二十四:有趣的小蝸牛
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我和同學一起到菜地里捉了幾只蝸牛,把它們養在陽臺上的水池邊。一有空,我就會去觀察蝸牛。
蝸牛的背上馱著一座房子似的硬殼,腦袋隨時可以縮進殼里,非常惹人喜愛。它的頭上有兩對觸角,高高的翹起來的那一對,頂尖上有兩個小鼓包,那就是它的眼睛。我仔細觀察,發現它先伸出觸角,再睜開眼睛,要縮回腦袋之前再閉上,可見它是有眼皮的。較小的那對觸角在嘴邊,像肉須一樣,也許是探測地形的工具吧!
蝸牛喜歡吃菜葉,只要我拿菜葉放在它們身邊,它們就立刻大啃起來。蝸牛吃菜的時候,不停地用細小的牙齒嚼著。我拿放大鏡仔細觀察,發現它們有許多牙齒,大概有上百顆呢!
蝸牛的行動很慢,它沒有手足,只是肚子貼在地上。行走時,從尾部開始,皮膚一道道像波浪一樣不斷地往前推進,脖子伸的很長,觸角一顫一顫的,像個老頭,十分有趣。
蝸牛休息時也很有意思,把頭往殼里一縮,便高枕無憂了。我往它身上潑水,它就伸出頭來活動。
小蝸牛真有趣,我真喜歡它們。我還要繼續觀察它們的一舉一動,期待著更多新的發現。
篇二十五:蝸牛
今天我與媽媽去了鄉下,我一個人在田間的小路上散步。走著走著,一只正在緩慢爬動的小動物進入了我的眼球。
仔細一瞧,原然是一只小蝸牛。我突發奇想,我想與這只小蝸牛一起散步。于是,我慢慢得走著,生怕這只小蝸牛跟不上。當我走了幾步,回頭一看,那只小蝸牛竟離我這么遠。
我在它后面推了推,可它仍是那樣慢慢地爬著。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在說:“我已經盡力了!”
蝸牛它雖然爬不快,但是它仍舊爬著。為的就是能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為的就是能完成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我們是怎么樣完成這些目標的?蝸牛它靠自己的努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完成了自己的目標。我們要學習蝸牛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目標!
生活常給人以啟示,然而,生活卻不會主動把"啟示"送上門。生活按照它自己的模樣和規律進行著,每個人都有權利從它那里獲得啟示。它給每個人以機會,而問題在于我們自己能不能從中去發現"啟示"。勤于思索的人,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在辛勤尋找啟示的人——帶著懸而未決的問題去找,懷著種種疑團去找。思索生活本身,思索生活中的種種現象,你才會受到生活的饋贈。
篇二十六:蝸牛與黃鸝鳥
有一戶人家門前有一棵葡萄樹,這棵葡萄樹剛從綠綠的草地上探出了小腦袋,它要呼吸新鮮空氣。
一只蚋牛背著它那重重重的殼呀,慢吞吞地往葡萄樹上爬。葡萄樹旁邊有一棵白楊樹,樹上有兩只黃鸝鳥,嘰嘰喳喳地在笑它:“這葡萄還沒成熟呢!你現在爬上來干什么?”蝸牛笑著說:“鸝兒鸝兒不要笑,等我爬上來它就成熟了!”黃鸝鳥說:“那你什么時候才能爬上去呀?”蝸牛沒有說話,只管一個爬呀爬。
九月份,葡萄成熟了,蝸牛也爬上來了,它樂喜喜地吃了個飽,黃鸝鳥看見了,說:“你可真能行!”
蝸牛雖然很慢,但它也能撲上高高的葡萄樹。
篇二十七:可愛的蝸牛
科學課時,老師說:“今天我們來觀察小蝸牛。”于是,我來到花壇旁,拿一根小棍挑了挑土,終于發現了好幾只蝸牛,它們正躲在殼里。我趕緊抓了一只,放在盒子里。我仔細地觀察,發現蝸牛背著螺旋狀的殼,螺線是右旋的,殼是褐色的。這是,小蝸牛好奇地探出了腦袋,伸出了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的那對長在頭上,觸角頂端還有一對針尖大小的眼睛。短的那對長在臉上。蝸牛沒有足,有的是腹足,像吸盤一樣,可以牢牢吸住任何東西。我把蝸牛放在一根細細的毛線上,它也不會摔下來。
蝸牛蠕動得很慢,爬行后留下一條濕濕的痕跡。這是蝸牛排泄的粘液,用來保護腹足。
蝸牛吃的是一片片嫩綠的葉子,盡管把一塊香甜可口的糖放在它面前,它也紋絲不動。
今天的觀察真有趣,讓我認識了一個小昆蟲的特點。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東西,我們應該細細觀察,認真思考。
篇二十八:抓蝸牛
我家有只小寄居蟹,它是我和爸爸一起去海邊捉來的。
它樣子十分可愛,小小的身子卻背著一個大大的螺旋貝殼。瞧它背著個花花綠綠的大貝殼,看起來很笨重,可跑起來卻又那么輕快。它膽子很小,我輕輕地拿住貝殼,讓它離開水面,它“嗖”的一聲,鉆進了貝殼,我拿著寄居蟹,靜靜地等它出來。它先伸出四只小腳,然后伸出觸須,搖了搖,探測一下情況,覺得沒有危險,才把整個身子鉆了出來。可是媽媽的說話聲大了一點,它受到了驚嚇,又鉆回去了。我們只好把它放回水里。好象是它覺得在水里比較安全,很快把身子伸了出來,爬走了。
篇二十九:蝸牛
第二天,奶奶就匆匆忙忙地趕去捉蝸牛,奶奶捉到了兩只小蝸牛,而我在郵電新村也抓到了十幾只,媽媽還在花鳥市場花了三元買了一只超大的蝸牛。回到家,我們三人都說:“真是滿載而歸呀!”
科學課上,我們觀察了蝸牛。然后,我就把這群蝸牛養了起來。有一次,我把它們全放在地板上,讓它們比比誰爬得快。只見一只只蝸牛慢悠悠地爬起來,而那只又肥又大的蝸牛卻一步都沒爬。突然,我發現有一只蝸牛的殼會不停地轉動,真算是動物界中的奇聞。別的蝸牛都爭得不相上下,有的轉起圈來,有的爬到了別的蝸牛的跑道上,還有的竟然爬到別的蝸牛背上,準備舒舒服服地搭便車。最后,許多小蝸牛得了冠軍。
還有一次,我放學回來看了看那只養大蝸牛的盒子,大吃一驚。蝸牛不見了,后來,我左看右看,原來它是吸在盒子的上面了。真是虛驚一場。
這些可愛的小蝸牛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篇三十:蝸牛風波
我不知道是誰讓養蝸牛的熱潮帶到了班上,也不知道小得微不足道的生命—蝸牛,有多大魅力吸引了我們。總之,一下課,幾個同學便紛紛把自己的“珍寶”—蝸牛,小心翼翼地拿到課桌上,如慈母般不停地撫摸著、照看著它們。這些小不點兒,還挺玩皮,不時探出腦袋,向“媽媽”們做鬼臉。“真可愛的小家伙!”圍觀的同學異口同聲地發出贊嘆,也心生養蝸牛的想法。我也在一旁蠢蠢欲動,恨不得生出一對翅膀,飛到樓下去捉幾個蝸牛。
天助我也。剛吃完飯,我和幾個同學便直奔綠化帶,成功地捉到許多蝸牛,還在附近精挑細選了幾片柔軟的葉子,做它們的午餐。到了教室,我以眼耳不及迅雷之勢做完作業,這才把蝸牛小心翼翼地放進我特意為它突擊制作得新家——盒子里。
剛進盒子,蝸牛害羞地緊緊蜷縮在“屋子”里,一動不動。我也一聲不吭靜靜地守候在它旁邊,一眼不眨地注視著,希望能瞥見它的細微舉動。過了好一會兒,它才慢吞吞地探出小腦袋,一見四下沒有任何動靜,便大膽地挪了挪身子,繼而在葉子上扭來扭去,像是在跳優美而又熱烈地迪斯科,我親切地拍了拍它,像是受到了鼓勵,它表演得異常出色,舉手投足間宛如沉迷于自己世界的舞者。
此時此刻,我心潮起伏,自豪不已,看我有只多才多藝的蝸牛,恨不得立即將此消息告訴大家,可就在這時,小蝸牛卻極不情愿地縮了進去,整個身子剎那間似乎都僵直了。時間悄悄地溜走了,小蝸牛仍不動彈,那尖尖的“屋子”似乎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心里也仿佛灌了辣子水,有說不出的辛酸滋味。我極不情愿地把它扔進了垃圾堆。
唉,都怪我做事粗手粗腳,不然蝸牛就不會遭此厄運。我今后一定小心呵護和善待我們所生存的世界。
現在,每當我看到蝸牛弱小的身影在草叢中晃動,總是輕手輕腳地走到不遠處,生怕破壞它們寧靜地生活,因為我知道:有時候,近距離地欣賞也是一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