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美食溜溜球——煮湯圓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又到元宵節(jié)了,今天,我親手做了一回煮湯圓,可好吃了!
我先打開冰箱,從里面拿出了一包“五豐寧波湯圓”放在碗里,那湯圓十分硬,如果咬上一口,你的門牙就會自動從牙根里“跳”出來的。打開煤氣灶,在鍋子里倒入兩大碗水,蓋上鍋蓋,再耐心地等上幾分鐘,忽然,鍋子里傳來了“咕嚕咕嚕”的聲音,后來聲音慢慢地變成了“吱吱吱”的聲音。我三步并作兩步地跑過去一看,哦!原來是水開了,我把湯圓一個一個沿著鍋邊往下滾。放下湯圓后,水面立刻恢復了平靜,我又耐心地等待著,過了一會兒,我又打開鍋蓋一看,有的湯圓直挺挺地浮在水面上,好像浮在水上的人一樣;有的沉在水底不肯上來,像幾個潛水員在水底找寶藏呢!還有的跳上跳下,好像在表演“水中芭蕾”。我記得媽媽說過,湯圓全部都浮起來才算熟,于是我再次蓋上鍋蓋,耐心地等待著,第三次水開了,湯圓全部都生活在水面上,沒有一個沉在水底。
我見了,迫不及待地把湯圓盛入碗里,咬上一口,皮又嫩又滑,餡又香又甜,我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不由地想到老舍的話:“勞動最有滋味。”
篇二:家鄉(xiāng)美食——螺螄粉
螺螄粉具酸、辣、咸、鮮、燙的獨特風味。它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配上酸筍、腐竹、木耳、花生、蘿卜干等一些勁口的配料,再淋上一大勺滾燙滾燙的螺螄湯,一碗色香味具全的螺螄粉就做成了。不過,你別小看這螺螄湯,它可有講究了,它是以青螺作為主料,加上五香八角等幾十種香料熬制成的,在柳州,要是你做的螺湯淡而無味是不會有人看一眼的,精心熬制的螺湯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躁、辣而不火、油而不膩的特點,一般是用一個大鐵鍋來煮,骨頭、螺螄浸在鍋里,湯面上浮著厚厚的一層鮮紅的辣油,散發(fā)著濃郁的辣香。
當你看到一碗正宗的螺螄粉時,你肯定會食欲大開,瞧,晶瑩白滑的米粉和翠綠的鮮菜浸在殷紅的辣油里,而被炸得金黃酥脆的腐竹也點綴在其間,花生、黃花菜、酸筍,披上油亮的紅油外套,沾沾自喜。令人垂涎三尺.
可以毫不避諱的說,螺螄粉是柳州第一小吃!走在柳州街頭,總能聞到風味獨特的螺螄香,那游離在空氣中若有若無的酸辣美味,以及"吸溜吸溜"的吸粉聲,構(gòu)成了柳州街頭一道必不可少的靚麗風景線.
篇三:美食——麥蝦湯
說起麥蝦湯,那可真算得上是我家鄉(xiāng)——寧海的美食了。它色香味俱全,一年四季都讓人百吃不厭、回味無窮。來到寧海,您若不吃上一碗正宗的麥蝦湯,那可是今生今世莫大的一個遺憾。
麥蝦湯店在寧海隨處可見。無論什么時節(jié),走進任何一家麥蝦湯店,要上一碗麥蝦湯細細品嘗,那可真是最美不過的享受了!一跨進店門,熱情好客的店主就會笑盈盈地走上前來打招呼。要上一碗麥蝦湯,您只要悠閑地坐上一會,動作麻利的服務員便會從廚房捧出一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麥蝦湯。這時,您肯定會先閉上眼睛,俯下頭,深深地吸口氣,恨不得把那種香里帶鮮,鮮里透香的味兒通通吸進肺腑里,然后,您會情不自禁地叫一聲:“真香!”當您睜開眼仔細打量那碗麥蝦湯時,您會發(fā)現(xiàn)那素雅的青花瓷碗里盛著一根根麥粉做的潔白柔軟的面條、面條上點綴著零零星星的翠綠的蔥花、幾只鮮美可愛的小蝦、幾條細嫩的筍絲和幾片黑黑的香菇。當然您還可以按您的口味加上一只金燦燦的鵝包蛋,一塊肥厚的紅燒大排或早已煎好的香脆小排。它們仿佛在調(diào)皮地對您說:“來吧,快來吃吧!我們可是天下最美味的麥蝦湯啊!”當你狼吞虎咽地將第一口麥蝦湯吞進肚時,一股又鮮又香的味道頓時涌遍全身,那感覺真是美妙極了!這時,您的食欲大增,吃了一口還想吃第二口, 恨不得將整碗麥蝦湯一下子全都吞進肚子里去。此刻,您的額頭上會沁出細細的汗珠,全身都暖洋洋的,真是一種酣暢淋漓的享受!
您也許會好奇地問:“這么美味的麥蝦湯,燒起來一定很復雜吧?”讓我來告訴您吧,其實,非常簡單。您只要將麥粉放進一個普通的大瓷盆里,加上適量的水,調(diào)成厚厚的糊狀,順盆口流下成面條的樣子,然后用筷子輕輕地一夾,流到煮沸的水里,那面條就像一條條歡蹦亂跳的小銀魚在鍋里歡快地游泳了。這時,您得麻利地邊夾邊鏟,使面條不粘連鍋底。接著,您只要放上活蹦亂跳的小蝦,再放上香菇、筍絲等輔料,最后,灑上鹽,加上雞蛋、大排等添料,您就可以品嘗到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麥蝦湯了!
幾天不吃麥蝦湯,您肯定會饞得慌。如今,寧海的大街小巷到處都飄著麥蝦湯的味兒,麥蝦湯已經(jīng)成為了寧海美食的一塊金字招牌,它更是一傳十,十傳百傳入了鄰近縣、市。歡迎到寧海來,我一定會帶上您好好地品嘗一下味美無比的麥蝦湯的!
篇四:東北的美食——餃子
說起餃子,可是東北的美食,那味道真是無以倫比。下面我就給你介紹介紹。
我們家那次包餃子,準備了面,餡。包餃子要先做餡,提起餡,主要是豬肉和酸菜餡,把酸菜和豬肉剁碎加上調(diào)料攪拌好,這時候面也行好了,開始包餃子了。首先要揪劑子,再把劑子揉成圓形,用搟面杖再搟成中間有些厚四邊薄的餃子皮,在上面放上餡,用筷子好好的壓一下,這樣包出的餃子會非常的美觀,餃子包玩之后就等著煮了,有兩種方法可以弄熟,一種是蒸餃子,一種是煮餃子,兩種方法都不太好操作,蒸餃子火大火小都不行,會半生半熟,煮餃子水要適應,水添少了餃子干,會粘鍋,水多了餃子會太滑,可是媽媽煮餃子很拿手,終于把餃子煮熟了,我非常的高興,終于吃到餃子了,吃了一口,特別的香,軟軟的滑滑的,吃完讓人回味無窮。
今天我非常的高興,因為吃到了東北的美食——餃子。
篇五:家鄉(xiāng)美食——黃石港餅
我的家鄉(xiāng)——美麗的江邊城市黃石的土特產(chǎn)很多,有松花皮蛋、“珍珠果”米酒、大冶的勁酒、地瓜干……最有名的要算黃石港餅了。“不登礦山非好漢,不吃港餅真遺憾”,提起黃石港餅,我們黃石人都會豎起大拇指的!
黃石港餅雖然遠近聞名,但乍一看,不過是幾塊硬邦邦的干餅子罷了,沒啥特別之處。可這樣想,你就大錯特錯了。輕輕剝開包裝紙,圓圓的黃石港餅露了出來。咬上一口,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立刻飄散開來,一個勁兒地往你鼻子里鉆。只見港餅里面是一團淺黑、略帶一點綠色的餅餡,外層是薄薄的面粉“殼”,表面再裹上黑芝麻,真是外酥里嫩。糖餡的濃香,加上面殼的清香,外帶芝麻粒的幽香,真是讓人垂涎三尺。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一起購置食品,我又懇求他們買港餅吃。我拿著港餅送到嘴邊咬了一大口,然后在嘴里細細品味。“嗯,真好吃!”我剛把一塊港餅咽下肚,就不由自主地贊嘆到。兩塊,三塊……一會,半盒港餅已經(jīng)被我一掃而光。吃完半天,依然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看著我的饞樣兒,爸爸樂呵呵地對我說:“想不想再來幾塊?”
“當然想,可惜肚子裝不下了。”我有點兒恬不知恥的樣子。
聽到這里爸爸媽媽都哈哈大笑。雖說吃不下餅兒了,可望著那半盒剩下的港餅,我還是口水往下流。
我愛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也愛家鄉(xiāng)的土特產(chǎn)——黃石港餅!
篇六:美食——大閘蟹
“噢,今天吃大閘蟹嘍!”爸爸從菜場買回五只大閘蟹。
這些大閘蟹都生龍活虎地活動著,不過,這樣的時候可不多了,因為它們馬上就要進入我的胃了!這幾只大閘蟹一個個身披青灰色的盔甲,擺動著它們的“殺手鉗”,樣子可威武了,好像在攻擊我似的。
終于,大閘蟹下鍋了,“啊!真香!”我驚嘆地叫道。不一會兒,大閘蟹熱氣騰騰地出鍋了,瞧,大閘蟹的盔甲不翼而飛了,換上了橘紅色的便服來到我的面前。一股兒蟹黃味兒頓時撲鼻而來,讓我垂涎欲滴!
可以開吃嘍!我把大閘蟹的蟹殼扒下來,用勺子舀一點兒醋放在蟹蓋里。哇塞,這蟹黃真是美味呀!酸溜溜的醋加上甜滋滋的蟹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簡直就是“人間極品”哪!我三下五除二,就把蟹蓋里的所有東西全部清除完了。接下來,我又把大閘蟹掰成兩瓣,頓時,白生生、香噴噴的蟹肉映入了我的眼簾。咬上一口,噢!我簡直不相信我能品嘗到這么美味的食物。什么匹薩啊,意大利面啊,都顯得那樣無味、平淡。我津津有味地吃下去,盡享這“天倫之樂”,恍如進了美食螃蟹宮,到處都是大閘蟹和蟹肉,我的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當!當!當!”清脆的敲打聲打破了我的美夢,回過神來才發(fā)現(xiàn)是爸爸在擊打桌面,他皺起眉頭,疑惑的問我:“你在想什么呀?想得如此高興,連口水都流出來了。”我笑了笑,不作聲,繼續(xù)吃起了美味的大閘蟹,心里美滋滋的,高興極了!
噢!我愛這美味的大閘蟹!
篇七:家鄉(xiāng)美食---一口粽
我的家鄉(xiāng)是個魚米之鄉(xiāng),特有的特產(chǎn)數(shù)不勝數(shù),例如:八蒸糕,粉蒸肉,芡實糕、、、、、、每逢過節(jié)也是有許多特色的東西。記得過端午節(jié)外婆會合鄰居婆婆一起包粽子。大家必會想,端午節(jié)吃粽子很平常,并沒有什么特色啊!嘿嘿,你想錯咯,我外婆包的可不是普通的粽子,而是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一口粽,也是我最喜愛的一樣! 一口粽,顧名思義便是一口就能吃完的粽子。別看它這么一點點,好處還是挺多的,同樣的料比做大的粽子多得多。這么小巧玲瓏就特別討小孩子喜歡。我九歲的妹妹對它可是“情有獨鐘”,每當外婆包好粽子忘家里送,吃的最多的一定是妹妹了,也不知道她是因為覺得這一口粽有趣,還是真的覺得好吃,總之就是特別地喜歡。當然,這么好的東西,我是一定要和妹妹“搶”的,等到那時候媽媽就會又從廚房中拿出一袋一口粽,樂呵呵地說:“好了,好了,別搶了,外婆就知道你們會不夠吃,就多準備了一袋!”哈哈,我們會歡呼不已,。不知是外婆心靈手巧還是家鄉(xiāng)物產(chǎn)豐富,一口粽的餡總是多種多樣。一袋粽子中,綁紅繩的是豆沙餡的,綁黃繩的是香芋餡的,幫黑繩的是肉餡的、、、、、、應該還有很多,但一時也說不上來。
聽媽媽說,我三四歲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吃這個一口粽,那時我要吃兩口才吃得完,從小就接觸它的我,對一口粽似乎有一種“不可分割”的情感。現(xiàn)在當?shù)氐逆?zhèn)上也有賣,一般是賣給旅客的,當然一口粽都是本地人親手包制的,還給外觀上添了點新花樣,就更惹人喜愛了!
家鄉(xiāng)美食---一口粽,我的最愛!
篇八:介紹一種美食——西安羊肉泡饃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是極為豐富的,各地都有獨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饃就成了你必須品嘗的佳肴之一。
羊肉泡饃無論做法還是吃法都是很講究的。制作時先將優(yōu)質(zhì)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種佐料大火煮爛。這時,店家會給你一個大碗和兩個饃。
吃羊肉泡饃最主要的就是掰饃,越細越好,泡起來才更入味,通常黃豆打小就可以了。接著將滾燙的羊肉湯倒入碗中,同時配以蔥末、香菜、粉絲、鹽、味精和地道的陜西油潑辣子,一碗羊肉泡饃就完成了。
看著這碗羊肉泡饃,就像一件完美而又杰出的藝術(shù)品。紅紅的辣子油漂浮在湯上、灰蒙蒙的羊肉、翠綠的香菜和蔥末、晶瑩剔透的粉絲、雪白的饃,真令人賞心悅目。看著看著我仿佛看到羊肉湯變成了大海,粉條就像層層波浪,饃塊的肉片就像星羅棋布的小島,而翠綠的蔥末就像點綴在小島上郁郁蔥蔥的樹木。
羊肉泡饃的香味也十分誘人。那濃郁的香味早就已經(jīng)隨著熱氣四處彌漫,它就像一只無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
這時我也顧不上什么紳士風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真是鮮、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蔥末的清香,泡饃的柔軟筋道,油潑辣子的香辣,這就是羊肉泡饃的特色。再喝上一口羊肉湯,真是鮮美至極!如果再配以幾顆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湯鮮而不膻,羊肉肥而不膩,泡饃細膩柔軟充滿湯的鮮美和饃原有的香味,粉條爽滑可口,這就是我對羊肉泡饃的評價。一股腦吃完這些,全身發(fā)熱,頭上也冒汗了,總之就一個字:“爽!”
羊肉泡饃不僅色香味形俱全,歷史也很悠久,也許是因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饃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時叫做羊羹。關(guān)于它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未得志時生活貧困,流落長安街頭。一天,他身上只剩下兩塊干饃,十分干硬無法下咽。一位好心的羊肉鋪店主看他可憐就給了他一碗滾燙的羊肉湯。趙匡胤將干饃掰碎吃了起來,吃得渾身發(fā)熱,饑寒全消,后來他當上了皇帝,這一美食就出了名。
羊肉泡饃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愛,許多國際友人也爭先品嘗,一飽口福。羊肉泡饃已經(jīng)成為陜西小吃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