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點評福建高考作文
上午的語文考試一結(jié)束,本報立即連線著名學者、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孫紹振,請他談?wù)?006年我省的高考作文題。
孫教授認為,2006年的作文題延續(xù)了2004年作文題的人文主題和思路(2004年作文題是關(guān)于10個古典、經(jīng)典人物形象的評述,去年的命題就沒有那么強的人文性),符合《語文課程標準》的開放性要求,同時又減少了考生審題的難度,使他們盡可能獲得多樣的選擇和發(fā)揮的余地。
他說,前年一些考生面對當時的作文題可能會“卡殼”,寫不出來,是因為他們對那些古典、經(jīng)典人物形象不夠了解和熟悉,但2006年的考生應(yīng)該不會遭遇這個難題,因為“草船借箭”的故事耳熟能詳,誰都認識諸葛亮。如果你對諸葛亮這個古典人物形象還不夠熟悉,你可以選擇課本里的現(xiàn)代人物形象戈多來評述。實在不行或不愿意,還可以選擇“留下一點空白”來發(fā)表感想,自由度很大。“留下一點空白”的命意,與前幾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題“面對大海”、與去年天津“留給未來”的`命意是一樣的,即可供表達和思想的空間很廣。也就是說,選擇這個主題的文章會比較容易寫,可以寫關(guān)于學習、待人接物等方面,但不容易“出彩”。
而寫“諸葛亮借箭不滿10萬支”這個主題,易于深入開掘。“戈多來了”這個題目對考生而言比較難做,它要求寫作者具備較豐富的哲學思維,以此探索人的“精神家園”,一旦寫出來就肯定有味道,容易得高分。
孫教授說,在短時間內(nèi)要求考生把智慧和才華通過作文集中表現(xiàn)出來,對所有的考生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2006年的作文題對高中教學的啟發(fā)和挑戰(zhàn)在于,“猜題押寶”的辦法肯定行不通,高考作文的難度不在于考生寫得出來還是寫不出來,而在于寫得好還是寫不好,在于“我的文章比別人的強在哪里”,這符合高考選拔優(yōu)秀人才的本意。
綜觀2006年的考題,要求學生平時不斷注重積累閱讀經(jīng)驗和感受,豐富思想內(nèi)涵,在命意廣泛、自由、開放的前提下,命題者還善于借鑒外省的命題思路和經(jīng)驗,這說明我省高考作文的命題水平在不斷提高。
【教授點評福建高考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福建高考作文6篇09-13
跳蚤和教授01-19
關(guān)于跳蚤和教授的故事06-06
福建俚諺語05-26
三不來教授黃侃名人故事12-05
安徒生童話故事:跳蚤和教授12-01
安徒生童話故事《跳蚤和教授》09-23
《望月》教學實錄(附點評)03-07
議論文及點評01-25
福建方言歇后語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