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它山之石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它山之石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它山之石作文1
在經濟與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每一件產品的生成都需要經過很多道工序,合作者更要加強溝通,才能推陳出新。
如果你有一個蘋果,與別人的另一個蘋果互相交換,最后得到的仍只是一個蘋果而已,但如果兩個思想互換的話將會產生更多的思想。我們也許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對于一個問題苦思冥想了很久,也沒有想出一個所以然來。當我們與旁人交談討論時,別人的一句話可能就點燃了問題所在的導火索。忽然間,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決方法如山澗清流一般傾瀉而出。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集思廣益,會給你源源不斷的靈感,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科學研究并不是閉門造車,一個人在聰明絕頂,也不過是一個腦袋、兩只手,當然不如一個智慧團的智慧來得多。一個人學習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眼界和思掠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接近問題的癥結時往往會被一層迷霧迷住眼睛。這時候需要一束陽光撥開云霧見青天與他人溝通。與他人溝通,摩擦出思想的火花,靈活地借鑒他人的`智慧,激發自我的創新潛能,往往會受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別人的智慧,從中得到的啟發,祝你走向成功之門。
它山之石作文2
有人面對錯誤,百般掩飾,最終得不償失;又有人面對錯誤,虛心接受,受到人們贊賞。這是同樣的開始,卻是不一樣的結果。
即便是圣人,也不能一生無錯。相傳,孔夫子當年對自己的教育弟子時,也出現了部分過錯。一個中國兩千年的文壇圣者,一個儒家學派創始人,一個文人心中最堅強的支柱,他的一生也避免不了會犯錯,更何況是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俗語有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完美無缺的人,就已經不會犯錯誤了嗎?
一個只會聽取贊揚而不去接受批評的人,又怎么會進步?但是,在這現實社會中,又有幾人會像莫言一樣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虛心接受讀者挑出的以前書中錯誤,依舊會接受別人的'批評。他在一時間名揚中國,甚至在世界上也或許有幾分名望,這樣一個人,這樣的行為,真是令人敬佩,令人汗顏!
面對形形色色的社會,人們重視自己的名聲,希望子自己總是擁有好的一方面,因為好名聲在所有地方都是大有用處。一旦犯錯誤總是找百般借口,希望可以掩飾過去。可總有時,天不遂人愿,結果總與希望背道而馳,一件事鬧得沸沸揚揚,慘淡收場。人這一輩子,最重要是這一張臉面,但是一個人孰能無錯,錯而改之,善莫大焉。
過去之事早已是定局,為何不坦然接受,這或許就是一個解決事情最好的辦法。昨日之事不可留,讓昨日之事在今天成為盡頭,使得南墻終有到頭一天。
很多時候,我無法面對自己的過失,因為這些事情會導致自己處于尷尬,甚至于無地自容,可我去百般掩飾又能如何,在別人眼中就像一個小丑;人,有血有肉,虛心接受,可以讓別人多一份了解,或許這是一個機會讓別人認識你。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事實。
望它山之石,三省吾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學會觀察別人的長處,以彌補自身缺陷。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人的過錯就像是被烏云遮住的月亮,月有陰晴圓缺,正因為她多方面展示自己,才讓更多人了解,才會有許多文人墨客喜愛賞月。
我們是一個小人物,蒼茫大地上一個小小的足跡。有享譽中外之人,當他們可以欣然接受過錯之時,同時接受了自己犯錯誤的后果。一個名人尚可如此,我們又何必做作。
昨日風華絕代,今日似水流年。今天少犯錯,錯后坦然面對,這是走向未來星光大道的坦途!
【它山之石作文】相關文章:
中考優秀作文作文11-07
作文初一作文12-22
懺悔作文-高中作文06-18
成長的味道作文作文12-09
我們的節日作文 - 精選作文12-10
贊美母親的作文的作文05-23
我長大了作文作文08-05
分享的作文_分享作文03-29
以童年為話題的作文初三作文作文09-17
軍訓作文:軍訓感受作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