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洗禮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靈魂的洗禮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靈魂的洗禮作文1
我不相信這個世上有一種純粹的信仰。我不信佛祖,也不信上帝。
我不會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個虛無的幻想上。
我去過樂山,看著巨大的佛像靜坐在江邊,我卻不信佛;我去過麥積石窟,看著千百尊佛像嵌在山間,我還是沒有虔誠的信仰;我也曾在終年香霧繚繞的寺廟,看各樣的羅漢菩薩或憑或立,或低眉順目,或怒目圓睜,形形色色的人跪在佛前,為亡者祈禱,為生者祈福,而我只是帶著旁觀者的眼光,漠視這一切。
只是旅游,我踏上了青藏高原,來到了拉薩。導游說,拉薩市幸福指數很高的一個城市,因為有信仰。
我笑了。
我不相信這個世上有一種純粹的信仰,它可以讓你不顧一切,翻越千山萬水,甚至賭上性命,也要貼近它的身旁。
立在大昭寺外,一縷陽光斜射進門口。陽光里,地上匍匐著一個人,叩著長頭。他的頭上已經積出了厚厚的繭,只有一條腿,拄著拐杖,雙手合十,俯身,匍匐,叩頭,起身,向前,再雙手合十……他的臉上沒有長途跋涉的疲憊,沒有別處所見的朝拜著臉上的悲苦,而是將一絲明媚的笑意掛在嘴角,釋然,安詳,他眼中的幸福滾成了一片汪洋。
我第一次感覺到了一種信仰的力量,那么純粹,那么濃烈,那么剛強,如星火燎原將我的心照得那么敞亮。
三毛曾說:“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生命并不是茍且地存活于世間,像一縷孤魂一樣在世間徘徊、游蕩,而是心懷一份純粹的信仰,守著一份不變的真心,甘愿匍匐在山路旁,砥礪前行。
生命本就是一場修行,艱辛且充盈,有守住平淡的耐心,有勇攀險峻的勇氣,生命不是單調且無趣,而是像梵高的《向日葵》那樣朗艷,像貝多芬的《英雄》那樣有力。
我站在大昭寺前,看著他的身影遠去,沒入那座紅墻金頂的雄偉殿堂。天空藍得澄明,陽光沒有遮蔽,佛祖在這里駐停。他似一朵綻放在高原的圣潔雪蓮,讓我從內心至骨髓甚至靈魂得到升華。
我的眼睛濕潤了。
這些年,輾轉走過很多地方,最令人懷念的,依舊是揮之不去的西藏情緒。特別那個立在陽光下長跪于佛前的身影總能帶給人一種潛藏在內心深處且跨越時空的清澈感覺。純粹、淡泊、寧靜、虔誠,凈化所有來者的心靈。
想收拾行囊再去西藏。
靈魂的洗禮作文2
六年級了,臨近畢業,總會想起往事,以前的開心、悲傷、感動。透過眼淚,仿佛又回到了以前那個快樂的時光。六年時光,在這個校園中,我們受到了許多靈魂的洗禮,我們不再是一年級時的單純的孩子,我們長大了。
記得二年級的時候,我們的體育老師又是我們的品德老師給我們上過一節課,那節課上,他沒有說過一句話,只是播放了一段視頻,卻讓我們感悟到了人生。沈老師上課很嚴,有一次下雨,他還讓我們女生在操場上跑兩圈,所以,我們都不怎么喜歡他。那次是品德課,老師進教室后一句話也沒說,開了電腦,給我們放了一段視頻《讓生命充滿愛》。里面是一個實驗高中的家長會的視頻,有一位老師在給同學們做演講,后來,我去查了這個老師,知道了他叫鄒越,鄭州中原基礎教育研究院院長、教育中國演講團團長、大型校園演講《讓生命充滿愛》原創人、首席演講家。
他在主席臺上深情地演說著一個個故事,臺下數千學生和家長,聽得不停地抹眼淚。而我們,也從剛開始的不認真變得沉浸在他的演說中。一個孩子,考試沒有考好,回到家她的媽媽說她,他卻漫不經心地說只是因為粗心,而他的媽媽流著眼淚說:“孩子,要是媽媽馬虎了,人家一分錢也不給啊!”聽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想到考試時沒有考到一個好成績,我就會說是自己粗心了,而爸爸媽媽總是一次又一次地原諒我。明明只是一個自己讀了千百遍的故事,我卻哭得稀里嘩啦,臉上火辣辣的,羞愧不已,再看看其他同學,有的拿著餐巾紙擦著淚水,有的用手捂住嘴巴,有的低著頭懺悔。
那位老師繼續講道:20xx年的汶川大地震,一位三歲的孩子被搜救人員從廢墟中拉出來,發現孩子的母親躺在地上,雙手拖著一塊石板,而孩子的.爸爸則雙手撐地,背撐著石板,他們倆手臂交叉的空間內,是讓那個孩子生存下來救命之地,而那對夫婦,早已沒有了呼吸,那一幕讓多少人都為之感動,這就是愛的偉大啊!父母即使到了最后一步想到的也只有他們的孩子。教室里安靜極了,只有隱隱的抽泣聲。
那一節課,我們全班的人都哭了,雖然那段視頻只有短短的17分鐘,但是,我們仿佛經過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在學校里,在那堂課上,我永遠也不會忘記自己曾忽略過什么,因為那堂課,給我的人生之路留下了一個里程碑。這六年,我們經歷了這樣大大小小無數次的洗禮,正是因為這樣的洗禮,才讓我們長大,才讓我們明白人生。
靈魂的洗禮作文3
天空中懸著一彎弦月,如鉤,如弓。那月光清清幽幽、冷冷凄凄,籠罩著整個大地。此時,世間的那一幕也越顯凄涼。 人們都在議論著剛剛發生的慘劇──鄰居張大爺走了,就在這秋葉飄零之際走了。很容易想象,當他將那瓶農藥送到嘴邊時,一定是思緒萬千。他是那樣的熱愛生活,那樣的依戀人生,但兒媳時時的咒罵、兒子頻頻的抽打,使他對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他好悔恨當初,好悔,好悔…… 聽媽媽說,昨天他又被兒子打了,而且還罵什么“養頭豬還可以賣肉,而養你只會吃飯” !而挨打的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為老人多吃了一碗粥。如此區區小事竟會挨打,這太令人不可思議了! 自我記事時起,就常看到張大爺不是被媳婦罵,就是被兒子打。聽人們談論,這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小時候,兒子打了人有他頂著,偷了東西有他護著,就連兒子小學三年級輟學,老師和鄰里人再三勸說,他也只有一句:“我斗大的字不識一個,不是照樣過得很好嗎?”待到兒子大了,猶如脫韁野馬,就連他自己動輒也會受到兒子的頂撞,此時再想管教,發覺自己已不是兒子的“對手”了。
本期盼著兒子成家后一切會有所改觀,但事與愿違,他的生活環境每況愈下。這也正驗證了那句俗話:棒打出孝子,慣養忤逆兒。 張大爺走了,帶著一生的痛苦走了。望著他那瘦削的遺容,我承受著靈魂的洗禮,心里那根始終抽動的細線,一點一點地收緊,抽得我渾身痙攣,每根纖維都痛楚起來。“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然而父母給我們的又何止是“滴水之恩”呢?可到頭來得到的回報難道竟是這樣的嗎?“尊老愛幼”這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何時才能發揚光大呢? 舉頭望月,月依舊那么慘淡;踱步思索,我內心感慨萬千:假若,當初張大爺不是那樣的溺愛兒子;假若,當初他不容許兒子輟學……那么,今天的悲劇……
【簡評】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學生習作中常談的話題。但小作者能另辟蹊徑,不落俗套,從教育與品質的關系這一角度深挖開去,夾敘夾議,突出了教育在提高全民道德素質上的重要地位。
【靈魂的洗禮作文】相關文章:
流亡的靈魂散文11-09
英國的靈魂在鄉村作文素材12-16
觸動靈魂的心靈小說11-26
靈魂勵志故事01-29
靈魂之戀散文11-11
靈魂深處有詩作文08-24
觸動你靈魂的書籍推薦12-18
守住靈魂的骨氣勵志文章01-27
深入靈魂的熱愛勵志文章01-15
靈魂的支點-初二議論文作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