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別讓善意被蒙昧作文
當天真的李某懷著不天真的心,本應成善舉的行為立馬因虛榮染上了點點污跡。“還錢包被曝光”與“還錢包求曝光”,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撿到錢包歸還失主,老人倒地立即扶起,路遇溺水奮不顧身……這本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熏陶下做人的義務,可誰曾想,到了如今,這些本不需猶豫的善舉竟會成了人人爭相避諱的“累贅”,甚至,成了其他“李某”們出名的契機。人們的良知,竟在不知不覺中被虛榮魘昧,被自私排擠,被冷漠鄙棄。 的確,于大多數人而言,能將意外的財富歸還失主實屬不易——還錢包總比不還錢包來的高尚。但“將意外之財占為己有”與“借還錢包之由使自己出名”之間,從利益的歸屬方上又有什么分別呢?只不過前者要的是物質上金錢的利益,后者要的是精神上虛榮心的慰藉。無良知與昧良心,無論怎樣都是玷污了本心,都是利己主義作祟下變質過了的“善意”。
我們所呼喚的是純粹的善意:是《飄》中梅勒妮對周圍人毫不顧忌的信任,是特蕾莎修女對世人毫無保留的奉獻,是曼德拉對對手毫不計較的博愛……那些發自心底的良知的聲音,并沒有用最昂貴的鮮花修飾,并沒有用金漆鍍邊過的畫框裝點。善意的價值,既不是依賴世人大肆渲染過的言語,也不是靠媒體輪番轟炸過的炒作。善意源自人心,并在溫暖人心中植根人心,這正是它僅有并高于其它外在物質的價值。 然而,如今卻并不是一個純粹的時代。
人們敢于謀求權利,敢于申訴利益,卻不曾也不奢求彼此間一點點微小的善意。正如雨果所說:“良心的覺醒就是靈魂的偉大。”人們所不敢向往的,也恰恰正是人們自己所吝嗇給予的那份善意。于是,那些在大街上見到他人人民幣散落于地時——低頭,下腳,踩住本不屬于自己的“紅人頭”成了拾金必昧的常態…… 所以,即使我們的周圍有著這樣那樣阻礙我們擁抱善意的因素,即使面子、地位、利益有著這樣那樣誘惑我們改變航線的借口,但請記住陳虻說的那句:“不要因為我們走得太遠而忘記了我們為什么而出發。”我們生而為幸福,而所謂的幸福就在我們未曾付出過的善意之中。 別讓善意被蒙昧,別讓溫情被束縛。
【別讓善意被蒙昧作文】相關文章:
別讓我哭了!06-21
別讓夢想枯萎06-14
別讓我失望05-16
別讓心失明05-13
善意06-14
關于善意的作文04-24
關于善意作文05-06
微小的善意作文05-12
善意的謊言作文11-07
善意與善良作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