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宋詞之美作文
大概和燈下看美人,比白天更美三分的感覺異曲同工吧,我喜歡和著淅淅瀝瀝的雨聲讀宋詞。我覺得宋詞的美——無論是含蓄、纖柔、多情,還是熱烈、豪放、悲壯——在這亙古不變的雨聲中,都能得到完美的詮釋。
我覺得宋詞的美需要用真心和真情去體會。初讀時的驚艷只不過是膚淺的直覺,真情的迸發才是宋詞的魅力所在。如果說凝練的語言使詩富有哲理,因此直抒胸臆的詩句不如含義雋永的詩句膾炙人口的話,那么詞的空間足夠供詞人縱橫馳騁,洋洋灑灑地道出切身感受。讀詞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揣摩作者情感的過程,詞的美麗也只有懂詞者、知詞者才能領會。
宋詞分兩派:婉約和豪放。讀得多了,我便把詞中的情感大抵分為兩種:抵御外侮、憂國憂民之情與山水風月、傷春懷人之感。前者振奮人心,慷慨激昂;后者朦朧浪漫,悱惻纏綿。兩種不同風格的美麗,構成了宋詞的絕妙。
讀豪放詞時,我的情緒是憤懣的,是激昂的。在歌舞升平的北宋盛世,蘇軾的`“大江東去”已開豪放派詞先河。賀鑄“少年俠氣,結交五都雄”,為豪放派詞路披荊斬棘。之后,靖康之變,南宋偏安,一批愛國將領和主戰朝臣,在風雷激蕩的斗爭中引吭高歌,在中國文學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然而,詞中雖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英雄,有“弓兩石,劍三尺,定襄陽,開虢洛,洗洞庭”的大將,卻沒有一個能下定決心抵抗到底,收復失地的明君。縱然“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到頭來仍是“心在天山,身老滄州”。豪放詞中最多的,便是這種報國無門的失意與無奈,作者的拳拳赤子心讓人愴然涕下。豪放詞是壯美的,更是凄美的。每讀辛棄疾、戴復古、文天祥等人的詞,我的心總是很沉重。這哪里是詞,分明是一聲聲震破蒼穹的吶喊,一句句誓死報國的誓言!可惜“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的豪情撐不起風雨飄搖的南宋,當歷史一去不返,只有這些如高天長風般不衰的詞作流傳至今,向我們講述著一個屈辱王朝的輝煌“詞史”。
我崇敬豪放詞的凜然正氣,欽佩那百折不回的英雄氣概,但我也喜歡婉約詞。于是我將目光移向了婉約詞,移向了宋詞中另一處祥和美景。那里的天是“碧云天”,地是“黃葉地”,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那里有長袖舞姬“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有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有多情詞人“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就連那寫給朋友的信箋也因“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使得“紅箋為無色”……
讀大多數婉約詞時,我的思想是放松的,心情是平靜的。但李清照卻是個例外,她是個讓我心碎的詞人。她的作品中那種凄涼的美常使我淚水漣漣;“人比黃花瘦”的癡心,“卻上心頭”的深情,“尋尋覓覓”的愁苦……字字句句皆是泣血而成,讀之怎不動情?她雖無“渡江天馬南來”的威武,卻有“疑是湖中別有天”的詩情;雖無“談笑洗凈古今愁”的豪邁,卻有“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畫意。她給宋詞在鏗鏘韻律之外,添了幾分婉約悠揚。
這就是宋詞的美麗。美在詞人滿腔愛國熱血,美在詞人脈脈兒女情長。千年風霜縱是無情,詞人的感情在千年后卻依舊生動,使伴雨讀詞的我幸運地有了一種寄托,有了一種只有詞人可意會的親切。詞的美麗是永恒的,正像千百年來動聽如斯的雨聲。
【我看宋詞之美作文】相關文章:
《唐詩之美》與《宋詞之美》05-25
簡約之美散文11-07
秋日之美散文12-05
殘缺之美高二作文02-24
規則之美初三作文12-21
《全宋詞》晁沖之03-30
《全宋詞》晁補之07-06
《全宋詞》王之望07-05
《全宋詞》康與之07-05
《全宋詞》李之儀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