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秋色作文范文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多么熟悉的節(jié)奏。秋,在這里是一種布景,一種暖意的悲涼。“行人臨發(fā)又開封”,他怕寥寥數(shù)語還寫不完對家的眷戀。
有多少眷戀,用筆畫可以寫清,又有多少溫軟,被秋風(fēng)張羅不開。心中的愁苦濃得不能化解,就攜一袖暗香,在卷簾的西風(fēng)中,將它們稀釋成一些簡單的字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斯人已去,南宋已成史書里的影子,可有一些心情卻成為了永恒,融入了天地自然。當(dāng)每年的秋風(fēng)攜起那些歌詠,那些謂嘆,人們的心頭,都會不覺泛起和他們一樣的,眷戀的波紋。
不覺想到了張繼。《楓橋夜泊》里沒有一字“秋”,而那些“秋”的意象,卻組合出了“一城月色一夜鐘,一艘客船一書生”的意境。讀起這首詩,我總是被那“霜滿天”的無形寒氣所侵襲。對于古代的讀書人來說,落第可能算不了什么,那些年事不小的考生都叫“童生”呢,但是那一天有多少落第者,他們的心情不會比張繼輕松。
只是因為他的詩里那份對清幽的執(zhí)著,上天才賜給了寒山寺那一面珍貴的土墻。
可是故事并沒有停止在那個秋夜。第二年的張繼重整旗鼓,終于中了進(jìn)士。這一點(diǎn)卻少有人知,我們一直認(rèn)為,張繼是千年的落榜者,他注入了一腔情懷與秋色共舞的背影,無需一個進(jìn)士的名號。那時冷僻的寒山寺里的詩句今天早已成誦,而那時風(fēng)光的進(jìn)士及第的名狀,今天又有誰人知曉?
時間,是價值的終極裁判。
他不問人的生命長短,只問人的靈性本質(zhì)。滕王閣的笙簫,宴會的盛況,被一個叫王勃的書生用文字總攬。“時維九月,序?qū)偃铩!鼻傻?是,他也拈來了秋天,不僅是時間背景,而且是空間的背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他的生命底色,那不羈的,高遠(yuǎn)的,正是他對夢想的眷戀。英年早逝的王勃,并沒有因為他的去世而失去價值。相反,它被無限地延長。
秋色,永遠(yuǎn)只有半城,裝不滿詩人的潘江陸海。可是才子的天資,正是在于他可以加入一筆生命的體驗,那字句頓時豐盈,那半城的秋色,就溢滿一城的詩。
點(diǎn)評:聯(lián)想意象豐富,想象增添秋色。作者從張籍的《秋思》開始,想到醉花陰下的李清照,想到落榜孤寂的張繼,繼而想到王勃的《滕王閣序》,表達(dá)的思想也由淺入深,由思鄉(xiāng)到懷人,由落寞到曠達(dá),再到對生命價值的探索。而這些都在“秋”的大背景下層進(jìn)地展開,讓我們看見秋光中神情各異的人們。古今之人的感情,大抵也相同吧。作者在聯(lián)想和想象中,傳達(dá)出這樣的主旨:在秋的舞臺上,詩人用文字舞出生命的豐潤,秋天托舉起的,是多少成誦的情緒。
【半城秋色作文范文】相關(guān)文章:
【薦】秋色優(yōu)秀作文04-22
街道辦三城聯(lián)創(chuàng)三句的半臺詞05-15
校園秋色精選650字作文04-16
迷人的秋色說課稿11-05
半醉半醒半浮生散文03-25
字謎半青半紫02-16
秋色漸將晚宋詞賞析06-01
高一必修二語文秋色為主題作文07-29
城濮之戰(zhàn)04-22
遷都許城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