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感想作文
中秋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良辰美景,闔家團聚,品餅賞月,可能是大眾對中秋節的一個深刻的回憶,為大家分享了中秋節的感想的作文,歡迎借鑒!
中秋節的感想作文1
今天 ,又是一年的中秋節了。圓圓的月亮似乎是一個害羞的姑娘,帶上了一層面紗,使那美麗的月亮增添了一分神秘莫測的感覺。
中秋節在中國是個舉家團圓的日子,大家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但是,在我們家中秋節總有。望著天上那圓圓的月亮,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爺爺。
那是三年前的中秋節,天灰蒙蒙的,下起了毛毛細雨。就在這個全家團圓的日子,爺爺離開了我們。我們全家都圍在爺爺身旁,默默地流著眼淚。看著一動不動的爺爺,我的眼淚“嘩嘩”的往下流。爸爸,小叔還有大伯強忍著淚水給爺爺穿壽衣。他們眼眶紅紅的,淚水直在眼眶里打轉。好象不敢相信這個事實。兩個姑媽和幾個姐姐哭得悲痛欲絕,嗓子都哭啞了,幾乎說不出話來。奶奶最傷心,撲在爺爺的遺體上痛哭流涕,眼淚打濕了爺爺的身子。一家人都沉浸在悲傷的氣氛中。
這又是一個中秋節,我們都回到了老家。一家人到齊了,大家一起到爺爺的墳前看望他,想起爺爺的音容笑貌,我們心中不禁十分傷感。爸爸、大伯、小叔、姑媽都傷心地哭了起來。想起再也不能和爺爺一起過中秋了,我心中也難受極了。我們為爺爺獻上貢品后,才依依不舍的回到家中。晚上的飯菜很豐盛,餐桌上擺上了象征團圓的月餅,可是餐桌旁再也沒有爺爺的身影和朗朗的笑聲了。我有些傷感。
望著天上圓圓的月亮,我浮想聯翩。我越想越入迷,天上那圓圓的月亮被我想成了爺爺慈祥的面孔,正微笑著看著我們。在月亮中,我似乎又看見了曾經爺爺和我一起歡笑時的情景。我的眼睛濕潤了。
我再次望著空中的明月,月亮還依然在那層云后,是那樣的寧靜,令我的心中更加傷心。突然間,月亮中出現了一個身影,默默地流淚,那多像我的爺爺,我對著月亮說:“月亮啊月亮,請您把我的祝福和思念帶給我天堂中的`爺爺!”
中秋節的感想作文2
中秋那天晚上,月亮是那樣的圓。人們總是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十六的圓。星星也是那樣的多,那無數的星星圍繞著圓月。有些星星喜歡獨處,但是當它們看見那圓圓的月亮時,也想往那邊靠攏,似乎所有的星星都是月亮的孩子,在這一天,它們從不同的方向趕來與月亮團圓。
許多人由于工作忙無法與家人團圓。當他們站在窗前凝望月亮時,可能會想起李白的“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思鄉、思親,對月亮總有說不完的話,那是因為月亮里同樣塞滿了對親人的思念,怪不得月亮是那樣的圓。月餅也象征著團圓。每當人們吃月餅時,不僅只是在品嘗月餅那香甜的味道,更多的是對親人的思念。同時更享受到親人給的愛是那樣的溫暖。
小時侯,媽媽總給我講嫦娥的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聽不煩。只要是關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覺得新奇,總向往著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球上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
長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如果回到過去,就會教育那時的自己“去天上并不那么容易,天上也根本沒什么嫦娥,月球上沒有水,溫差很大,根本無法生活......”可忽然想起:兒時的自己也是挺可愛的。我還是給自己留住那想象的空間吧!
在這圓月之夜,我們送給每一個人愛的祝福。正是這愛讓月亮變得更圓、人變得更親。
中秋節的感想作文3
在月圓之夜,盼親人團聚,是從古代就有的習俗。而在明朝的典籍中,早已記錄了人們吃月餅的情形。中秋,可謂是中國現存較早的節日之一了。
既然是月,那就一定會有詩人吟誦。最著名的應該就是東坡居士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了,子瞻雖等不到子由,但能與月同飲,與月同醉,又何嘗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同樣,李白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與“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便更多了一份瀟灑自如,那份期待與家人團圓之心也變得灑脫起來。人生在世,多一份曠達之心也好!
一樣為月,不同的人眼里便是不同的景象。從香菱口中吟出的“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卻寫出了月的清冷和孤寂》……
但今日終究是中秋月圓之夜,就暫且將這些傷感之情放下,瀟灑地“舉杯邀明月”希望“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