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作文 篇1
小時候,你給我們留的作業很多,我們常常怪你,甚至有人還要趕你走。自從你說出你心中的話語,我才感受到你對我們多么的細心。當你批改作業的時候,我心里就想:老師,您就像火一樣燃燒著,像水一樣流著,像天一樣藍。
孫老師,當我看見您第一眼,我就覺得您是一個好老師。老師,您就像太陽一樣照耀著我們。有一次中段考試,我有一道題不會做,正好我同桌卷子上的答案離我很近,我不是一扭頭就能看見了嗎?于是,我就扭頭一看,這時,我想起來孫老師的那句話,只要認真審題,認真讀題,肯定不會錯的。于是我慢慢審題,一點一點的.想,終于想出來了答案,我太高興了!
老師,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也驚天動地;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就是放飛希望,守巣總是你;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片黑板上,書寫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留下的是美好的回憶!
四年級作文 篇2
夏天的農村里家家戶戶都會種點豇豆。爺爺家地里也種著兩排豇豆,不過是紅豇豆。莖從土里拱出來,順著架子爬上去,都快把架子裹住了。
紅豇豆的葉子呈橢圓形,很綠,要是下一場小雨,葉子上沾滿了露珠,就更好看了。它的葉子的葉尖全是朝下的,一陣風拂過,整片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極了。
以前,我只知道這種植物叫紅豇豆,可不知道它是怎么能爬到竿子上。今年,我注意了,原來紅豇豆是有“腳”的。它的“腳”長在莖上,莖上有許多細絲,像人身上的汗毛,這就是紅豇豆那神奇的腳。
紅豇豆的腳觸著竹竿的時候,細絲就產生靜電效應,吸住竹竿。細絲是堅強的,不論人怎么樣捏它,它都不斷。提著紅豇豆的莖,把它繞在竹竿上面,它就是這樣一圈一圈地往上繞。如果你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你就會想起電影里的狼牙棒。
紅豇豆長在兩片葉子的頂部,一般都有兩根并排地掛在一起,偶爾也有單根的孤零零垂著。我以前吃的長豇豆是綠色的,有我整個手臂那么長,可這紅豇豆只有一支鉛筆的.長度,最重要的是它的顏色是紅的,每顆豆子也特別飽滿,掛在那兒像一根根迷你版的糖葫蘆。
爺爺用一個夏天辛勤的汗水給我帶來豐收的喜悅,謝謝爺爺!
四年級作文 篇3
“我當小交警”的事傳到了我耳邊。我興奮不已,心一直“怦怦”地跳。戴上紅領巾、帽子、“小交警”的`紅布就出發啦!
來到淮海路中心交通路口,老師對交警叔叔說了幾句話后,我和同學被分配到了馬路邊。她采訪,我指揮。
“小朋友,現在能過馬路嗎?”一位叔叔笑著問道。
我連忙回答:“現在是紅燈,不能過,您再等等吧!”
那位叔叔微笑著對我豎起了大拇指。
突然來了個“飛車賊”,見到紅燈仿佛沒看見一樣,照闖不誤碼。“哎哎……!不能闖紅燈!”我著急地大叫起來。
“飛車賊”早跑了。只有西北風在聽,“呼呼”地笑個不停。“唉,真郁悶!”我噘著嘴,嘟囔著。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傳來:“你可別闖紅燈,不然那個小交警就攔住你了!”我扭頭一看,原來有兩個年齡小伙子正在說話,一邊說話一邊還往我這邊看。哈哈,看來我還是有用的,我的心情頓時晴轉多云。
四年級作文 篇4
“耳朵里塞著小喇,躺在被窩里看漫畫,雖然我還在象牙塔……”每當我耳邊回響起這首《酸酸甜甜就是我》時,就會情不自禁地問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樣的呢?我真的說得我清我自己嗎?”今天,就當著大家的面來揭揭我自己的短吧!
“小土匪”的直爽
在爸爸媽媽的眼里,我是個整天蹦蹦跳跳、嘻嘻哈哈的活潑女孩。愛笑,愛鬧,便是我最鮮明的特點。都說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每天放學回家,我都會邁著“有力”的步伐“闖”入家中,這下全樓的人都知道是我“駕到”了。也因為這一點,老爸老媽既生氣又疼愛,“小土匪”的名號從此“名揚江湖”。不知怎么的,沒過多久,這稱呼居然傳遍了鄰里四周,鄰居的大嬸一見我放學回來便親切地打著招呼:“喲,小土匪回來了呀,今兒個怎么這么早就放學了啊?”一聽這話,羞得我直往屋里鉆。
我在家是這樣,對同學可就不一樣了!無論同學還是伙伴,無不稱贊我的“直爽”!有時,我不禁對著鏡子發呆,也難怪:直直的馬尾辮,小小的眼睛,略顯斯文的衣著。怎么看怎么像“直腸子”!
“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我是個直爽的女孩,似乎直爽的'女孩都有些堅強(^_^)。我不脆弱,自然也不愛哭,可有時看到電視中播放的貧困人群的生活,又或什么地方發生了自然災害,我總會有種淚花涌動的沖動。甚至于讀到一些傷感的文章,不經意間也會鼻子一紅,掉下幾顆“金豆”。
四川地震了,八級強震。看著一座座曾經溫馨的房屋只剩下殘墻,看著一個個曾經美滿的家庭妻離子散,看著一片片美麗的土地面目全非,一連幾天,我的眼珠都是紅紅的。當學校組織為災區捐款時,我狠下心把家里那頭“豬”給“宰”了,掏出來的零錢全捐了出去……幾天以后,得知災情基本已經穩定,我這才安下了心!
就是這樣一個我,既活潑又文靜,也多愁善感的女孩,是不是平凡而又與眾不同呢?
四年級作文 篇5
今天的作文課上,老師讓我們吃口香糖。
我一拿到口香糖,就聞到了淡淡的清香。口香糖是用兩張紙包起來的。外面的是一張淡藍色的紙,上面印著一棵檸檬草,檸檬草的旁邊是一個綠色的箭頭,箭頭上寫著“綠箭”兩個字,箭頭下面寫著“口香糖”三個字。告訴我們這是“綠箭牌口香糖”。箭頭后面有兩片薄荷葉,上面寫了個“新”字。這是新出的口味。紙的'背面印有一個人在向垃圾桶扔垃圾。這個畫面提醒我們要把吃完的口香糖用紙包好,扔到垃圾桶去。撕開藍色的紙,看見的是銀色的錫紙,紙的邊緣還有小鋸齒,設計得很特別。
我小心翼翼地打開錫紙,露出了長方形檸檬黃的口香糖,糖上還隱隱約約可見印了“W”的圖案。
我輕輕地咬了一小口糖,開始是沒有味道的,細細地嚼著,甜味就慢慢散發出來。每個同學都咀嚼著口香糖,整個教室都充滿了檸檬薄荷的香味,像置身于空氣清新的郊外。嚼口香糖“咂巴咂巴”的聲音像一首好聽的交響樂,每個同學都盡情地享受這悠閑一刻。有的同學還調皮地吹起了小泡泡,真好玩!
四年級作文 篇6
說到糖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小時候我們就十分愛吃糖,長大后口里也還是有那么幾顆糖。對于我這個零食愛好者來說,糖是很常有的零食。無聊時拿起一塊奶糖放入口中嚼一嚼,一股香甜絲滑的感覺沁人心脾。
最近我又認識了一種糖,名字很好聽——彩虹糖。電視上曾經放過關于這種糖的廣告,這讓我更想試試它的味道。
拆開了包裝,一顆顆不同顏色的糖滾了出來。我數了數有5種顏色,分別是:紅、橙、黃、綠、紫。每種顏色又是不同的口味,也許這就是彩虹糖的由來吧。我忽然發現糖的外表上有一層白色的沙子大小的東西。起初我以為是糖,剛送入口中時我就吐了出來。哇!原來是鹽,好咸啊。我馬上跑去喝了一口水。
如果所有的彩虹糖就是這個味,那我再也不吃了。可還剩下這么多豈不全浪費了。算了,將就吃了吧。
因為有了第一次的.嘗試,第二次我已做好了準備。哇,好咸!這回我可沒有吐出來了,忍了一會兒后那層薄薄的鹽已經消失了。咦!好甜,這是彩虹糖嗎?
我細細品味著,忽然我明白了彩虹糖的真正含義;雨后見彩虹。不經過努力怎么能成功?……彩虹糖上的那一層鹽不就是好比下雨嗎?而吃完了鹽后那甜甜的滋味不就好比彩虹嗎?如果你不經過人間苦難,那你怎能品嘗到人生最后的甜美?彩虹糖就是如此,如果你不吃完鹽那你永遠也嘗不到里頭的甜!
四年級作文 篇7
在朋友的推薦下,我最近在潛心拜讀尹建莉的教育手記《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雖然我僅僅讀了幾十頁,可是她文章中睿智的教育理論、執著的教育情感,深深地影響著我的家教觀念和教育理念。今天,當我看到她的《開“小賣部”》這一章時,忍不住有感而發,寫下了這篇小文章。
作者對女兒圓圓的教育猶如春雨一樣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就連教孩子學數學也大雪無痕。她為了讓圓圓學會做事,學會自然地和人打交道,常常帶她去小賣部買東西。每次作者都讓她去告訴店主買什么,并讓她把錢遞給店主。沒想到這讓孩子對錢有了概念,對計算產生了興趣。于是,作者便機智地跟孩子玩起了開小賣部的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作者付錢給女兒,然后讓女兒根據物品的定價找零錢,結果又讓女兒學會了整數減法和小數減法。后來,作者又加大了計算難度,在游戲的.過程中暗暗加進了乘法和除法運算。正是這種看似游戲的教育,不但給孩子帶來了極大的興趣,而且讓孩子對抽象的數學有了更生動的認識。那就是,計算是存在于周圍生活中有用的東西,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系著的。
不僅數學的學習是這樣,語文的教學也要跟生活緊密聯系。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部著作中,作者在教孩子認識生字時,不是像有些家長一樣忙著制作識字卡片,并把家里貼得到處都是。而是用了一個很簡單的學習方法,就是把生字學習融匯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閱讀基礎上。當她們在親子共讀時,媽媽總是指著字一個一個地讀給女兒聽;當她們來到公共場所時,媽媽總是不失時機地指給女兒一些文字看;當女兒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后,媽媽又適時放手讓孩子自己閱讀。這些簡單的做法逐漸使女兒認識了大量的漢字,為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了基礎。
其實,我們的語文教學也緊貼生活。語文教學中組織的各種活動,比如,辯論會、成語接龍、誦讀比賽等,這些活動之所以能極大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們能有效的運用到生活實踐。再看作文教學。我們利用課堂教學教了她們怎么寫,但更重要的寫什么依然來源于生活。作文教學中,我們努力幫他們回憶生活中的事情,讓孩子們從生活中擷取寫作材料,鼓勵他們寫真人真事,抒發真情實感,就是生活的文字化。再如,我們在寫作時采取的情景再現,也是與生活結合的實例。所以,我們要努力讓學習貼近生活,努力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們從生活中發現知識、收獲知識,不是僅從書本上學習知識。
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口號,他告訴我們教學做合一,告訴我們行是知之始。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也認為,少年兒童應該從生活中學習,在做事中學習,而不是在書本里學習。他認為教育中永遠成功的教學方法就是“給學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給他們一些東西去學。”
越來越多的事例和理論證明了教育離不開生活的道理,也讓我深受啟發。我們的教學只有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才能讓孩子們深刻地體會到情感,有效地掌握些知識,機智地解決些實際問題。
四年級作文 篇8
這次暑假是我人生中受益最多的一次,我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有《青銅葵花》,《根鳥》,《窗邊的小豆豆》等書籍,我平時不怎么愛看書,但,看過《青銅葵花》這本書后,我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這是一個鄉村男孩和一個城市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
一個特別的機緣,七歲的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互相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成長。
但,十二歲那年,女孩葵花被命運召回了屬于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著蘆蕩的盡頭,遙望著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我的感受是:我們應該敢于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贊賞,痛苦何嘗不值得贊賞!這兩位是兄妹,而且都是圣者。他們鍛煉人類開展偉大的心魄。他們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喜愛歡樂和痛苦的人,便是既不愛歡樂,也不愛痛苦。凡能體會他們的人,方能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時的甜蜜。
【四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五一四年級作文11-26
小草四年級作文_四年級作文01-21
五一四年級作文11-26
身邊的美景四年級作文_四年級作文12-13
如果我是四年級作文_四年級作文12-13
我很棒四年級作文_四年級作文12-13
我的家四年級作文_四年級作文12-13
四年級的作文06-17
四年級作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