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四年級數學作文十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數學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1
9月2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同媽媽一起去買菜,街上的菜鋪可真多呀!我和媽媽看的眼花繚亂。我媽媽開始挑選了,她左挑挑,右挑挑,上挑眺,下挑挑,最后,她終于在一個菜鋪挑到了她認為好的.西紅柿,西紅柿是2元錢一斤,她買了1斤9兩,她給了賣菜的3元,賣菜的找給了我媽媽1毛錢。她又買了排骨,排骨是5元一斤,她買了2斤2兩,她給了賣排骨的50元,賣排骨的找給了她39元。她又買了土豆,土豆是1元錢1斤,她買了3斤3兩,她給了賣菜的5元,找了她1元7角。她又買了豆芽,豆芽是1元錢1斤,她買了5兩,給了賣菜的1元,找了5角。她又買姜,姜是2元1斤,她買了1斤半,給了賣姜的10錢,找了9元。 她買菜一共花了18.7元。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2
別人以為冬冬這孩子生來就有數學天賦,但我知道,在他小時候我教他從1數到100,他比同齡的孩子學得差。是早期的游戲,讓冬冬頭腦中的“數學筋”發達起來。
我一直認為冬冬數學好是從小玩游戲玩出來的,并慶幸我們在他很小的時候注意到了他偏愛文科,并及時通過游戲的形式幫他補學數學,才使冬冬到后來文理科全面發展,確保學習成績一直優異。
我在他很小的時候開始教他算術,曾經教得很費勁,卻不見成效。從1數到100學了好多天還是數錯,數到30就跳到50是常有的事。當時我很犯愁:教他這么簡單的數字都沒有概念,上學以后那么復雜的數學計算他怎么能學好呢?我認為他不是學數學的料,腦袋里少了數學這根筋,只是在語言方面天才早露,比別的孩子好很多。
為了上學后不至于跟不上數學課的教學進度,沒辦法只有笨鳥先飛了,我開始在他的數學學習上下功夫。
記得冬冬三四歲的時候,我開始幫他往數學上使勁兒,最初就是從日常生活小事開始。家里買來蘋果洗了后開始裝入果盤,我會讓冬冬和我一起一個一個數著往盤里裝蘋果,知道了多少個以后又拿出去幾個,再數一數還剩幾個。冬冬就這樣開始了對數字的認識。
我還捎帶講起了加減法,不管他懂不懂,先講了再說,相信他慢慢會明白。吃飯前桌上擺好了飯碗和筷子,我會讓他數一數幾個碗幾根筷子,然后再拿一個碗來,不失時機地問問他,又加上了一只碗,現在是幾只碗。
如此這般,多次下來冬冬終于有了數字的概念,他甚至會主動問我:“媽媽,咱們為什么多拿了三只碗?”于是我告訴他,今天煲了湯,每人需要單盛一碗湯。這個時候我已經很高興了,冬冬的那根數學筋分明快找到了。
冬冬4歲時,我們開始玩起了打撲克,主要是玩“抓大點”。就是幾個人輪流抓牌,誰先湊夠21點,或誰的點數大誰就贏,點數小或抓冒了就輸。有時我們一家人玩,有時他也和表哥表姐玩。這“抓大點”整個就是一個加法練習,只不過是采取了玩撲克的形式,而且還論起了輸贏,贏了還有獎勵。于是冬冬樂此不疲,經常自己把撲克拿過來,拽著我和他爸爸陪他玩“抓大點”,卻不知這正合我的心意。
“抓大點”玩了一段時間后,我們又玩起了“搶30”。這是姐姐家的三個孩子發明的游戲,冬冬也和他們玩了起來。一般的玩法就是兩個小孩從一開始按順序抓牌,輪班數數,可以一次數一個也可以連數兩個數,誰先搶到30誰就贏。這比“抓大點”可難多了,不再是憑運氣和加法的計算,還加上了邏輯運算與數字分析。因為你不但要考慮到自己,還要推測你的對手是什么心理,然后再考慮怎么才能搶到那個最最關鍵的數字。
冬冬和小表姐都是爭強好勝的孩子,于是每每玩起“搶30”來,就是一場嘴快、心快、算計快的戰斗游戲。這使兩個孩子都養成了心算快、推算準的`習慣,讓他們在后來大大小小的數學考試中答題又快又準,終生受益。
到了快上小學時,冬冬對數學已經非常感興趣了。我們會經常到書店買數學書籍,特別是買來一些趣味數學書,冬冬看起來津津有味。我和他爸爸也會經常拿著書給他出一些趣味數學題,他做起這些題已經不太費力氣了。
還記得做那道“農夫渡河”的趣味題:“一個農夫帶了一只狗、一只兔子和一棵白菜,來到河邊,他要把這三件東西帶過河去。可是岸邊只有一條很小的船,農夫每次只能帶其中的一樣東西上船,問他如何才能把它們都帶過河去?”我們一起找來了玩偶小人當農夫,還找來玩具小狗、小兔各一只,用紙寫了一個“菜”字,拿來一根尺子做小橋,就開始做這道題。冬冬跪在地上,專心致志地擺來擺去,不一會大喊起來:“做對了!做對了!”原來他真的把農夫過河的方法想出來了。瞧他那高興的樣子,比給他買了什么好東西都開心。
冬冬還沒有上小學就已經開始對這一類趣味數學題很感興趣了,而且是越難做的題越來勁,做完一道題就特別興奮。
記得還有個廚師打蛋的故事。說的是給廚師15個雞蛋,讓他先把雞蛋打到四個碗里,問如何打雞蛋才能確保顧客想吃幾個炒蛋就炒幾個雞蛋。當時冬冬就把15個圍棋子擺在一起,然后試驗著把幾個棋子放在一起,也是很快就完成了這道題。
到后來,他做這類趣味數學題越來越快,慢慢地就不用實物擺放演示,只靠動動腦筋就能很快解出來了。再后來,冬冬已經不用大人為他出題,他自己就經常拿起一本書,自己看題自己解了。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3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閑著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么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那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媽媽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媽媽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媽媽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后兩位。我根據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后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后,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數學中的“詩情畫意”)
在數學興趣課上,莊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題目:
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壽星。
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141歲了,乾隆皇帝便贈了一聯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乾隆皇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這可難不倒他,他的下聯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里,藏有一道數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中也藏有數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數字嵌在對聯中,使對聯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4
這是一個細雨蒙蒙的星期二.我撐著雨傘去學校,突然發現一樓《學習園地》圍著許多同學.好奇心馬上驅駛我跑過去想看個究竟.當我走近一看,”哇”,原來是《數學廣角》又出新題目了!難怪吸引這么多同學圍觀!我鉆進人群,見到上面寫著這么一道題:.
一個人要坐船過河,他只有一只小船,還帶了三樣東西:一只雞、一條狗、一籃菜。一次只能帶一樣東西過河,而且人不在它們身邊的時候,狗會吃掉雞,雞會吃掉菜,怎樣才能保證所帶三樣東西完好無損?
看了題目,我心里琢磨了起來……
我靈機一動,答案有了,狗不會吃菜,可以先把雞送過去,空手回來再把菜送過去,考慮到雞會吃菜,那就把雞帶回來,換著把狗帶過去跟菜在一起,最后再回來把雞帶過去。對,答案就是這樣,我甜甜地笑了。
《數學廣角》真好,以后我一定會經常光臨這里噢。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5
引進數學文娛活動,讓數學“趣”起來。
在所有科目里面,最沒趣的知識恐怕就是數字了,讓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寵著長大的嬌寶貝天天和1234…交往,而且動不動還得為他們勞神,說實話,難為他們了。那么作為數學老師如何讓自己的教學“趣”起來以便激起孩子們的動腦欲望呢?一般我們引進學生喜聞樂見的數學文娛活動。如:歌曲、故事、游戲、玩數學等活動,下面談一談我的做法:
1、“數學文娛”進課堂。
一、根據知識改編成歌曲。如學習《方位與圖形》一課,課本上出示的很簡單,就是一副主題圖和兩個問題,其實對于城市的許多孩子來說,真的認不清東西南北,甚至太陽從那邊升起那邊落下都弄不清,如果我空口白話的講,對有些學生來說恐怕只能是過眼煙云,很難留下印象,所以結合主題圖的第一幅圖的情境,我編成了歌曲用在了課堂上請聽:清早聽到公雞叫,哦哦!推開門窗看見太陽了,孩子不要睡懶覺,哦哦!趕快讀書鍛煉身體了。孩子們的激情一下子高漲起來。同時為加深對太陽從西邊落下的印象,我又引進了《微山湖》的主題曲。請看: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我們班的學生就要放學了,背上那書包回家去,路上你可千萬不要亂跑。再如學習《100以內退位減法》時正好是3月5日,一上課,我又讓孩子聽了這首歌:學習雷鋒好榜樣,綠色生活靠我們大家創,撿拾廢品不忘本,我們都是新時代的少年郎,嘿,我們都是新時代的少年郎!
二、設置數學電腦游戲。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孩子對電腦游戲流連忘返?主要是游戲很刺激,可以通過闖關獲得心里的滿足,所以我們就在電腦上設置數學游戲。
2、引進“玩數學”。
孩子的天性是玩,如果把數學知識包裝在“玩”中,在玩中學,學中玩,勢必會讓學生更有興趣,所以我們又在“玩”字上做文章。
一、撲克牌。100以內的口算加減法,無論算理學的多清楚,真正運用到實際計算中,孩子們錯誤率的存在和做題速度的緩慢都是既存的事實,于是我們每節課都采取“定時不定題”或“定題不定時”的訓練,并且引入撲克牌加強口算,學生邊說邊練,效果很好。
二、拼圖形。學習平面圖形一課前一天,我們讓孩子做了如下準備:(1)準備一個長方體盒子、正方體盒子、圓柱體盒子,用卡紙把盒子的每一個面都粘上。(2)一個面一個面的粘,不要粘的太緊,要能輕松揭下來。上課時我做了一下反饋,讓三人小組合作,把自己帶的物體上的面揭下來,并思考下面兩個問題(1)揭下來的面分別是什么圖形?(2)觀察一下這些圖形具備什么特征?最后,我讓小組合作拼一幅漂亮的圖形。那組拼的好,老師就給他們的作品拍照。孩子們搶著讓我拍照。這樣,既順利完成了學習任務,又調動了孩子思考的欲望。
三、購物。學習了人民幣的認識,我們設計了這樣一道購物題(39頁第五題),首先按照題中人民幣張數給每個組提供了一份制作的假錢,然后根據下面三個要求合作購物。(1)每個組只能選擇買一樣東西。(2)把需要的錢拿出來。(3)介紹清楚需要每種錢幣的張數。學習了人民幣的計算,我們又設計了這樣一道購物題。孩子們既玩的不亦樂乎,又學習了知識,動腦的興趣越發高漲。
四、用圖形表示算理。在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后,為了鞏固算理,提高孩子們的.興趣。我們讓孩子們用圖形表示算理,這種方法對孩子理解難度較大的進位退位算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效果很好。
3、讓數學走進生活。
為增加數學的趣味性,我們還經常把數學活動拓展到課外:
一、和常規教育接軌。學生放學一起走安全通道很容易亂,因為離開了老師的視線,小家伙們走在一起總有幾個不安分子說笑打鬧,所以學習了方向與位置以后,就讓孩子走路隊時,邊走邊說兒歌。如北路隊放學時,邊走邊說:放學回家面向北,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西路隊這樣說:放學回家面向西,前面是西,后面是東,左面是南,右面是北。當然,東路隊、南路隊也都有相應的兒歌。孩子們的手腳嘴都占住了,也就無暇它顧了,而且還訓練了孩子的方位感。
二、寫“數學作文”。作文不是語文的專利,數學也可以寫作文,不過我們要求寫的數學作文都是學生對生活實踐的敘述,學生不僅不討厭,反而還很有興趣。如學習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認識人民幣的知識后,我布置了一項實踐作業:和爸爸媽媽到商場購物,要求自己算賬買東西,并把購物的感悟記下來。
這種方法使孩子們樂此不疲,有的學生還進行了發揮,下面是張溶洋購物后自行編制兒歌:
【珍惜人民幣】
人民幣呀人民幣,
一二五十元角分,
大家一定要珍惜,
不寫不畫也不折,
人民幣呀人民幣,
國家不能缺少你!
數學文娛活動的引入確實提升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動腦思考的欲望,正如哈佛大學名言:我聽過了,我忘記了。我看過了,我知道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只有真正讓孩子們去“做”數學,數學才會深入孩子們的內心。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6
有一位激發了我正義感和數學興趣的老師,他就是我的數學老師劉老師。
他有一雙濃眉大眼,在這雙智慧的眼睛上掛著一幅黑框眼鏡,喜歡著休閑裝,常常給我們講一些做人的道理,同時教導我們上課不要隨便講話,下課不要打架等等……。
記得有一次上課,劉老師問誰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我迅速的舉起右手,非常想回答那個問題,同時激動得站起來了,又蹦又跳地說:”我要回答,我要回答!”可是劉老師沒有請我回答,我像一堆泥一樣攤到課桌上。劉老師開口了,”張珂璞,不要沖動,想發言,不需要站起來蹦蹦跳跳的,你只要做好,安靜的'舉手就可以了。聽了劉老師的話,我坐端正了,安靜了,從此改正了這個不好的行為。
劉老師上課很有幽默感,他讓大家在輕松歡快的環境中,不知不覺的學到了知識,同時他還讓我們小組互相講解不懂的問題,讓大家幫助大家,這樣讓我們這個集體互相幫助,也學會了樂于助人。
這就是我們的數學老師,他教會了我們很多知識,并且讓我們懂得了很多道理。謝謝您,劉老師!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7
因為熊媽媽有很多有趣的數學題,所以小動物們都喜歡去她家玩。尤其是聰明的小猴子,它可是有名的數學小能手。
這天,小猴子和小鴨子來請熊媽媽給它們出一道數學題。熊媽媽看它們那么好學的`樣子,就在紙上出了一道數學題:小鳥到店里去買筆,貨架上只有2元和3元的筆,售貨員大象用盒子裝好后,將若干枝筆交給小鳥,并要它付20元。小鳥可能買了哪些筆?(用算式表示不同的買法)
“我來試試!”小鴨子自告奮勇地說。它拿起筆在問題下寫出了算式,算式是20÷10=1(元),小猴子笑了笑說:“小鴨子,1×10=10你忘了嗎?”小鴨子說:“沒忘。”“那你為什么寫錯了?”小猴子說。小猴子很快得出了正確答案:是20÷10=2(元),“大家都說小猴子聰明,果然如此呀!以后我還會給你出更好的數學題。”熊媽媽說。
“哈哈哈……”小猴子和小鴨子都笑了。我們一定要向小猴子一樣勤奮好學。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8
最近,我愛上了酒心巧克力,僅一個月就吃了三盒。今天,我又纏著媽媽說:“媽媽,我的酒心巧克力快要吃完了,再在網上給我買兩盒吧。”“可以是可以,”媽媽提條件了,“不過這次要你自己來挑,如果挑不到價廉物美的就不買啦。”“好!”我滿口答應,躍躍欲試。
經過一番比較,有三種方案進入了最后的篩選。這三種方案都包含了我鐘愛的朗姆酒巧克力和伏特加巧克力。一號信息:兩盒散包裝的巧克力各要39元,月銷量分別是1875和3999。二號信息:兩盒巧克力捆扎在一起是68元,月銷量是1612。三號信息:三選二,要55元,月銷量是29。光眼睛看,看不出哪個方案最好,我決定拿筆算一算。一號方案需要39+39=78(元),月銷量是1875+3999=5874(盒)。三種方案的價錢比:78:65:55,三號方案略勝一籌。月售量比:5874:1612:29,一號方案最多。“同樣是兩盒,而一號方案花的錢比二號方案多78-65=13(元),雖然一號方案的`月銷量比二號方案多5874-1612=4262(盒),但月銷量有1612盒的二號方案也絕不可能是假貨。”我道出了自己的推斷。媽媽點點頭,于是,一號方案被淘汰了。
看著二號和三號方案,我犯難了,65-55=10(元),相差10元的呀!我不忍心白白扔掉10元錢,再說,月銷量少一點又不一定代表巧克力是劣質產品。忽然,我看見二號方案的圖片右下角有一行小字:假一賠三。我興奮了,急忙點開三號方案,哈哈!狐貍尾巴藏不住了,賣家沒敢寫上這句話。再仔細看看,三號方案根本沒有任何評價,而二號方案卻有900多條。這下,三號被淘汰了。這時,媽媽說:“好樣的,你很有頭腦,很快就會收到兩盒酒心巧克力的!”“耶!”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三天后,巧克力到貨了。我迫不及待地拆開伏特加巧克力,一口就是一個。“咳咳,咳咳,嗆死我了!”我邊咳邊喊,沒想到酒味這么濃!媽媽聞訊趕來:“看來,你終于吃到正宗的酒心巧克力了。”我笑了,接著打開朗姆酒巧克力。這次,我吸取了教訓,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嘗,酒味差點兒把我熏醉了。我品嘗著自己動腦筋購得的酒心巧克力心里美滋滋的,整個下午沉浸在酒心巧克力的醇美之中。你想吃正宗的酒心巧克力嗎?請來我家吧!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9
放學回家,沒書看的我笑瞇瞇地拽著廚房里的媽媽,企圖“撈”些“好處”——去書店買書。“叮叮!”媽媽的“好”字還沒說出口,手機就響了。原來是每日一題來了,媽媽看了看,眼珠骨碌一轉,笑道:“你獨立做對題,立刻帶你去買書!還附贈一頓美餐哦~”我想了想:如果還是以前的題型,那我肯定行!還有誘人的“贈品”,便答應了。
媽媽把題寫了下來,一看題,我就懵了,這是我沒有接觸過的題型啊:學校閱覽室有36名學生在看書,其中女生占4/9,后來又來了幾位女生,這時女生人數占總人數的9/19.后來又有幾名女生來看書?
我呆呆地盯著題目,腦子一片空白,好一會才回過神來,急忙去問在一旁偷樂的媽媽:“媽媽,有沒有提示?給開個后門唄~”她清清嗓子,裝著正經的樣子說要我自己想題。我噘著嘴,低下頭去,再次審題。
五分鐘過去,我絲毫沒有頭緒,嘟囔著:“原有36人,女生4/9,后來變成9/19……”
十分鐘過去,我一心想書,還是沒有仔細思考,有些感覺,卻還是不夠清楚。我無奈地揪了揪頭發,再次求助。我拉著媽媽的手,甩了又甩,獻殷勤地說:“親愛的母親大人,美麗的母親大人,行行好,救救我,給個提示?”媽媽果然動搖了,想了想,說了句:“哎呦,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告訴你吧。你想想,女生變化時,誰沒變?”
誰沒變?哈哈,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女生變了,總人數變了,男生人數還沒變啊,那就從不變量——男生入手!
已知“閱覽室有36名學生在看書,其中女生占4/9”,把原來的總人數看成單位“1”,平均分成9份,女生是其中的4份,那男生就占了原來總人數的5/9,男生有36×5/9=20(人)。又根據“后來又來了幾位女生,女生人數占在總人數的9/19”,把現在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19份,女生是其中的9份,那男生就有這樣的10份。雖然前后總人數發生了變化,但男生人數始終不變,由此可見:“男生20人”與“男生占現在總人數的10份”相對應,因此,只要用20÷10=2(人),就可以求出現在一份的人數。現在一份有2人,女生有9份,現在女生有2×9=18(人),而原來有女生36×4/9=16(人),用18-16=2(人)這樣就求出了后來又來的女生人數。
這么簡單不變量暗藏在里面,我居然沒發現,真是不應啊!我在心底暗自責怪自己,但媽媽卻依然很開心地說:“還不錯呀,一點就通了!我還是帶你去買書吧!如果下次不用點撥就更好啦!”說著,還摸了摸我的腦袋。
從不變量入手!哈哈,通過這道題,我既學到了解題的新思路,新方法,又如愿以償,得到了不少愛的書籍,還吃到了一頓“必勝客”。
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里蘊含著許許多多的知識奧秘,等著我們去不斷地探究發現。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10
話說在新鄉市第十中學有一名學生,平時里也非常喜歡學習,但是就是有點“不著調”,經常犯一些愚蠢的錯誤。聽說遙遠的國度有一個數學王國,這不,他就已經踏上了遙遠的征途。
跋涉不知多少萬水千山,也不知走過多少白天黑夜。拖著那疲倦的身軀,他已經站在了數學王國的大門前。
“怎么看不見大門呢?”他已經有些茫然了。
正在這剎那之間,一堵“墻”不知從什么地方冒了出來,嚇得他只打了個趔趄,心神已經有些飄忽不定了。他定睛一看,“不是吧!這竟然就是那大門?”原來這大門上還有題,這可打了他個措手不及。
“在Rt△ABC中,∠A=90°,a=13cm,b=5cm,則第三邊長c為?”
感情這數學王國的大門就這么容易敞開啊,他不禁心生感嘆。
“勾三股四弦五,這不侮辱人智商嗎?答案是12”他話音剛落,便自信地往前走,甚至連路都沒有看。
誰曾想,他一頭撞在了“墻”上?“這怎么可能?我的答案絕對精確啊,這門有問題吧?”他不禁大發議論。
“是你有問題吧?你算題不帶單位?還敢侮辱我們數學王國,真應該把你關到大牢里!”一道古老的聲音傳了過來,響徹云霄。
他一臉的.愕然,手中的演草紙掉到了地上。
正在這短短的一陣呼吸之際,他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身處那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之中,遠方似乎有一束若隱若現的光束。
這光束仿佛指引了他前進的希望。“天無絕人之路,哈哈,還有出去的機會”,他不禁仰天大笑,可真是“風雨不動安如山”啊!
上天給了他第二次機會。可是一看這題,他似乎更加猖狂了一些。
“請說出二次根式、偶次冪、絕對值都具有的特征”那曾經帶給他不祥的聲音再次出現。
他一聽到題,逃出生天的機會似乎渺茫多了。在他思考的時間里,空氣似乎停滯了,自己也仿佛能聽到自己那凝重的呼吸。
“他們都是代數式嗎?不,太絕對化了;莫非都含有數字?好像偶次冪里也可以含有字母啊”
他,更加茫然了。
聯想到自己上課,再聯想到在家學眾享教育的情景。一束靈感似乎瞬間貫穿了他的腦子。“非負性!”自信的答案脫口而出。
“恭喜你,回答正確,可以從大牢中解脫了”那古老的聲音再次傳了過來,但是比以前卻更祥和一些了。
他,總算解脫了。在回到正常世界的路上,他在規劃著,規劃著回到家之后應該如何學習數學。
(這是我第一次以第三人稱寫數學故事,并且將前幾天預習的下冊知識融入到了其中。如有錯誤,歡迎您指點一二!)
【四年級數學作文】相關文章:
四年級數學作文04-13
四年級數學作文01-30
數學四年級作文11-01
[精]四年級數學作文05-27
數學課作文四年級07-31
數學的四年級日記08-10
數學日記四年級作文300字07-22
精選四年級數學作文3篇09-25
四年級數學作文三篇07-28
四年級數學作文(精選23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