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時間:2022-07-05 18:09:26 四年級 我要投稿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通用2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通用20篇)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1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唱著這首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是傳統節日。在我們當地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眼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對于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棕情有獨鐘,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棗子,家里自己做的總是包得大大的。糯米的濃番夾雜著縷縷草葉子的清苦。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總要包上很多粽子讓我這只饞大貓飽口福。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棕里的棗子也不大。有時嘴饞了,就到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余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后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是穿過很多次的舊衣服,但香味仍然無法抵擋。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一一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可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有這么多的習俗,有這么有趣,所以我盼著端午節快點到來!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2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傳說中國古代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因改革政治,任用賢才,遭到反對,被去職流放,后來自投汩羅江。他死后,出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用到汩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生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有了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時候,小孩要佩戴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有絲布的香囊。大人們都要在家打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入門眉,懸于堂中。這樣可以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每年端午節前后,媽媽和奶奶都會包一些粽子給我們吃。她們買來粽葉,洗凈后,將浸好的糯米與餡料包入粽葉制成粽子。她們包的粽子品種很多,有肉餡、蜜餞餡、紅豆陷等多種餡料。為了分清粽子的品種,媽媽和奶奶把粽子包成了各種樣子:有三角粽子、小腳粽子等。然后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粽子煮熟后,一陣陣清香飄滿整個屋子。我最喜歡吃肉餡的,寫到這兒我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端午節那天,我們除了吃粽子,還要吃“五紅”,分別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這就是我眼中的端午節。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到了,這個節日是我盼望已久的,因為在這天我可以吃粽子、系五彩線……

  小時候常常聽太姥姥講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戰國時楚國人,他非常忠誠于楚王,但屢遭排擠,被流放,最后投汩江而死。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賽龍舟。百姓們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這樣一來,大家用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來紀念屈原。聽了太姥姥的故事,我常常猜想:是什么樣的人物才能贏得這么多人的敬佩和愛戴?從那時起,屈原這個英雄般的人物就走進了我的心底,我開始對端午節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

  聽太姥姥說,在傳統的端午節里,人們有舉行劃龍舟比賽、吃粽子、系五彩線、掛蒿草,配戴香包習俗。端午節有這么多的習俗,真是太有趣了!真想親眼一見。

  “媽媽,快來!你看,那就是賽龍舟!”“在哪?”同樣對端午癡迷的媽媽趕緊放下了手里的報紙,同我一起聚精會神地看電視上那精彩動人的畫面:船是狹長、細窄的,船頭裝飾著龍頭,船尾裝扮著龍尾,再著上紅、黑、灰等鮮艷的顏色,龍舟栩栩如生,仿佛真的游龍一般在水上穿梭嬉戲。船上三五十個撓手齊心協力、動作一致,一時間,鼓聲陣陣,號角響亮,一時間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龍舟比賽真是熱鬧而激烈啊!

  粽子是我最愛吃的了。粽子個頭較小,為斜四角形。多以紅棗、豆沙為餡。因為在北方,每年吃的都是蜜棗粽,但今年不同了,媽媽和姥姥親手給我包了蛋黃肉粽、鮮肉粽和梅菜肉粽,實在是太好吃了,讓我吃個肚子溜圓。

  端午節系五彩線、戴香包更是我的最愛。太姥姥在世時,每逢過端午節,她都會提前給我做好五彩線和香包。香包呈小葫蘆型,里面裝的香草,香包的面是用紅色提花的緞綢做成,非常漂亮。端午節早上一起床,太姥姥就給我的胳膊和腳踝處系彩線,把香包帶在脖子上。太姥姥說,這樣可以防止蚊蟲咬,又可以避邪。這個香包至今我還保留著。雖然,太姥姥已離開我很久了,但每當我看到那個精致的小香包時,她那慈祥和善的笑容就浮現在我的.眼前,F在太姥姥不在了,做香包這個任務每年端午節就由姥姥來完成了。雖然,姥姥做的香包沒有太姥姥做的那么精巧別致,但我一樣喜歡。這是老人對孩子的真摯牽掛。

  在國家已經把端午節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了,同時這天也列入國家法定節日。我非常喜歡這個節日,因為它帶給了我對美食的鑒賞和對古人的追億之情…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來了!我五點就起來了,穿好衣服,就去踏青了。我捧起晶瑩的露珠抹到了自己的眼睛上,我忽然覺得自己的眼睛變得很明亮。我又用露珠清洗了臉上的灰塵,感覺真清爽!

  到了學校,我用橡皮泥捏出了一條龍舟,“真好看!”同學們說。我又用彩筆畫出了四個可愛的粽子,我們一起給這幅畫起了個名字叫“端午節”。

  放學后,我們把艾蒿、香包、葫蘆掛在了門上。爸爸媽媽正在家里忙碌著,姥爺給我講著端午節的由來:在戰國時有位大臣叫屈原,他胸懷大志。但是壞人總是誹謗他,因此楚王不再信任他了。最后楚國戰敗亡國,屈原寫下《懷沙》后,抱石投入汨羅江自盡了。我聽完了非常感動。

  忙活了半天,我和姥姥開始包粽子了。我拿出兩片大小不同的粽葉,把泡好的米放到了粽葉里,再用繩子把粽子綁住。粽子包好了,要煮粽子了,五十分鐘后,香噴噴的粽子端上來了。我們開開心心地吃著美味的粽子。

  屈原是一名偉大的詩人,他的愛國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后報效我的祖國。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5

  每當農歷5月5日便是端午節,這可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端午節中自然少不了粽子。由于不會包粽子的緣故,我只能從超市購買,不過那味道棒極了,將蒸好了的粽子放在盤子上,慢慢解開繩子,再慢慢地將粽葉一層一層地拿掉,一股有些清香味的粽葉剛好把它的香氣與粽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話不多說,開吃。

  我用筷子輕輕夾下粽子上的一角放入嘴里細細品味,它稠而不膩,我吃的是香腸餡的,仿佛每一粒糯米都成功地與香腸合成一體,入口即化,口感獨特。如果喜歡吃甜的,還可以放些糖,帶了糖的粽子也十分美味,它能讓你的每一個味覺細胞都充滿活力。

  我的端午節第二大愛好是戴五彩繩。媽媽總是會在端午節前一天給我買好繩子,等到端午節那天,親手為我系上五彩繩。繩子們都五顏六色,紅色偏多,因為紅色有喜氣洋洋的意思,所以中國人比較喜歡紅色。每當到了端午節,我總是會與鄰居家的孩子們互相交換繩子,因為我們認為這樣可以讓好運從每個人身上走一遍。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就是我眼中的端午節。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6

  端午節,艷陽照,家家門口插艾蒿,掛絲線帶香包,娃娃樂得蹦蹦跳,吃粽子,劃龍船,紀念屈原記牢,端午節來了。

  你們知道端午節怎么來的嗎?我來講一下吧!

  在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名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常與楚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改革政治。后提出要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可國王受小人挑撥,沒有聽取屈原的建議,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流放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得知后很是悲傷。他的政治思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他誓與自己的國家共存亡,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他悲恨之下,身綁石塊投汨羅江自殺。

  后來,人們開船去撈屈原的尸體,可是沒有撈到。又害怕屈原的尸體被魚吃掉,人們便往河里扔了一些糯米等粘性食物喂魚,希望能粘住江里魚群的嘴,而不能吃到屈原的尸體。即便這樣,等尸體打撈上來之后,也被江中的魚啃食了半個頭顱。可惜一代忠良之臣,竟然落得如此凄涼、悲愴的落幕,讓人痛心疾首!

  后人為了紀念屈原,把五月初五這天叫做端午節。

  夜晚,星星點綴著星空,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吃粽子之時,我不禁想到了屈原懷恨投江的情景,內心不由得泛起一陣酸楚!

  這個不同尋常的端午節,有歡樂,有悲憫,也有溫暖,更有中華兒女對民族大義的無私奉獻精神。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7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每至此時,人們自然想起賽龍舟、吃粽子,也更會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是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習俗。

  小的時候,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端午節正值花開四溢的時間,每每端午節的前天,我們都會去各家采摘花朵,端午節當天,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就是能用放滿花瓣的香水洗臉,尤其是女孩子,覺得那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想象著自己成為一名花仙子,那真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情。端午節,還有一件開心的事情就是可以吃到大大的透明的鵝蛋,一般只有端午節才可以吃到的哦!

  慢慢長大,才知道端午節的真正含義,在學校里學會了《離騷》,也知道了屈原。屈原的家國情懷是端午節的靈魂,而他“行澤吟畔”、“上下求索”的高尚愛國主義情操,則穿越了浩蕩的歷史長河,凝聚了千年的歲月滄桑,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圖譜和群體共識。

  長大離開家之后,我才知道,端午,不僅是一個時間節點,更是一個符號。因為端午,家庭親人間的純樸情感被激發,渴望團圓;因為端午,外地兒女的真摯呼喚被釋放,期待見面。此時此刻,端午是一種象征,是五千年民族文化沉淀在每個華夏兒女血液里的不變的因子,是十三億中國人共同精神世界里永恒的記憶與牽絆。有了它,親人就會緊緊相連,依依相守。我們吃著飄香粽子的同時,更喚起了對端午歷史文化的記憶,追溯先哲們的偉岸精神,激發和培育自己的家國情懷。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8

  “端午節艷陽照,家家門上插艾蒿,掛絲線,帶香包,娃娃樂得蹦蹦跳,吃粽子,劃龍船,紀念屈原永記牢”。一聽到這首兒歌,我就想到了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對了,你們知道屈原的故事嗎?

  我來告訴你們,屈原是我國的一位愛國詩人,他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屈原非常有才華,一直想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經常給楚王提出聯合齊國抗秦的建議,可國王并沒有采納。不久之后,楚國就被秦國滅了國。屈原聽到楚國滅亡后,感到痛苦萬分。懷著與國家共存亡的決心,在自己身上綁了一塊石頭,跳進了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避免讓江中魚群啃食屈原的尸體,就投糯米喂魚,即便這樣,屈原的尸體還是被汨羅江的魚吃掉了半個頭顱。后人為了紀念屈原,將五月初五這天稱為端午節。

  這一天我不僅品嘗到美味的粽子,還感受到了祖國的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端午節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我們要像屈原一樣熱愛國家,為國家做貢獻,讓祖國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9

  端午節是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即叫端午節,又叫龍舟節,五月節和浴蘭節等等。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因為國家滅亡了,抱憾自沉汨羅江。人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吃掉屈原的尸體,便往江里扔粽子和雞蛋。

  還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在東漢時期,曹娥的父親在舜江中溺亡,數日不見尸首,14歲的曹俄便投入江中尋找父親,五日后,曹娥和父親的遺體同時浮出,人們感念她的孝心,每到端午都會紀念她。

  我們家的端午節是這樣的過,奶奶會買一些艾葉掛在門上,是為了辟邪,還會包一些粽子。

  粽子分兩大類:北派的粽子有餡兒有:大棗、豆沙和葡萄干兒。而南派的粽子卻與眾不同,他們的粽子餡兒有:肉餡兒和香腸餡兒。我生活在北方,還是喜歡北派的吃法。

  南方地區過端午節還會賽龍舟,一是為了看誰滑的快,二是為了驅散江魚。

  端午節時,大人們也會用雄黃酒在小兒的額頭上畫王字,一是借著雄黃以驅毒,二是借著猛虎以鎮邪。

  今年的端午節,我還和奶奶一起包粽子了呢!首先,把粽子葉卷好,再把泡好的糯米放進去,在放一些蜜棗和葡萄干,最后用繩子把粽子寄上,就成了一個可愛的小粽子了!開始,我包的很難看,但是后來,我包的比奶奶的都好看了。

  過端午節即是紀念屈原,又可以學會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是太開心了。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10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進入農歷五月,家鄉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五月初五的早上,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除了做各式各樣的香包之外,還包品種繁多的粽子。

  媽媽最會包粽子了。包的粽子有咸有甜,有葷有素,還有桂圓餡兒的、五香味兒的,等等。我對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素粽子情有獨鐘,里面不僅有大大的棗子,還有花生和芝麻。媽媽包的粽子總是大大的,糯米的濃香里裹著甜甜的棗子,那真叫一吃一個爽!咬一口,含在嘴里慢慢地嚼一嚼,真是越嚼越香!

  說起端午節,不得不說屈原。汨羅邊,屈原大夫的內心充滿無奈。楚懷王昏庸無能,屈原眼睜睜看著國土被侵略,大好河山毀于一旦,他感到昔日的楚國不復存在,于是絕望地在汨羅邊輕輕一躍,就此殉國。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蕩舟河上,此后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擔心魚蝦會吃掉屈原的身體,紛紛將米團投入水中,后來就演變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家鄉的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如賽龍舟、飲雄黃酒、吃煮雞蛋和在家門前菖蒲等,真是不勝枚舉,樂趣無窮。

  年年都有端午節,我對端午節的感受也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年都不同。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11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這是為什么呢?

  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

  最后,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里,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

  那在家門口掛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來是因為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

  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

  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

  喝雄黃酒是為了讓蛇不來咬,就又有這個習俗了。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

  里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了!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呢!我要開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

  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

  我真喜歡粽子呀!可是當我一想起屈原便有一種辛酸。

  這個端午節我知道了屈原為了國家不惜犧牲自己,我也要想像屈原一樣,做一個愛國的人!將來未國家做貢獻的人!真是一個令我難忘的端午節呀!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12

  你知道今年的6月8日是什么節日嗎 對,是端午節。吃粽子是端午節傳統習俗。你會包粽子嗎 不會吧,那么就和我一樣去拜師學藝吧!嘿,告訴你,我的師傅是我的舅媽。你找到了嗎

  離端午節還有10天,我們家就已經提前準備了。這不,“叮咚——”門鈴想了,我知道,是我大舅媽來了。我趕緊沖出房間把門打開,哇!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原來,舅媽從鄉下給我們帶來了準備好的、新鮮碧綠的粽葉。

  媽媽端來了泡好的咸肉和糯米,我們開始忙碌起來。舅媽嫻熟地包著粽子,一個又一個,看得我眼花繚亂,趕忙央求舅媽教我。舅媽看我一副成心想學的樣子,就一步一步地手把手地教我。

  一開始,先把2片粽葉重疊在一起,從葉根圈成圓錐狀,窩在手里,用湯匙裝兩勺米放進圈好的粽葉里,再放一塊咸肉,在咸肉上面平鋪兩勺米后,壓緊,將剩余的粽葉沿米處折蓋下去,在折蓋處把兩邊的角折好后,粽葉沿著粽身包了一圈,然后用草繩扎緊。(注意,一定要捆緊,否則煮好的粽子水滋滋,一點都不好吃喲。)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

  由于我的手有點小,總是包不好,但是我不甘心,一遍一遍地練習,加上舅媽在一旁不停地鼓勵我,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自己終于包好了一只粽子,心里別提有多高興。舅媽包粽子的速度真的很快,一會兒就包好了。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壓鍋里加足水,用大火燒煮滾后,用中火煮1小時后,鍋里就飄出淡淡的清香,然后再用小火燜半小時。這時整個房間里都彌漫著粽葉的香味和咸肉的香味,饞得我口水直流,迫不急待地想掀開鍋蓋嘗一嘗?纱缶藡寘s說,“不行,要讓粽子再多燜會兒,否則粽子會不熟的!

  哇,想不到,要吃到粽子,還有這么多講究呢!

  在這粽葉飄香的季節,我們當然不會忘記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所以端午節那天,我會來到通榆河畔,把我親手包的粽子放進紙船上飄向汩羅江……

  雖然我明白通榆河和汩羅江不相通,但我們的心意是息息相通的——那就是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1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中的一個,還稱重午節、端午節。

  傳說在古時候有一為受人愛戴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因故投江自盡,于是老百姓自發地劃著龍船去撈救他,還向江中拋撒粽子。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去咬屈原的遺體。后來每到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要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為偉大的愛國詩人。

  每當這一天來臨的時侯,人們總是要把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個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我想是想讓孩子們長命百歲吧!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怪不得一到端午節,奶奶就去菜市場買許多艾草和蒜泥,在中午12:00時放在太陽底下曬,說艾草、蒜泥能消毒,還在家中用艾草煮。我想:端午節的風俗可真多呀!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14

  小小的粽子有四個尖尖的角,外面包裹著一層嫩葦葉,就像一個小孩兒穿著一件嫩綠的衣服似的。為了不讓葉子散開,人們包好粽子后,還在外面纏上一根細線。細細的線,像根腰帶似的,真有趣!

  粽子是糯米做的,一粒粒飽滿的、雪白的糯米擠在一起,看上去很誘人。不過,要讓粽子好吃,餡也要好。那餡各種各樣,棗的、肉的、豆沙的……數也數不清。咬上一口,可真香啊!

  每到端午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那么,你知道為什么要吃粽子嗎?告訴您吧,這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當時,他看見自己的國家快要滅亡了,可楚成王卻無動于衷。他多次直言上諫,可成王不但不聽勸,而且還把他流放在外。他悲痛萬分,寫下了《懷沙》這首詩:

  “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五月初五這一天,他悲壯地吟誦這首詩后,投江殉國了。人們怕魚把他的身體吃了,就包了粽子扔進江里讓魚吃。

  后來,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每年端午節,人們都以吃粽子和賽龍舟來悼念屈原。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15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后再把米放進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

  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么?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并用繩子用力的扎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F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著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著吹著,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著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么過去了,嘴里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想著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1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賽龍舟、吃粽子、懸艾草,這是端午節重要的活動。只要到端午節,街上就更熱鬧,賣各種各樣東西的小商販,恨不得喊破喉嚨,而且走到哪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我家也不例外,我們一家人圍到一起開始包粽子,剛開始我不會包,奶奶就手把手的教我。

  我按照奶奶的方法做了起來,第一次做的不好,第二次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粽子。粽子包完了,放在鍋里蒸,熟了以后,只要你揭開鍋蓋,濃濃的香味就會撲鼻而來,讓你就馬上就想吃一口,一家人邊看電視邊吃粽子,高興極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到南湖散步。看著看著,我就想起當年屈原投江時的情景。我問媽媽:“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媽媽笑著說:“是為了不讓魚吃屈原的身體,人們把粽子投入到江中給魚吃”,“哦,那為什么還要賽龍舟呢”?我的問題總是問不完似的“因為人們要尋找屈原的尸體。”媽媽說完撫摸著我的頭,我突然覺得我現在生活得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才對。是啊,只要全世界人們攜起手來,留下那茂密的叢林,珍惜那蔚藍的大海,保護每一寸空間,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藍,那我們一定會建造出和諧、溫馨的家園。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17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民謠中所唱的就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一一端午節。

  還記得去年我們全家人聚在一起,吃著“五紅”的美味佳肴。炒莧菜,炒河蝦,糖醋蘿卜,切開冒出紅油的咸鴨蛋,紅燒肉,紅燒鱔魚……粽子包的像工藝品,精美絕倫。糯米中加入多種餡料,有紅豆、蜜棗、蛋黃、火腿……看一眼青油油、水靈靈的粽子,十分惹人喜愛?諝庵袕浡鴵浔堑聂障。

  千年百年有一個節日傳承著獨特的鄉風民俗,交融著親人們相聚時刻的溫情。這就是端午佳節,去年的端午節,我過得十分充實而又難忘。期待今年的端午節快快來到。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18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來,五月初五這一天成了傳統節日,大家都用粽子來祭祀屈原,端午節也成了“愛國節”。

  五月端午,它雖然沒有像過年那樣隆重,但它卻寄托了我們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那誘人的粽子太吸引人了,有粳米的、黃米的,還有豆豆和紅棗,它那讓人垂涎三尺的香味,真叫人難忘,一口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和甜甜的棗香,就連那豆香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喜歡端午節,不只是因為有那美味的粽子,也不是因為有那精美的禮品,而是因為有那濃濃的愛國情。爸爸把端午節的來歷告訴了我: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很有學問。

  他在楚王身邊做官,努力想使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他流放中聽說自己的國家被敵人占領,老百姓遭罪,悲憤欲絕,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屈原來到汨羅江邊懷抱石頭跳入了江中。老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水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在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這天,都到江邊用食物祭祀屈原。為怕食物被魚蝦吃掉,就用粽葉把食物包起來。我聽后十分的激動,為我們祖國有這樣的愛國英雄而自豪,為人民群眾的情意、聰明智慧和想象力而感慨萬分。今年“六月二十三日”又是一年的端午節。

  我們都很懷念屈原,我也很想用實際行動來祭悼屈原,同時也想知道粽子的做法,便向媽媽提出了要求:教我學包粽子。包粽子首先把粽葉洗干凈放在水里泡軟,再把米豆棗洗好就可以包了,等粽子包好,放在鍋內加水加蓋,用烈火煮了一個小時后再改用慢火煮,這時粽子的香味引得我直流口水,但我還是首先讓媽媽用盤子擺了六個粽子放在供桌上,祭祀屈原。端午節是愛國節,我愛端午節。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19

  端午節快到了,大家都忙著整理東西。我坐在沙發上無憂無慮的看著電視,心想:端午節快到了,我該怎么辦?突然想起來了,趕緊跑到爸爸面前說:“爸爸要去奶奶家過端午節嗎?”“是的。爸爸回答。爸爸又說:“兒子,我們中午開始,好嗎?”“我很高興地回答:“很好。”

  有一次在那里,“奶奶——”我甜甜地哭了。奶奶笑著招呼我們:“哦,我可愛的孫子來了。”我跑進屋,聞到了粽子的味道。當我伸手去拿粽子時,我媽媽攔住了我!靶⌒模燥埱跋词!蔽亿s緊去洗手間,打開水龍頭洗了洗。我出來拿起一個大粽子,剝下一片長葉子。然后我把剝好的粽子放進碗里,一股香味飄進我的鼻子里,我大口地吃著。奶奶看到了,叫我慢慢吃。注意不要噎著。奶奶又做了一頓大餐,我們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這頓晚飯,我又問:“端午節想吃什么粽子?”

  “因為古代有個大詩人叫屈原,他死的時候正好趕上端午,所以每逢端午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吃,”父親答道。

  現在終于明白了。

  最后,我想對屈原說:“你真是佩服我!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20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又能夠吃到香香糯糯的粽子了,想想就有種流口水的沖動。不是我沒出息,是端午節的粽子實在是太好吃了。還有那帶著雄黃味的五色線,想想就讓人心動。

  早在一天前,老媽就泡上了糯米,端午節一早早,我還在睡夢中,老媽就給自己手腕上帶上了五彩線,聞著熟悉的雄黃味,我對自己說,端午節安康!

  到了學校,正好學到了紀念屈原的文章,偉大詩人屈原,投入汨羅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下午回到家,走到院子里,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氐郊,老媽說,洗手吃飯。這時,我看到了桌子上放著已經剝好得粽子,我洗了手,嘗了一下,真的是太美味了。

  為了紀念端午節,老媽還炒個許多菜,一家人圍著桌子吃著粽子,聊著關于端午節的事,真的是太開心了。

  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

【描寫我眼中的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描寫我眼中的狼作文12-16

我眼中的端午節02-03

描寫我眼中的父親400字作文06-03

描寫我眼中的家鄉作文600字05-29

描寫我眼中的學校作文500字03-16

描寫我眼中的老師作文600字03-06

描寫我眼中的夏天作文500字05-16

初三描寫我眼中的春天作文12-20

我眼中的端午節800字作文精選05-0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 一级AV片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 | 原创国产AV剧情丝袜秘书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120秒 | 网站不卡在线观看资源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