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因為家鄉的端午節特別有趣。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大家一起來閱讀吧!
篇一: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
我最喜歡過家鄉的端午節,因為家鄉的端午節特別有趣。
記得去年的端午節,一大清早,我就跟在奶奶屁股后面去準備粽葉,糯米,肉塊兒,紅棗,菜干等包粽子的材料。奶奶忙前忙后的,我想幫忙,樂瘋了似的一個勁地問:“啥時候包呀?啥時候。。。。。”奶奶不耐煩地說:“看電視去,包的時候叫你。”我被哄走了,耳朵邊一只想聽見奶奶的呼喚聲。到了中午,吃完飯后,終于可以包了。奶奶先把粽葉圍成圓錐形后,再把摻和在一起的糯米菜干放進去一勺,壓扁后,再放肉或紅棗,再放一勺,再壓扁。這樣粽子很飽滿。圓錐里面放滿了餡后,再把上頭的粽葉將露出來的蓋住,再把一層粽葉再將它裹起來,系上繩。一個完美而飽滿的粽子誕生了。我也嘗試做了幾個,嘿嘿!我爆出來的都一些“丑八怪”。雖然不好看,但我很快樂。
端午節還有一個偉大的傳說。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叫屈原的詩人,他非常熱愛祖國。有一次,國家敗亡了,他抱著必死的心,跳進黃河里。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每年這個時候稱為“端午節”。因此,許多人會把剛包好的粽子扔進黃河,紀念屈原。而我的家鄉也有一個關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那就是全村鄉親們坐在小劇院里看戲。依依呀呀的,不知道唱些啥玩意。老人們倒聽得入迷。我們這些生活在新世紀的人們卻有些不滿意。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篇二: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
馬上就要過端午節了,大家都開始忙活起來了。媽媽和奶奶先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然后開始清洗干凈粽子葉,便準備開始做粽子了。
“媽,我還不會包粽子呢,您能不能教我包粽子啊?”我懇求道。“行,反正包粽子還是蠻簡單的,我就教你吧!”媽媽爽快的答應了我的`請求。“不過,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必須耐心點兒。諾,首先把粽子葉捆成一個圓錐形;記住,一定要捆的很緊,這樣才不會漏出米來。再把糯米放下去,如果你喜歡吃紅棗粽子,也可以在里面放幾顆小紅棗進去一起煮。然后再用一片粽子葉把裝糯米的口蓋住;接著用一條細繩或割葉青把粽子綁緊來,就完成了!”媽媽仔細地對我說。
不知道為什么,在媽媽面前的“乖乖女”粽子,在我面前又變成“調皮蛋”了,不管怎么弄,它都不聽我的話,氣得我真想大罵它一頓。最后,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在媽媽的幫助下,“不成功則成仁”地包了一個粽子,雖然看起來并不雅觀,不過,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到了端午節這一天,媽媽給我帶上了五線繩,并囑咐我一定不要折掉或壞掉,只有在端午節后的第一場雨下了,才可以摘下來。據說五彩繩代表五色龍,可以降伏妖魔,驅走疾病。早上忙完之后,今天的主角登場了——白嫩嫩的粽子蘸上白糖,又甜又黏,又白又香,好吃極了!
五月五,端午節,吃粽子,龍舟戲水喜氣洋洋······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篇三: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
一大早我和爺爺去集市上買來了艾葉香蒲,放在家里的茶柜上,那幽幽的清香,沁人心脾,端午節的前一天,及五月初四,奶奶開始包粽子。她把幾片竹葉圈成一個圓錐體,里面放上糯米、肉,把粽葉包成個三角形,放在鍋里煮。五月端陽,粽子飄香,剝開竹葉,我美滋美味地吃著糯米肉粽,真是美極了。
端午節傳說只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我跟奶奶一起學包香囊,先把一塊花布洗干凈,縫成小袋子,里面放上香料,再把袋口用棉線繩拉緊,一只香囊就做成了。
佩戴著香囊,我去外婆家,和外婆一起瀏覽了雙湖公園。那水平如鏡的湖面倒映著藍天、白云、曲橋、涼亭。不時有幾只小鳥 掠過湖面,留下一道道波紋,我高興的找來小瓦片,在湖面上打著水漂,真好玩。
家鄉的端午節真好,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相關文章: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50字04-19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04-05
我愛家鄉—高淳的螃蟹節05-31
我愛家鄉—高淳的螃蟹節05-31
我的端午節作文01-02
我愛家鄉的作文07-08
我愛家鄉的作文03-18
我愛家鄉作文01-23
我的端午節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