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四年級實驗的作文匯總七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實驗的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實驗的作文 篇1
朋友,你做過瓶子吃雞蛋的實驗嗎?
今天在鄧老師快樂作文班,王老師就給我們做了一次,你想做嗎?就讓我來給你介紹介紹吧!
作文課上,王老師問:“你們知道瓶子會吃雞蛋嗎?”同學們有的說會、有的說不會、還有的說不會吧!王老師說:“現在我們就來做一個實驗吧!”于是,王老師拿出一個雞蛋,一個牛奶瓶,一個打火機,還有一張紙。
實驗開始了,我心里想:老師是怎么做呢?只見,王老師把雞蛋的皮剝掉,那又白又嫩的雞蛋,饞得同學們直流口水。
這時,我仿佛聽到瓶子說:“雞蛋妹妹,你信我一口能把你吞到我的肚子里去嗎?”
雞蛋妹妹笑哈哈地說:“瓶子哥哥,你的口這么小,怎么吞得了我這個白白胖胖的身體呀!”我看你是在做白日夢吧!
瓶子神氣地說:“哼,你等著吧,我馬上就把你吃掉的!”
只見王老師拿著一張紙條,用打火機點燃,放到瓶子里面,再迅速把雞蛋放在瓶口上。只聽“啪”一聲,雞蛋的一半掉進了瓶子里面。
這時,瓶子得意地說:“雞蛋妹妹,你認輸了吧!哈哈哈!”
“這是為什么呢?”王老師問。大家都想不出來,王老師就告訴大家:“因為火在瓶子里燃燒,瓶里的氣體減少,壓力減少,外面氣壓大,壓力將雞蛋壓入瓶內。”
這次實驗太有趣了!它不僅能豐富我們的課余生活,還能讓我明白一個科學道理!
四年級實驗的作文 篇2
親愛的同學們,請猜一猜:世界上最鮮的是什么?
海鮮?味精?山珍?都不是。
果汁?奶茶?雞湯?也不是。
哈哈!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世界上最鮮的是食鹽!
科學課上,聽老師說,食鹽溶于水后是無色透明的,果真是這樣的嗎?我決定親自去探究一下。
大家都知道,常態下,食鹽呈白色顆粒狀,粗鹽看上去像白沙子,又像白砂糖;細鹽看上去像白米粉,也像白胡椒面。當我取一大匙粗鹽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再用筷子輕輕地攪拌,只見食鹽顆粒在水中翩翩起舞,時而像一個個淘氣的小精靈,上蹦下躥著;時而又像曼妙的小雪花,飛舞著,旋轉著,真是姿態萬千,美妙極了!不一會兒,食鹽顆粒越來越小,最后竟魔術般地消失了。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趕忙打開電腦,去請教“百度娘”。原來呀!食鹽溶于水,在水中,它早已由固態變為液態,完全和水融為一體了。
對著杯子,我瞪大雙眼,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經過仔細地觀察,我發現液態的食鹽果真是無色透明的。
啊,這真是一次奇妙的小實驗哪!
四年級實驗的作文 篇3
這是一節科學課,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如何將土豆浮起來。
實驗前幾天,老師事先讓我們準備了一塊土豆和一些鹽,這會是一個怎么樣有趣的實驗呢?
這節科學課揭開了我們的疑問,原來是關于土豆沉浮的一個實驗啊。實驗所需準備的材料有:一個玻璃容器、一只土豆和一袋鹽。老師講解完實驗過程后,大家都躍躍欲試,忍不住開始實驗了。首先把土豆切成一個個小方塊,放入裝滿水的玻璃容器。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加入一點鹽。可土豆卻一點也不給我們面子呢,仍然浸沒在水里,無動于衷,于是我們便去問老師,老師說這是因為鹽水的密度不夠高。
于是,我們差不多放了半袋鹽。看!土豆浮起來了,不過只浮在了水的中段呢。看來啊,這水的密度還是不夠高啊。
我們決定再加些鹽,可我一不小心手一抖,把整袋鹽都倒進了玻璃容器中,可就是因為這一個不小心,土豆卻完全浮起來了。“我們組的土豆浮起來了!”我高興而又驚奇地叫著。
原來只要水的密度比土豆大,土豆就能在水中浮起來啊,這可真是個有趣的實驗啊。
四年級實驗的作文 篇4
“紙能托住水!”這句話不可思議吧?一張普通上午紙竟能托住一杯水。這是怎么回事呢?這還得從頭說起。
一天,我正在看一本有關科學制作的書,忽然一個標題吸引了我的眼球:“能托住水了紙”。這怎么可能呢?紙一碰水就會破的啊?于是我懷著不解的心情,按照書上的做法去做。首先我準備材料:一只玻璃杯、一張平整的紙還有水,然后往杯子里灌了些水,將平整的紙慢慢地蓋在瓶口上,并讓紙緊緊地與瓶口粘合在一起,再拿起杯子,將杯子迅速地倒轉過來。這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水竟然“毫不客氣”地流了出來。這是怎么回事?我明明按照書上的去做的啊?我不解地去問媽媽,媽媽聽了以后,就把我那書翻來看,媽媽看完,好像無奈地對我說:“說你平時做事認真點你就不聽,你看,書上明明說要灌滿水了,你只灌了約半杯水,水當然會流出來了。”原來是這樣啊!都怪自己馬虎。于是我連忙重新做了實驗,這次我更仔細了。果然,這次實驗成功了,水并沒有流出來,而是被紙穩穩地托住了。這是什么原因呢?我上網查了查,網上解釋說:在瓶口放紙,由于在杯中裝滿了水,已經沒有了空氣,所以不存在大氣壓。然而,把杯子倒過來的時候,紙的另一側依然受到大氣的壓力,所以水不會流出來。
啊!這次的科學實驗太有趣了,這不僅讓我嘗到成功的甜頭,同時也激勵著我要多去探索科學。我永遠也忘不了這次有趣的科學實驗。
四年級實驗的作文 篇5
今天,厲老師在講臺上,神神秘秘地拿出了三杯液體,都是透明的,請大家用嘗、聞、看的方法分辨一下各是什么。我心想,這會不會是三杯酒精?又或者是三杯水?還是三杯雪碧呢……
只見李宇航緩緩地走了上來,拿起了第一個杯子,用右手食指沾了沾,放進嘴里一嘗,他立刻說:“這一定是酒!”他的臉上眉頭緊鎖,閉著眼睛,嘴巴抿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張開嘴巴。接著,他緊張地拿起第二杯液體,用左手食指沾了一下,放進嘴里一嘗,他馬上叫:“好咸呀!”,我猜測這應該是杯鹽水。”最后他嘗了第三個杯子里的液體,又道:“有一股怪怪的味道。”剎時,我蒙住了,想不出這會是什么,恨不得自己上去嘗一嘗。
接著是胡競予,她慢慢地走上來,有些緊張,縮著身子,又帶著一些興奮的樣子,臉上卻笑瞇瞇的……她拿起第一杯液體,放到鼻尖下聞了聞,連忙低下了頭。我有99%的肯定,這第一杯是白酒。她又拿起第二杯液體,還是和第一杯同樣的感覺,直到聞第三杯時,她才覺得好些。旁邊的李杭锜說:“會不會第一杯和第二杯味道聞慣了,所以第三杯就不覺得難聞了?”這個說法讓我產生了疑問,“難道這三杯液體都是白酒嗎?”
第三位是李杭錡,他一一拿起了三個杯子,上看看,下看看,左看看,右看看,非常認真仔細地觀察著,可他還是看不出什么東西來。
根據三位同學的表現情況,我猜測第一杯是白酒,第二杯也是白酒,第三杯是水。
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厲老師公布答案:“第一杯……是……白酒!”我們一片歡呼,大家都猜對了。“第二杯……是……白酒!”我很興奮,要是第三杯再對,我就全部猜對了!“第三杯……是……白酒!”大家一陣嘆氣,都猜錯了。
這次實驗告訴我們: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就要去親身體會,親自實踐,認真觀察,用心辨別。
四年級實驗的作文 篇6
一張紙能折幾次?今天,我們在小桔燈作文中得到了證實。
一開始,當老師公布任務時,所有人都嘰嘰喳喳討論了起來。有的同學說一定能折9次并超過9次,還有的無法確定……
在同學們的議論聲中,實驗開始了。老師先給我們分組,再給各小組發了一張A4紙,我很榮幸地成為了第三組中的實驗者。
剛開始,我面帶微笑,從容地將紙對折了2次,可到了第三次時,我就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心里開始犯起了嘀咕:怎么不好對折了呢?我用手指按住A4紙,又折了起來,當我折到第七次時,那紙仿佛在跟我較勁,我怎么折也折不上去,我咬緊牙關雙腳抵住桌角,使出了渾身解數,也沒有將紙掰過去。我哪肯服輸,用人體最堅硬的地方——牙齒咬,可咬了半天也沒有用。
第二次,我用一層面巾紙折了起來。我輕輕松松就將面巾紙折到了六次,可到第七次時,面巾紙又不怎么聽話了,但我還是將它折了過去。到第九次時,我將面巾紙鋪平使勁也按過去了!我欣喜的'叫了起來。
這次實驗使我懂得了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成功。
四年級實驗的作文 篇7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故事吧!我也有一次我一次成功的實驗。那一天,放學了,我哼著小曲,一蹦一跳地歡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個清脆的聲音在我耳邊回響,我大叫一聲:“不好!”原來是我蹦的時候,渴望自由的一元硬幣走我口袋中溜了,我趕緊撒開腳去追,可硬幣象個“長跑冠軍”,越滾越遠,我一個前撲上去,還是沒抓住這個頑皮的“逃兵”,反倒是我摔了個“狗啃泥”,而硬幣順利地滾進了一個2米深的地縫里,那縫只有3厘米左右寬,手是不可能伸進去的,找東西拉上來也不行,因為硬幣圓溜溜的,再加上下面是平地,也不可能,看著下面吃了苦的硬幣的呼喚,我急得抓耳撓騷。
就在我焦急時分,一個燈泡在我腦海中亮了起來:科學老師不是說過磁鐵能吸收鐵,和鐵“粘”在一起嗎?于是我終于想出了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因為硬幣也是鐵,所以我從小販那借了一塊磁鐵和一根毛線,我把毛線套在了那塊磁鐵上,然后系緊,我還是怕線斷了,又借了點膠布,老板很樂意,我用膠布把線和磁鐵粘牢了,就又來到那個地縫前。我小心翼翼地把磁鐵放進那縫里面,生怕自己不小心一松又掉了下去,就這樣,我的手都捏出了汗,我把線放到硬幣前面時,硬幣神奇般的自己吸住了磁鐵,線明顯重了一點,我趕緊往上提,果然,我的硬幣在經歷了一番痛苦的折磨下又被我“釣”了回來。
這個一次成功的實驗給了我許多啟發:不管困難多大,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就一定能迎刃而解.
一位教育家來到一所小學,請校長找來三個學生,讓他們做個小游戲。
這位教育家從手提包里拿出一個瓶子,又取出三個系著繩子的小鉛錘。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個小鉛錘分給三個學生,讓他們拿著繩子頭,先后把鉛錘放到瓶子里。
他對三個學生說:“這個瓶子是一口井,不過現在井里沒有水。你們手里拿著的鉛錘代表你們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來一個人。”說完,他又問:“記住了嗎?”三個學生齊聲回答:“記住了。”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邊灌,一邊喊:“危險!快上來!一······二······”
一個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三”字剛出口,三個學生就順利地把小鉛錘一個一個提了出來。
教育家問這個女孩:“你剛才跟他倆說了什么?”
女孩如實地告訴了他。
“你為什么這樣做呢?”教育家又問。
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這位教育家激動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對校長說:“這個實驗我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到了。今天,我的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
【四年級實驗的作文】相關文章:
四年級實驗的作文07-21
實驗四年級作文08-20
四年級實驗的作文07-21
有趣的實驗四年級作文04-28
趣味實驗的四年級作文02-23
神奇的實驗的四年級作文05-16
四年級小實驗作文07-30
實驗小學四年級作文03-07
做實驗四年級作文04-01
有趣的實驗四年級作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