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四年級的收獲作文錦集九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的收獲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 篇1
既快樂,又有收獲的一天
今天,我和同學們來到了“少兒時光自然體驗基地”。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下了車,想要見到大門里有什么樣的景色。
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幾個菜園子,有著很濃的田園風光,一路走下來,就像在綠色的海洋里暢游。
我們第一個來到木工房,里面有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有削出來的竹樓、漁翁等。第一個游戲的題目是把木頭片磨光滑,然后在上面畫畫。我當時覺得把這一個任務完成沒有一點可能性,很想像李白小時候那樣放棄,但是我又想到了一句名言: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話給予了我信心,讓我渾身充滿了力量,我像發了瘋一樣,使出全身的力氣終于把它磨好了,并且在上面畫了漂亮的畫。
到了下午,我們去拔草喂兔子。兔子真可愛,長著一雙紅紅的眼睛,毛茸茸的。我喂了一只白色的兔子,我剛喂飽那只兔子,它居然頭也不回的跑了。我生氣的直罵它。這時,又來了一只來兔子,我把我采到的草喂給它,它很喜歡我,乖乖的在那里吃。兔子們吃得很快,像割草機一樣。它們吃東西嘴里還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很乖。
我們還玩了走迷宮、沙子等。時間飛快的流走了,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基地,我會再來這個既有收獲,又有快樂的地方!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 篇2
過了一個寒假,我們長大了一歲,同時,我們在這個寒假中還收獲了很多。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我學會的兩件事情吧。
這個寒假我學會了一道菜,這道菜叫做番茄炒蛋,也是我最喜歡吃的一種菜了,我把它學會了,我現在就來跟大家講一講,大家也學一學吧。先打開火把水燒干,再把番茄給切碎,搞成一塊一塊的。把雞蛋打在一個碗里,然后先放點油到雞蛋里面,把雞蛋倒到鍋里面去,在炒熟,然后放在一個干凈的碗里面,在同樣的把番茄也一樣這樣做一次,讓番茄和雞蛋分別都炒熟,然后,再把番茄和雞蛋都和在一起,然后再一起炒一次,而且這一次,不僅要加油,還要加一點點白砂糖,再炒個五分鐘后,差不多就煮好了。學習這道菜我花了兩天的時間,才把這道菜學會了。還有一件事情就是我明白了團結的意義,只有團結才能把很多很多的事情給搞定,搞得好。我也用團結搞定了很多的事情,團結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這兩句話說的可真對呀。
我寒假不止懂得了這些事情,還懂了其它的事情,寒假你們懂了什么事情呢,一起來分享分享吧。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 篇3
收獲,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好朋友,它在我們關注應該微不足道地小物品,或在一件小事中,它便會出現,讓我們明白一些人生中的道理。一次,在下雨天,我又和收獲見面了。
那是一個平凡的下雨它,上班的人依然一如既往的去上班,飯店里還是飄浮著菜香味,小樹在風雨的陪伴下翩翩起舞。我坐在窗前,呆呆的看向遠方。我看見那珍珠般晶瑩透亮的雨滴落在地上變成了一個個小小的雨人,有的往花壇里走,有的向樹叢里鉆,有的一失足掉進了下水道,還有的在樹葉上做游戲。
看著,看著,我突然想起了雨是如何形成的:從汪洋中的一滴水被太陽蒸發上了天空,一群小水滴在一起變成了云,后來又來了一群小水滴也和那朵云擠在一起,那朵云太重了,便從空中變成小雨滴落了下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雨滴經過變化,從天空中落下,給萬物帶來了生機,給萬物帶來了生命,還帶來了歡樂。
我忽然想起了我們身邊和雨滴一樣不起眼但又偉大的人物:使我們城市變得干凈的'環衛工人、維護和平的警察、教人道理和學問的老師……他們雖然不足掛齒,但世界不能缺少他們。
望著雨滴,我滿心敬意,我要像雨滴那樣偉大!
收獲,帶著道理讓我明白了這些:身邊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有自己必要的——工作,他們可能毫不引人注目,但他們,可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物。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 篇4
前幾天數學老師把我們的卷子發下來。我看了后修改了錯題,感覺很有收獲。
事情就發生在那天下午,那天下午數學老師讓班長把卷子發給我們。老師就讓他們把試卷分給我們一點,然后我們就開始發起來。
等我發完我手里所有的卷子之后,回來一看:哇,我考了九十五分。對我來說95分還算不上什么,我覺得我還可以考得更好。但我還是很高興的。
但是我有遺憾是我本可以考100分的。有一些題是由于自己粗心造成的,比如說看錯數位,或者是少寫了個零。還有是數錯了。都是我粗心大意而造成的。
我認為我考的一般,因為題都不難,在班里占了個第三類分數多的,因為是第一名是一百,第二就是97。我下次還要努力爭取做個第二名,或者是第一名。其實有一些題我是可以不錯的,就比說看作圖數位這個,我后面檢查的時候,如果我發現少了一個零,就可以再加一個零。還有一個是讓從漢字改成阿拉伯數字。這樣就可以在檢查時順便記得錯題改一下。
但是我認為我還是有進步的。雖然只是第一單元考試,但是我以后按照這樣的方法去做,那我以后的做其他題都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有時候我錯題就是我粗心、不認真,就導致錯題了。
我也是一心想要把學習做好。以后我做事情要好好的,做到最好的自己,做到最好的極限,這樣我就可以進步,因為我不能一直原地踏步。
自己以前錯題,或者是一些不好的習慣之類的就問同學或者是我爸爸媽媽老師。還有一些題必須要問一問,就請老師講一講,提示如何去做。通過自己的思考才能進步快。
以后我要認真做題,仔細檢查,就可以有很大的提高,就能做的更好。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 篇5
暑假在家的時候,我偶然收看了由北大專家播講的《怎樣提高學習效率》節目。看完后,我覺得自己收獲很大,讓我對學習有了新的認識。
這個節目主要為我們介紹了科學的學習方法-―-超強記憶法,其中有數字編碼記憶法,定位記憶法,鞏固記憶法,習慣記憶法,卡片記憶法等。它告訴我們:針對不同的科目,不同的時間要采用不同的記憶方法,長期堅持下去,會提高學習效率。
我原來背誦課文和英語單詞,背得特別費勁,總也背不下來。現在,經過專家的指教,我初步掌握了“背誦記得牢”的方法:首先要注意力集中,然后要定任務,找竅門,要背一個單詞或一篇短文,在背得滾瓜爛熟的基礎上,第二天還應檢查效果怎樣。還要及時復習,利用課間下課時,把上節課學的知識復習一下,如果回憶不起來,記在遺忘本上。最后要強化訓練。先把要背的東西,仔細看一遍,合上書默寫,能寫多少算多少,然后再看再寫,直至全部默寫下來為止。
今后,我要把這種方法應用到學習中,爭取早日把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上來,讓自己有較大的收獲。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 篇6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鄉村里到處彌散著果實的氣味,這味道,既柔和又快速地分散在田野上,一下子就充滿了我的整個鼻腔。
只聽一聲歡呼:“田地豐收啦!大家快來呀!……”還沒等他話說完,整齊的一個聲音突然響起:“呯!”,全村幾乎同時開門,接著又“轟”的一聲,地上升起一陣煙霧,眨眼間,人們就已經沖到田地邊。
金黃的麥穗低垂著頭,風一吹,“沙沙”直響,像給那塊地鋪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地毯,白菜又大又肥,像一排排綠色的矮樹叢……。大家拿著各自的工具,有鐮刀,有籃子,還有小推車……
人們馬不停蹄地“唰唰唰”地收割起來,不一會兒,田地就空空如也,面每家門前果實卻堆成了山。
“我掛好了,拉吧!”
哦,他們正在曬玉米呢!媽媽扶著搖搖晃晃的籃子,爸爸則緊握麻繩,賣力地拉呀,拉呀,終于把籃子拉到了手里,撥開紅布,霎時間,金黃的玉米棒子出現在我的眼前,然后爸爸細心地把玉米掛曬好。
我愛鄉村,我更愛鄉村收獲的季節!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 篇7
今天我的生日,爸爸和媽媽給我買了一雙輪滑作為生日禮物,當時我高興的不得了。
趁爸爸做飯的時候,我戴上了護肘、護膝、頭盔和護手等用品,戴好了以后,我非要媽媽托我到樓頂去練習,把媽媽累的夠嗆的時候我才能像機器人那樣走走停停。后來我每天都到房頂來練習,練了幾天可我還是只能像機器人那樣走走停停,我心想干脆不學了。
后來我過了兩天沒練,媽媽發覺了。媽媽說:“你怎么不練了?”我沒理她媽媽說:“不是練不會不練了吧?走我陪你到樓頂上練練。”我只好勉強答應了。
到了樓頂媽媽讓我回憶在人字橋那些小孩子滑輪滑的樣子。開始1、2分鐘還可以,到第三分鐘的時候我摔了一跤,坐下就不想起來。媽媽說:“怎么了練不會不練了?我沒她,只是把媽媽氣得走到樓頂的另一邊。我說:“你嘲笑我?”媽媽說:“嘲笑你走咋啦,你學不會還不學。”我說:“好,今天我就非要證明給你看我可以。”后來,我摔一跤站起來繼續學不大一會兒我就學會了。
這件事過后回想起來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一個東西不是一學就會,而是需要過程的。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 篇8
出了梅,天氣突然就熱得讓人透不過氣來。有一個地方,既可以避暑,又可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這個好地方就是博物館。
上好英語課,媽媽帶我到城北沿著大運河,依次參觀了中國傘博物館、中國扇博物館、中國刀剪劍博物館和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沒想到,炎炎夏日,博物館里好不熱鬧,參觀的大人、小孩絡繹不絕。
通過參觀,我了解了傘的起源、制作工藝,欣賞了亞洲不同國家各具特色的傘。在扇博物館,我有幸現場欣賞了一位技藝高超的阿姨,幾分鐘功夫,就把一把精美的紙扇做好了,真是一絕啊!還有大師正聚精會神地制作精美的風箏。展臺和墻壁上掛滿了各種大小不一的風箏,顏色鮮艷,形象逼真。
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篆刻區域。有位爺爺正專注地雕刻著知了,一塊石頭經過打磨,變得如此活靈活現,旁邊一位叔叔看我驚訝的樣子,說:“小朋友,有沒有興趣?你姓什么,選一塊你喜歡的石頭,自己刻一顆章帶回家,很有意義的。”我說我姓“崔”。于是,叔叔(后來我知道是潘老師)幫我挑了一個小篆的“崔”字作為樣子參考。潘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先把印章要刻的一面在鐵絲網上來回磨,直到磨平為止。然后,根據這個字的結構,用黑筆在刻面上大致劃一下位置。然后,再把“崔”字反著,一筆一筆畫在刻面上。最后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就是篆刻了。潘老師讓我左手戴上保護手指的手套,右手拿小號刻刀。大姆指和食指握住刀頭,中指緊緊地抵住刀頭的另一面,在刻面上,由下往上,由里往外,根據畫好的線用力一點一點刻下去。真是說說容易,做做難啊。我一不小心,就把刀頭劃了出去,還好手沒弄破,不過刻面被破壞了。潘老師耐心地和我說:“沒關系,剛開始學是這樣的,你再把刻面稍微磨平一點,然后用刻刀再補一下,剛才的劃痕就會沒有的”。果然,經過“彌補”,我的姓氏章終于刻成啦!
我和媽媽說:“我很喜歡篆刻,下次能不能再來學啊?”媽媽微笑著點點頭答應了。剛才專注地刻著知了的爺爺,抬頭微笑著對我說:“小師弟,歡迎下次再來啊!”原來,老爺爺也是潘老師的學生呢!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 篇9
朋友們,你們吃過好吃的板栗嗎?你別看它味道好,可是要摘下來可困難呢?要知道是多么困難,就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經常買熟板栗給我吃。有一次,一位阿姨送了我幾粒還沒有炒的板栗,我把它們帶到了外婆家。外公是個種花、種樹的高手,聽說我帶了板栗種子,便和我一起把種子種在院子里,種下板栗后,我曾連續多天觀察我種的板栗,但種子一直沒有動靜,隨著時間慢慢過去,我漸漸把這件事給遺忘了。后來板栗發芽了,外公發現了,他判斷這是一棵好苗子,就決定把它養成樹。一年一年過去了,我開始上小學了,很少去外婆家了,也不知道那個被我埋在土里的板栗已經長成一棵小樹苗了。一年一年過去了,四年級開學了,我和媽媽一起去外婆家,發現院子里有一棵樹,上面長滿了帶刺的果子,就問外婆這是什么樹?外婆說:“是板栗樹啊!”我聽到板栗兩個字,突然想起是我小時候親手種下的,我興奮地蹦起來。外公聽了說:“哦,呵呵,原來是你種的呀!來,你去摘下來,我炒了給你吃。”我聽了爬上樹,準備摘幾個下來,但果子上的刺威脅到了我,我馬上把手收了回來。這時,我看見外婆正在晾衣服,我突然想起了一個好辦法,我跳下樹,跑到廚房找了一根比較粗的木棍,又爬上樹,把板栗一個個用力打下來。突然,有一個蹦到我手上,那尖尖的刺,刺得我直叫。終于把樹上成熟的板栗全打了下來,可是我看著這個刺手的小球,不知道怎么處理,只好小心翼翼的用剪刀把它剝開,里面就是板栗了。晚上,我把處理好的全部拾起來,慢慢的一大盆。
吃完晚飯,我們大家又一起吃板栗,我吃得最香,因為我不僅收獲了板栗,更收獲了勞動的辛苦!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相關文章:
四年級收獲作文02-26
收獲四年級作文08-11
我的收獲四年級作文08-15
意外收獲四年級作文04-20
收獲四年級敘事作文07-27
暑假的收獲四年級作文07-13
收獲小學四年級作文04-20
付出與收獲四年級作文04-16
我收獲了四年級作文02-11
收獲的季節四年級作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