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 篇1
漢字,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漢字經過幾千年的演變,變成了現在通用的字體。生活中,我們說話、上網、寫字,漢字都形影不離。漢字已和每個中國人,每個炎黃兒女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發現漢字十分有趣,諧音現象就是一個最好的代表。而且這種現象經常出現在歇后語里。
有一次,我聽媽媽跟隔壁的吳阿姨談話。“老吳,你最近打麻將戰果如何?”“唉!孔夫子搬家——盡是書”吳阿姨失落地搖搖頭。我感到很奇怪,“孔夫子搬家——盡是書。”這句話有什么含義呢?我細細咀嚼了一會。孔丘是文學家、教育家,當然書堆都堆不下,贏對輸!我一下子恍然大悟:書,不就是“輸”的諧音嗎?太有意思了!從此以后,我更關注漢字的諧音現象了。
我還發現漢字構成是有規律的。從最基礎的“羊”說起,瞧!它頭上的上一點一撇,不就是羊的兩只角嗎!它就是一個象形字的`代表。還有“歪”和“甭”, 你把“歪”的上下分開讀,準會豁然開朗——不正”就是“歪”嘛!“甭”也是一樣,“不用”就是“甭”嘍!它們就是漢字里的會意字。
回味漢字,還真有一番趣兒!我們一定要寫好漢字,規范書寫每一筆,每一畫,讓中華民族的漢字成為永久不息的傳奇。
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 篇2
今天,黃老師拿來了一個杯子、一個雞蛋、一根筷子、一包鹽。我看了,心里非常納悶:老師拿這些東西干什么呀?難道是要做實驗?我帶著疑問去問老師,可她只是像“蒙娜麗莎”一樣神秘地笑了笑,什么也沒說。我不知老師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只好趴在桌子上靜觀其變。上課了,老師高興地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做一個雞蛋浮上來的實驗。”
“好啊!”同學們歡呼雀躍起來。
黃老師叫了鄭鈞元、陳亮銘兩位同學上去當“助手”。鄭鈞元放鹽、陳亮銘攪拌。
實驗開始了,老師把雞蛋寶寶放進水里,它馬上像艘潛水艇一樣沉下去四處偵察;又像一個懶漢一樣睡覺。這時,老師讓鈞元放一勺鹽,看看雞蛋寶寶有什么變化。同學們個個睜大眼睛往前探,還有的走到講臺看。我覺得:雞蛋應該不會浮上來吧?“哇!”雞蛋寶寶像睡醒了似的,向上彈了一下。不過,它似乎沒有什么力氣,又軟綿綿地躺了下去。老師不甘心,又讓陳亮銘攪了一會兒,可惜雞蛋寶寶懶得無藥可救,不肯上來。
黃老師還是不甘心,接連地放鹽,不停地攪拌。這時,水也變得越來越渾濁。同學們有的開始期盼“奇跡”的出現;有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我心想:放了那么多鹽,難道這個“懶漢”還不服從命令?
“天哪!雞蛋寶寶浮上來了!浮上來了!”雞蛋借著鹽水的浮力慢慢探出頭來,想看看大千世界的奧妙;又像懶漢改過自新、出人頭地了;還像潛水艇在查看四處沒有什么危險后,便上岸了;更像一個小胖子在愜意地泡澡。看到試驗成功了,同學們都歡呼起來。
最后,實驗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通過這次有趣的實驗,我懂得了:當物體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時,物體就會下沉;反之,如果物體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時,那物體就會浮上來。因為老師在杯子里加了許多鹽,鹽里面又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雞蛋能浮起來。
科學真奇妙!我要更加努力的學習,繼續探索科學的奧秘!
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 篇3
上周六,我們輔導部的寧瑞哥哥送了我一只小雞。小雞毛茸茸的,好可愛。我把它放到我的手掌心,生怕捏疼它。
我一進家門,就迫不及待地找原料給小雞做了一個溫暖的“家”。正好我們清明節要回老家上墳,我舍不得把小雞孤零零的丟在家里,沒人陪它玩,它會寂寞的。要是餓著它怎么辦?所以,我毫不猶豫的帶上它,并帶上食物。一路上,我陪著它,可是小雞不吃不喝的,我很奇怪,為什么它不吃不喝呢?可思來想去,還是想不出來。我問爸爸媽媽,他們也不知道。回到了老家的村子,小雞很冷,有點發抖,我們把它放在爐子的暖灰里,可第二天早晨起來,小雞卻死了,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很傷心!就上網搜了搜,查了查,原來,小雞必須生活在三十攝氏度左右的氣溫才可以活下來。哦!原來是這樣,小雞是被凍著了。
小雞雖然死了,但我學到了新的知識。看來,在生活中還有更多的事情等著我們去探索,去學習。
【小學四年級發現的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四年級我的發現作文02-04
我的發現小學四年級作文02-21
小學四年級作文有趣的發現02-20
小學四年級作文:我的發現06-16
我的發現小學作文04-17
小學作文有趣的發現02-12
小學作文有趣的發現02-12
驚奇的發現小學作文01-05
有趣的發現小學作文03-10
我的發現小學的作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