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以誠待人的作文六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以誠待人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以誠待人的作文 篇1
今天晚上老師給我們留了一個閱讀作業:讓我們閱讀關于以誠待人的故事。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上網欣賞了六篇關于以誠待人的小故事。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這一篇: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有一天他回家時被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攔住了,要讓他買一盒火柴,紳士拒絕了,男孩說:“我今天一點東西都沒有吃呢!”
“可是我沒有零錢呀!”紳士說。小男孩說:“我可以找你錢。”說完拿了紳士手中的一個英鎊,向家中跑去。紳士等了好久,但小男孩卻沒有回來。第二天早上,紳士的仆人說有一個小男孩要求見他,紳士讓他進來了,這個小男孩是昨晚見到的那個小男孩的哥哥,說弟弟回去找錢時被車撞傷了,所以沒有親自來給他送錢。紳士聽了十分感動,說:“那我們去看看你弟弟吧。”
到了小男孩的家里,只見小男孩躺在床上,小男孩說:“我沒有把錢親自交給你,我失信了。”紳士聽了更加感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的父母都雙亡時,就說:“我想把你們兩個作為我的兒子收養,供你們上學。”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以誠待人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和支持,也能得到更多的幸福。
四年級以誠待人的作文 篇2
我有時熱情好客,有時誠實守信。接下來我就說說我記憶里印象深刻的兩件事。
一天,我看見鄰居趙伯伯正吃力地拿著菜,手上還抱著小孫女。看著趙伯伯疲憊的.樣子,我立刻跑過去,對趙伯伯說:“伯伯,我來幫你拎菜吧!”趙伯伯擦了擦臉上的汗說:“那就謝謝你了!”我拎上菜,又溫柔地對小孫女晶晶說:“你看爺爺那么辛苦,你是個乖孩子,是不是能自己走呢”?晶晶聽了我的話,馬上下來,自己走路了。到了伯伯家,趙伯伯送了我一包楊梅。雖然楊梅酸酸的,可我心里甜甜的。
在我六歲時,爸爸做了一件好事。那天下午,一個打扮很土、學生模樣的外地女孩向爸爸打聽去留下的路線,爸爸詳細地將路線告訴了她。正當爸爸要離開時,這個女孩又叫住了他,她不好意思、一臉愁容地對爸爸說“我是來打工的,我現在沒有錢了,你能不能借我一點錢?”爸爸想了想,就從口袋里掏了50元錢給她。那女孩道了謝,就匆匆地走了。事后談起此事,我們都說爸爸上當了,可爸爸卻說:“我認為世界上好人比壞人多,我相信那女孩真是遇到了困難,如果50元錢能幫助那個女孩,讓她今天能吃頓飽飯,避免露宿街頭,那就是真的做了件好事了,你替她想過嗎?”我聽了爸爸的話,不覺的低下了頭,感覺爸爸做的很對。
我想,趙伯伯會感謝我助人為樂;那女孩會因爸爸的幫助而感覺世界的美好,我和爸爸都是善良,真誠的人。人與人之間,就因該以誠待人,那整個社會都將充滿著愛。
四年級以誠待人的作文 篇3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注定是人生存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要誠信待人。
誠信,就是要誠實守信,倘若我們誠信待人,就會贏得信任。在改革開放初期,深圳一貿易公司和法國一家公司做生意。在一次結算時,法國公司少收了7000萬法郎,深圳公司的經理發現后,主動將7000萬法郎退回法國公司。法方經理深受感動,將這家深圳公司當作真誠合作伙伴,后來這家深圳公司的誠信行為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這家深圳公司的行為不就是誠信待人的表現嗎?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對人守信,不僅能得到別人的信任,還是自身道德的升華。
不僅是當今,在古代,誠信待人的故事也是多之又多。在西漢初年,有個叫季布的人,他為人正直,樂于助人,而且特別講信用。凡是他答應別人的事,無論多么困難,他都想方設法辦到,一但自己許下諾言,就會忠實地去做。所以,當時流行一句彥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季布用自己誠信待人,所以他的事跡被們口口相傳,流芳百世。
講求誠信的事例數不勝數,不誠信的事例也不少。日本餐飲業有條行規,盤子要用水洗七遍。有個打工的學生不講誠信,為了提高效率,少洗了兩遍,她的舉動被老板發現了,因為她不講求誠信,不誠信對待老板和顧客,她被解雇了。她不講誠信的事被人們口口相傳。
后來她去了其他飯店面試,屢屢碰壁。最后,她的房東要求她退房,她萬般無奈,只得搬離這座城市。由此可見,誠信待人是多么的重要啊,我們更要做到誠信待人。
誠信二字,已滲透在了生活的各個層面。我們要像季布一樣,要像那家深圳公司那樣,做到內誠于己,外信于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將祖國的明天建設的更美好。
四年級以誠待人的作文 篇4
大家都說要做到以誠待人,才會使自己的朋友增多。是的,那天我處事就做到了對人真誠。
那是一個平靜的早上,我發現同學們都在討論這樣一個問題:“昨天晚上的數學作業是什么呀?”“是測試卷第30、31頁。”一位同學答道。“不對,是測試卷第31、32頁。”另一位同學回答。聽著他們的爭論,我忽然想起來,昨天晚上的數學作業我布置錯了。事情是這樣的:那天下午,我去抱數學作業。楊老師對我說:“今天就一個數學作業,測試卷第31、32頁。”說著還遞給我一張紙條,上面寫的是數學作業。我仗著記性好,說:“楊老師,不用紙條了,我記性好,我會一字不漏地把作業布置到黑板上去的。”說完,我就往回跑,楊老師見叫不住我了,就大聲喊:“吳至宸,記好了,是測試卷第31、32頁,別寫錯了!”回去以后,我就把作業寫在黑板上了。以前我記性是很好,但偏偏這時候出了差錯,我竟把數學作業寫成了測試卷第30、31頁。所以才引起了這場議論的發生,我正猶豫向不向大家認錯時,上課鈴響了,這一節上數學。當楊老師提到測試卷時,我站起來,對大家說:“昨天的數學作業我布置錯了,應該是第31、32頁,對不起!”同學先是一愣,接著對我鼓起掌來,又說:“以后不要再把作業布置錯了。”“一定不會了。一定不會了。”我回答說。
我從這件事明白了:做事不要太粗心。更懂得了:勇于承認錯誤才是最大的真誠,有了真誠,生活才會充滿芬芳。正如那首詩歌里所說:“走近誠信,擁抱誠信,我的日子流光溢彩,我的生活甜美芬芳。”
四年級以誠待人的作文 篇5
以誠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誠待人就是要真誠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
例如:我們學過的課文《中彩那天》中的父親,他幫朋友捎帶的一張彩票中了一輛汽車,父親多年夢寐以求的也是一輛汽車。在道德與利益發生沖突時,父親最終選擇了道德,把中獎的汽車還給了朋友。文中的父親就做到了以誠待人。而且他們一家都覺得:“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
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以誠待人的事例。
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瀏陽。當公交車來了的時候,許多人都一窩蜂的往前擠。我前面的一位抱著孩子的阿姨正要上車,一下子就被擠到一邊去了。售票的阿姨急忙制止擁擠的人們,幫助抱著孩子的阿姨上了車。我覺得這位售票員阿姨就做到了以誠待人。因為她看到別人遇到了困難,就能主動幫助他們,因此她是一個以誠待人的人。
不過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自私自利,不能做到以誠待人。比如:我們有些同學總改不了亂丟紙屑的壞習慣。吃了零食,就隨手把紙屑往地上亂扔。這就是沒有以誠待人。因為他只圖自己的一時之便,自私自利,破壞了環境,給周圍的人帶來了麻煩,所以沒有以誠待人。還有的同學在別人的書本上亂寫亂畫,甚至還寫了些臟話。這也是不以誠待人的行為。因為他不愛惜別人的書本,還說別人的臟話,所以沒做到以誠待人。
其實,要做到以誠待人并不難,只要用一顆善良的心真誠地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學會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寬容他人,理解他人……
我希望以誠待人的人越來越多。這樣,世界就會多一份溫暖,多一份幸福,多一份和諧。
四年級以誠待人的作文 篇6
說起以誠待人,我還真要謝謝我的好朋友欣欣呢!
事情是這樣的:最近,欣欣剛買了一支新的鋼筆,大家都很羨慕,我也不例外。心想:要是我也能有這么漂亮的鋼筆該多好啊!但是,我的零錢又不多,于是我想到了`......
中午,我趁欣欣不注意,悄悄地走到欣欣座位旁,打開了她的筆盒,取出了那支鋼筆,放在口袋里,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離開了欣欣的座位。
晚上,我美滋滋地欣賞著那支夢寐以求的鋼筆。但是我聽到爸爸跟媽媽在旁邊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誠實,希望咱家小依不犯這種錯誤。”我一時恍忽了,立刻打電話給欣欣,先和她談了些和學習的問題,轉了半圈,才說:“欣欣,你有什么不見了嗎?欣欣沒回答。
第二天,我毫不猶豫地把鋼筆還給欣欣。欣欣說:“我知道你會誠實的,一支鋼筆只需幾元,但誠實卻是千金難買的,你能擁有這種品質,我為你驕傲,這支鋼筆,我送給你!”
我又美滋滋地欣賞著這支鋼筆,這時,我的心才是最踏實的。欣欣我想對說:“謝謝你給予了我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