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秋節四年級作文匯編九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節四年級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節四年級作文 篇1
啊!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盼來了。
晚上,我們一邊吃著中秋節的食品,一邊等待月亮出來。
可是,我們等了半天,月亮還是不出來,我們只好耐著性子,又等了一會兒。過了一會兒,月亮還是不肯出來,我們只好回環城賞月,不然就沒有時間了!當我們就快要去到環城時,我突然驚喜地叫了一聲:“月亮出來了!”媽媽往天空看了一下,說:“月亮真的出來了!”今年的月亮有點怪,一會兒是蒙蒙的,像是一位美麗的少女用面紗遮住了自己的臉,不讓別人看到自己害羞的樣子似的;一會兒又是明亮清晰的,像在一塊深藍色的桌布上放了一個潔白無瑕的碧玉盤,又像是在一張深藍色的桌子上放了一面明亮的鏡子。
來到環城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天臺去看有沒有孔明燈。這時,我看到天空有一些橙色的小點點,我就知道:有人在放孔明燈!“孔明燈”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的形狀像諸葛孔明帶的帽子。開始,孔明燈只有幾盞,像蝸牛似的慢慢地往上爬。后來,孔明燈越來越多,多得像星星一樣數不清,照得一小半的天空紅彤彤的,好像著火了一樣。于是,我開始數孔明燈:“一、二、三……”我都數不過來了。
突然,遠處傳來幾聲放煙花的聲音,不過,是零星地響了幾下就停。過了一會兒,孔明燈越來越少了,放煙花的聲音卻越來越多。那朵煙花才剛剛放完,另一朵又緊接著,生怕跟不上似的。煙花的顏色很多:紅的、綠的、紫的、黃的……煙花不僅顏色多,形狀也不一樣:菊花形的、流星形的……不計其數。當我看完煙花時,他們已經賞完月了。
收拾好東西后,我們要回家了!今天真開心!恐怕我要兩點才睡得著!
中秋節四年級作文 篇2
中秋月圓,意味著團圓。我不遠千里趕回家中,為的是我那并不太小的小兒在節日里不至于寂寞,我們父子兩人趕到他外婆家,總算過了個有點氣氛的節日。可是還惦記著那個陷于痛苦的孩子是如 何過的中秋?同時多么想回到老母親身邊,陪她過個我兒時的八月十五!
在我的家鄉,除了飛機不能去外,通過輪船、火車、汽車、甚至摩托車、拖拉機都可以去,路程不遠100公里左右,卻非常閉塞,有人笑談,我家是戰亂時避難的好去處。因此,我上了高中才知道火 車、月餅和面包是什么樣子,可見偏僻之所在。
偏僻的地方必然有與眾不同的習俗,我家鄉在八月十五即中秋節是不吃月餅的。當城里人月桂飄香、月餅送來送去的時候,我家鄉卻是另一番景象。只見一塊塊不大的稻田里人們有的在割稻子,同 時有2——3個男人圍住一個比斗要大出兩倍被稱為“板倉”,喊著唱著不知道什么朝代的歌子,掄起一把稻子使勁往板倉里拍打,已使稻谷粒脫落到板倉里。只有此時此景,才能讓你感受什么叫收獲!當 然,稻谷粒還需要晾曬,然后有的家用小磨碾出米,有的是送到有脫谷機器的地方“打米”。說道這里,你也許知道了,我家鄉中秋節的主食就是新白米飯,當地叫做“干飯”,當然城里人很快就知道 煮成粥自然就是“稀飯”了。家鄉的稻谷成長期長,但米粒不大,可是做成米飯那個香啊,不用菜就可以吃上兩大碗!如果伴以家鄉的臘肉,那感覺一輩子也難以忘懷。兒時雖小,那是沒有油水,所以 兩碗米飯相當于今天的8兩米作的米飯,能吃啊!所以家鄉的中秋節就是“嘗新米”,而不是吃月餅。前些年我請人在中秋節前帶回去的月餅,幾乎都放在那里,他們不習慣這種甜膩膩的月餅。
當然,中秋節人間里的人不能忘卻故去的親人,晚上要給他們燒紙錢,在地上劃上圈圈,在圈圈里按照親疏輕重的不同燒上不同數量的紙錢,口中念著他們的尊稱,請他們查收。盡管破四舊時被稱 為迷信,可到了今天,人們仍然不能忘卻那些曾經一起生活過的親人。
我很想再回去,陪著老母親過節,重溫兒時的快樂。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社會的發展,不知那板倉今天還有多少?隨著工業的發達,使用化肥的稻米還有我兒時那是的香味么?隨著社會的進步, 八月十五晚風里的紙錢灰味是否還在彌漫?
親愛的.媽媽,我所有的親人,我愛的人,你們節日好嗎。
中秋節四年級作文 篇3
在自己家做飯已經一個月了,外公外婆還沒到我們家里吃過飯,中秋節爸爸媽媽邀請外公外婆到我們家來吃飯。我剛好學會了炒蛋,于是我決定炒一個蛋來招待外公外婆過節。
早上,媽媽和我去菜場買菜。我們來到了菜場,人真多呀!可能是因為過節的原因吧,真是人山人海!我們花了一個多小時,買了許多東西,有蝦、蘑菇、骨頭。
睡了午覺之后,我們就開始準備晚餐了。媽媽燒了好幾個菜,有話梅雞翅、紅燒魚、蔥爆蝦……最后就是由我出馬來炒蛋了。我先把蛋打碎,放上調料一起攪拌,然后把火打開,接著往鍋內倒點油,油溫高了起來,我挺害怕的,就怕油會濺起來,媽媽告訴我不會的,我才放心的把蛋倒了進去,“呲”的一聲蛋凝結了,不一會兒一盆金黃色的蛋就燒好了。我聞了聞,真香啊!忍不住先嘗了一口:我覺得還是自己燒的東西最好吃。
晚上吃飯時,外公外婆也夸炒蛋好吃呢。
中秋節四年級作文 篇4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正是中秋節。中秋節的含意就是讓一家人團團團圓圓。
晚上將近7:00,我向月亮望去。月亮圓圓的,我想起了一個詩句:“海上生明月,天崖共此時”。皎潔的月光照著大地,讓人無比的舒暢。傳說中嫦娥和玉兔就在月宮中,難道是真的嗎?我望著月亮,有很多暇想。我離開了陽臺,將月餅、蘋果、葡萄、香蕉、西瓜,尤其是西瓜,不知爸爸用什么手法切的,將西瓜分成兩半。每一半都有一些像月牙一樣的東西,我們將這些水果月餅貢到陽臺上。
月光照在這些食物上,就說明月亮爺爺正在吃食物。我們高高興興地看中秋晚會。大約9:00,我們吃起了月餅。今晚的月亮是我見到最漂亮的月亮,我真喜歡這個中秋節。
中秋節四年級作文 篇5
中秋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提著禮物去外公家玩。我們來到外公家。可愛的小狗搖著尾巴,跳躍著歡迎我們。
傍晚,我和外公、弟弟、小狗在門口玩。我們到莊稼地里給菜澆水,小狗跑來跑去,在追趕一只螞蚱,它頑皮地用手按住螞蚱,再把螞蚱放走。
晚上,月亮升起來了,又圓又大,像一面銀色的鏡子。我們把小桌子和小板凳搬出來,然后把月餅、水果擺在桌子上。小狗也跑過來,乖乖地蹲坐著等我們給它月餅吃。我用刀把月餅分成兩半,分別給外公、弟弟、我自己和小狗。小狗用舌頭舔著月餅,想把月餅叼起來吃掉,一只小蟲飛來,停在它的月餅上,小狗很生氣,用手把小蟲趕走了。可是卻把月餅拍到了另一邊。它“汪汪”地叫起來。我連忙說:“別生氣,姐姐再給你一塊。”它好像聽懂了我的話,不叫了。
在銀色的月光下,媽媽給我和弟弟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她說,美麗的嫦娥偷吃了仙丹,飛到了月亮上,再也回不到人間了,只有一只玉兔陪伴著她。她好孤獨!嫦娥姐姐,請你下來,和我們一起分享月餅,好嗎?媽媽又告訴我們,其實,月亮上沒有人,也沒有別的生命,只有很多環形山,只有一片寂靜。我想,假如有一天,我能乘坐飛船,到月亮上,那該多有趣啊!
中秋節的這天,我真快樂。
中秋節四年級作文 篇6
中秋節快到了,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去臨海羊巖山上賞月。我想:山上的地勢比較高,是不是看到的月亮會大一些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上了山,住在一個四面八方都是茶園的觀景房里。
我們去了茶園旁邊的一塊草地上,在草地上我看到了很多昆蟲:有蟋蟀、癩蛤蟆、螞蚱、蝴蝶……我還看到了一只很大很大的黑蝴蝶,蝴蝶翅膀上面有幾只閃閃的假眼,十分漂亮。
吃過晚飯,來到了空曠的茶場上。仰頭望天空,發現月亮和星星全都被厚厚的云層給蓋住了,我正在遺憾中,過了一會兒,云層散開了,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展現在我的眼前,這讓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也想飛上天,到月亮上去看看。
中秋節四年級作文 篇7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提起這句詩,我就會想起每年中秋節做月餅的快樂。月餅的香甜和自己親手制作的那份愉悅,難道就是嫦娥贈與我們的禮物嗎?今年,又到了做月餅的時候了。
今年我們做的月餅與往年不同。往年我們做的月餅都需要烘烤一下,今年的不需要啦!因為今年我們要做的是——冰皮月餅!聽起來就很好吃,冰爽、絲滑、香甜可口。
中午,我們迫不及待地來到教室,著手準備月餅材料。我們先領取了帽子,防止調皮的頭發掉進香噴噴的月餅中。然后,戴上干凈的手套。最后,每人領取兩個冰皮、兩種不同口味的餡、兩份預拌粉和摁壓器。
所有的材料準備好后,我們開始做月餅了。我們首先把預拌粉灑在冰皮上,使冰皮變得光滑。然后把冰皮放在手心,用另一只手摁壓,壓成餃子皮的形狀。最后把餡輕輕的放在冰皮中間,像媽媽包包子那樣,小心翼翼地把冰皮一點一點拾起來,整體拾起來后揉成一個球形的形狀。如果拾不起來邊,就直接揉成球的形狀,在慢慢轉的過程中,冰皮就會把餡包裹住。最后,把做好的球放進摁壓器中,印上漂亮的花紋。如果第一次沒摁好、第二次也沒摁好、第三次還是沒摁好,那你就得把你的耐心拿出來,繼續重復包裹。最終,總會做出一個漂亮的冰皮月餅。
怎么樣,你們想做嗎?
中秋節四年級作文 篇8
馬上要過八月十五中秋節了,星期五下午,我們班在周老師和叔叔阿姨奶奶們的組織下,讓我們親手為爸爸媽媽做月餅。
首先,檢查手指甲剪了沒,手洗干凈了沒。叔叔阿姨們為我們準備了揉好的面和餡,每人發了一塊,我用手揉成了坨,再添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我喜歡黃色和紫色,所以加了一些到白色面團里面,然后壓一壓,壓扁了后,把餡放在皮中間,包好后,再放到月餅模具里一壓,就做成了。
我做了兩個,一個黃色一個紫色,一個給我和弟弟吃,另一個給爸爸媽媽吃。我先試了一口,覺得很好吃,不知不覺就把這個吃完了,實在忍不住饞,把剩下的一個也吃完了。回家后,我跟爸爸媽媽分享了做月餅的快樂,爸爸媽媽弟弟都很想吃,媽媽說下次一定要再買些材料回來讓我做給他們吃。
中秋節四年級作文 篇9
我度過了許許多多的節:如“六一”兒童節,端午節,春節……
中秋節在8月15日,中秋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也叫“仲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 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 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于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 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 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實用】中秋節四年級作文匯編九篇】相關文章:
【實用】中秋節四年級作文匯編8篇01-21
實用的中秋節四年級作文3篇01-21
【實用】中秋節四年級作文匯總7篇01-16
【實用】中秋節四年級作文300字四篇01-29
【必備】中秋節四年級作文匯編9篇02-02
【精選】中秋節四年級作文匯編六篇01-31
【精品】中秋節四年級作文匯編9篇02-03
四年級作文過中秋節12-31
【實用】四年級玫瑰作文匯編六篇01-22
【實用】趣事四年級作文匯編5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