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四年級啟示作文合集7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啟示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1
我們讀了《滴水穿石的啟示》以后,非常贊同作者的觀點,作者認為,一個人如果想干成大事,他必須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否則,他再有才能也無法干成事.
作者寫出這篇課文肯定是有道理的,這篇課文舉了古今中外的三位名人:明朝著名的醫藥學家,編 寫《本草綱目》的作者地時珍,世界發明大王,擁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的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現代著名書畫家,做畫不拘泥于陳規的齊白石,全部都具有水滴的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滴穿人生路上的一塊塊頑石,最后取得成功."
東周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小時候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只要一放學就躲到山洞里偷《詩經》.經過了整整三年,屈原熟讀了《詩經》305篇,在《詩經》里,他吸取了很多對他終身有益的知識,最終使他成為一代著名的詩人.
法國著名科學家達爾文,小時候非常刻苦的學習,經常忘了吃飯和睡覺,讀書一讀就讀到天亮.長大后根據理論提出《進化論》的觀點.
我國宋代大文豪司馬光,以前非常貪睡,他便自己做了一個警枕,每天不亮就開始讀書,長大了以后,完成史學巨著《資治通鑒》.
..................
這樣的人還有許多許多,我們只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2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滴水穿石”這四個字,今天,我對“滴水穿石”這四個字又有了更加透徹的了解。
我們知道,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把一個石頭放在水滴的下面,水滴連續不斷的滴打石頭的一個地方,就可以把石頭穿破!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水滴那樣的話,就可以成功。俗話說得好:“有志者事竟成!”張海迪是一位知識淵博的人,雖然它下半身失去只覺,連大、小便都不能控制,但她并沒有因為自己是殘疾人而放棄學習,放棄人生的追求!相反,她雖然沒有上過一天學,但自己學完了中、小學的全部課程,而且自己還自學了英語、德語、世界語等語言。她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便少喝水、少進食,有時甚至不進水,長期下來,她的身體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即使坐在輪椅上她也堅持學習。她也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習,終于成了一個知識淵博、見多識廣的人。另外,她還學習了修理電器和一些醫學知識!
是啊,連一位殘疾人都能夠成為一位學士淵博、見多識廣的人;連小小的水滴都可以穿破堅硬的石頭,難道我們能退縮嗎?我們不但不能退縮,反而要努力學習知識,也像張海迪那樣堅持不懈,也像水滴那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去學習。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3
在我家對面一幢房子單元門的小屋頂上,開著幾百朵金銀花。一朵朵小花,就像綻開著笑臉,又像吹著一個個小喇叭,在碧綠的葉叢中顯得格外明艷。在陽光下,它們閃著金光銀光,非常耀眼。
可是,二年前,這小屋頂上,只有黑黑的瓦片,沒有這樣的蔥綠,也沒有這樣的耀眼。
眼前的這份明媚,或許是三年前,一顆種子隨著狂風吹到了水泥縫隙中。
冬去春來,春天到了。那顆種子靠著頑強的生命力把根一點一點的鉆進了水泥里,把水泥化作了滋養它的土壤,并長出了第一片葉子,開出了第一朵嬌嫩的金銀花。
夏天到了,火紅的太陽烤著大地,大地就像一個大火爐。很多花草樹木經受不住這樣的炙烤,紛紛枯死。可金銀花卻把太陽光當成了豐富的能量,最終活了下來。
秋天隨著第一場秋雨來到了人間。一陣一陣的狂風把許多黃葉吹落了,每棵樹都像被扒掉了皮一樣,沒有生機。可是,金銀花卻把這陣陣狂風化為傳播自己后代的動力,讓子孫在五湖四海安家。
這小小的金銀花,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只要我們堅持和樂觀,就會在第二年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4
我從小就喜歡玩水,經常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各種各樣的水邊去游玩。
周末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爬山,途中在一條小溪旁休息。小溪中那叮叮咚咚的流水聲,就像一首動聽的歌謠吸引了我,我循聲望去,原來我身旁的這條小溪正從山上流下來,又不急不緩地向山下流去。
然而在前方不遠處,一塊大石頭橫在小溪中間,本以為會石頭擋住小溪的去路,我很揪心,結果它一點也不擔心,只見小溪流不慌不忙,在碰到石頭的一剎那,來了個大翻身,從石頭邊上滑了過去,沒有一刻停留,一股腦地沖向前方,根本沒有前路有阻礙而停止前進的腳步。
再向前,小溪里有許多長長的水草,還有一些橫七豎八臥在水底的`枯枝爛葉,卻都無法阻止小溪前進的腳步。
多么令人贊嘆的一幕啊!我在想:這條小溪從山上一路下來,一定經歷了很多艱難險阻,可它卻勇往直前,永不退縮,向著它的目標一路前進。
我被小溪的精神深深感動了:這不起眼的溪流,竟如此執著和頑強。眼前的小溪讓我想到了自己,我很慚愧,因為我生活中面對困難時,總會退縮,找各種理由為自己解釋,有時甚至放棄前進。
這條小溪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成長的道路上,困難和挫折都是不可避免的,我要像小溪一樣勇敢地去面對,毫不退縮,勇敢地去戰勝它,克服它,這樣我們才能到達心中的目標。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5
我家院子里長著一棵木瓜樹,這棵木瓜樹是我吃了木瓜后,把木瓜籽丟在院子里長起來的。
去年,我爸爸買回一個木瓜,我吃了木瓜后隨手把木瓜籽丟在院子角落里,沒過幾天,木瓜籽它居然發芽長出葉子。過了幾個月,這棵樹就長成了幾米高的木瓜樹。
木瓜樹有筆直的樹桿,葉子是綠色的,一片一片的樹葉就像一把把奇形怪狀的扇子,而且還真能用來扇風呢。不過它的莖卻是那么柔軟,好像一陣風就能把它吹斷似的。
木瓜樹的莖上有一條條長短不一的皺紋,上面還長著一些花骨朵,綠綠的,小小的,就像一顆顆綠豆嵌在樹干上一樣。
再往上看,一朵朵花開了,花瓣是白色的,像一個個小小的喇叭花。金黃色的花蕊,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引來了蜜蜂、蝴蝶來采蜜,為整個院子增添了幾分生機。
木瓜樹剛長出的果,只有紅棗般大小。漸漸地小木瓜長大了,有些有哈密瓜那么大。沒有成熟的木瓜是綠色的,成熟之后變成了黃色,這時爸爸把它摘下來切開讓我們吃,木瓜吃起來很甜很甜。
有一次徐聞打臺風,那天夜里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傾盆大雨,我心想:木瓜樹會不會被刮倒呢?第二天我來到院子里,看見木瓜樹的葉子,果子全刮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我看到木瓜樹很難過。
爸爸安慰我說:“木瓜樹不會死的,只要它有根在,它還會活過來的。”
過了幾天,木瓜樹果真又長出了新芽,不出幾個月,又長出茂密的葉子。
我驚嘆木瓜樹的生命力,木瓜樹是多么頑強啊!我要像木瓜樹一樣,做一個意志頑強的人!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6
有一天,我興高采烈地抱了一盒蠶,來飼養它們。
那些蠶起初是個蠶卵,就像一個淡黃色的小球。里面有準備出殼的蟻蠶。我把這些“小球”放到一個紙盒里,過了幾天,就出殼了。
出殼后的蟻蠶起初是黑色的,大概就三毫米吧。一只只蟻蠶就像一只只小螞蟻。因為蟻蠶太小了,它要移動,只能用洗干凈的毛筆幫助它。
一天又一天過去了,蟻蠶也一天一天長大了,身體也大了。長大后的蠶是白色的。到后來,它漸漸透明,可以看到一條一條黑線,它馬上吐絲了。
一天,我給它桑葉吃,但它卻不吃。它一動不動地躺在那里,我以為它死了,結果過幾天,它又動了,旁邊還有一層皮,它脫皮了。
又經過四次脫皮,蠶開始吐絲了。它開始搖頭晃腦起來,在對我搖頭呢。后來,它吐絲了,先是十字交叉地吐。后來,它們變成一個個蠶繭了。后來,就像蠶出殼時那樣,出了繭。它們變成了一只只飛蛾,飛出了窗戶。
那些蠶讓我想起一首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通過觀察,我深有體會。原來蠶的一生也是很辛苦的,要經過無數次的脫變而成,給人們留下珍貴的蠶絲造福于民。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7
記憶,就像一張網,有些事從網中穿過,忘了,有些卻緊緊地貼在網上,永遠不會忘掉。一次,媽媽帶我去外婆家玩。
剛到外婆家,我馬上就飛奔到雞窩旁,想“守雞待蛋”,雞沒有,蛋倒有一個,我拿起來,想放到桶子里去。咦?怎么這么輕?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用透明膠嚴絲密縫地粘起來的蛋殼。怎么會有一個蛋殼呢?哦,對了,聽媽媽說好像是用來告訴雞在這兒下蛋用的。我掃興地把“蛋”放回了雞窩。過了一個多小時,一只趾高氣昂的母雞經過這兒,看見了這只“蛋”,馬上跳過去,坐到窩里。我看見了這只母雞,以為它是要下蛋,又接著去玩。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又來看,它還是坐在那兒,我明白了,它是在孵“蛋”。我覺得很好笑,它居然連真蛋和假蛋都分不清。我想把它趕走,可我剛靠近它一點,它那尖尖的嘴馬上啄了過來,嚇得我倒退了好幾步。霎時,我感到了母愛的偉大:這只母雞明明知道這只“蛋”不是它下的,卻堅持要孵,趕也趕不走,這充分地體現出了母愛的偉大!
這時,表弟也來了。聽我說了這件事后,告訴我有個地方也有一個雞窩,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小雞破殼而出的場面。我一聽,三步并做兩步跑過去,果然也有一只母雞在孵蛋。忽然,母雞身下的蛋發出了“嗒,嗒嗒……”的生命之聲——小雞要破殼而出了!母雞馬上走出了窩。我馬上叫媽媽來看。“嗒,嗒嗒……”幾個雞蛋上露出了米粒大小的孔,隨著小雞的敲擊,孔變成了黃豆大小,另外幾個蛋也有米粒大小的孔了,接著,幾個濕漉漉的小腦袋從蛋里探了出來,可還剩一個蛋上只有米粒大小的孔。“嗒,嗒嗒……”透過小孔,隱約看到小雞正用力地敲擊著蛋殼。過了好幾分鐘,蛋上還是只有米粒大小。這時表弟看見了,實在看不下去了,伸手就要去剝蛋殼。媽媽一把拉住他,說:“如果你現在幫它剝了殼,看似救了它,實際是害了它。還記得你上個學期的〈〈自然之道〉〉那篇課文嗎?我們不能違反自然之道啊!”
母雞愛孩子,但卻不能幫孩子啄開蛋殼,因為如果連出生第一關都過不了的話,那么就很容易夭折,這才是真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