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四年級啟示作文合集六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啟示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1
今天又要參加學校的作文現場賽,我的目標是年級組第一名。我在心中默默地問自己:“那么多有實力的選手,我能行嗎?”但我又馬上鼓勵自己:“只要認真寫,我能行!”
到了學校,我看見許多參加作文競賽的同學都在做賽前準備:他們有的在大樹底下獨自思考;有的三五成群在樹下說說笑笑很輕松;有的則在座位上閉目養神。這時,我仿佛又回到第一次參加作文競賽的現場,我越想越緊張,腦中一片空白。我自言自語地說:“時間啊時間,你過得慢一點吧!”
可時間不等人,老師在教室門口喊:“參加作文比賽的同學到科學教室參加比賽。”此時,我更緊張了,手心里濕漉漉的,胸口好像有只小兔子在不停地跳。來到比賽的教室,我沒有直接進去,而是在門口長長地吸了一口氣,使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等情緒調整好了,我走進教室。當老師發下作文題后,我仔細地一看,原來是我擅長的看圖作文,我的心情終于平靜下來。我開始構思,完成后動筆寫,我越寫越有勁,作文的大門仿佛向我敞開了,連手上的筆也好像在鼓勵我說:“加油!加油!”
教室里很安靜,大家都在埋頭寫,只聽見“沙沙”的聲音在紙上流淌……
此時,第一名對我來說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我戰勝了恐懼,享受了寫作的樂趣。
快樂虎點評:小作者以一次親身經歷的作文比賽,把我們帶入了比賽的緊張氣氛中,尤其是心情的描寫非常到位,確確實實讓我們也緊張了一回。最后的結果也令人眼前一亮,讓我們也得到啟示:有時候,結果有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過程。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2
啊!又是一個美妙的周末。早晨,我來到了體育場時不時就能看見那嬌小的幼苗。
那嬌小的幼苗,是多么的堅強啊!它并沒有人類的呵護,只靠那一簇簇刺眼的陽光和一滴滴嬌弱的雨水使它從堅硬的泥土中鉆出。
那嬌小的幼苗,是多么堅強啊!它不謂狂風暴雨的襲擊,也不謂炎熱的酷暑,它還是那樣穩穩的扎在土里。
那嬌小的幼苗,使我明白了一個大道理:只要你堅強,就能跨出第一步,就能離成功跟進一不。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3
我們看到了一盆枯死的文竹,它顯得十分蒼老,全身已經枯黃了,變得十分脆弱,那針狀的枝葉上已經粘上了一層膜。
文竹,原來它是那么年輕,是那么的生機勃勃,一條條針狀的枝葉是那么碧綠,是那么柔軟。一根根枝桿,是那么的鋼勁有力,在風雨中仍然傲然挺立,多么的'頑強,給辦么室增添了一道風景線。文竹死得是多么的可憐,它是怎么死的呢?是因為水分不足嗎?是因為陽光不充足嗎?還是因為主人沒去培育它呢?不是不是都不是,我們猜得都不對。
房子剛裝修好,里面到處是有毒的空氣。文竹進了毒氣中,受不到大自然的撫摸,便得不到清新的空氣,變得十分脆弱,慢慢地就枯萎了。同學們這才恍然大吾。
同學們紛紛上來觸摸枯黃的文竹,手輕輕一碰,文竹就灑下了一根根葉子。
我們不禁想起了文竹的死因,啊!世界被污染了,到處都是有毒的氣體,這樣下去,一大片一大片的森林都會消失。沒有了森林,人類也將漸漸地死去,走向絕路。
文竹之死引起了大問題,我們的世界也被污染了。污染的后果呢?不堪設想呀!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4
水滴石穿”,在于一個韌勁。一個人不管做多么困難的事情,如果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那么不論他的能力是大是小,當他的努力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我國清代的鄭板橋成名之初,其畫獨樹一幟,詩也寫得清新雋永,可是字卻寫得軟弱無力,于是他下決心苦練,日日練,月月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于練就了一手瀟灑的書法,使他贏得了:詩、畫、字“三絕”的美譽。
“水滴石穿”,還在于滴落的每一滴水,都是向著一個方向,落在一個定點上,它的方向明確,目標專一。如果不是這樣,水滴恐怕永遠不可能穿石。同樣,我們在為遠大的理想而奮斗的過程中,也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決不能見異思遷。晉朝的大文學家左思,幼時曾先攻書法,后又致力于彈琴,然而都學無所成。父親對他失去了信心,曾對朋友說:“左思的智力才能還趕不上我呢!”聽了這話左思受到很大的刺激,于是發奮讀書,終于寫成了“洛陽紙貴”的《三都賦》。有人看到陳景潤摘取了數學王冠的明珠,就幻想當數學家,于是開始鉆研數學;可是看了一本好小說以后,就轉而想做作家大夢;可作家的夢剛剛開始,又迷上了音樂;又是弄專業書,又是拜師,仿佛自己不久便可以在舞臺上一展風采了。像這樣沒有明確的方向沒有專一的目標,即使水流不斷,又怎么能“石穿”呢?
一句話,水滴石穿,關鍵在于一個“恒”字,一個“專”字。又“恒”又“專”能出力量,又“恒”又“專”能出智慧;又“恒”又“專”能出奇跡。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只要不驕不躁,永不氣餒,矢志不移,始終如一,有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信念,在學習上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績,將來就會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5
在我金色的童年中,書籍一直伴隨著我,如:故事書、童話、作文書……但讓我回味無窮的書,必然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了。
這本書的作者和主人公都是海倫。凱勒。她生于1880年----1968年。
馬克吐溫說過:“19世紀有兩位奇人,一個是拿破侖,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海倫。凱勒是不幸的,在生命的八十八個春秋中,有八十七年是在沒有光明、沒有聲音的孤獨歲月里度過的;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幽閉在黑暗與沉寂世界里的聾盲人,在來自波士頓柏金斯學校的家庭教師----安妮。沙利文小姐的“陪讀”下,完成了在拉德克利夫學院的所有課程,后來又成為了通曉英、曉、德、拉丁和希臘五種語言的作家和教育家。
在她成功之前那一段艱難的歷程中,一直用“忘我就是快樂”來鼓勵自己。海倫。凱勒僅用這句話以及自己超出常人的決心和毅力是自己成功,這種精神讓我敬佩不已。接著,我閉上眼睛,在我最熟悉不過的客廳里來回穿梭,可是,事情比我預想的還要艱難。每走一步都是那么驚心動魄,每走一步都像是掉進了無底深淵,最終,恐懼使我睜開了眼睛。今天,我第一次走進了盲人的內心世界,體會到了海倫。凱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這本書會給讀者以心靈的凈化與啟發,并從中感悟到一個人生哲理,那就是“在困境中永不放棄,在順境中珍惜生命。”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6
我八歲那年,螞蟻給我留下了深刻得啟示。
那一年,我對螞蟻出于好奇,用泥土把一個螞蟻洞埋了起來,然后用腳踩的平平的。正在我得意時,去外邊覓食的螞蟻回來了,它們一看到自己的家被埋住了,就馬上放下食物,挖起自己的家來。
快挖開時,另一個螞蟻洞的蟻王趁“人”之危,想獨吞別人的蟻洞,便馬上派兵去占領那個螞蟻洞,這個螞蟻洞去覓食的工蟻大部分去擋住外來的蟻兵,一點兒也不敢放松警惕,一直等那幾個剩下的工蟻把洞打通,那個螞蟻洞終于被打通了,里面的蟻兵出了差不多20只向蟻王的軍隊進攻時,工蟻才肯退回洞里。
蟻王不肯就此罷休,他就給那個螞蟻洞門口放了一只大毛毛蟲不一會兒,一只螞蟻出來時發現了這只毛毛蟲,它馬上回到洞里,給蟻王說,不到幾分鐘,從洞里出來了一大片兵蟻,他們像是拼了命跟毛毛蟲搏斗著,廝咬著。可是螞蟻自己也好不到哪去,不是死就是傷了,當那只毛毛蟲精疲力盡的時候,蟻兵全軍進攻,把毛毛蟲撕成了碎片,一點一點的運回了家。這時,那個一國的國王才知道自己打不過人家,所以他只能撤退
螞蟻讓我知道了團結就是力量!
【精選四年級啟示作文合集六篇】相關文章:
【實用】四年級啟示作文合集五篇02-27
四年級啟示作文300字合集8篇02-25
【精華】四年級啟示作文合集十篇02-25
四年級啟示作文300字合集7篇02-25
【精選】四年級啟示作文300字3篇02-13
精選四年級啟示作文300字三篇02-09
【精選】四年級啟示作文300字九篇02-24
精選四年級啟示作文300字7篇02-24
精選四年級啟示作文300字4篇02-17
【精選】四年級啟示作文匯總8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