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元宵節四年級作文合集五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四年級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1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聽說我們桂花城的元宵節與眾不同。究竟是怎樣的呢?我懷著好奇心走下樓去,到了樓下又是別有一番風景。只見物業的叔叔阿姨們,都在忙著布置元宵節活動要用的東西,有的在貼燈謎,有的在準備禮品,還有的在準備高壓鍋、面團和餡料,有的在布置場地……一切準備完畢之后,物業阿姨宣布:“桂花城的元宵活動現在開始!”之后人人都忙了起來,我也不例外,奔向我喜愛的活動場地。
我先去猜燈謎,我想:我不如先去猜幾個簡單一點的,這樣就可以多得一點禮品。我找到一個燈謎,謎面是這樣的:輕如鵝毛,大如西瓜。我眼珠子轱轆一轉,腦子一想,咦!這不是氣球嗎?我趕緊把答案告訴了物業阿姨,結果我真的猜中了,阿姨給了我一個碗墊。我拿著碗墊,心里高興極了。我抬頭看見有人在拔河,我就湊過去瞧瞧。在一輪比賽結束后,我也加入其中,接過繩子站在隊伍的最后,牢牢地拽著繩子。只聽裁判吹了一聲哨子,我便奮力往后拉,感覺渾身的力氣都集中在了手上。最后,由于對手大多數都是身強力壯的大人,我們隊輸了。不過,我們依然玩得很開心。
做完活動,我感覺有點餓了,我就跑去包湯圓。桌子上有10個小面球,和一大碗餡料,我先把面球壓平,再拿一小團餡料,放在面餅的中心,在包裹起來,再用手心把他們搓圓,一個湯圓就這樣做成了。我一口氣做了10個湯圓,煮熟了之后,吃起來格外的好吃。
我明白了:只有自己親手做的,才是最好的`!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2
今天是正月十五,皓月當空,銀光灑滿大地。我們吃個晚飯,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印臺山下東正街的天橋上觀看禮花。
啊!好熱鬧呀!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臉上洋溢著愉快的笑容,興高采烈地聚到這。
“多漂亮啊呀!”才放出幾束煙花,我就已經陶醉在這迷人的夜色中。忽然聽到幾聲巨響,天空中出現幾個亮點,緊接著無數條“小蝌蚪“一齊飛向天空。過了一會兒,又是一聲巨響,又一個亮點出現了,“啪”的一聲,開出許多黃色的小花,漸漸地變成了綠色、緩緩地又變成了紫色,真是美極了。像太陽一樣絢麗多彩的禮花,有的像孔雀開屏,有的像鐵樹開花;有的像蘑菇。。。。繽紛的禮花一次又一次劃破寧靜地夜空,最后放出了一個大紅色的禮花,頓時天空猶如白晝,煙火星星點點地散落下來,好像一顆顆閃亮的星星,緩緩地變成一個個長長的小燈籠,又美麗又可愛。人們歡呼起來了,大家都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接,我也情不自禁地說:“到我這吧,落在我的手中,多么美麗的禮花,讓我應接不暇,一個多小時過去了,人們和我一樣久久不愿離去。
回到家中,我還陶醉在里面,那些燦爛的景象,一直在我眼前浮現,我衷心地祝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我們的生活像禮花一樣更加絢麗多彩。
愉快的笑容興高采烈地聚到這。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3
今天是元宵節,我和爸爸、媽媽在10點左右吃完元宵一起去河津看熱鬧,到了那里,只見人山人海,擠得都喘不過氣來了!“咚咚”,演出開始了!我帶著好奇的心向里面走去,人好多呀,什么都看不見,我只好向前走,走了好長時間,也看不見……
沒辦法,我們只好不看了,可是,也不能不到一個小時回去吧!于是,我們一家三口到了九龍公園,九龍公園的人相對來說較少,我們抄近路走,近路是土坡,我們爬呀爬,經過十幾分鐘的奮斗,終于爬上了坡頂。在最高處往下看,好美啊!淡淡的霧氣里“漂浮”著許多房屋,仿佛是童話里的仙境。今天雖然沒看到熱鬧,但是卻領略了人間仙境,也算是一種美的享受。再見了,九龍公園。
下午,爸爸開始裝火鍋,我在一旁默默地看著,看得入了迷。
原來,裝火鍋是這樣的:一層白菜,一層肉丸子,一層海帶,一層瘦肉片子,一層木耳,一層肥肉片子,最后澆上用醬油、味精、生姜粉、鹽等調成的汁子。這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善于動腦,勤于思考,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獲。
夜幕落下,炮聲陣陣、禮花聲聲,還來不及看元宵節晚會,媽媽說:“快去寫作業了”,于是我提起了筆,寫下了這篇見聞。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4
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我的生日和傳統文化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我的生日跟元宵節是同一天。
元宵節有一個感動人心的傳說:有一年,長安的天子,命自已的寵臣東方朔到御花園折梅花,東方朔在御花園里恰巧遇上了宮女元宵投井,便上前搭救,并問她為什么要投井,宮女元宵淚流滿面地說:“我進宮之后,再也沒有回家敬過孝,我很想念父母和妹妹”。聽后,東方朔就答應元宵和父母見面。東方朔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自己以為聰明的辦法,他扮成一個算命先生,很多人都向這位算命先生算命,結果算到的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算命先生讓他們去求當今的天子士。天子見后,就讓城外的百姓進城觀看花燈。就這樣元宵跟父母和妹妹見面了。
從此,就有元宵節放禮花、觀花燈的習俗。到那天晚上,我和姐姐、哥哥、爸爸、媽媽一起去靈湖觀禮花。一到場,禮花表演就開始了,爸爸連忙把我抱起來,一個紫色的禮花直沖云宵,慢慢地像花骨朵兒一樣綻開了,緊接著,許多色彩不一的禮花飛上了天空,瑰麗無比,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波濤洶涌的大海,有的像揚帆起航的船只,有的像撐開的大傘,有的像串串雨絲,有的像爆米花,還有的像一盞盞小巧玲瓏的燈籠。看!一個大瀑布從天而降,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繽紛的禮花把天裝點的奇幻而美妙。突然,又一個大禮花“咚”的一聲飛上了天,這個禮花可和別的大不一樣,里面出現了幾個紅燈籠,徐徐飄落,可真是太神奇了!最后,小禮花開始燃放起來,色彩各異,撒滿了整個天空,分不清哪是星星、哪是禮花。
奇妙的元宵節,伴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生日。
元宵節四年級作文 篇5
這一天,各家晚餐都吃米粉團子。小粒無餡的為“糖圓”,大顆有餡如百果、棗泥、油水的稱“元宵”。晚間家宴后,外出賞月觀燈。
入夜,火樹銀花,大街小巷到處彩燈游動,令人目不暇接。處處敲鑼打鼓,鈸鐃蕭管齊奏鬧元宵。女士結對出游“晾街”,正是“邀月客邀邀月客,看燈人看看燈人”,熱鬧非凡。當時有首兒歌描述常州燈市的盛況:“甘棠橋,對鼓橋,鼓樓對著廟門口,鏜鏜鏜!燈來哩!燈來哩!嗲個燈?一團和氣燈,二龍戲珠燈,三元及第燈,四面如意燈,五子奪魁燈,六角鳳菱燈,七子八婿燈,八仙過海燈,九蓮燈,十面芙蓉燈,鏜鏜鏜,燈來哩!后面還有一條老龍燈,一跳跳出二十四個小猢猻,嚇得娘娘小姐呆瞪瞪。”
太平軍攻克常州后,每逢元宵節,“圣兵”敲起“太平軍鑼”歡慶元宵。青云坊兩側戲樓上,太平軍男女“圣兵”化裝演唱灘簧,軍民同樂,往往通宵達旦。這天,街頭巷尾常有五至七人在一起,手提鑼鼓,邊敲邊行,俗稱“浪街元宵”。來回路線不能重復,稱“走三橋”;有的途中摘一把初出葉的菜,拭衣領,稱為“解發膩”,鄉間姑娘還把禿帚、竹枝等用麻莖扎成一丈來高的蘆炬,在田間焚燒,謂“照田財”,以占卜干旱和雨水的情況。
這就是常州的元宵節。
【【精品】元宵節四年級作文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元宵節四年級作文合集八篇02-15
【精品】人四年級作文合集六篇02-21
【精品】四年級春天作文合集六篇02-20
【精品】四年級上冊作文合集6篇02-20
【精品】四年級敘事作文合集7篇02-19
【精品】四年級優秀作文合集6篇02-17
【精品】四年級下冊作文合集10篇02-13
【精品】四年級春節作文合集5篇02-26
【精品】四年級秋天作文合集6篇02-24
【精品】四年級敘事作文合集5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