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四年級清明作文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清明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就是一年里那個悲傷的節日‘清明’,今天的眼淚猶如下雨一樣,不停的流,心情不禁難過了起來。
今天我會老家祭奠那以去世的親人,當我們來到他們的墳墓面前,總會帶上一些菊花放在墳碑上,再帶上一些他們喜歡吃的食物。我小的時候一直以為這不是什么重要的事,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這是每年不可缺少的一件事。站到太爺爺的墳墓面前,我并沒有哭出來,而是冷靜的站在那里,但心里其實很難過。一直到家人把香點著,我才回過神來和家人給太爺爺磕頭。
晚上,我們回到家以后,沒有一個人說話,接著,媽媽慢悠悠的走進房間,父親低著頭,讓人看不到他的表情,也安靜的回去了。只有我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我一聲不響的走到陽臺,看著夜空,慢慢的回憶那些已去世的親人們,因為人們都說:“人去世會變成天空中的一顆星星,我也想看一看我的親人會是哪一顆星星。”我不知不覺得流下了眼淚。
每年都有清明節,每年都有不同的悲傷,這悲傷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在思念中我明白了,燕子能飛回來,小草也有復蘇之時,可失去的親人卻再也不會回來了。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在這二十四節氣中最為讓我不順眼的節氣來了。
清明的雨下得并不大,卻紛繁且令人不快,如同一個悲傷的孩子,在他要放聲大哭的那一剎忽的被堵住嘴——那是他自發的用自己的手來堵,細細的,而又很長很長,不間斷地哭。陰沉的天空滿是鉛灰色的碎點,把人的心情也不由地擠壓成了鉛灰色。
我看了看距清明正節還有兩天的天空,不由得眉頭一鎖。還沒到正節呢,就哀傷成這樣子,到了正節會怎么樣?居于蒼穹之上的那個嬰孩會放聲大哭嗎?
伴著這樣的想法,寒食那天去鄉下時遇見的白事成為了我討厭這個節氣的又一大理由。
生者已逝,天空卻在他們被淚沾濕的衣襟上又染上了一道透明而沉重的痕跡,他們行走在路上,猶如一條純白的銀蛇在鉛灰的世界中痛苦而又頑強的扭動著自己的身軀。
真令人不明白啊!
我的大腦一片混亂。從那一刻之后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將看不見逝者的身影,可我們卻在為他們而傷心——
值得嗎?
世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會誕生或消失生命,我們沒理由為他們悲傷啊!
不對不對!
我把自己拉了回來。
猶如一些人所說,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是偉大的,生與死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們留下了什么。
我的確不喜歡生死交替,但面對紅白喜事,我卻不由得因為他們的快樂而快樂,因為他們的悲傷而悲傷。
因為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對于這個世界的愛。
我也曾想過,當我的親人合上了那雙滿懷對世界的愛的雙眼時,我該報以怎樣的情感。他們讓我開心過,讓我仇恨過,讓我失落過,讓我興奮過。雖然有時會讓我百般不順眼,可到頭來,我早已發現了他們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基,他們是我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人。
為何血濃于水,只因愛在心間。
突然,我感到那陰森的天空,開了一條雪白的口子。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3
又是一個清明,這是我們為母親祭奠的第六個淸明。站在母親的墳前,淚水不停地滑落一一心很痛。
母親生前,每一到淸明,母親總是為去世的祖輩們忙乎著祭奠用品,先用簍筐裝好再用扁擔挑著去祭奠。兒時的我們總跟在母親的身后頑皮地嬉鬧著。那時的清明對于我們來說僅僅是緬懷先輩也是個能讓我們在田園里開心玩耍的日子,而如今清明卻已成為了一種無法釋懷的痛。
記得在讀師范的時候,教我們的文選老師給我們讀了一首余光中的《鄉愁》,那時的我因S為母親的健在,也就沒有深切的領會詩中那沉甸甸的“愁”。如今母親走了,余光中的那段詩句才感悟心中。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冰冷冷的石堆把我和母親相隔,再也找不回昔日的音容相貌。心很痛,只因為母親過早的離開了我們。今曰又已是淸明,唯有買些母親生前喜歡用的東西祭奠她-----但愿母親能收到我們為她準備的祭品也但愿我那可親的母親在那邊過得好,過得無病無痛快樂無憂的日子。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4
天漸漸破曉,深藍色的天空還嵌著幾顆殘星,一彎余月仍然依依不舍的鉤在天上。風兒輕輕地吹著,葉兒輕輕地舞著。
遠處,灰蒙蒙的山,綠茵茵的樹。我欠起疲憊的身子,下床,為清明的高潮做著簡單的準備。用水捋過臉頰,好清涼啊!把一夜的勞累帶去,將一天的開懷帶來。大家陸續起床,村子漸漸熱鬧起來了,可是少了些喜悅,唉!由于這是去看望去了另一個世界的`親人們的日子啊!
綠林中回蕩著家人空泛的歡笑聲,雖然是笑,可讓人心碎。我默然、快步的走著,不久,到了外祖母的墓前,心中又浮現了她慈祥的面容,我又久久的沉浸美麗在回憶里,無法自拔,哥哥喊我了,我才回過神來。
大家做著簡單,但又不可缺少的準備工作:拾柴火,把老人生前愛吃的點心供在墓前,除掉墳上的雜草,燒香、燒紙。我們常常到這兒來玩,對這兒再熟悉不過,可是現在,卻倍感陌生,也許是由于今天的節氣,也許是由于思念的折磨。
我和哥哥徜徉在陽光下,說著,笑著,可我深深的懂得,哥哥和我一樣,在心靈深處哭泣著,被曾經那些溫暖鮮艷過的畫面割著,刺著……
回憶像旋轉的木馬,在腦海里轉不停,好美好美,可,心就這樣美美的痛了。
哥哥突然問我,“想她嗎?”“還用問嗎?嗯……很想她,很想很想。你也一樣吧?”我抬頭,卻看見哥哥的臉上寫滿了無奈。“呵,是啊,我是明知故問了,但,心里就是這樣問的,也不知為什么。瑤瑤,‘思念是會呼吸的的痛’說得好對啊,這思念已經植根在我的心田,長得越來越茂盛,帶來好多好多痛啊……”“嗯嗯”說著,淚差點就流出來了,忍著,硬逼了回去,由于她說過“瑤瑤,要堅強啊!”
下山了,忍著悲傷,忍著不舍。
心情壞了好了,一念之間的事,但愛她永遠不變。
“昨天走著我們的路,今天留下我的孤獨,瑟瑟的風兒刮個不停,生命在嘆息,我的親人,你在哪里?早晨為你摘的鮮花,下午成為你的葬禮,一塊石板隔著兩重天,墻都成了窗,卻不見光。用手托起靈魂,輕輕撫去你的憂傷,把苦難留在地上,輕輕的去吧……”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5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媽媽早早地來到了外婆家,準備包清明馃。
來到廚房,外婆已經做好了面團,這個面團白白的、大大的,可有彈性了。只見外婆從面團中取出適量的面團,揉成一個個乒乓球大小的“白球”,再把“白球”壓成餅狀。可是這個“小白球”好像在逗我似的,非常有彈性,壓下去又彈上來,我使出了九年二虎之力才壓扁。然后再用勺子舀出適量的菜,放在面團中間,最后抓住面團的兩邊像包餃子一樣往中間合,變成一個增大版的“餃子”,誘人極了,真想把它給吃了。
外婆把青明馃放進鍋里煎,不一會兒,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從廚房里飄出來,饞得我直流口水。外波把一個個金黃的青明馃端出來時,我們立刻撲上去狼吞虎咽的吃起來,那味道簡直是“天下第一美食”,好吃得不得了。
這個清明節過得真有意義!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6
“明天放假了!”“明天放假了!”“明天是清明節,全國放假!”……隨著同學們的歡呼聲,同學們紛紛走出了校園。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就隨著爸爸回到農村的奶奶家。一進家門,就見奶奶在忙著包粽子。我問:“奶奶,您包粽子干什么?”奶奶笑著對我說:“包給老祖宗吃呀?等會你去上墳記得帶去呀!”我甜甜地答道:“好。”其實,我是回想起以往過節吃過奶奶包的粽子,那香味……“嘿嘿!等會我多吃幾個才是。”
下午兩點多鐘,伯伯一家四口,我們一家三口,叔叔一家三口,連同幾個爹爹的幾家人,二十幾個人浩浩蕩蕩的隊伍向墳地走。我們有的攜帶酒食果品,有的拿紙錢,有的炮,有的拿鐵鍬,有的拿柴刀等物品,說說笑笑來到了墳地。
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放鞭炮,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當然,我吃得最多的是粽子——兩個。伯伯叔叔都笑話我,我可管,只要自己喜歡就行。
呀!吃撐了,連晚上的團圓飯都吃不下了。可惜了那雞腿鴨腿海蝦。還好,離開奶奶家時,奶奶給我捎上十幾根我的最愛——粽子。
這就是我每年過的清明節。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7
今天是4月4日,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傳統清明節,它大約起始于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這一天,除了傳統的掃墓,紀念先人的活動外,還有踏青、春游等一系列風俗。
在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先人生死別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真是個富有特色的節日,就在這一天,我們小記者團全體師生在烈士公墓前,祭奠先烈。首先,我們脫帽,行注目禮、唱國歌,老師還給我們講述了傳統清明節的由來,介紹了公墓的建造和結構,然后,我們集體朗誦詩歌,“都說這個節日的春色,非常濃稠;都說……”公墓前回蕩著我們深情的朗誦聲。接著,我們為先烈們獻花,老師還帶我們去踏青了呢。
這是一個綠色的季節,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一個新的生命開始的季節。我們堅信,稚嫩的對岸肯定是豐滿的成熟;我們堅信,青澀的前方無疑是飄香的豐收。牽著清明的手,我們情系九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召喚,激勵著炎黃的骨肉。
讓我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緬懷過去,展望未來,珍惜生命吧!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8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像去年一樣跟媽媽一同去為外公掃墓。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著媽媽:"媽媽媽媽,爺爺是長得什么樣子呢?"媽媽總是跟藹可親地說:"就跟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媽媽讀四年級的時候就去世了,也沒留下一張照片。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們迎來的便是年過六旬的外婆。我來到房間里,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里。下午,太陽當頭照,我、媽媽、大姨跟外婆頂著烈日到山上給外公掃墓。一到山下抬頭仰望,就看見滿山一派翠綠的景象。大姨扛著鋤頭一會把這叢草給除了,一會又把這根刺藤給割了。不一會,一條小路就被我們給"開辟"出來。
來到外公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滿青苔的陶罐,封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這里面裝著外公的骨灰。大姨跟奶奶開始除雜草,她們一會把墳墓上的小山竹給鋤了,一會又把雜草給割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干干凈凈的墳墓。
我麻利地從袋子里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外公的墳墓上,最后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陶罐,聽媽媽說,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鴨蛋、香噴噴的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餞……
我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隨后,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這炮聲好像是外公在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來:"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媽媽對我說:"孩子,你別哭!人死了不可能復活。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后,媽媽拉著我的手跟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