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四年級收獲作文三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收獲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收獲作文 篇1
“耶!我們得了第一名!”拿到軍訓塑身型訓練團體第一名的獎狀的那一刻,我們全班歡呼雀躍起來,楊老師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可是我們全班師生和教官五天來辛苦努力的結果。
軍訓前,全班同學都很興奮,也很期待。軍訓那天,我們早早地到了學校,穿上統一整齊的服裝,等待著軍訓的開始。我心里想著:這次來給我們軍訓的是哪位教官呢?他會很嚴厲嗎?當教官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地向我們走來時,我覺得他們穿著軍裝的樣子好威武啊!這時一個個子不高,皮膚較黑的教官站到我們面前,他就是我們的洪教官。接下來幾天,洪教官就訓練我們站軍姿、隊列動作,幾個看似簡簡單單的動作,練得我們腰酸背痛、雙腿發軟,這對于平日里過慣舒服日子的我們,可真是一種煎熬啊!好幾次我都想偷點懶,可是看到洪教官一絲不茍、不厭其煩的教學,同學們刻苦訓練的樣子,我告訴自己必須堅持,不能拖班級的后腿。我想其他同學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吧,這就是集體的力量。就這樣在我們全班五天來的'堅持和努力下,在最后一天的考核中我們終于取得了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
這次軍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情經過不斷地重復就會變成一種考驗,只有通過努力和堅持才會獲得成功,有所收獲。
四年級收獲作文 篇2
這是一節感覺很快樂的課。
我們要進行第十一課《晏子使楚》的第一課時的學習,主要任務除了初讀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就是生字新詞的教學了。
“臣”是學生很容易寫錯的一個字,很多粗心的學生會把它和“巨”字混淆。
備課時,我突然想起在網絡中看到的一個笑話:
“臣”對“巨”說:“同樣的面積,俺可是三室兩廳啊!”
心想:如果找出兩個字的不同后再這么調侃上一句,學生可能會記得更清楚。
我把“臣”字板書在黑板上,問學生:它和哪個字像一些?學生們很快回答出“巨”字。比較后,我用紅粉筆將“臣”字中間的兩筆描紅,然后故作很隨意的說:“哎!同樣的面積,俺是三室兩廳啊!”學生們先是一愣,有聰明的就開始大笑起來。還有人在下面認真的數了起來。笑聲中我又用紅粉筆將要掌握的兩筆作了強調。
……
“賊”字的右半邊“戎”字學生經常會寫錯,而“戎”字是我們第二課剛剛學過的生字。
我將右半邊寫在黑板上,問:“這個字怎么讀?”結果答案紛呈,有讀“戒”的,有讀“戎”的。
哭笑不得中我又把“戒”字寫在黑板上,感嘆道:“唉,區區一筆,差距咋就這么大呢?一個是威武的軍隊,另一個咋就成了豬八戒了呢?”
學生們笑了起來。還聽到有的學生說:第二課才學的“戎”字,怎么就忘了?
“那到底有了什么才成賊呢?”
“戎——”學生們大聲回答。
……
“敝國 ”,古語中的“我國”。
我叫了將手舉得高高的趙文博同學起來,聽到了一個很“雷人”的回答:我國,古代的“咸”稱!!!
隨即明白:這孩子把謙虛的“謙”字讀白了。
我趕緊把他叫起來,“認真”地說:應該是“甜稱”吧?
(哈哈哈……心里偷笑了無數次……)
誰知,他竟然一本正經的回答:是。
他可能認為老師說的就是對的。
“我要說它讀酸稱呢?”
他一臉茫然。
我趕緊把“謙”字寫在黑板上。同學們恍然大悟,大聲地告訴他:“是謙稱,謙虛的謙!!!!”
……
一節課在快樂的氛圍中結束了。
作業交來了,無論是家庭作業還是聽寫,正確率出乎意料的高。
四年級收獲作文 篇3
國慶節到,我聽媽媽說我在暑假時和朋友們一起種的柚子已經成熟了,我不由得高興的哈哈大笑,嘴里邊說:“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呀!”
我纏著媽媽說:“我們趕快回老家吧,我的朋友們還等著我回去吃酸酸甜甜的柚子呢。”媽媽說:“好,但你必須在今天寫完作業。”我答應了,于是開始飛快的寫作業,過了一會兒我寫完作業,媽媽走過來和顏悅色的對我說:“我們明天再走。”我答應了媽媽。
到了第二天一覺醒來,我發現自己正躺在老家床上,我驚訝不已。以為自己眼花,我反反復復揉了自己的眼睛,還是在這個地方。
我打開房間的門,我發現朋友們正在邊吃著柚子,邊等著我醒來吧呢。看見我起來了,立馬把去掉皮的柚子給了我,我們一起坐在沙發上吃著柚子,一邊觀看著剛剛播出的動畫片。我們津津有味的吃著柚子,一邊漏出了滿意的微笑。
吃完柚子后我們一起來到了山上說了些話,不久后就傳來了一陣陣歡聲笑語。
【關于四年級收獲作文三篇】相關文章:
關于四年級收獲作文匯編6篇03-02
關于四年級收獲作文300字4篇02-22
關于四年級收獲作文匯總9篇03-16
關于四年級收獲作文匯總六篇03-12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4篇03-04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5篇03-13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9篇03-13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五篇03-15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7篇03-14
四年級的收獲作文3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