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元宵四年級作文匯總10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四年級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1
今天是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從唐代流傳下來。這一天月亮特別圓,要吃湯圓,湯圓又叫湯團,意思是團團圓圓。
元宵節(jié)活動也很多,有耍獅子、舞龍、踩高蹺等。今天晚上,月亮很圓,像一個大玉盤,高掛在夜空,又像一個精致銀盤。我們一家和親戚朋友去吃自助餐。然后,我門去潮陽買燈籠、猜燈謎去參加燈會。還沒到廣場,只看見人群向四面八方涌來,黑壓壓人群一眼望不到頭,仿佛是一片人海洋。廣場上空不時地在放煙火,把夜空都照亮了。人們都發(fā)出嘖嘖不絕驚嘆聲。大家喜笑顏開,齊聲叫著:“哇!”煙花形狀有很多,有圓形、愛心形等,五彩繽紛。廣場上花燈真漂亮呀,五顏六色,色彩十分明艷,有蓮花燈、宮燈、龍燈等。這些燈上總是有一些吉祥成語,比如:吉祥如意、恭喜發(fā)財?shù)取N覀冞去了文明塔,文明塔旁邊有一口古井,直徑長1。6米,總長12米,至今還有水!我們還登上了文明塔最高一層從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半個潮陽,我看著下面人像一只只螞蟻。我們還看到了在天上飛孔明燈,半夜三點了。我們還去玩、去唱歌,直到早晨6點多才回家。
這讓我度過了一個快樂元宵節(jié)!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2
今年的2月5日是陰歷的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jié)。在這一天里,賞花燈,看煙火是我們家必不可少的兩個環(huán)節(jié)。
在這一天,我晚上早早的就吃完飯,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燈了。今天晚上因為是元宵節(jié)的緣故,人特別多,人山人海的,擠得我都喘不過氣來來了。這人雖然多,但卻很好看(只是大部分好看,小部分不太好看)。今年是龍年,所以花燈也基本上是圍繞著龍來做的,不過也有別的,像迎春的,關(guān)于過大年的,動物類的,還有關(guān)于我們國家科技發(fā)展的等,各式各樣的都有,真是五花八門,樣樣俱全啊。這些花燈五顏六色的,看得我眼都花了。一進入這條道,首先就是喜鵲迎春,有兩只喜鵲站在桃樹枝上,玩耍嬉戲,還有兩只在空中飛舞,這樹上的桃花已經(jīng)開了,再伴隨著鳥的叫聲和歡快的歌,仿佛春天已經(jīng)來到。再往前走走,便是孔雀開屏這個花燈了(當然,中間還有很很多花燈)。這個孔雀體積碩大,全身在燈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十分漂亮。在“孔雀”的對面,便是一個叫荷塘月色的一個花燈了。它呢,是一個長方形的荷花池,上面有荷花和和葉,那荷花鑲嵌在和葉里,現(xiàn)在還是一個花苞,不一會又綻放開來,十分美麗,在池子里還有魚(當然,是假的),他是不是的蹦出來,顯得更加生動了。
看完了花燈,我和爸爸媽媽在7:30準時到了廣場上,來看煙花。一開始,先是放了好幾個煙花,在空中一起炸開,有綠的,有紅的,還有紫的……五顏六色的,美麗極了。接著又放了好幾種煙花,其中有一種大*花,放的很高,正好放在我們頭頂上,為了看煙花,我仰了半天頭,以至于脖子都酸了。還放了很多小煙花(就是比大*花放的矮了點),一放就是好幾個,它們有時排成扇形,有時直沖天空,也十分美麗。還有一種煙花,讓我記憶最深,它放在空中,不像花兒,而是像一個一個的小蟲子一般,有紅的、綠的和黃的,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慢慢地向天空移動,漸漸地,漸漸地,他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最后的煙花最為好看,在下面,便是扇形的煙火,中間放著五彩繽紛的小煙花,在我們頭頂上,放著大*花,頓時,火光照亮了整個星空。
今年的元宵節(jié),我過的既充實,又愉快。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3
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元宵節(jié)。
但是天公不作美,下午開始下起了漂泊大雨。我還是早早的吃了晚飯,期盼著出去看一場熱鬧的龍騰元宵。
我在家里邊看電視邊聽著外面的動靜,終于傳來了一陣“叮咚嗆,叮咚嗆……”的鑼鼓聲,我立即歡呼雀躍等奔向外面:我盼望的龍燈終于出現(xiàn)了。來到中澳大酒店門口,一條滿身披甲的金龍展現(xiàn)在了外面眼前——這真是一條風雨無阻的龍呀!遠處又傳來陣陣鑼鼓聲,又有一條龍將要來到了。這條龍看上去比剛才的這條威猛多了,鼻子里突出的火焰直沖向云霄,五顏六色的火光,美麗極了!這條龍還沒有離開,巷弄里又出來一條龍,這條龍氣勢磅礴的飛奔而來,大有跟前面的龍一較高下之勢。這下可熱鬧了,兩條龍并不像我們所期待的一決雌雄,而是給觀眾們上演了一出雙龍戲珠的好戲,圍觀的人群爆發(fā)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在意猶未盡中我回到了家里,回味著剛才的美餐,期待著明年的元宵節(jié)會有一個好天氣,我們就可以看到更精彩的舞龍盛況。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4
今天是元宵節(jié),聽說爸爸的工地晚上要放煙花,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下午,我就看見叔叔阿姨在商店里買了一車煙花爆竹,我數(shù)了數(shù)一共14箱,我真想晚上快點兒來到呀!我就耐心地等待著。
在晚上,我趕緊把湯喝完,迫不及待地跑到放煙花的地方,叔叔阿姨已經(jīng)開始準備了,他們先把卷的鞭炮,給鋪成直的,然后把煙花擺在鞭炮的中間,叔叔阿姨們都各有一個打火機,我也有一個,叔叔阿姨上去把煙花點著,我也點著我的煙花,不一會兒,煙花就像利箭似的飛上天空,隨著“啪”的一聲響就爆炸了,火花頓時四處飛濺,五顏六色的,有紅色的、有綠色的、有黃色的、······漂亮極了!煙花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有鮮花形的、有五角星形的、有圓形的······,這些美麗的煙花把遼闊的夜空裝扮得多姿多彩的。
元宵節(jié)的晚上真美麗呀!今天我過得真開心!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5
元宵節(jié)的節(jié)期與節(jié)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fā)展而延長、擴展的,元宵節(jié)的作文。就節(jié)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jié)相接,白晝?yōu)槭校瑹狒[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jié)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nèi)容,只是節(jié)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xù)。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jié),其樂融融。
元宵節(jié)也稱燈節(jié),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jié)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xiàn)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jié)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jié)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qū)嵭模驇юW。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中學生作文《元宵節(jié)的作文》。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jié)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jié)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qū)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jié)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jié)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tǒng)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僅盛行于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qū)也年年歡慶不衰。
關(guān)于元宵節(jié)吃元宵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我國民間有元宵節(jié)吃元宵的習俗,該習俗始于宋朝。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jīng)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nèi)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從此,元宵節(jié)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元宵和春節(jié)的年糕,端午節(jié)的粽子一樣,都是節(jié)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qū)嵭模驇юW。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吃元宵的習俗源于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jīng)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nèi)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后,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說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為信。
關(guān)于元宵節(jié)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于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xù)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tǒng)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jié)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jié)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貴,姜白石有詩“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現(xiàn)代亦有與元宵節(jié)有關(guān)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tǒng)之后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后不許再說“元宵”,而只能說“湯圓”。后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6
記憶中的元宵節(jié):花燈、煙花、人群……
在我小的時候,每到元宵節(jié)縣里都會操辦煙花燃放活動來烘托氣氛。元宵節(jié)這天,從晚上七點半一直到九點半,天空總是五彩斑斕,絢爛與黑暗更迭,那些綻放在夜空的花朵勾勒著一個個美麗的夢想。所以,兒時的元宵節(jié),是一個充滿期待節(jié)日。因為家里的院子就在煙花燃放廣場最近的旁邊,加上門口有戰(zhàn)爭時留下的護城大堤,自然也就成了欣賞煙花的最佳位置。每到這天,家里都會來好多親戚,招待晚飯自然是少不了。所以,從下午大人們就在廚房里忙碌,生怕招待不周,怠慢了客人,又怕晚飯不及時耽誤了看煙花的時間。對大人們來說,我就是在那忙碌和擔憂中最有用的'小幫手。而我,更喜歡那種在忙碌中期待的感覺……
通常客人都是盡量趕早地來,匆匆地吃飯,迫不及待地去找尋最有利的觀看位置。護城大堤人滿為患不說,院墻上,房頂上,甚至自行車的后座上都站著人。人們翹首以待,生怕錯過了煙花的哪次綻放。
煙花在夜幕籠罩下變幻著多種姿態(tài):牡丹花樣的華麗,茉莉花樣的樸素,五環(huán)標志的嚴肅,卡通動物的可愛……反正,總是不會讓觀者失望。燃放過后偶爾會有意外收獲,比如燈籠形狀的煙花燃放后會飄下來一串燈籠,最后,都是小孩子爭搶追逐的對象。這時,身旁的大人就會擔心地訓斥或者呼喊孩子。煙花綻放的瞬間人群中“啊”“快看”“真美”的贊嘆聲,小販兜售商品的叫賣聲,燃放間隙人們的交談議論聲,還有不明原因的哭聲、笑聲、罵聲……喧囂聲和因驚喜張大了嘴巴的瞬間寂靜交替著,一切都像約定好了一般順理成章:夜幕籠罩下的樸素的熱鬧。
煙花般的絢爛總是轉(zhuǎn)瞬即逝,最后在音樂廣播響起的時候,人們紛紛祝福道別,然后意猶未盡地離去。現(xiàn)在,每每看到孩子觀看煙花時雀躍的樣子,就會猜測:當年元宵節(jié)父親陪我看煙花又是怎樣的心情?光陰如梭,時間易逝,我能做的,唯有剪輯那時的萬千感慨定格在每個記憶的小格子里。如今元宵又至,在觸景生情是把玩記憶細數(shù)過往,任由一個叫“思念”的手指撥動心弦,聽內(nèi)心吟唱千年前的曲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華燈初上的元宵節(jié),月如舊,燈如舊,只是思緒難平……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7
“喲呼!天上真的掉大餅啰!我大聲叫嚷著,什么事讓我這么高興呢?你猜猜?是放假?NoNoNo!是元宵節(jié)猜燈謎?只答對了一半,準確來說是元宵節(jié)我們在學校猜燈謎。”
正月十五日這天,學校早已人山人海,有的使勁往前擠;有的推推嚷嚷;有的大聲叫著……真是熱鬧非凡。
我和張馨逸像一條輕快的小魚在人潮中穿來穿去,就是想找到一個比較容易猜的謎語。突然,我和她站在217班的一個謎語上停了下來。這個謎語是這樣的:一個人抱著大鈔票跳樓。我想了想,說:“這個人他既然都抱著大鈔票跳樓,那肯定是有難度!不對!不對!他如果要跳樓,也不至于要抱著鈔票跳樓吧!那么,按這樣推算,這個人肯定是非常喜歡錢啰!但是,他為什么要跳樓呢?為什么死也要抱著錢!那肯定是關(guān)于錢的成語啊!這么多的成語,究竟是哪個呢?”
張馨逸聽了,托著下巴,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兒,她說:“據(jù)我多年的經(jīng)驗,這個成語是——-”她拖長了聲。
“什么呀!”我不耐煩了。
“愛-財-如-命”她說。
“這個成語!很合適!”我說。
“那,我們走吧!我們?nèi)ヮI(lǐng)獎吧!”她說。
于是,我們見到了謝俏老師。
“謝老師,我想問,這個謎語的謎底是愛財如命嗎?”我問道。
“嗯——,我先看看。”謝老師邊說邊拿出了一個本子翻看。
“對了,你答對了!去那兒領(lǐng)獎品吧!”謝老師高興地說。
隨后,我和張馨逸領(lǐng)了獎品,吃著口里的巧克力,覺得比以前的巧克力還甜……
今年的元宵節(jié)我過得好開心!因為我在猜燈謎中學到了一個道理:只要是用你自己的勞動成果換來的獎勵,自己都會感到無比開心。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8
一大早,我被一陣陣震天動地的鑼鼓聲吵醒,趁早催媽媽做了早飯,胡亂扒拉了幾口,迫不及待的穿上衣服向廣場竄去,想一看究竟。
到了廣場,到處洋溢著元宵節(jié)的氣氛。來觀看秧歌表演的人人山人海,不計其數(shù)。你看,那個小孩竟然騎在大人的肩膀上,我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到了人群的前頭。
看!從橫山中學參加完匯演的秧歌隊伍過來了。每個秧歌表演的隊員面帶微笑,動作異常有力,充滿了力量。特別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老爺爺、老奶奶,手舞足蹈,表演非常認真、專注,動作夸張,引得觀眾哈哈大笑。整個大街的氛圍馬上沸騰了,驅(qū)走了嚴寒的冬天。秧歌隊共有十九支隊伍,每支隊伍前面都有一輛大彩車,彩車上載著鑼鼓手、嗩吶手、歌手。你看,鑼鼓手一色的服裝,雙手拿著鼓錘上下翻飛,捶擊著不同的節(jié)奏。
晚上,中心廣場的燈會更加迷人,五彩繽紛的燈籠高高掛在架子上,最中心是一個達到極致的腰鼓,“橫山老腰鼓”五個大字異常醒目。周圍是呈圓形的燈籠陣,節(jié)日的氛圍被渲染的多姿多彩。
看完了燈會,爸爸買回了我最愛吃的湯圓,一家子圍坐在沙發(fā)上看了元宵晚會,所有的幸福都包在甜甜的湯圓里。遠處不時有煙花綻放,整個夜晚被五彩的煙花照得像白天一樣。
今年的元宵節(jié)過得很快樂,希望明年的元宵節(jié)活動更加精彩,期待明年的元宵節(jié)快快到來。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9
我最喜歡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了!因為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可以吃到各種餡做的元宵,還可以在晚上看到各種各樣的民間花燈。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因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防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chǎn)都通通燒死。天帝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危險,偷偷駕著七彩祥云來到人間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jié)彩、點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fā)現(xiàn)人間一片火光,響聲震天,連續(xù)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財產(chǎn)。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明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肯定應該比以往的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過得好。因為隨著科學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是我國的四大節(jié)日之一,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一過,春節(jié)也算過完了,所以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熱鬧的。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10
每當?shù)搅艘荒暌欢鹊脑?jié),我就特別開心,特別高興,因為,那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jié)日了。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元夜、燈節(jié),這是春節(jié)后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為慶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游玩,與民同樂,并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
在這天早晨,我們?nèi)胰嗣看味际窍瘸詼珗A,吃完后,全家人就會先去看看造型新奇的各種彩燈,再去觀賞一下文娛活動。如踩高蹺、舞龍、扭秧歌等。十五這天,晚上是最熱鬧的。各種彩燈五顏六色,千姿百態(tài),活靈活現(xiàn)。先轉(zhuǎn)燈游會,然后再去參加猜燈謎活動,還不誤看耍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在外面轉(zhuǎn)累了,回到家邊休息邊看元宵晚會。
總之,這一天我總是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
【【推薦】元宵四年級作文匯總10篇】相關(guān)文章:
【推薦】四年級元宵作文匯總五篇03-23
【推薦】四年級元宵作文300字六篇03-10
【推薦】四年級元宵作文匯編5篇03-04
【推薦】四年級元宵作文匯編9篇03-22
【推薦】四年級元宵作文匯編五篇03-18
【精品】四年級元宵作文匯總九篇03-07
【熱門】四年級元宵作文匯總9篇03-07
【精選】四年級元宵作文匯總八篇03-02
關(guān)于四年級元宵作文匯總八篇03-23
【實用】四年級元宵作文匯總5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