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09-21 07:53:1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目標:

  1.圍繞“早起工作的人”進行談話,通過圖片總結早起工作的人的職業特點。

  2.理解早起工作的人辛苦,尊重他們的`勞動,懂得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活動準備:

  1、圖片內容如下:圖1:早餐店圖

  2、清潔工掃大街圖

  3、送報紙的叔叔圖

  4、公交車司機忙著洗車子,準備出發。

  5、市場里小販們熱鬧地搬貨、喊價。

  活動內容:

  1.引出談話主題,激發幼兒談話的興趣。

  師:你知道生活中誰每天很早就起床了。

  2.引導幼兒圍繞“早起工作的人”進行談話,講述、交流圖片內容。

  (1.)教師引導幼兒集體講述圖1。

  (2.)幼兒兩兩合作,自主觀察、講述圖2至圖5。

  (3.)集體交流、講述圖2至圖5。

  3.拓展談話,理解早起工作的人的辛苦,尊重他們的勞動,懂得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1.)師:早起的人非常辛苦,那他們為什么還要早起呢?他們的工作有什么共同點。

  (2.)總結:早起的人都是為我我的生活做服務的人,早起工作的人們很辛苦,是他們讓我們每天都有一個美好的開始,我們都應該尊敬他們、謝謝他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玩竹竿活動的興趣,斑竹幼兒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從而體驗中國民俗文化的樂趣。

  2、鼓勵幼兒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參與游戲活動,并能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3、通過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及根據音樂的節奏大膽地嘗試跳竹竿,發展幼兒基本動作的協調性和創造性。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5、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識,能與其他幼兒共同游戲,樂意與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活動準備:

  短竹竿每人一根、長竹竿四根;用竹竿做的大花轎一個,紅綢若干;音樂《騎大馬》、《七月火把節》、《阿瓦人民唱新歌》、《百鳥朝鳳》等。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騎大馬》做律動進活動室。(竹竿當馬騎)

  二、幼兒自由探索竹竿的多種玩法:

  1、鼓勵大家去嘗試用各種方法玩竹竿2、幼兒分散活動,探索竹竿的各種玩法(提醒幼兒活動中注意安全)。

  3、交流玩法。請玩得好的幼兒進行示范。

  4、集中小結,并與幼兒一起練習。舞金箍棒、立竹竿、比一比、跳房、跳小河等。

  三、學習"跳竹竿":

  1、介紹引入:其實,在我們祖國的一些地方,比如云南、海南,許多少數民族都還喜歡玩一種叫"跳竹竿"的傳統民間游戲。猜猜看,他們會怎么玩?

  2、教師示范: 用兩根竹竿放成如圖位置"http://",邀請兩位教師幫忙以"分分、合合"的節奏打竹竿,教師示范跳竹竿的方法,引導幼兒發現動作技巧,以及打竹竿和跳竹竿之間的關系。

  3、三人一組分步練習,先聽音樂節奏練習打竹竿,再練習跳竹竿。

  四、跳長竹竿

  1、先請個別幼兒嘗試,然后分組,請幼兒排隊, 并請一個幼兒和老師一起打竹竿,其余幼兒排隊一個跟著一個跳。

  2、休息時探討其它不同跳法。(除了我們剛才學的這種跳法,想想看還可以怎么跳?還有什么新的跳法?)

  3、把四根竹竿放成如圖位置"http:////""#",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進行表演。并鼓勵幼兒大膽邀請客人一起參加表演。

  活動結束做放松運動。

  "剛才小朋友表現的都非常好,今天是小豬娶親的日子,我就用竹竿做了一頂花轎,我們一起送小豬和他的新娘子回家吧!"(一幼兒扮演新娘子,一組幼兒拿紅綢跳舞,一組幼兒騎馬、一組幼兒用竹竿伴奏),帶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通過紙棒學習"跳竹竿"游戲,發展幼兒彈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兩點目標——想辦法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成功和快樂。整個活動充分發揮紙棒的多功能性,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隊列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基本部分中,先讓幼兒利用紙棒進行"一物多玩",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并積極推廣三———四人結伴游戲 。接著運用嘗試法學習的理論精神,教師不示范游戲玩法及規則,而是引導幼兒去自主探索(敲擊"竹竿"的.兩人如何合作?中間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情況怎么辦?等),從而通過嘗試、發現————再嘗試、再發現,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不斷調整的過程,通過師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將活動掀起高潮,突出了師生雙主體的地位,結束活動中通過"叫號接棒"的游戲幫助幼兒調整教大的活動量。

  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共同學習,實現了師生"共同體"的學習氛圍,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將幼兒心育目標的培養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終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有了困難引導幼兒去主動解決等等。但這僅靠這一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堅持滲透,使幼兒的心理品質得以良好、健康地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觀察能力從來不可能通過傳授而獲得,只有在充滿興趣的、積極自覺地觀察中才能逐漸的發展起來。由于幼兒對球體的滾動很感興趣,也充滿了好奇,所以我讓他們在玩球的過程中,探索球體與圓柱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感知球體與圓柱體的特征,借此培養他們的觀察力。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球體與圓柱體的特征。

  2、感受和體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

  3、引導幼兒有目的有意識地觀察。

  4、能夠大膽地講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不同的物體:乒乓球、皮球、塑料球、彈力球、八寶粥桶、茶葉桶、搟面杖、瓶子、正方體積木、長方體積木、圓形的紙片等。

  2、大紙箱兩個,一個貼“球體”、一個貼“圓柱體”;

  3、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和圓柱體的圖片。

  4、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圓形紙、橡皮泥、膠棒。

  5、剪刀、白紙、繩子、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探索活動:

  1、小朋友們,你們看一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么?請你們找一找,哪些東西會滾動,把會滾動的`放在大紙箱里。

  2、幼兒通過與伴交流、探索、尋找發現可以滾動的物體。

  (二)討論球體圓柱體的特征:

  1、幼兒相互交流各自尋找到的可以滾動的物體,并演示證明這些物體可以滾動。

  2、引導幼兒討論:這些物體滾動時都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3、讓幼兒再次探索,引導幼兒發現球體與圓柱體的不同。

  球體:小朋友你們仔細觀察觀察它是什么樣子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像這樣圓圓的、沒有角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球體。

  圓柱體:小朋友你們仔細觀察觀察它又是什么樣子的?上面的圓和下面的圓是一樣大的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像這樣長長的、中間一樣粗的、上面的圓和下面的圓一樣大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圓柱體。舉起你找到的圓柱體讓老師看一看。

  4、請幼兒講述自己在生活中的發現,從而感知球體與圓柱體的特征。

  5、請幼兒說說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像球體?哪些物體像圓柱體?

  6、小結:球體渾身都是圓溜溜的,會向各個方向滾動,而圓柱體有兩個圓、中間一樣粗、橫著才會前后滾、豎起來時就能站的穩穩當當的。

  (三)請幼兒翻開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4頁,教師按提示要求指導幼兒完成“找一找哪些是球體、圓柱體”的活動。

  (四)制作圓柱體

  1、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許多的材料,請幼兒在這些材料中,選擇自己需要的制作材料,做一個圓柱體,幼兒在制作的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

  2、同伴之間玩玩比比大家制作的圓柱體有何異同,再次感知圓柱體的基本特征。

  (五)滾滾樂

  1、球體和圓柱體的本領很大,它們會滾來滾去。我們學習一下它們本領,好嗎?

  2、全體幼兒在地毯上自由的滾動,教師時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

  【活動延伸】

  在比較觀察中,幼兒總結了球體、圓柱體的體征,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觀察力,讓幼兒尋找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球體和圓柱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意和同伴合作制作簡單的地球模型。

  (2)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能將部分國家的名稱、風景名勝、人物。動物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3)在教師的示范及與同伴合作中掌握簡易地球模型的制作方法。本次活動目標在三個環節中完成。

  (4)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5)引發幼兒學習地球的興趣。

  在第一環節中通過猜謎語、談話引出活動內容,與此同時復習鞏固對地球儀的認識。

  在第二個環節通過欣賞教師的制作示范,幫助幼兒掌握制作地球模型的方法,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了解掌握制作簡易地球模型的方法,幼兒自己動手嘗試探索,調動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第三個環節主要采用欣賞、談話,通過討論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作品內容表達出來,讓幼兒獲得成功后的愉悅體驗。

  “地球模型”是分題“地球只有一個”中的一節活動,它符合《綱要》提出的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于它激發幼兒情趣,激活興趣,培養幼兒創新意識,賦予有兒滿足感和成就感,因此我選擇了幼兒既感興趣又能充分動手動腦的美術創作活動,制作簡易的地球模型。我的這個活動主要是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使幼兒通過觀察操作進一步了解認識地球儀,學會協商合作,并通過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分解組成,加深對整體和部分關系的理解,對分和活動感興趣。

  2.知道每一個數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合方法。

  3.書寫數字6.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一個老爺爺、16條魚和兩個金魚缸的圖片,圓片、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

  2.每個幼兒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記錄紙每個幼兒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6條金魚和2個金魚缸的圖片,提出問題:老爺爺買回6條金魚,他要把這6條魚養在兩個金魚缸里,要求每個魚缸里都有金魚,可以怎樣做,你能幫助老爺爺嗎?請幼兒說出分法,教師貼出實物分解圖及數字分解圖(不一定按順序)。

  二、請幼兒取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各分成兩堆,要求每種的分法都不一樣。說出是怎樣分的,有幾種分法,并嘗試記錄下來。

  三、在黑板上出示6個圓片及分合符號,請一名幼兒上來將他的分法逐一擺出,再請一名幼兒用數字卡擺出相應的分解式。引導幼兒觀察并讀出6的幾種分法,知道有5種分法。

  四、討論:3有幾種分法?2有幾種分法?將2~6的分解式逐一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發現,每個數字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法。

  五、練習:翻開用書,添畫或填寫6的分解組成式。

  活動延伸:

  在練習冊上進一步復習鞏固6的分解組成和書寫。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0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0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 亚洲主播欧洲一区 |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特刺激大片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图 |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