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美麗的校園四年級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麗的校園四年級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麗的校園四年級作文 篇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校,在那里學會知識,懂得做人的道理。學校,也許很美,也許讓你受到了很多啟發(fā)。不管怎樣,你都在那里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我的學校很漂亮,今天,我?guī)銈円黄鹑タ匆豢窗伞?/p>
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棵巨大的榕樹。這棵榕樹已有98歲,是一棵參天古木。它四季長青,無論狂風暴雨,就算是臺風也不能讓它倒下。它站在學校的大門口,仿佛是一位英勇的戰(zhàn)士,在保護我們的學校。
“人之初,性本善……”咦?是誰在說話?哦,原來是從教室里傳出的學生們瑯瑯的讀書聲。順著大榕樹往里走,就來到了教學樓。“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14個大字醒目的掛在墻上,時刻提醒我們學習要認真。
走出教學樓,就來到大操場,操場兩邊種滿了芒果樹。微風輕輕一吹,芒果樹就掀起一大片波浪,染綠了操場,也印在了我們的心里。每到下課,操場上就熱鬧起來了。同學們一窩蜂地從教室里跑出來,涌向操場。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臉,玩得不亦樂乎。操場最美的時候是傍晚。每到這個時候,操場沐浴在落日的余暉下,金光燦燦的,美極了。
這就是我的校園,一個美麗又充滿歡樂的校園。
美麗的校園四年級作文 篇2
我們學校叫夏理遜小學,我么學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很美麗。你如果來到我們學校就像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學校春夏秋冬的美景。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花、草、蟲、魚,各種生物都從睡夢中蘇醒,驚奇地看著這個新季節(jié)。
我們學校也不例外,你看我們的草坪上,那小草,帶著濃濃的睡意,伸了個懶腰:好暖和呀!原來是春天來了。它慢慢地穿上了綠衣裳,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在微風中扭動著身子,跳起了春之舞。學校里的樹木也不甘示弱,看,那松樹挺直了腰,那白楊的枝頭早已泛綠,他們抖抖身子,迎著春風高唱著。
夏天,我們學校也很獨特,早上同學們打掃衛(wèi)生把校園打掃的干干靜靜的,到了中午,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樹葉打卷了,小花低下頭,湖水冒出熱氣,小魚兒不會被煮熟了吧?小狗兒把舌頭伸得長長的直喘氣,在樹林下,同學們懶洋洋的指盼著一絲涼風。
秋天,是個風高氣爽的季節(jié),是個豐收、丹桂飄香的季節(jié),當然,也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秋天的天空最美。早上,天空靜悄悄的,顏色像大海那么蔚藍,一碧如洗,太陽這才起床,從東邊升起,太陽光不太猛,照到人身上,讓人感到十分溫暖。同學們在清風的撫慰下做這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們學校的菊花盛開了,你看它,五彩繽紛,落落大方,爭芳奇艷。白的、紅的、紫的,那成百上千的花啊,足有碗口大。片片彎曲的花瓣,團結緊密,顯得高雅純潔。萬紫千紅的菊花啊,你羞羞噠噠地低著頭,顯示出你特有的文靜莊重,如火如荼的菊花啊,你不畏寒意,堅強不屈
冬天,是同學們最喜歡的季節(jié)了,美麗的校園穿上了銀白色的衣裳,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毛毯,同學們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校園了滿是同學們歡樂的'笑聲。
美麗的校園四年級作文 篇3
我們的學校是向陽小學,這里非常美麗。
一跨進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參天大樹。大樹枝繁葉茂,樹枝地垂下來,形成一個巨大的傘狀,每當炎熱的夏天到來,我們最愛到樹下遮陰納涼了。樹的枝干粗壯挺拔,仿佛像一個隨時準備檢閱的士兵。
再往前走,有一個美麗的花壇,春天花壇里的花開了,有紅色的、白色的還有黃色的,微風拂來,陣陣濃郁的芳香沁人心脾。
再繼續(xù)往里走就是我們的教學樓了,樓的外圍是用白色的瓷磚砌成的,看上去干凈整潔。教學樓中有18個教學班,每個班里都有先進的電子白板教學設施,老師每天用精妙絕倫的課件為我們講課,課文配上美麗的畫面,使我們輕松地學到知識,但是我們知道,這課件的背后凝聚著老師多少的心血呀!我愛我們辛勤的老師。
穿過屏風,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寬闊的運動場展現(xiàn)在你的眼前,這就是我們平時體育鍛煉和玩耍的地方。我們的運動場紅綠相間。每當下課時,同學們會一窩蜂地沖到操場上嬉戲玩耍,有跳繩的、有跑步的,還有的踢毽子的。有的同學玩累了,就會躺在塑膠地上休息。運動場成了同學們的樂園。
我愛我們美麗的校園。它是我們成長的搖籃。
【實用的美麗的校園四年級作文3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美麗的校園四年級作文三篇03-15
實用的美麗的校園四年級作文300字四篇04-03
實用的美麗的校園四年級作文合集十篇04-04
實用的美麗的校園四年級作文300字4篇03-31
【實用】美麗的校園四年級作文錦集七篇04-05
美麗的校園高一作文09-04
初一美麗的校園作文08-31
美麗的校園好詞好句12-11
校園美麗的秋天散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