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鄉的南風古灶四年級作文(精選1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南風古灶四年級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南風古灶四年級作文 1
我的家鄉在佛山,這里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古建筑——南風古灶。南風古灶是建于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是中國乃至世界最久遠、保存最好的,最古老的龍窯,被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
從南風古灶正門進去,你會看到正門的西北方向有一座“龍窯”。龍窯四面通風,里面可以放許多陶瓷,窯口放了很多木柴。
沿著龍窯旁邊的小路過去,就到了一條小巷,小巷兩旁有很多棟房子,有住的房屋、有監獄、有洗手間……
出了小巷后,沿著小路再走一段時間,你就能看到做陶瓷的大廳和展示區了。那里天天都是人山人海,有的在做陶瓷、有的在做磚陶瓷、有的在大廳玩耍、有的在展示臺看作品。
一進門,你的西北面就是制作陶瓷的地方了。那邊有10到20臺制作陶瓷的機器,還有3到5個洗手池,還有收銀臺,展示臺……
你做陶瓷時,可要小心你的手了,那兒的.轉盤很粗糙的,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劃傷你的手哦!
南風古灶是我們佛山一顆璀璨的明珠。
我愛你!——南風古灶!
家鄉的南風古灶四年級作文 2
佛山最大的仿古建筑是南風古灶,今天我們二隊就去那兒!
我們經過一個半小時來到南風古灶。一進門口就看到國際武打巨星李小龍的二十七座塑像,從解說員得知這二十七座塑像叫做“China功夫“。”!第二條萬里長城!“子喬同學驚訝道。我立馬跑了過去,一看,原來是個灶!毙∨笥褌,我們身邊這個灶叫做‘南風灶’。已經有509高齡了。如果用這個灶燒陶瓷溫度可達1200攝氏度,一次可燒30000多個陶瓷,一燒就要30個小時。“解說員說!罢埻瑢W們集合!”聽到老師的`叫聲,我們一起集隊,往”古作車坊“走去。
來到"古作車坊”,看見一位老伯伯和叔叔一起制造新陶瓷,旁邊的柜子里有各式各樣的陶瓷作品。"同學們,我為大家現場做陶瓷。”說完,他就開始做了。過了幾分鐘,他為我們做了一個盤子。不一會兒,我們就走了。
在這次南風古灶之旅,讓我懂得做每一份作品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毅力‘認真地和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家鄉的南風古灶四年級作文 3
南風古灶是有著悠久歷史,保留得較為完整的古灶之一,它是佛山有著幾百年歷史沿用至今,燒制陶瓷的國家保護遺產地。
今天我帶你們一起游一下南風古灶吧!從一家名叫“陶醉館”的店子進去,古色古香,有著濃厚嶺南特色的建筑映入眼簾。其中“林家祠”三個大字,最引人注目。門前會有兩只貓,一只黑一只白,我喜歡叫它們“黑白雙煞”,一進門看見里面供奉著一尊大佛,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非常威嚴。
沿著小路,你會看見有各式各樣的'陶瓷小館,有花瓶,茶壺,佛山公仔,應有盡有……
從右邊走去,便是南風古灶的最高點“觀景亭”。站在亭中往外看,兩邊瓦房像疊綿起伏的高山,又像波濤洶涌的海浪,這便是有著500多年歷史的古灶,F在每月都會開窯一次。
從旁邊玩淘小店的巷子走去,便是最令我感嘆的“古灶神榕”,距今400多年,在燒陶瓷的古灶旁,溫度達到1300度居然越燒越旺,據說中間有幾年停了燒窯,神樹反而變枯萎,所以當地人稱“古灶神樹”,榕樹下有兩個腳印,上面寫著“足下安康”四個大字。
最后走到車門旁邊的馬槽瀑布,看著那一個個四四方方的馬槽,排列得整整齊齊,水從上而下嘩嘩流淌。
看著流水,才發現時間流逝,我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南風古灶。南風古灶,真是個好地方!推薦你們有時間到此一游。
家鄉的南風古灶四年級作文 4
上周六,我們參觀了位于佛山石灣的南風古灶。那里歷史悠久,建于明清時期,距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南風古灶是個陶器寶庫,有許多形態各異、款式獨特的陶瓷和陶塑。哇!那么多陶器。但我最最喜歡“唐三彩”了,因為唐三彩非常美觀,上面刻有精美的圖案,有的還有顏色呢,紅似火,紫似霞,白似雪……美極了!
唐三彩不但美觀,而且還能“變身”呢!它能變成陶塑、陶罐呢。陶罐上還帶著故事:達摩、無量壽佛、鐵拐李渡江、李老子出關、莊子夢蝶……啊!南風古灶原來藏了那么多寶貝啊。
說到神話,你知道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夸父追日這些故事嗎?其實,據說女媧補天的'故事就發生在南風古灶哦。有一年,天塌下來半邊,砸了很多窟窿。女媧為了人類,決定用五色石補天。天補好了,卻還剩下一塊石頭,女媧由于沒有用上它,它便傷心地哭了。這塊石頭掉落人間,被銜在一個富貴人家的嬰兒口中,就這樣,就有了《紅樓夢》中的賈寶玉。
怎么樣,南風古灶是不是很神秘?你也來南風古灶尋寶、追蹤神話故事吧!
家鄉的南風古灶四年級作文 5
春天,是一個多么美好的季節,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在這充滿生機的時候,我們《小主人報》的小記者來到了位于佛山的國家5A級景區——南風古灶。
剛走進景區,映入眼簾的就是最為出名的南風古灶了。這條古灶長數十米,就像一條土黃色的巨龍,神氣活現地矗立在那里。從灶頭走向灶尾,能看到了一棵枝繁葉茂的`細葉榕長在墻上,它樹干很高,樹冠非常的大,聽講解員說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樹齡了。接著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個美麗而特別的噴泉,為什么說它特別呢?因為和其它噴泉的用材完全不同,它是由許多水缸錯落有致的拼疊而成的。
再往前走就是陶瓷的手工作坊,這也是今天最讓我們向往的地方了。我們一一進入作坊,找到位置坐下來,還沒等老師和工作人員來介紹制作方法,我們一個個都已經摩拳擦掌,有點迫不及待地想去一展身手了。終于等到工作人員給我們講解完制作的方法、流程和注意事項了,大家都興奮不已動起手來。
其他小記者忙得熱火朝天,而我看著桌面的泥板卻遲遲不敢下手,既激動又緊張,生怕這樣一塊平平整整的磚塊被我刻得亂七八糟,這可是我的夢想磚!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我的夢想是什么呢?一幀一幀的畫面閃過,忽然一幅荷塘景色浮現在腦海中。荷花,是高潔的象征,我希望我也能擁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貴品質。好!就是它了。
我一拍腦袋,趕緊拿起雕刻筆,小心翼翼在泥板上慢慢地雕刻著一朵朵嬌艷欲滴的荷花——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含苞待放;有的張開了兩三片花瓣;有的已經完全盛開……
家鄉的南風古灶四年級作文 6
我去過風景如畫的麗江古城,游賞攀登過雄偉的玉龍雪山,卻從來沒有玩賞過像南風古灶一樣古香古色的地方。
華夏名窯——南風古灶位于悠久的“南國陶都”石灣鎮。五百年來一直窯火不絕,生產未段。
剛進景區就看見了一尊長的怪模怪樣的雕塑,它長著張飛的臉,祝融的身,足踏風火輪,身材赫赫,令人肅然起敬,這就是石灣人崇祀已久的`火神。
繼續走,我們來到了一個展廳,里面的瓷器惟妙惟肖,一個個和真的一樣,看那個陶瓷荔枝,它的觸感和真的一樣嘛!緊接著有一個舞臺,一位慈祥的老爺爺走了過來,手里拿著一塊陶土,咦?這是要干什么?
只見老爺爺把陶土放在轉盤上,陶土隨著轉盤的轉動開始變形,老爺爺的雙手似乎有魔力,陶土從一團變成方形,再由方形變成扇形……到了最后,老爺子把電一關!嘿!一個完美的瓷花瓶就大功告成了!
緊接著,我們又來到孔雀園,園里的孔雀成雙成對的走著,仿佛在高傲的炫耀自己,園里的羽毛紛飛!皳淅狻币恢、兩只,孔雀竟相開屏,吸引住了大批的游客,尾巴上的羽毛猶如一把鑲嵌了寶石的宮扇,那些像用染料繪出來的“眼影”反射著光影,在陽光的照耀下,猶如許多小精靈,在上面飛舞著,光芒四射,孔雀不愧是百鳥之王啊!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那么快,轉眼太陽已經西沉了……
家鄉的南風古灶四年級作文 7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八叔公一起去南風古灶參觀。南風古灶是建于明代正德年間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久遠,保存最完好且連續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龍窯,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
上午十點多我們就到達目的地。在門口售票處買了門票,爸爸和媽媽是25元的成人票,我和八叔公是12。5元的半票,爺爺和奶奶優惠免票。然后,我們走進了南風古灶的大門。
一進大門,我們看到右邊是一個小小的花園,花園里有一塊大石頭、一塊小石頭和一些樹和草;左邊是陶瓷是的簡稱,意思是自己試一試,也就是來賓親自動手做陶瓷的意思。陶瓷DIY的隔壁有一個燒陶瓷用的大房子,那就是最古老的龍窯了。龍窯四面通風,里面可以放很多陶瓷,窯口放了很多木柴。在龍窯外墻上掛著一個介紹南風古灶的`牌子,原來南風古灶已經有五百年的歷史,直到現在還可以用來燒陶瓷,據介紹說,要燒成陶瓷需要18個小時。
接著,我們走進龍窯旁邊的一個小巷子里。這個小巷子是個斜坡,龍窯就是順著這個斜坡建造的,爸爸告訴我,這個斜坡是有用的,因為熱氣是向上升的,燒陶的時候火在下面燒,熱氣就會向上升。燒火之前把要燒的陶一層一層向上擺好,窯火燒起來后,熱氣不斷向上升,陶就能夠被均勻地燒干,就成了陶瓷。我們順著斜坡一直走到盡頭,便看到一棵大榕樹,這棵榕樹可大了,而且是生長在半坡上的,比南風古灶里任何一間房子都要高,大榕樹身上有很多螞蟻在走來走去,我猜這棵大榕樹的樹干里一定有很多螞蟻。
家鄉的南風古灶四年級作文 8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我們就到了目的地——南風古灶。這里到處都是陶瓷裝飾,雍容華麗,令人目不暇接。站在景點門口,導游滔滔不絕地向我們介紹南風古灶的概況:南風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間,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不斷,完好保存至今,是我國陶瓷史上的奇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載入世界吉尼斯之最,譽為"活的文物,移不動的國寶"。近年來,以南風古灶為中心,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經不斷的開發建設,南風古灶旅游區的面積已近四百畝。除古窯吐艷主景點外,還有保留石灣古老制陶場景的古寮場、薈萃陶藝精品的藝術長廊、公仔街、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陶塑公園、世界最大的網式孔雀園,是集制陶、賞陶、商貿休閑于一體的陶文化旅游區。
導游帶著我們去參觀大師表演做陶瓷的藝術節目。人都來齊了。兩位大師分工合作,其中一個用腳推動泥模,老師傅開始大顯身手,用手沾了點水,把泥坯弄成圓形駐,接著輕輕用手指頭插進中間,挖個洞,可一定要保持手的濕度,這樣一來就不會把泥巴捏散或變形。看完大師的精彩表演后,臺下響起了一片震耳欲聾的'掌聲,我覺得做這東西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有些難度,還鬧出了不少笑話。
和大師告別后,導游就帶我們去參觀高灶。傳說高灶有五百多年的歷史,高灶五百年煙火不斷,同行的外國游客連連嘖嘖稱贊,我不由地對我國的悠久文化感到驕傲!這里的古窯長34。4米,寬30。87米,窯面有火眼28排,每排有五個孔。燒窯以木柴為燃料,溫度由人工操控,延續至今。
接著我們有來到了林家廳,這里可真寬闊,到處都擺放著精致的陶瓷品,我迫不得已地跑了過去,看了看品種,就問導游:“這都是些啥動物,表情可真嚴肅,可真希奇!”導游便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有仙鶴、信鴿和一些氣勢風范的古代老將,這里也算得上是陶瓷的世界。時間過得很快,當我門正流連于這林家廳的美景時,大隊已發出參觀下一站的指令,我只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林家廳。
家鄉的南風古灶四年級作文 9
今天,老師帶我們到南風古灶參觀。進了大門看見了樓梯上掛著“瑞龍獻寶”的古畫。
沿著小路來到了大榕樹前,它已經有60多歲了。聽導游介紹說:“以前中國人非常迷信,說這棵樹可以保自己平安。”
沿著回廊來到了林家廳,里面有許多古畫,包括有:林家兩兄弟的畫像、嫦娥奔月……
接著來到了林家廳旁邊的中國地圖前,它全都是用陶片拼成的。
最后來到了龍窯(又稱南風灶),龍窯的樣子像一條龍,所以叫龍窯。龍窯又大又寬。它還有一個放柴口,人們穿著草鞋,坐在放柴口前面會增強體質,夏天護身體,冬天保暖。龍窯還有200個火眼,是用來通風透氣的。聽導游介紹說:“龍窯建于明朝1500~1520年,是明朝之寶!
南風古灶是我國的歷史遺產,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家鄉的南風古灶四年級作文 10
1月23日,天氣晴朗,我和爸爸來到石灣南風古灶玩陶泥。
在南風古灶的1506創意園,看見很多的陶瓷制的`精品,真美麗!我心想,要是我都能做一個這樣的精品多好啊!
到了玩陶泥的地方,哇!好多的大樹臺面,已經很多人在里面玩陶泥了,我和爸爸也不客氣,馬上叫了陶泥,構思好了內容,就馬上開始了我們的工作,你看我多認真,做得多仔細,我在捏馬,爸爸在捏花,分工合作。后來葉立文和蔡博吏同他們的媽媽都來了,還一起做陶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品出來也,我們幫它起了個名字叫“動植物世界”。
每一次開心之后都是一個依依不舍的分手,真叫人難過,不過今天我還是很開心,哈哈!你等著看我們燒好的陶瓷成果吧!到時會讓你意想不到的哦!
【家鄉的南風古灶四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老古樹散文(精選6篇)11-04
舜歌南風的典故05-18
古巷的作文05-22
侏儒夢灶09-21
南風不競的典故08-09
描寫云南風景的句子09-23
侏儒夢灶的故事05-07
描寫江南風景的詩句摘抄11-15
古巷的作文9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