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說明文
相信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特別是應用極廣的說明文,說明文通過對客觀事物的說明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構造、性質、種類、成因、功能、關系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能有科學的認識。優秀的說明文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火星說明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火星說明文1
成功登陸火星的“勇氣”號探測器
、20xx年1月4日,帶著人類探索太空奧秘的千年夢想,“勇氣”號火星探測器經過半年多的飛行,成功登陸火星。這對于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過去和未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诨鹦鞘堑厍蛲鈧鹊谋揉徯牵嚯x地球十分遙遠,探測器登陸火星遠比登陸月球艱難得多。月球表面幾乎沒有大氣,制動火箭可以引導登月艙準確地進行軟著陸;而火星大氣的密度雖然遠遠低于地球大氣的密度,但仍可使登陸艙在著陸的數秒鐘內燒毀。同時,火星風也能把登陸艙吹離目的地。因此,航天專家們給火星起了個綽號叫“死亡行星”,意指探測火星非常艱難,稍有疏忽就會前功盡棄。
、勖绹茖W家總結了四十多年來國內外火星探測的成功經驗,并汲取了多次登陸失敗的教訓,采用了多種技術措施相結合的方案,終于使“勇氣”號成功登陸。
、堋坝職狻碧柺瞧袢祟惽餐渌行堑牡谝粋可以移動的、自動化的大型實驗室。其實,它就是一臺車式機器人,長1.6米,寬2.3米,高1.5米,重174公斤,靠太陽能電池板獲得能源。它有自己的大腦、頸、頭、眼睛和手臂。
⑤“勇氣”號的“大腦”是一臺每秒能執行約20xx萬條指令的計算機。不過,與人類不同的是,它的大腦并不在頭部,而在腹部。所謂“頸”和“頭”,是指“勇氣”號上部伸出的一個桅桿式結構,上面有一對“眼睛”——其實是兩臺可拍攝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機。(甲)兩臺相機的高度與人眼高度差不多,使“勇氣”號能以類似人的視角環視四周,這兒瞧瞧,那兒看看,尋找有價值的探測目標。(乙)當發現值得探測的巖石等目標時,“勇氣”號會像地質學家一樣,走上前去對巖石敲敲打打,搜集數據,然后向下一個目標前進,因此科學家們親切地稱其為“野外地質學家”。
、蕖坝職狻碧柵鋫淞艘巴饪茖W考察所需的“全套武裝”,其中包括全息攝像機和顯微鏡成像儀!坝職狻碧柹嫌卸嗯_高清晰度攝像機,可以拍攝高分辨率的火星地表和天空影像。而顯微鏡成像儀就像地質學家手中的放大鏡一樣,能以幾百微米的超近距離對火星巖石紋理進行審視。探測器還配備了一個相當于地質學家常用的小錘子式工具,能對巖石內部進行采樣研究。另外還有一些先進儀器,可用來對巖石構造做進一步分析。
⑦“勇氣”號火星探測器擁有一套獨特的通訊系統。借助這套系統,“勇氣”號可以直接與地球控制中心交流信息。
、嗷鹦巧鲜欠翊嬖谏恢笔侨藗兎浅jP心的問題!坝職狻碧栆矊@此問題進行有益的探索。它肩負著兩大使命,一是用先進的生化手段探測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二是探測火星上是否有水。
、帷坝職狻碧柍晒Φ顷懟鹦,為人類進一步探索銀河系打開了一扇希望之門;不過,這條探索之路仍是漫長而艱難的。盡管在這條道路上隨時都可能遭受挫折。但是人類絕不會停止探索宇宙奧秘的腳步。目前,航天專家們正計劃在發射無人探測器的基礎上,選派航天員登陸火星,對這顆神秘而美麗的紅色星球做進一步的'科學探索與研究。
認真閱讀《成功登陸火星的“勇氣”號探測器》,根據要求回答問題。(37分)
。1)請你根據文章提供的相關信息,用一句話概括介紹“勇氣”號探測器。(9分)
。2)文中對“勇氣”號的結構、裝備及其功能進行說明的是第________段到第________段。(8分)
(3)簡析本文的結構特點和說明順序。(12分)
(4)既然火星被稱為“死亡行星”,登陸非常困難,為什么人類還要堅持對火星的
科學探索?請根據文章內容簡要寫出四點理由。(8分)
參考答案:(1)“勇氣”號探測器是人類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個可移動的、自動化的、用來對火星進行科學探測的大型實驗室。
。2)④ ⑦ (3)本文第一到三段,介紹了克服重重困難,“勇氣”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第四到七段對“勇氣”號的結構、裝備及其功能進行說明,最后兩段寫勇氣”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的意義和對火星探索研究的現狀。
本文的結構是總分總式,運用了邏輯順序。
(4)答案要點:①了解火星及其演化過程;
、诹私獾厍蜃陨淼倪^去和未來;
③探測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芴綔y火星上是否有水;
、轂槿祟愡M一步探索銀河系打開一扇希望之門;
⑥探索太空奧秘是人類的千年夢想。
火星說明文2
鄉村之夜晴朗的夜空中,在滿天繁星里,有一顆暗紅色的星球散發著昏暗的光芒。它看起來并無特別之處,但它就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人類未來的移居地——火星。
火星離地球有7600萬公里遠,可即使是這樣,它仍然是離地球第三近的星體。通過比較,我們就能發現兩者的相似之處:地球——公轉周期約365天,火星——公轉周期483天;地球——直徑約12756千米,火星——直徑約6760.68千米;地球——質量為5.956乘以10的24次方千克,火星——質量為0.83384乘以10的24次方千克。通過這三項比較,不難看出,兩者的公轉周期、直徑與質量都相差不多。還有,兩者的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都十分相似。難怪有天體物理學家說它們是一對“孿生兄弟”。
火星的地表卻與地球截然不同:火星是一顆沙漠行星,地面上布滿了沙丘和礫石。美國科學家在加利福尼亞的一片荒漠中做過火星登陸模擬生活體驗,那片地貌與火星十分相似,一片亂石群突兀地矗立在沙漠之上,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風景;鹦堑谋砻孢有豐富的赤鐵礦,正是因為這些礦石,火星看起來才是赤紅色的。
別以為火星上只有沙漠!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與歐洲航空航天局(ESH)的最新探測結果顯示,火星上有面積大約100萬平方公里的南極冰蓋。另外,根據“好奇”號探測器使得激光鉆頭的采樣發現,火星地下也有局部的冰凍水和極少量的液態水。這不禁激發了科學家們的思考:俗話說得好,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一定有生命,這說明火星上應該有生命,可是為何在樣本中沒有發現任何生物的跡象呢?
最近,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已經在開始考慮移居火星了。那,這會實現嗎?火星是酸性土壤,想要種植農作物是困難無比的。而且,火星空氣中有98%是二氧化碳,氧氣的比例幾乎為0。所以,想要移居火星,先要大規模地植樹。最可怕的是,由于沒有大氣層的保護,88%的宇宙輻射會直射火星。在那樣的輻射下,人只需要10分鐘就全身無法動彈,最后慢慢死去。這樣看來,人類有移居火星的想法固然很好,但要真正實現,還需要很大的技術飛躍才可以。
火星,人類未來的移居地,承載著人們無限的幻想……
火星說明文3
火星是我們地球的鄰居,也是我們地球的兄弟。火星有許多不可思議的特點,面對這個橘紅色的星球,你能想象他也曾經有過大氣嗎?你能想象他也曾像地球一樣有過磁場嗎?
火星是顆類地行星,他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和我們的家園--地球相鄰,是我們地球的鄰居。他不像類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只是由氣體組成,他有陸地,所以說他更像是我們地球的兄弟。
雖然火星和我們地球很相似,但也有很多不同。首先,他的直徑是地球的53%,質量是地球的14%,雖然火星地軸傾斜角度和自轉周期與地球相近,但公轉周期卻是地球的2倍多。他的橘紅色漂亮的“容顏”,其實是赤鐵礦,地面溫度可以從早上的-7度到晚上的-86度,陸地表面有沙丘和礫石,由二氧化碳為主組成的大氣稀薄而又寒冷,真是個“天然冷庫”。
為什么火星的磁場會消失呢?那是因為火星較小,地質變化不活躍,所以磁場逐漸消失,無法抵擋太陽風暴的侵害,將火星大氣中的原子電離成離子,逃逸到太空中,這樣火星的大氣越來越稀薄,F在,你們知道磁場的重要性了吧!它不僅只是為我們引導指南針,更是保護我們不受侵害的保護傘。
火星離我們最近的時候有5500萬千米,遠則有4億千米。所以,火星離我們很近,卻又如此之遠。
火星說明文4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于類地行星,與地球的內部構造十分相似。在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有兩顆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
火星雖說與地球十分相似,但是它們也有不同之處:如果你在地球上重100斤,那你在火星上就只有38斤了,因為火星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而它的直徑也只有地球的一半,質量也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圖片
火星上的早晚溫差很大。白天的溫度可達27攝氏度,與地球上夏天的溫度差不多。夜晚的溫度則只有-133攝氏度,如果在晚上往外潑一杯水,它還沒落到地上,就已經被凍成冰了。
火星和地球一樣擁有多種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峽谷。它有太陽系的兩個之最,第一是比兩座珠穆朗瑪峰還要高的奧林帕斯火山;第二是約深十余千米,長4000千米的水手號大峽谷;鹦悄媳卑肭虻牡匦斡兄鴱娏业膶Ρ龋罕狈绞潜蝗蹘r填平的低原,南方則是充滿隕石坑的古老高地,兩者之間以明顯的斜坡分隔;還有許多時刻準備著噴發灼熱巖漿的火山穿插于其中。
火星在中國古稱“螢惑星”,這是由于火星呈紅色,發出的熒光如同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瑩瑩火光、離離亂惑”真可謂是對火星最完美的詮釋。
由于受科技的限制,現在人類對火星的了解還不夠全面,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爭取讓科技更加發達,探索完成火星的秘密,把火星了如指掌,讓它能成為我們的另一個家園。
火星說明文5
你知道嗎?火星是地球的兄弟,它離地球有五千五百萬公里遠。
它們都有衛星,都有移動的沙丘,都有大風揚起的沙塵暴,都有南極、北極和覆蓋在兩極上白色的冰冠,和地球一樣,火星也擁有高山平原和峽谷;鹦呛偷厍蛞粯幼赞D,而且速度和地球相差無幾;鹦亲赞D一周為二十四小時三十七分,地球自轉一周為二十三小時五十六分;鹦且灿写髿鈱樱灿醒鯕。只不過比地球上的氧氣稀薄得多。火星也有明顯的四季變化。
二零零八年九月鳳凰號第一次拍到火星上下雪的現象。在大約四千五百米高的高空云層往下降雪,但是雪還沒有落到地上就已經蒸發了,更讓人不敢相信的是,二零一三年火星好奇號在火星土壤里檢測到了水份的含量,根據地勢地點的不同,水含量大約在1。5%—3%,根據探測器傳回的資料顯示在火星的兩極中緯度的地底下有著大量的地下水,水正是生命的起源。一九八四年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了一顆隕石。經研究這顆隕石來自火星,并且在這顆石里面檢測到微生物化石。這顆隕石在一九九六年登上了全球新聞頭條;鹦巧嫌形⑸锏拇嬖,又有了水足以證明火星上有生命體存在的可能。
火星因為表面廣泛分布著紅色的氧化鐵,也就是鐵銹中的主要成分,所以火星是火紅色的。
火星公轉一圈的時間比地球長,火星上的一年相當于地球上的兩年左右。
因為火星離地球很近,晝夜溫差不大,是太陽系中除地球外最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
火星說明文6
巨大的太陽系中有這么一顆“內冷外熱”的行星——火星。
火星的直徑為地球的百分之五十三,質量為地球的百分之十四。你可別看火星比地球小很多,它可是有著太陽系最高的山——奧林帕斯山和太陽系最大的峽谷——水手號峽谷呢!
火星是一顆沙漠行星,沙丘、礫石遍布,大氣密度大約是地球的百分之一;鹦巧蠜]有穩定的液態水,它非常干燥,溫度低,表面平均溫度是零下五十五度。
有人會問了:“火星這么冷,為什么叫它火星呢?”那是因為火星表面呈紅色,像著了火一樣。其實它并非“著了火”,它橘紅色外表的形成是因為地表上存在著大量的赤鐵礦。
火星對于地球人來說,是一顆充滿了秘密的星球。20xx年,美國航天局對外宣布發現火星上存在水,這引起了世人的關注,大家紛紛猜測火星上是否有生物存在?或者是否在很久以前曾經有火星生物存在?又有人說,探測器探測到了火星上有一個個像金字塔一樣的東西,所以他們猜測地球上巧奪天工的埃及金字塔說不定就是由“火星人”建造的。
火星是一顆神秘的星球,也一直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適合人類生存的“第二個地球”,各個國家都在探索“火星的秘密”。我長大以后,也想當一個宇航員,爭取能早日揭開火星的秘密。
火星說明文7
火星是一顆巖質行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第四近,離地球第二近,大小約1630億立方米的一顆行星。
火星是紅色的而地球是藍色的,外表看起來差別很大,但火星和地球其實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地球每天的時間相當于23:56恒星時,而火星每天的時間相當于24:37恒星時。地球的傾角為23.5°,火星則為25°。
正是因為火星與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才吸引了大批科學家探測火星。但登陸火星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其過程總是困難重重。首先,地球到火星的距離不是一成不變的,而且兩者最近的距離也有5500萬千米。這段距離就算是以光速行駛也要3分鐘左右,F在的飛行器要想飛到,大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一旦偏離軌道一點就可能出現各種問題。不僅如此,還要不與小行星、太空垃圾等相撞。
不止如此,登陸火星更是困難。登陸火星的幾分鐘內,探測器速度要從每小時21000千米左右減至很慢或者零。在進入火星之前,不僅角度不能出差錯否則會無法著陸或來不及減到預定的速度而硬生生地撞上火星表面,還要承受火星大氣層與飛行器摩擦所產生的高溫。打開降落傘的時間也要分毫不差。如果過早,降落傘會因為高溫而燒沒。晚了就無法減到預定速度。到達一定高度后再打開反推發動機。
接著,科學家會使用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比較簡單。探測器充氣,然后與反推發動機分離,自己掉下去。在火星表面上彈跳,翻滾,慢慢停下,就成功降落了。
但這種方法不適合讓更復雜、更重的火星探測車著陸,如美國于20xx年11月發射,20xx年8月成功登陸火星的好奇號。這時科學家使用了另一種方法。登陸器打開反推發動機后,放出探測器,探測器與登陸器通過纜繩連接,探測器一旦接觸到地表就立刻切斷纜繩。實現探測器軟著陸。
探測器登陸火星后還有一項困難在等著它——火星風暴。一個大些的風暴可以覆蓋半個火星。持續時間有的幾天,有的幾個星期,有的甚至長達數月。在這段時間探測器很可能沒有了能量。就算有能量也會干擾通信。最可怕的是大風暴可能掩埋探測器。
總的來說,探索火星的確是一個危險與機遇并存的事情。但這并不能阻擋人們對它的探索熱情。
火星說明文8
除下地球,和我們最像的就是火星了,而且,火星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這次我們跟著我們的好奇號火星車去領略一下地球的“弟弟”的風景吧!
它和地球幾乎同時長大,可地球為什么比火星大了一倍呢?因為木星,木星剛發育好就從出生的地方靠近太陽,然后就又回到了現在的位置,中間還經過了現在火星的地方,所以把精華吸收了,所以火星就比地球小了一倍。
在火星上有太陽系的“兩個之最”,第一是一個約深十余千米的水手谷,他給火星帶來了一個“傷疤”,它全長4000多米,但地球上最大的東非大峽谷也是它的九牛一毛,而它的形成人們有很多假說,但無一個成立;第二是一個奧林帕斯火山,高約21000米,底座直徑約600千米。
而且火星上的一些東西在我們地球上還沒有呢!火星南極的冰蓋比北極的略小,但在高緯度區域發育有大量奇異的“凍土地貌”。因季節變化,這些區域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反復循環地凝華—升華,在地表留下狀如硬奶酪的洼陷地貌,迄今為止在地球上還沒有發現過類似景觀。
【火星說明文】相關文章:
火星探險記初三作文1200字12-15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實錄03-08
語文課文《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反思06-27
活著說明文01-14
倉鼠說明文01-14
精神說明文01-12
螞蟻說明文01-12
傣族說明文01-11
“棗”說明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