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三年級起步作文
《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這段話闡述了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性質與地位。而對于剛剛學習寫作的三年級孩子來說,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作文也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我認為對于剛學習寫作的孩子來說不要刻意強調種種要求和規(guī)矩,而是讓學生放膽去寫,自由去寫,首先邁開步子,走上樂寫之路,消除對寫作的神秘感和畏懼心里,樹立起寫作的自信心。為了讓學生把寫作變成自己內在的需要,由“要我寫”過渡到“我要寫”“我想寫”。教師就必須做好作文的指導與訓練工作。
三年級作文如何起步呢?我覺得做到以下幾點很重要:
一、樂于表達
從《語文新課標》對寫作教學的要求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起步作文著力強調學生習作興趣的同時,更突出學生的主體體驗。當學生有了自己心里想說的話,有了對周圍事物的觀察,有了現(xiàn)實生活的關注與熱愛,才能提起寫作的興趣,才會“樂于表達”。葉圣陶先生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葉老的話揭示了作文與生活的關系。對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的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才會真實生動。例如學習描寫一種水果,可以讓學生每個人都帶一種水果回校,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有順序的觀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澤、味道、吃法等等。這樣,他們的探索興趣將是空前高漲的,雖然他們的收獲會有差異,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們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搜集信息。有了諸多的感受與體驗,學生怎么不會樂于打開他們的話匣子呢。
二、善于積累
要讓學生善于寫作就必須善于積累,所謂的“善于寫作”就是讓學生寫得清楚,寫得充分,寫得實在。這就要注重平時的積累,“萬丈高樓平地起”,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積累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
積累首先來源于課文內容。“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xiàn)“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認知心理學指出,3歲—12歲是記憶最佳期。可見讓小學生多讀、多背、多記憶優(yōu)美的課文能為學生掌握一些好詞佳句積累材料,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為了幫助三年級的學生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可以布置學生每天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
其次,除了讓學生多進行課內閱讀之外,還應督促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自覺閱讀課外讀物的學習習慣,教師也要多向學生介紹一些課外的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并學習運用。在班隊課時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從生活中去領悟,去積累,引導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這樣經過長期的積累和內化,學生寫作的語言資料庫不斷豐富完善了,寫作時遇到的障礙就會大大減少,作文也能生動起來。
三、勤于動筆
“作文就是用筆寫話”。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識,空講文章作法是無濟于事的。一定要勤動筆,少束縛,要放手讓學生寫,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思路寫自己想寫的內容,既是“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要把練筆滲透到閱讀教學之中、各科學習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學期幾次習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強的'作文能力的。作文還是一種習慣,良好的習慣有賴于長時間的培養(yǎng),習慣的養(yǎng)成靠歷練,而一旦習作習慣養(yǎng)成必然具有很強的作文能力,將會影響一生。因此,教師要把勤于動筆的習慣培養(yǎng)貫穿于習作教學的全過程。要讓學生在認真觀察和積累的基礎上勤于練筆。例如讓學生將觀察到的情況用一兩句話記錄下來,作素材筆記等。另外寫日記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還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xiàn)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開展了一次體育競賽,搞完一次大掃除等,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四、勤于修改
這里的勤于修改并不是指教師要包教包改,而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勤于修改的習慣。《語文新課表》中也提出:“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袁微子老前輩曾主張:“寫作文提倡學生自己修改,老師少去改它,改得越少越好。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檢查后加批語”。對于袁老的上述主張,我非常贊同,批改學生的作文,首先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的意見,對于學生作文中的錯別字、誤用詞語、標點符號及病句等,切忌一改到底,教師只需簡單提示修改的方法,或者用各種符號標出該修改的字、詞、句、段,至于具體應怎樣改,則由學生自己去完成。事實上有的句子有的段落更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假如教師包改則束縛了學生的思路。學生修改作文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師生共議共改、小組合作修改、同桌對改、個人自改等。看來“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句話不無道理。勤于修改就是要讓學生享受習作修改所獲得成功的愉悅,從而不斷提高習作的能力。
【如何做好三年級起步作文】相關文章:
三年級作文應該如何起步03-31
如何指導三年級學生起步作文漫談03-31
騰訊QQ如何起步,馬化騰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11-05
如何做好垃圾分類作文05-25
如何做好閱讀理解?06-03
如何做好閱讀題?09-06
如何有效的做好課堂筆記12-13
淺談三年級起步作文11-02
淺談三年級作文起步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