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作文 篇1
一、課題的提出
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師的軟肋,特別是三年級的起步作文,更讓老師頭疼。筆者通過十幾年耳聞目見,小學語文教師作文指導課有效性令人擔憂:一種是范文指導法,老師拿同類作文做范本,念給學生聽,以便學生仿抄;一種是格式類指導,如何開頭,如何結尾,如何寫中間,教給學生一個硬性套路;一種是放任式作文指導法,教師不作具體的指導,學生隨意寫作;還有一種偷懶式作文教學法,讓學生背誦同類作文,對號入座。作文教學的隨意性必然導致作文指導課的低效性。低效的作文教學,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學生害怕作文,缺乏寫作的興趣激情,形成了小學中高年作文的一大弊病,教師怕上作文課,怕改學生作文;學生不愛作文,怕寫作文,寫出的作文假、空、套。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和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可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許多學生害怕寫作,為作文課和日記而煩惱,即使身邊有值得寫的人和事,往往也不知道寫什么,怎么寫,要么胡編亂造,要么寫成流水帳,很難在文章里流露出真情實感,當然也難以讓讀者引起共鳴。為了改變作文教學的這種冷狀況,為了改革這一弊端,進一步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探索作文教育規律,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確立了本課題。本課題的實驗研究,將結合小學生自身的特點,探索適合三年級作文教學的策略,為農村小學作文教學提供全新的理論依據和操作規范。
二、問題分析
學生起步作文,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儲備一定數量的常用漢字,一般要學會1000多個常用字;二是要閱讀一定數量的范文,從范文中獲得有關的知識,積累詞匯,學習表達方法。現行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要求一、二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背誦優秀詩文50篇。識字進度不夠,閱讀量少,拖了起步作文教學的后腿。而小學作文訓練的程序是:低年級著重練習寫句、寫話;中年級著重練習寫片斷;高年級著重練習寫成篇的作文。作文訓練分為多級過程,寫完整文章的訓練滯后,難以有效發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從作文教學的歷程看,總擺脫不了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文內容不能貼近學生的生活、順應他們的心理;訓練方法劃一化,齊步走,忽視學生個性的差異。作文是一種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能力的發展,靠學生自主訓練、實踐、應用。指導學生作文,必須以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基礎,同識字、閱讀和發展口頭語言同步進行。作文教學要有新的突破,應力爭提早起步,引導學生自主練筆、學用結合,把激勵學生的內驅力擺上重要位置,貫串于整個語文教學過程。
三、研究目的
通過培養學生應用課堂所學的能力、督促學生不斷積累,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主要是讀、寫能力,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各人的個性潛能、興趣愛好得到充分的發展,最終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1、如何通過豐富學生的生活,把學生引向社會、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品質,了解身邊的人和事,從而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
2、如何通過改變自身的作文觀念,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走向創新的作文課堂,再現作文教學的'魅力。
3、如何通過系統的閱讀訓練、口語訓練,讓學生在日常的語文活動中提高作文能力。
四、研究內容
(一)學生的寫作能力訓練
1、鼓勵學生多讀書、多背誦,學會觀察和積累。向學生推薦優秀讀物,讓學生多讀經典的書,并摘錄不同的角度和種類的優美篇章和經典句段,鼓勵學生背誦。背誦可以積累詞語和很多表達方法,寫作時才能根據需要隨意組合,信手拈來,創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表達效果。
2、具有一定的觀察力是學習作文的基本功,學會觀察是寫好作文的重要的前提條件。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才能在實踐中有目的、有重點、有條理地觀察,從而提高觀察效率和洞察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習作的條理性。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教學生認真觀察,仔細琢磨、充分討論,然后在做有序記錄。也可引導學生從另一角度觀察、思考。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重點之處加深印象,更用利于學生寫得具體,寫得詳實。教學生做有心人,能夠把身邊的事,看在眼中。記在心里,把它當做素材積累下來。
3、教會學生修改文章。俗話說十分文章七分改,就是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修改文章不僅是一種技能,也是一種值得培養的好習慣。而作為學生往往是寫完后交上,沒有想過修改的問題。作為老師要讓學生每寫完一篇文章,都要出聲朗讀幾遍,自己感覺不舒服的地方好好修改一下,還可以和同學互相修改。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越來越強。
4、鼓勵學生多練筆。寫作沒有什么捷徑可走,也沒有什么竅門,必須多寫才能掌握領略其中的奧妙。練習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挖掘課文中可供習作訓練的素材,指導學生進行擴寫、縮寫、仿寫、續寫;結合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情,及時記錄,發表感想。結合課外閱讀,看電視等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或觀后感。
(二)、教師本人寫作引導。教師要不斷完善自我,不斷積累好材料,要以身作則寫下水作文,讓學生看到教師的優秀作品,這樣學生才會向你取經。同時,教師的下水作文還能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三)、改進評價的方法,要善于從孩子的習作中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尤其是講評差生作文時,即使他們全文僅有一兩個用得恰當的詞,一兩句精煉的話,也要加以鼓勵,使他們能鼓起作文的勇氣,下次作文時有所進步。只要孩子袒露童心,釋放童真。就給予肯定,不嘲笑,更不能批判。只有這樣,學生才敢于說真話,寫真事,達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我手抒我情”的境地。
(四)、開展創造性活動,讓孩子親身體驗,在活動中積累素材。
(五)、改善作文課堂教學。大膽改變那些傳統的古板的教學方式,讓教學適合學生的口味,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欲望,才會更好地挖掘學生的寫作潛能。
五、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
2、觀察法
3、文獻法
六、 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查找、搜集、學習有關本課題理論。
1、調查學生中存在的課外閱讀的現狀及老師、家長對課外閱讀的看法。搜集并閱讀國內外有關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探索與研究的文獻、資料。整理課題申報相關資料,完成課題申報工作。
2、進行課題研究動員,宣傳課題指導思想和研究意義,課題組全體教師形成共識。
3、制定研究方案及第一階段研究計劃。學習相關文獻資料,做好課題研究的準備。
4、準備階段成果資料:(1)申報表(2)研究方案(3)階段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結合日常教學,實施課題研究,注重資料積累。
1、根據課題研究操作措施和做法,按計劃指導學生深入開展各項課外閱讀活動,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
2、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深入實踐研究收集各項活動資料。課題組教師撰寫經驗論文,編撰課題論文集,完成階段研究報告,進行階段成果評估。
3、不斷總結,積極撰寫教學案例及論文等階段性成果資料:(1)每學期的階段研究計劃。(2)各項競賽和評比的活動通知。(3)活動過程的資料。(4)學生的優秀習作作品。(5)課外習作指導課和匯報課資料。(6)教師經驗論文集。
(7)階段性研究報告。
第三階段:不斷發思。
通過觀察學生反應,看他們對習作的態度,不斷查找問題,總結經驗,對研究過程做適當調整。
第四階段:總結階段
1、完成課題研究報告。總結提煉和實驗成果的綜合評估,撰寫結題報告。
2、總結提高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撰寫課題研究論文,參加論文評比,爭取發表。
3、總結階段成果資料:(1)研究報告(2)結題報告
4、積極推廣研究成果。
七、研究措施:
1、以課堂教學為抓手,以學生生活為寫作入口,從培養興趣入手,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
2、搭設課外、課內實踐活動舞臺,提供實踐的機會與空間,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
3、改進作文教學評價方式和作文修改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4、與閱讀結合,積累語言,豐富學生習作素材。
5、鼓勵學生寫放膽作文。
八、預期效果
通過研究要達到的目的效果、成果
1、改進課堂閱讀教學,注重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
2、提高教師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能力。
3、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4、形成1或2篇高質量的研究論文。
三年級作文 篇2
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了,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隨身物品,帶來了許多的便利,比如:打電話、視頻直播、查資料、游戲、看書……可是,手機帶來了的危害也很多。
記得上次爸爸帶我去參加一個婚禮。聚會的時候,大家不約而同地從兜里掏出手機,有的.拍照發朋友圈,有的一邊吃東西一邊玩手機。幾乎沒什么交流,大家都沉迷于手機的世界。還有,爸爸下班回到家就一直“機不離手”。我想讓他陪我玩或者聊天,可是他總是看著手機。我問他為什么,他也是含糊應付一下,或者不耐煩地把我趕去做作業。而且,爸爸媽媽都有一個壞習慣,每天晚上都是靠在床上玩手機。我知道他們玩手機是為了打發時間,可是這樣,視力會下降的。
我希望這些經常看手機的家長,可以聽一下我的意見:少看點手機,多陪陪自己愛的人。每天聊聊天,說說開心的事兒;每天睡覺前看看書。讓我們一起從“低頭族”變成“閱讀族”吧!
手機太強大了,但我們更要強大。為了我們身心健康,我們要懂得如何合理使用手機。從我做起,從我身邊的人做起。
三年級作文 篇3
“大大小小半空飄,數數顏色真不少,姿態萬千好漂亮,伸手一接不見了。”沒錯,是泡泡。
今天老師給我們帶來了泡泡水,我們很興奮。老師拿出了吹泡泡的工具,給我們每人分發了泡泡水。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泡泡瓶,先擰開蓋子,然后再把吹泡泡的工具拿去蘸泡泡水,最后輕輕地吹。不一會兒,大家就把整間教室吹滿了泡泡。有的泡泡像圓溜溜的珍珠;有的泡泡像一串串紫色葡萄;有的泡泡像熱氣球,越飄越遠;還有的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泡泡從教室的窗子里飄出了窗外,飄呀飄,飄到了小花的'旁邊,小花和它一起唱歌跳舞;飄呀飄,飄到了山區里,它給山區的小朋友帶去了幸福;飄啊飄,飄到了齊天大圣的旁邊,它和齊天大圣一起聊天說笑……
吹泡泡真好玩,下次我一定要玩個夠,你們呢?
三年級作文 篇4
有人說母愛是一把傘,為我們遮風擋雨,還有人說母愛是一桶水,滋潤著我們一棵棵幼苗,但我覺得,母愛像一袋藥,為我治病。
記得有一天晚上,我發燒了,但我一點也沒發覺,媽媽聽見我磨牙的`響聲了,就急忙去找體溫計,讓我夾上。
過了一會兒,媽媽拿出體溫計一看,是三十九度五,媽媽連忙叫我起來,穿上了衣服,跑到了樓下,開上了車,把我送到了一家醫院,對醫生說:“醫生,怎么辦才能把燒退下去?”
醫生說:“那就打針吧。”
媽媽扶著我,到了醫務室,打了一針,打完針,我退燒了。
我媽媽說:“還用吃藥嗎?”
醫生說:“吃點兒消炎藥吧”。
我和媽媽回家了,到了家,又開始睡覺了。
媽媽忽然想起來,忘了給我買消炎藥了,于是,媽媽跑到樓下,買了兩盒消炎藥,讓我吃了一袋。
看著媽媽氣喘吁吁的樣子,當時我的眼睛都濕潤了。
這就是母愛,多么偉大的母愛啊!
最后,我還要對媽媽說:“媽媽,謝謝您,我愛您,偉大的媽媽。
三年級作文 篇5
秋天到了,小院外的林蔭道兩旁的楓樹葉變紅了,葉子懷著舍不得的心情落了下來。石頭小路一瞬間變成了楓葉小路。我輕輕踏著這一些楓葉,來到了小院里。小院里有3棵高大的樹,有一棵是蘋果樹,有一棵是桃樹,還有一棵是白楊樹。無聊的時候看看窗外,覺得那一棵白楊樹像是守護家園的一個人,不分晝夜的在那里站崗。
秋天到了,小院里的.蘋果和桃子熟了。我從家里拿來一個梯子,準備摘蘋果和桃子。奶奶過來了,笑呵呵地說“你又忘記拿籃子了。”我站在梯子上傻笑,然后爬下來回到白楊樹旁的家里拿籃子,然后爬到梯子上繼續摘桃子。桃樹上有很多晶瑩透亮的樹膠,我摘桃子的時候經常碰到樹膠,然后從褲兜里掏出一個小袋子,把樹膠放在里面,不知道是口袋漏洞還是自己沒拿穩,樹膠就不見了。我想了想,還是覺得桃子重要,然后把樹上全部的桃子摘完了。晚飯后,媽媽拿出了今天我摘的桃子,家人們不由分說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爸爸吃了一口連忙說好,這天晚上大家都很開心。
一陣秋風吹來,總是讓人回憶起在秋天令人開心的時光。當秋風吹來,你,會回憶起什么事呢?
【三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快樂六一三年級作文09-22
【經典】三年級的作文12-20
三年級的作文[經典]08-30
[精選]三年級的作文09-17
三年級的作文【經典】09-24
(經典)三年級的作文09-15
三年級的作文(精選)09-19
三年級的作文07-20
(經典)三年級作文10-25
三年級的作文(經典)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