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學三年級作文4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作文 篇1
寒假里媽媽每天都很忙,不但要看小店還得送我去課后班,有時早晨都來不及吃飯就去店里了,晚上很晚才回家,還得做家務。我十分心疼媽媽。所以我就決定要幫媽媽做家務。
首先,我先把家里剩的碗洗了,然后就擦地,我先把抹布擰干,安裝好開始拖地,家里雖然不大,擦起地來還是挺累的,時間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但是我才擦完一個臥室,就已經累得滿頭大汗了,這時我才知道媽媽每天是多么辛苦,之后我又把陽臺和我的房間收拾干凈了,我又把我的書架整理了,整理后想一個小書房,看到煥然一新的房間,別提多高興了。這時媽媽回來了,看到整齊干凈一塵不染的'屋子說:“寶貝你長大了,知道心疼媽媽了。”
其實,父母也需要愛,我們一定要給父母更多的愛。
小學三年級作文 篇2
我們家屬院養了幾只可愛的小白兔,它們穿著毛茸茸的白外衣,像雪一樣的白,它們的眼睛是紅色的,好像紅寶石似的,它們長著三瓣形的'嘴巴,它們的耳朵又長又大,聽起聲音時就會豎得好高,它們的尾巴像一個毛茸茸的小球,它們的四肢特別靈敏,跑起來像離鉉的箭似的,可愛極了。
小白兔喜歡吃菠菜和蘿卜,當你把菠菜伸到它們頭頂時,它們就會抬起前肢,用兩只有力的后肢站立,夠你所放的菠菜。當你把手伸給它們時,它們會用鼻子嗅你的手。小白兔容易被外界的新奇事情吸引,比如,你將樹枝放進籠子里,它就會用它的鼻子嗅來嗅去,當它們發現有危險時就會躲到母兔的身后,或和其它兄弟姐妹擠在一起。
在冬天的時候,它們會擠在一起保暖,母兔每年都會產下小寶寶,老爺爺會將母兔的大寶寶放進另一個籠子里,怕它們在一起搶食物受傷。
我放學后經常去喂小白兔,它們一看到我來就都爬到籠子邊上,等我給它們喂美食,時間長了,我們都成了好朋友。
所以,我喜歡小白兔。
小學三年級作文 篇3
今天,爸爸給我買了一個存錢罐,我開心極了,它是一只非常可愛的小猴子。
它整體是一只小猴子,它的顏色差不多全都是黃色的。它頭上有一個帽子,是天藍色的。它不大也不小非常可愛,就像一只猿猴在那走來走去。它的手里還拿著一個桃子,看起來它非常愛吃東西。
它的眼睛是深藍色的,里面的眼珠子是白色的,非常明亮;肚子上有一塊是白色的,非常的小,看起來非常玲瓏可愛;尾巴是黃色的,搖來搖去的',看起來非常帥氣。它的后面有個放錢進去的小孔,要是你想放錢進去你就可以從這里把錢放進去。
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存錢了,每當我想買東西吃,我就會想到小猴子,想著要把它“喂飽”才行。
有一次,我生病了,爸爸媽媽又不在家,此時還好有存錢罐,讓我有錢去藥店買藥吃,不然我就沒這么快好起來了。
謝謝你!我的小猴子存錢罐,你帶給了我很多樂趣與幫助,小猴子存錢罐,我愛你!
小學三年級作文 篇4
作文教學是語文課的一個重點,是教師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一環,它能有效地激發孩子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提高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能力。可一到作文課,學生就感到無話可說,無從下手,心情也急躁了許多,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教學中的一點體會,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興趣培養
三年級的學生剛接觸寫作,此時首先要培養他們寫作的興趣。我根據學生的特點,在作文的安排上為他們的自由寫作提供方便,不規定作文題目,讓絕大部分學生都有可以寫的內容,題目由他們自己定,學生可以把想寫的寫出來,想說的表達出來,這個寬設的要求不會讓他們感到有壓力感。另外,在評價方式上,盡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如,讓學生閱讀自己的作品,并建立小文章樂園,請同學們共同欣賞。我經常給予口頭表揚和書面鼓勵,讓學生們感到作文的快樂和身心的滿足。其次,我總是以賞識的眼光看待那些能表達真情實感、有創意的作文,誘發孩子們把身邊真實的經歷記錄下來。
二、通過觀察獲取素材
一談寫作文,學生就感到無話可說,更談不上真情實感。要么沒什么可寫,要么心中的話說不出來。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積累,導致動筆時“無米下鍋”.針對這一現象,我結合目標要求,讓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訪談、閱讀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相關資料,只有量的積累,才有質的提升。例如,在“了解身邊動物”的教學中,我讓孩子回家觀察家里的動物,如,羊、貓、狗、雞等,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它們的長相以及自己和這些小動物之間的點滴故事,要求學生一定要寫家里有的動物,這樣一來,就給孩子們創造了親密接觸、仔細觀察的機會,從而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這樣學生對寫作漸漸產生了興趣,也樂于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寫出來,加強了作文與生活的聯系。
三、鼓勵學生多積累好的詞語
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就無法寫好作文。而三年級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地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課外向學生介紹一些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并運用于寫作之中。在活動課時,開展讀書交流會、成語接龍、文學知識競賽等有趣有益的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除了讓學生多閱讀課外好書之外,我還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自覺學習習慣,從生活中多領悟,引導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比如,從網上查閱讀資料,做一些相關實驗,對某一問題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在外出時留心觀察并記錄等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見聞,又幫助他們獲取了真實的、生活的、記憶深刻的素材,于是經過長期的積累和內化,學生寫作語言的資料庫不斷豐富完善了,儲存了大量的好詞好句,寫作時遇到的障礙就會大大減少了,作文內容豐富了,語句更活了,更新鮮了。
四、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學生觀察了周圍的所見所聞,但要把它們及時記下來,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1.養成“有感必發”“天天動筆”的良好習慣。()有些受表揚的學生說他們的成績來源于堅持寫日記,時間多就多寫,時間少就少寫,這的'確是經驗之談。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天天動筆,既能使筆頭練得更靈巧,還能積累更多的作文素材。
2.養成“通篇構思”的習慣。寫作文切忌寫了上段還不知道下段要寫什么,一定要在寫之前,通篇構思,并且寫出提綱的框架,這是文章的骨架。
3.養成“認真修改”的習慣。古人云:“文章要不厭其改。”審寫好文章的金玉良言,如果沒有這個習慣,要寫出好的作文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千錘百煉,才能鑄造真金白銀。
五、拓展學生的想象思維
豐富的想象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為學生創設激發想象的情境,引發他們的想象思維,培養他們的想象與創造能力。例如,在習作中,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編寫故事,與同學交流,在交流中獲得啟發,互相補充,使想象力更加充實,更加生動。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想象思維就能得到引發和鍛煉,寫作興趣也能得到提高。
六、教師的范文是樣板
三年級的學生剛接觸寫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沒有,因此范文就是學生的樣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次作文時,我都會寫出范文,讓學生學習,找出寫作技巧,并要求學生學習這些方法,運用于自己的寫作之中,讓學生仿寫,并達到一定的水準,日積月累,學生的作文絕大多數是成型的。
七、學會審題
剛接觸作文的學生基本不審題,還沒有讀清題目的要求就動筆開寫。針對這一情況,我注重學生寫作前審題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先讀作文的題目和要求,然后從題目的要求中找到關鍵詞語,明確先寫什么,重點寫什么,再根據選定的素材構思寫作順序。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作《我的同桌》時,要把握住關鍵詞“同桌”,在寫同桌時抓住同桌的外貌特點和愛好,選擇生活中一兩件有意義的事來描述,只有這樣堅持訓練,才不會偏離題目。
總之,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學生的寫作能夠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必須堅持不懈,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寫作的能力,讓學生從起步開始,為將來的“口出成章、下筆有神”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三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級作文【經典】09-07
小學三年級作文(精選)09-26
三年級小學作文(精選)09-27
小學三年級作文[經典]09-26
(精選)三年級小學作文11-04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精選】07-22
(精選)小學三年級的作文07-25
三年級小學作文【精選】07-26
三年級小學作文[經典]12-19
(經典)三年級小學作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