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三年級記事作文4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記事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記事作文 篇1
星期四,我們班有一節音樂課。當老師說豎笛考試的時候,全班像炸開了鍋:有的同學仰天長嘯,一遍又一遍地說:“啊,我沒帶豎笛!啊,我沒帶豎笛!……”;有的同學則手忙腳亂,自言自語 道:“哎呀,這個我沒有吹熟,那個也是……”;還有的同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說:“為什么那么快考試?我還沒學會吹豎笛勒!”。而我,卻胸有成竹,因為在我們班,我是無人不知,無人不 曉的吹笛子高手。
上課了,老師說:“現在,我們進行豎笛考試,最高分100,要是紀律不好,全班的'最高分下降1——2分。”終于輪到我了,我以一曲《梁祝》獲得了99分。我有點失落,本來想拿100分的,結果還差“ 1”。
考試進行到中間,老師宣布,王一玉是100分。我喜出望外,心里的那座“天平”終于平衡了。
教室里鬧哄哄的,我猛然想起老師的那句話,我立刻端端正正地坐好。可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當然,眾人鬧哄哄聲音也高。
考試結束了,老師又說:“因為你們聲音太大,所以,最高分扣掉1分,變成99分。”
唉,搞了半天還是99分,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空歡喜一場!
小學三年級記事作文 篇2
我的寒假很平淡 ,但是有一件事給我的寒假生活增添了色彩。
那天晚上,媽媽的房間里有老鼠出沒,聽媽媽說,那老鼠是從樓上“移居”下來的,夜里,老鼠在媽媽床底下跑來跑去,我還在看電視,老鼠一點都不怕我,還膽大包天的跑到我的'腳邊,我本來想一腳踩死它的,但它飛一般的跑到床底下去了。
我也沒去管它,看晚電視,就去睡覺了,當我睡得正香時,忽然媽媽房間里傳來一陣摔東西的聲音,早晨起來,媽媽告訴我昨天夜里老鼠跑到她的被窩里去了,還咬了媽媽幾口,一開始媽媽覺得手癢癢,一看,居然是老鼠,就把老鼠揚手一揮,掉到了地上。
過了一會兒,樓上的老鼠在電線旁的小洞里使勁拱,把水泥弄了房間的角那里全都是,下面的老鼠在下面找東西吃。
我們全家出去拜年后,不知道老鼠又干了什么“好事”,回到家,媽媽一掀開被子,居然看見老鼠正在枕頭邊上甜甜地睡著,媽媽趕緊用布把老鼠包起來,在院子里把老鼠使勁一摔,老鼠就這樣一命烏呼了。
媽媽擔心老鼠在床上撒尿,就把床單給洗了。
唉,一場老鼠風波就這樣過去了!
小學三年級記事作文 篇3
孫博同學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猴子”。
她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小巧可愛的鼻子,淡粉色的櫻桃小嘴,烏黑透亮的頭發。她,看起來像個小淑女,可是……你一旦和她接觸的時間長了,就會知道—什么小淑女啊,明明就是一個活蹦亂跳的小猴子!
先從她那總愛說不停的小嘴說起,她的嘴啊,總像吃了蜜一樣甜,一口說一個“阿姨好!”,“叔叔好!”,“謝謝你!”大家總說:“這個孩子真有禮貌!”
其次,是那雙靈巧的手,她做了很多精致的手工作品,她和我一樣喜愛美術,我經常看見她的桌子上時不時地擺上一些新作品,嘻嘻,當然是我教導有方。說她熱愛運動,還不如說她熱愛爬樹,我們都放假時,我常常帶她去我家附近的'小公園玩,她一見到樹,就露出本性來了,只見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發出“嗖嗖”的聲音后,她已經坐在了樹干上,笑嘻嘻的對我說:“姐姐,你也上來啊,嘻嘻……” 我最喜歡她專制的神情,只要她愿意學習讀書,無論電視聲音有多大,手機音樂有多大,她連瞟都不瞟一眼,繼續讀她的書……當然,這也是她最淑女的一面。
她,就是活潑可愛的“小猴子”…本人更可愛。
小學三年級記事作文 篇4
2.我對老師有意見
開學了,真高興又可以見到親近的同學、朋友、老師,還可以見到我們美麗的校園。
開學的第二天上數學課,老師講完了課我們就寫作業。這是開學第一次寫數學作業,我非常快就寫完了,興沖沖地馬上交給了老師。老師看了之后對我說:"重寫!".我走了回去,馬上又寫,很快又寫完了,我上去交給了老師,判了。之后,我接著寫老師又留的作業,我又飛快地寫完交上去,誰知老師又說"重寫!".
下午我再次去交作業時,老師還是那句話"重寫!".我太倒霉了!一天連交三次作業,竟換來三次"重寫"!這倒霉的一天,讓我永遠忘不了。這一天是我12年以來第一次碰到的`老師說三次重寫的場面,太讓我沮喪了!我知道老師是為我好,但也不能這樣對待我呀。人家一天寫5遍,我一天卻寫8遍,這樣我會失去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老師您想到了嗎?我對您有意見!
【小學三年級記事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級記事作文11-18
小學三年級記事作文07-28
小學記事作文02-23
小學記事作文09-27
小學三年級寒假記事作文08-18
小學三年級寒假記事作文08-18
實用的小學記事作文11-08
精選小學三年級記事作文五篇08-05
精選小學三年級記事作文8篇08-19
小學三年級記事作文我的探索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