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300字八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300字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300字 篇1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積淀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文明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藝術,如:戲劇、國畫;有宏偉的古代建筑,如故宮、長城;有美麗的神話、傳說,如女媧補天……
我最喜歡的傳統文化是傳說。其中,有一個“吳剛折桂”的傳說,讓我百讀不厭: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我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而倍感自豪!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300字 篇2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人們包粽子投進江里,喂飽魚蝦,為了避免魚蝦損害他的尸體。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有習俗。
我們這里的端午節還有很多風俗習慣,比如:艾草、菖蒲掛在門口上、喝雄黃酒,都是驅邪的',還有小孩子手腕和腳裸系五彩線。保佑小孩子,長命百歲、健健康康。
接下來,媽媽要包粽子,我也想學包粽子,媽媽包的是蜜棗粽,先準備好箬葉,拿兩三片箬葉,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一卷,卷成一個圓錐形狀,然后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里,再把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后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扎上線,捆結實就可以了,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我就耐心等待,終于粽子出鍋了,我狼吞虎咽地吃粽子,!粽子又甜又香真好吃。
這真是一次非常難忘的端午節。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300字 篇3
一天晚上,我看見奶奶坐在燈下剪紙。她剪得非常仔細,有的是花草,有的是小動物,還有一個大大的'“!弊。我問奶奶:“剪紙是誰發明的呢?”奶奶說:“它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呀!”我心里想:“剪紙為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我一定要弄個明白”。于是我上網查了起來。
剪紙是中華傳統文化。并且我還知道了它的來歷。剪紙是我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早在商代就有人用金銀箔、皮革和絲織品進行鏤空刻花制作裝飾品。直到公元105年紙張的發明后,人們開始用紙張進行鏤空刻花,這就是現在的剪紙。剪紙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制作,并且可美化生活,它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
看到這里,我對中華傳統文化---剪紙有了一個基本認識。我心里想:“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我們勤勞的勞動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出了更為寶貴的民間文化,流傳至今是多么不容易呀!我們一定要將這些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下去,讓中華傳統文化更加精彩!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300字 篇4
剪紙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藝術,是智慧的結晶。剪紙,剪刀和紙是離不開手的。剪刀要選擇輕巧、靈活、鋒利的,這樣,剪出的作品才不顯粗糙;紙張以紅紙或其它光澤為好,質地薄的紙為宜。 放歌教學網提供 如果要剪出好的作品,則要根據造型,先決定紙張的.折疊,一定要折得整齊、嚴實,并要壓平。初學剪紙者可先將花紋畫上,然后根據畫上的筆印剪。以后有經驗了,便可隨折隨剪;涌刹痪幸桓瘢遣灰丝偸褂弥本型的,應多采用些曲條紋,因為曲條紋往往耐看,富有流動感。在剪的過程中,手對紙的轉動和剪的方向要配合好,這樣,剪出的紋路才清晰連貫。
最后,去除多余的部分,再剪出一個外框,這時,一件小小的作品即告完成。 有了上述的一般剪法后,你還可以豐富一下想象力,剪條龍,剪個網袋……總之,當你運用自如時,你會發現,你是那樣富有耐心。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300字 篇5
中國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剪紙、茶、皮影、糖葫蘆等等,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剪紙吧!
我家有一套十二生肖的剪紙,是我爸爸送給我的,這剪紙手藝非常精細,非常漂亮,而且風格各有不同。
有一個圖案是一個猴子拿著桃子正要吃,一個是一個大公雞伸著長長的脖子正在打鳴呢!一個是兩只小老鼠正在找吃的呢!還有一個是一直小兔子正在拿著氣球蹦蹦跳跳的唱歌呢!還有大馬吃草,猛虎下上等等。在這些剪紙里,我最喜歡的.是小豬的圖案。你看它胖胖的身體,大大的耳朵,圓滾滾的肚皮,身上還有漂亮的花紋呢!
我看剪紙這么漂亮,也拿出一張紙,剪了一個五顏六色的小魚在吐水泡。可剪完了,卻怎么也不像,我媽媽我給我修飾了一下,這下還出不多,很漂亮。剪出來的小魚好像是一個小胡蘿卜,實在是太有趣了,我真喜歡剪紙!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多!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300字 篇6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有隆重的節日,有工整的書法,有優美的圖畫,還有漂亮的絲綢等等。今天青青老師教我如何剪一張喜字。
老師先給我發了一張方方正正的紅色的`宣紙,先讓我折了兩折,青青老師說:“接下來,我們先來畫”喜“字,每一條線的距離為1厘米。”我認認真真地畫了5條線,再在下畫了一個半圓,又畫了兩條線,當然,距離也要1厘米。后來,老師給我發了一把剪刀,我就沿著線剪好了一個“喜”字,我特別高興?汕嗲嗬蠋熣f:“。〔缓昧,把你給數錯了!崩蠋熃o我重新數了一遍,原來,是忘了剪開口了,我立刻修改,改好了之后,果然這個“喜”字咧開了嘴,笑得十分開懷,我看呆了,把這個“喜”字粘在了墻壁上。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我們現在學的古文化,只等于大海里的一滴水,還有很多古文化已經丟失了,已無法追回。希望我們能很好地繼承發揚中國文化。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300字 篇7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之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被看著是團圓的'大好日子,也被人們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不要忘了,讓真情賀卡給遠方的親人朋友一個問候祝福團圓之夜,明月高懸。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笨途铀麄兊挠巫,更是以月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夜今白,月是故鄉明。”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春風有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钡仍娋,都是千古絕唱。
現在中秋節這一天,全國人民還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合家團圓呢!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300字 篇8
大家好!看我臉上的面具多么好看。嘿嘿!紅艷艷的色彩,烏黑粗暴的眼睛,尤其是額頭上那粉嘟嘟的大桃子,看起來多么帥氣!前幾天,我賴著爸爸買了這個面具給我。爸爸說:“京劇臉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由于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試,就像唱歌,奏樂都要照樂譜一樣,所以稱‘臉譜’。關于臉譜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來自假面具。”
要問我怎么愛上的臉譜,那還要從上次姥姥來我家說起。這天,姥姥在我家看電視,電視里“依依呀呀”唱著京劇,我好奇地問姥姥:“這上面都是誰呀?”姥姥說:“那個紅臉的是關羽!白臉的是曹操!”你知道嗎?紅色的臉譜表示勇士義烈,如關羽、姜維等;黑色表示剛烈、正直,就像張飛、包拯等;黃色就表示兇狠殘暴,比如宇文成都、典韋等;藍、綠色代表粗豪暴躁人物,馬武、竇爾敦等;白色就是奸臣壞人了!曹操、趙高都是呢!我要做一個正直、剛烈的男子漢,哈哈,于是我就纏著爸爸給我買了一個,沒事的時候就戴上它在屋里武槍弄棒,別提有多神氣!
啊!臉譜的知識可真多呀!我不但知道了它名字的由來,還知道了它的色彩跟人的性格有關。它給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快樂呢!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三年級傳統文化的作文11-05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02-08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2-20
三年級作文:傳統文化06-25
三年級傳統文化的作文04-15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01-12
傳統文化小學三年級作文05-10
三年級傳統文化作文02-02
三年級傳統文化作文07-21
三年級傳統文化作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