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春游作文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春游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春游作文 篇1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陽春三月來。和帶去牛首山游玩。
我坐在車上,頭往外看,路邊的大樹長出了嫩綠嫩綠的芽,河邊的柳樹也冒出了嫩葉兒。都在傳遞著春的氣息。
聽說,牛首山是一座聞名遐邇、歷史悠久的名山,位于南京南郊,距門10公里,位于長江和外秦淮河的丘陵地帶。北連翠屏山,南接祖堂山,山勢均力敵奇特,狀如牛頭雙騎,故名牛首山。
一到牛首山,映入眼簾滿山的桃樹。一簇簇桃花開滿枝頭,有粉紅的、的。五彩繽紛的繡球花點綴其間,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真是美不勝言啊!黃昏時分,暮色蒼茫,云蒸霞蔚,令人沉醉。
我和、沿山間路爬上山頂,遠看長江像白色綢帶,緩緩流動著。外秦淮河上還飄著幾葉小舟。近看有碧綠的竹林。高大茂密,竹干粗細相間,粗如碗口,細如筆桿,但都伸展著細長的枝葉,節節向上,爭相生長。我喜歡竹子,它文靜,清雅,樸實無華,讓人看了心神怡,浮想聯翩。下山途中,又來鄭和墓。鄭和墓位于牛首山南麓,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60米,高約8米。墓按伊斯蘭風格修建,墓是“回”字形,墓前臺階有四組七層,28階,寓意鄭和七次下西洋,歷經28年,遍訪40多個和地區。
下山后,來到山下的草,小草也頑皮地鉆出地面,東瞧瞧,西,也享受那春天的芳香。
難怪“春游牛首”是南京人的習俗。春天的牛首山真是讓人流連忘返。
三年級春游作文 篇2
春天到了,百花齊放,百鳥爭鳴,跟著春姑娘悄無聲息地走來的當然是春游了!只要每節課下課,小伙伴們就會紛紛地議論起來,教室里七嘴八舌,熱鬧得差點都聽不到上課鈴聲了呢!為什么要這么熱鬧呢?因為,明天就要去春游了!
哈哈,轉眼間,就到了春游的那一天。在教室里,只見教室里的同學帶的食品真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啊!有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地在教室里開吃了;有的同學把自己的零食都給“瓜分”了,你一個,我一個……,分得有條不紊;還有的同學忙著給大家展示自己帶來的平板電腦,同學們都向他(她)投去羨慕的眼神。
該排隊了,陳老師叫我們按廣播操順序來排隊。人都到齊了,陳老師就帶領我們306班這個“大家庭”出發了,一路上,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緊跟著陳老師,,生怕跟丟了。過了一會兒,我們都累得筋疲力盡了,手提著書包疼死了,腳也走得酸死了。謝天謝地,終于可以坐車了。我們乘上了車,腳感到舒服些了,手也不疼了,目的地:亭下水庫,也就到了。
到了亭下水庫。我們走上壯觀的大壩,整個人感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壩下是庫,遠遠望去,有一個人乘著游艇,扔下一塊石頭,波紋就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泛著微波的水面,波光粼粼。爬了好長的`上路,直到我們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終于到了一片泛黃的草地,我們小組齊心協力,三下五除二就把桌布鋪平,開始好好大吃一頓了。
汪佳銀把七根香腸拿出來,給每人分了一根,蔣懂文把小番茄拿出來,給每人三個,我拿出七瓶牛奶,分給了大家……大家有說有笑,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真開心!“你分給我東西,我也給你,叫什么呢?”我疑惑不解。
蔣懂文說:“這叫分享。”
“哦,原來這叫分享啊!”我恍然大悟。
分享完了,我們又去放風箏。我像以前在剡溪旁放風箏的爸爸那樣,一手拿線,一手拿風箏,把風箏往上甩,拼命往前跑,可風箏掉了下來。這時,張盈來幫我了,她幫我拿風箏。“三——二——一,放!”只見風箏乖乖地飛上了天,“耶,成功了!”
“真是太感謝你了,張盈。多虧了你,否則,我的風箏就永遠也飛不上天空了。”
“沒事的,幫助朋友是應該的。再說了,不是助人為樂,樂在其中嗎?”我們倆都開心地笑了。讓我們美中不足的是,時間老人把時間帶走了,我們只能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今天,必定是一年之中最令人難忘的一天!
三年級春游作文 篇3
今天,我們一家人有幸來到了公園里,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春風姑娘吹過綠油油的草地,叫醒了睡了一冬的小草;吹過一棵一棵桃樹,給桃樹穿上了一件用粉紅色花做的裙子……
春天的柳樹發芽了,嫩綠的顏色在柳枝上顯得非常美麗!小草從松軟的土地里探出頭來,小溪里的水化了,叮咚叮咚流著,那聲音像琴聲一樣真好聽!
藍藍的天空中飛過一群小鳥,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一個傳信員在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樹上頓時變的熱鬧起來,小鳥在樹上安家筑巢。
公園里的松樹脫下雪白的大棉衣,穿上了她那綠綠的新裝。
春天到了,同學們脫下了冬天的棉衣,穿上了薄薄的衣服。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我在春天聽見小溪的流水叮咚聲,小鳥的嘰嘰喳喳的叫聲,小朋友們歡樂的笑聲,我愛這美麗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