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精選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
我吃完早點,做完作業,就下樓去玩兒。一會兒,一個小朋友來了,我突然眼睛一亮哪不是我夢寐以求的滑板嗎?我用羽毛球拍和他交換,就學起了滑板。
剛開始,我扶著欄桿小心翼翼地動來動去,可總是掌握不了平衡,那個小朋友看見我玩得不好,過來示范給我看,只風他的一只腳下前后不停擺動,另一只腳掌握著方向。哦,原來是這樣的,于是,我漸漸地掌握了平衡,慢慢地能滑行一小段路程了,就這樣我不停地練習,總算學會了滑滑板。
也不知玩了多久,這時爸爸叫我吃飯了,這時才感到肚子在“咕咕咕”地叫呢。一進家門,我就聞到了一股清香,沖到飯桌前,一看,哇,一大碗香噴噴的粽子就放在桌子上,旁邊擺放著用黑芝麻和白糖拌成的佐料,我迫不及待地剝開一個,撒上糖,哇---味道真是香甜可口。
這個端午節真有意思,既學會了滑板,以吃到了美味的粽子。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2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慈祥的奶奶,親愛的媽媽,和藹可親的幼兒園阿姨,給我們講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就像一杯杯香氣撲鼻的清茶,讓我們回味無窮。下面就讓我說一個我所知道的民間傳說吧!——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有個傳說,在全國流傳很廣,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因為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然而又有心無力,一氣之下,于當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河而死。
屈原死后,楚國百姓非常憂傷,紛紛涌到汨羅河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體滑來滑去,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米飯捏成團蒸熟扔進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們的節日。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3
提到端午節,就想起了跳進汨羅江自殺的屈原。愛戴他的人們為了不讓屈原的身體被魚是吃掉,人們就向汨羅江投米,后來,每年五月初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日子,就會在這天包粽子,賽龍舟。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吃著媽媽煮的香噴噴的粽子,我心想:粽子是怎么做的呢?我跑去問姥姥,姥姥說:“做粽子首先要把糯米和粽葉放到水里泡兩天,每天換水。包粽子時把粽葉卷成漏斗形,把米放進去,再放兩個蜜棗,用泡好的馬蓮緊緊地捆好,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里用慢火煮三四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做粽子的過程還真復雜,不過還是挺想嘗試一下,我對媽媽說:“明年我們也自己包粽子吧。”媽媽答應了。我想:如果是我自己包的粽子,吃起來會更香。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可以吃到好吃的粽子,還可以看到龍舟比賽,還有香噴噴的荷包……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媽媽總會帶我去巴曹過節:吃粽子、看劃龍舟、過溫馨而又難忘的一天。
包粽子可是外婆的絕活。外婆先把浸了一個晚上的'粽子葉清洗干凈,準備好材料:糯米、蛋黃、蜜棗等。首先把粽子葉卷成空心的三角體,再往里面放進糯米,放到一半的時候,把蜜棗或蛋黃放進去,再蓋上一些糯米,最后,把頂上的粽葉折下來,用一根細繩捆上,就大功告成了。外婆包完粽子的時候,我趁機也跑過去,拿起粽葉學著外婆的樣子做起來:先卷出一個三角體,再……原來做起來比看起來要難多了!我放米的時候,下面的小洞洞像漏斗一樣讓淘氣的米都逃走了。
這時外婆回頭看見了我狼狽的樣子。我對外婆說:“您教我包粽子吧。”外婆笑著說:“行,我就教你,一定要包的有棱有角。”經過我的努力,一個粽子終于被我包成功了。我包的粽子就像打了勝仗的兵一樣。
吃飯的時候,我吃著自己做的粽子,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呢!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5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大家應該都知道端午節吧,但你們知道端午節的說嗎?今天我就講一講它的傳說吧。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端午節,用紙筆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太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太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于是便發展成為了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掛艾草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按劃船。
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吃粽子!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6
端午節是一個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成立的節日,在這天,人們通常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那一天,我一早就起床了,媽媽對我說:“今天我們吃粽子。”我想:什么是粽子?媽媽說:“粽子是用糯米和餡做成的,里面有豬肉、綠豆和紅豆。”我最喜歡的是綠豆,于是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可以學包粽子嗎?”媽媽說可以,于是我便學起包粽子來了。首先把葉子打開,再把米放下去,然后把肉和紅豆放下去,最后用葉子包起來,粽子就這樣包好了。媽媽說:“粽子要用水煮四個小時才可以吃。”真想馬上可以吃我親手包的粽子。
下午,粽子終于煮熟了,粽子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們吃粽子的時候聽到黃楊河那邊傳來賽龍舟的鑼鼓聲,還有為比賽的人打氣的加油聲,那場面肯定非常熱鬧!
端午節真有趣,既可以吃香噴噴的粽子,也可以看龍舟賽,我真喜歡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7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張燈結彩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喝雄黃酒。聽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在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著自己的祖國被攻陷,心如刀割,于農歷五月五日寫下自己的絕筆《懷沙》后投汩羅江自盡殉國。為了紀念,農歷五月五日定為“端午節”。
每到這時,最熱鬧的的就是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們家是這樣包的:首先把粽葉洗干凈,接著左手托著葉子,右手舀米往里放,然后往米里加入蜜棗,葡萄干,花生仁等,最后用繩子把粽子捆好,放到鍋里煮三十分鐘,煮出來粽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我拿出來一個粽子,扒開粽葉,咬上一口,回味無窮。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說說笑笑,開心極了!
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8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佳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這一天有許多風俗習慣。
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奶奶將鄉下帶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告訴我,這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凈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習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黃魚,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幾樣平時少見的東西——粽子、黃魚。我很奇怪地問奶奶:“今天又不是過年怎么吃粽子呀?”奶奶笑著說,“今天是端午節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黃魚。據說這天人們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嚇跑魚蝦,里面的米能喂飽魚蝦,它們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這是人們對屈原的敬愛。”現在我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講究。
賽龍舟、掛香囊。晚上看電視我還知道端午也有賽龍舟、掛香囊的習俗,坐在一邊的媽媽告訴我:“相傳當年屈原跳江以后,人們舍不得屈原,紛紛駕船竟相趕去救屈原,一會兒工夫就看不見了,后來,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另外,人們還用五色的線纏繞香囊,有驅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啊!端午節的習俗可真豐富呀,聽說,端午節的風俗已由湖北省為代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我真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9
端午節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的節日之一。
傳說人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吃粽子、賽龍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 兩千多年前,楚國的大夫屈原非常愛國,可以國君不聽他的意見,使楚國的都成被秦軍占領了。屈原心如刀割,但他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就在五月初五那天,抱著石頭投入汩羅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一曲家國主義樂。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到五月初五,人們就用糯米、竹葉、臘肉包起粽子來。首先,把竹葉折成錐形,入放米和臘肉,用筷子插幾下,再封口,口要封成三角形,用草繩把粽子捆緊。把粽子入在鍋里煮熟,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可口,可好吃了。 除了吃粽子,人們還用在江河里進行龍舟比賽。龍舟也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在珠三角尤其受群眾的喜愛。龍舟五顏六色,龍頭威武,龍身窄長。人們坐在船上,整齊劃一的用槳劃水,龍舟象箭一般向終點沖去,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向上的優良傳統。
中華傳統節日讓我認識到了解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知道了節日背后包含著許多有意義的故事。今后,我要通過傳統節日,加深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民族。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10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于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媽媽買的,門口就飄著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為什么,就去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掛菖蒲和艾草呢?”媽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許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著健康平安。而且干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聽了媽媽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
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媽媽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咸蛋黃……而爸爸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里面有整個雞蛋和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爸爸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老家過節,奶奶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和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彩線。
現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11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很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好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很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12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之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好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13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剛起床,大家就忙開了,只見有的洗菜,有的炒菜,桌上全是我最愛吃的菜。
我穿好衣服,洗漱完畢,就見桌上擺了一大堆的菜,有螃蟹、大蝦、粽子等。我問媽媽:“能吃飯了嗎?”
媽媽回答道:“不能,還有好幾道菜沒炒。”我只好在一旁玩兒,終于,經過半小時的煎熬,開飯了。
我一下夾起兩只大螃蟹,將他們“五馬分尸。”不一會兒我已經干掉了七只大螃蟹,看看戰果,“一堆蟹殼山。”
下午,懷著激動的心情去了南湖公園。哇,真是人山人海,人聲鼎沸。因為今天是端午節,所以人們都來南湖公園看風景。我和表弟先從正門進去,阿姨她們隨后來,經過一個多小時,我們終于會合了。
接著我們去了南湖公園之水上游樂場,那里不僅人多,而且票價昂貴。僅我、表弟、妹妹和阿姨就用了290多元,進去后,但是我不想下水,只有表弟壯著膽子去了。我在岸上看著他眼饞,于是也躍躍欲試。我們興高采烈地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今天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14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這個節日不但離我的生日近,也是愛國詩人屈原的祭日。端午節時,我們可以看龍舟、吃粽子。
媽媽帶著我去看龍舟,當時的情形可熱鬧了!四面響起了咚咚的鼓聲,比賽開始了,河面上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龍船,四條龍船伴著鼓聲越劃越快。再看觀看的人們,人們有的急得像油鍋上的螞蟻,有的正在瘋了似的喊加油,還有的激動地跳起了舞。這時,所有人幾乎什么煩惱都忘掉了,伴著鼓聲越飄越遠,消失得無影無蹤。
回到家,我們開始了包粽子行動。我先是用兩張葉片疊在一起,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體,用細繩纏緊。口味有很多種,有蛋黃的、肉松的、火腿的……真想每個味都嘗嘗。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狀也是很多,有橢圓形、斧頭形……真讓人眼花繚亂。
端午節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樂趣無窮!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15
在中國有很多傳統的節日,如春節、中秋節、元宵節、端午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
端午節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在這一天里,家家戶戶都包粽子、插艾葉、掛香袋,有些地方還要舉行龍舟賽活動呢!
我喜歡端午節,是因為那天可以吃到外婆包的粽子,還有親手做的香袋,掛在脖子上,可以保佑我健康成長,學習進步。
在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習俗,聽張老師說:以前家家戶戶都把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大鐵鍋里,用柴火煮,開鍋時,滿屋都是粽子的清香。出鍋了的粽子要掛在家里陰涼處晾干。
現在人們不僅包白米粽,還包各種餡類:如蜜棗、豬肉、豆沙等,吃粽子時,粽葉清香四溢,糯米柔軟香醇,每次我都吃的津津有味。
但張老師在這里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家有老人,要常回家看看。在中國的一些傳統日子,回家看看長輩,是對長輩最好的禮物。
今年的端午節,我就跟爸媽回了爺爺家與外公家,給他們帶去我們的歡樂與節日的禮物。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相關文章: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0-10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06-06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1-02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11-06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1-03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11-05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10-26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03-31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03-31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