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三年級作文集合1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三年級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
你猜我今天介紹什么節日。六一節?教師節?國慶?都不是。今天是端午節。
如果你在端午節的時候去農村,你可能會發現每戶人家的門前都有五種植物:龍舟花、石榴花、菖蒲、艾葉和大蒜。農村人說爐甘石掛在門前辟邪。艾葉就像一面小旗,可以召喚屈原的靈魂。對了,忘了告訴你,這是“五尾”。
端午節有吃粽子、劃龍舟的歷史。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國家被滅(楚國)。五月初五,他把一塊光滑的巨石扔進了汨羅江。汨羅江附近的漁民得知后,劃船打撈屈原的肉,但追了洞庭湖后,沒有抓到。他們紛紛把飯團扔進湖里,說希望有魚、蝦、蟹、龜等水生動物,端午節到了,大部分地區的人都會劃龍舟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吃東西是很自然的。“黃武”是一個主要特色,包括黃魚,黃瓜或蛋黃,包裹在黃豆瓣和雄黃酒粽子。對了,中國南方的端午節也用雄黃酒在孩子頭上畫“王”字。
哦,說了好多,還沒跟你說兒歌:5月5日,端陽,艾葉加糖。龍舟閃亮下水。對了,端午節也叫正午節,重陽節,五月節,沐浴蘭節,女兒節,正午節,詩人節……還有很多習俗!沒時間了,哎,再見!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2
端午節,大家往年留意過這個節日嗎?或許我們大家都沒有在意過這個節日。但今年與往年不同,端午節全國放假一天。下面大家就來和我一起了解了解這非同尋常的端午節吧!
周六那天,姐姐對我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傳說屈原抱石投江死后,當地百姓們哀痛異常,想打撈回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向江里投去,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咬屈原的身體了。這時候,一位醫師則拿來了一壇雄黃酒向江里倒,說是用黃酒把蛟龍暈倒,以免蛟龍傷害屈原大夫。后來人們又怕飯團被蛟龍吃掉,于是又想出了新辦法,就用樹葉包飯團,外纏彩絲帶,就發展成了粽子。以后每年的五月五日,人們都吃粽子、劃龍舟、喝黃酒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啊!每年的五月五日,原來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次我聽到這首兒歌,就想起了小時候過端午節時熱鬧的場面。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不為了撈救屈原。把粽子投進江里,是為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經過非常長時間的演變,往江里投粽子漸漸變成了農歷五月初五這天吃粽子。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習俗和“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紅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的時候,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喝雄黃酒。
啊,我真喜歡端午節啊!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
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所唱的就是我國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年到了端午節,奶奶會拿出預先采來的粽葉,用水煮過,里面裹上糯米、肉、花生、紅豆等,把它們包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并有著各式各樣的口味。我總愛蹲在邊上,看著那一張張碧綠的狹長粽葉,在奶奶手里翻飛,一會兒,盆里就多出了一大堆的帶有粽葉清香的粽子。
晚上,把粽子放進鍋里,倒上水,煮上個把小時,再燜上一晚。粽子煮熟后,剝開它那碧綠的“外衣”,蘸上點白糖,咬一口,香香的甜甜的,真可謂色香味俱全。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也有自己的習俗,如吃咸蛋,給小孩織鴨蛋袋等。
我多么盼望端午節快點到來呀!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5
今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天上飄著幾朵白云,小鳥飛過來,對太陽公公說:”太陽公公早上好。“說完又飛到白云姐姐面前說:”白云姐姐早上好。“說完,就去藍藍的天空自由自在的飛翔。
早上,我們六點鐘就起床了。準備刷牙、洗臉。做完這些,吃完了早飯我就坐上車子向奶奶家出發。走啊走啊終于到了奶奶家,奶奶還在那里看電視呢。見我們來了就去拿粽子給我們吃。我們吃完了粽子準備走了。奶奶問我們:”要不要帶點粽子去衡陽吃?“我說:”要帶點粽子。“
我們又向外婆家出發了。到了外婆家我向外婆問完好之后就去玩了。玩了一會兒,我去吃飯了。桌上的飯香噴噴的,饞得我直流口水了。吃完了飯,由于我吃的太飽了,就對媽媽說:”媽媽我吃飯吃的太飽了。“媽媽回答說:”那你去那邊鋤草吧!“我說:”好的。“過了一下子我們準備回去了。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6
今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在我的家鄉這一天會舉行很多活動。比如包粽子、劃龍舟等。
今天奶奶準備了各種好吃的食物,還會包一大鍋粽子,有肉粽和紅豆粽。我非常喜歡吃奶奶包的粽子,尤其是可口的肉粽,奶奶包的每個肉粽都會散發著濃濃的香味,非常誘人。奶奶把濃香的粽子送給親朋好友,與大家一起分享粽子的美味,同時也是分享節日的快樂。
小小的粽子傳遞著節日的歡樂,情系著濃濃的情感。我愛吃粽子,更愛吃奶奶親手給我包的粽子。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7
今天早晨起床,就聞到一股粽子的香味,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于到了。
我和爸爸媽媽要去大姨家玩。到了大姨家,我看到妹妹在溜冰;我也想學,于是妹妹脫掉鞋子,給我玩。我穿上溜冰鞋,媽媽讓我原地踏步,一開使我心里害怕,摔了許多次,眼睛里直冒金花!
漫漫的,我掌握了技巧終于學會了溜冰,心里驕傲自滿!滑著滑著就倒了。大姨對我說:“即使你學會了溜冰,也不能夠驕傲自滿哦!加油啊!”
聽了大姨的話,我回想我在學習上只要取得好成績,就會驕傲自滿。接著成績就一落千丈!
我想自己不能夠再驕傲了,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我不能夠貪玩了,也不能夠驕傲。因為分數只能代表一時,不能代表一世!
這是多么有意義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8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叫端陽節、重午節。這個節日主要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學者聞一多還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中,是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端午節的來歷我不是個性清楚。端午節的歡樂之時,人們也要把房子打掃干凈,還要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端午又稱為重五的原因是端午的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齊,此時比如人們用五種顏色的線系在兒童的脖頸,稱為長命縷。各家還要插“五端”,南方還要吃五黃。
期望端午節能流傳下去,到永遠。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9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其中端午節我最喜歡。
端午節的一大特點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買。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我還聽過一個關于粽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在戰場上戰死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里。為了給屈原敬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進水池里。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里有魚,那些糖棒都被魚吃掉了。人們非常生氣。這時候,有一個人叫道:“大家伙們,魚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凈的草葉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后,人們將包好的糖棒扔進水池,魚看到糯米糖棒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們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
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綠豆味的,有蜜棗味的,有香腸味的等等,我們家通常包的就是這三種。這三種我都喜歡吃。
粽子和端午節是親密朋友。因為我喜歡吃粽子,因此我也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0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祖母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父親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1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日。我們全家人在家吃粽子慶祝這個節日。
媽媽把蒸好的粽子端上來了。我看見一個個粽子都是用綠色葉子包成像三角形的樣子。我脫掉她們身上的“綠衣裳”,里面的肉全露出來了。哦,好香啊!我立即咬上了一口,真好吃!很軟很香!里面還有花生、桔梗、肉沫呢。
突然,我想起了什么。就問一旁的爸爸: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呢?爸爸告訴我說,古時候有一位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含恨跳下了汩羅江。人們為了打撈他,又怕大魚吃掉他,就向江里面灑下很多粽子,又用龍舟似的小船去競相打撈。之后,人們為了紀念他就約定成俗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舟。
聽完爸爸的講訴。我終于明白了端午節的來歷和為什么吃粽子了。原來是為了紀念我國愛國詩人屈原啊!
今年的端午節過的真有意義!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2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灑上黃水,用來殺死毒蟲及毒蟲滋生。在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即:黃瓜 黃魚 咸鴨蛋黃 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灑。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澇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了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粽子的形狀有許多,它的口味也有許多種。端午節快要到了,讓大家一起吃粽子賽龍舟吧!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隨著孩子們歡快的笑聲,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
啊!粽子蒸好了!咦?雄黃酒也釀好了。遠處,吶喊聲,鞭炮聲響成一團,猜猜他們在干什么?嘻嘻!量你也猜不出來,那是在賽龍舟哩!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愛國大詩人屈原,撒白糖扔粽子是因為魚蝦們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體。
講了這么多關于屈原的事,你知道屈原是為什么投江自殺的嗎?其實,秦國與楚國實力相當,秦國想讓楚國歸順于自己,使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強大,便用金錢買走了楚王的手下,并讓他勸楚王投降。終于,楚王無可奈何,只好被迫投降,可屈原反對投降,自己也不能為國家做出貢獻,只好投汨羅江自刎了。
如果想知道更多資料的話,那就上網查查吧!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4
今天,學生們很早就到校了,有的帶著一袋粽子,有的帶著一袋鵪鶉蛋,有的帶著電飯煲。你打算去野餐嗎?不,我們今天要慶祝端午節!
下課后,老師和學生都很忙。我們洗了鵪鶉蛋,放在電飯煲里。老師放了很多調味品,比如干菜,茶葉,茴香等等。上課的時候我們時不時去看電飯煲,心思已經放在鵪鶉蛋上了。過了一會兒,電飯鍋冒著熱氣,整個教室都彌漫著香氣。這讓我們貪婪的昆蟲滴答作響。但是活動到下午才開始,只好咽下口水,希望時間快點過去。
午睡課的時候,我一遍遍睡不著。感覺今天午睡課很長,上課很輕松。我們馬上坐下,老師終于打開蓋子給我們發鵪鶉蛋。學生們試圖吮吸鼻子,試圖吸收所有的香氣。學生的課桌里裝滿了粽子和雞蛋。老師還沒開口,學生們就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蛋殼剝下來,狼吞虎咽。一邊吃,我一邊不停的說:“鵪鶉蛋好吃,好吃!”環顧四周,學生們津津有味地吃著,就連平時愛說話的學生也顧不上說話了。吃飯的時候,我們聽老師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由來。據說端午節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我也知道端午節有包粽子、做香包、插菖蒲、賽龍舟的習俗。
今天我們既品嘗了美食,又學到了很多新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5
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非常愛國,但常常遭到壞人的陷害。最后,屈原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抱著石頭跳入汨羅河死亡。屈原死后,百姓們非常傷心,紛紛來到江邊去看望屈原,有位漁夫拿出飯一團一丟進江里,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原的身體了。后來怕飯一團一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樹葉包飯,用彩帶纏住,包成粽子投入江里。
所以從今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來紀念這位英雄。粽子不僅有著神話般的來歷,而且有著特殊的味道。
粽子非常好吃,它的形狀是四角形的。翠綠的蘆葦葉是它的外衣,雪白的糯米是它的身體,鮮紅的棗子是它的心臟。煮熟以后,剝一開墨綠色的葉子,潔白的米一團一里仿佛鑲著幾顆紅寶石,晶瑩剔透,好看極了,真是不忍心把它吃掉。但又受不了它那股蘆葦葉香味的誘一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甜甜的、黏黏的,吃在嘴里那清新的感覺,仿佛走入了大自然一般。所以,我非常愛吃粽子。
粽子雖然好吃,但別只顧著自己吃哦,也要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嘗一嘗呀,讓他們一起來感受一下端午節的快樂。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0-10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06-06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10-26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1-02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1-03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09-16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01-15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12-18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0-25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