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精選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插入艾葉,佩戴香囊。吃粽子,撒糖。龍舟下水了。”我們孩子喜歡唱這首兒歌,因為唱這首歌意味著端午節要來了。
在一些地區,每個端午節都會吃“黃武”:黃瓜、黃魚、咸蛋黃、黃豆瓣包裹的粽子和雄黃酒。無論是在北方還是在南方,人們都會在這一天佩戴彩色香包。
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救死于汨羅江的愛國者屈原。相傳,這一天,人們把粽子扔到河里,希望能讓魚蝦蟹吃飽,不再吃屈原的遺體。
在我的家鄉,每逢端午節,我們都會挨家挨戶地收集艾葉,然后泡在水里,然后用這種水給家人洗澡。洗好澡后,成年人會在脖子和手腕上系上五色絲線。晚上,一些家庭邀請一些親戚回家吃粽子過端午節。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2
今天早晨起床,就聞到一股粽子的香味,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于到了。
我跟爸爸媽媽要去大姨家玩。到了大姨家,我看到妹妹在溜冰;我也想學,于是妹妹脫掉鞋子,給我玩。我穿上溜冰鞋,媽媽讓我原地踏步,一開使我心里害怕,摔了很多次,眼睛里直冒金花!
漫漫的,我掌握了技巧終于學會了溜冰,心里驕傲自滿!滑著滑著就倒了。大姨對我說:“即使你學會了溜冰,也不能驕傲自滿哦!加油啊!”
聽了大姨的話,我回想我在學習上只要取得好成績,就會驕傲自滿。然后成績就一落千丈!
我想自己不能再驕傲了,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我不能貪玩了,也不能驕傲。因為分數只能代表一時,不能代表一世!
這是多么有意義的端午節啊!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3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家人們一起去玄武湖劃船。
天霧蒙蒙的,湖面上的游船十分少,也就是這樣,湖對面的火車站也模模糊糊、時隱時現。我們上了船,有我和姐姐當“小船長”。剛開船,就看到岸邊有人灑下的菊花,一朵朵可愛極了,有的黃、有的白、有的紅我不由興奮不已,伸出手就要撈一朵。媽媽急忙厲聲說:“別動!那是獻給愛國詩人屈原的,不能拿老祖宗的東西。瞧!哪里還有人在默哀呢!”我抬頭一看,真的,幾位似大學生的人雙手合攏,半蹲,閉著眼睛輕輕地念叨這什。我很驚訝,這段時間是高考階段,應該緊張復習才對,還有時間到玄武湖紀念屈原!這一舉動令我感動不已,頓時對他們起了敬佩之情。
回來的時候,那些人已經走了,但菊花仍然漂浮在水面上,那么優雅、那么美麗。看到這些菊花,我不僅想起了偉大的屈原,還想起了那些人的愛國的精神。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4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們的傳統節日。
相傳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因反抗壞人的殘酷迫害,于五月初五投河自盡。人們組織船只在河里搜尋屈原的尸體。同時,為了防止詩人被魚蝦吃掉,他們把粽子扔到河里喂魚蝦,讓魚蝦吃飽了不能吃詩人。后來為了紀念他,人們把五月初五叫做端午節。
而且因為五月初五有兩個“五”,所以和“五”的數量有關聯的人很多。人們用藍、白、黃、黑、紅四種顏色的線來系孩子的手腕和腳,被稱為“長壽小絲”。穿這種線的孩子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端午節時,家家戶戶的門上插上菖蒲、艾草等物,給人們帶來安寧;這一天,大人給我們準備了水,在水里放了一些艾草,給我們洗澡,希望我們一年不生病。
在端午節,人們打掃房子,撒艾草水來殺死有毒的昆蟲。
喜歡我的介紹嗎?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5
在每年端午節,人們都會舉辦一個重大的盛宴。那就是“賽龍舟!”獲得第一的人可以得到一個稱號“龍舟王”這是對于參賽者的最高榮譽。
早上人們早早的都來到了江邊,期待著比賽的精彩。河水很深,如果在這翻了船,后果不堪設想。
可是人們都是參加過很多次的,一點兒恐懼感都沒有。只聽“滴”的一聲比賽開始了。人們一起向前沖去,這場面可壯觀了。
龍舟的操控也有技巧,如果一面快一面慢,不僅不會前進還會后退,甚至打著原地轉圈。選手們紛紛喊著:“同志們加把勁呀!把那“龍舟王”贏呀!家家都過上了好日子呀!”
最后三號贏了!我家鄉的節日有趣吧?你那呢?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6
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端午節可以裝種子,看龍舟比賽!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起得很早,一起打包種子。在桌面上,我們可以看到干枯的河樹葉、糯米和種子。我們開始打包。首先,把材料放在樹葉上,然后把它們包起來。最后用干草把種子捆起來,種子就包起來了!我一開始總是裝不好,我媽說:“孩子一開始裝不好,只要你用心裝好。”我問我媽:“為什么端午節我媽要包種子?”
?”我媽說,“因為古時候有個神仙,天天給玉皇大帝報人事。有一天,仙人報告人事,玉皇大帝不聽,就把他撤職了。仙女決定跳進黃河,人們希望不要吃仙女,以紀念他在端午節為魚煮糯米。糯米叫種子,所以種子要列入端午節。“不一會兒,我真的包好了粽子。
吃完種子,我們去看了珠江兩岸的龍舟賽。珠江兩岸人山人海。我找到了一個觀看龍舟比賽的好地方。我只看到龍舟飛過這條河。我看中了一條龍舟,心想:“游,游!”
快樂的端午節結束了。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7
中國的傳統文化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還有端午節,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為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屈原投江以后兩岸的老百姓劃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是還是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在這個緊張危險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就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粽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里……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8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慈祥的奶奶,親愛的.媽媽,和藹可親的幼兒園阿姨,給我們講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就像一杯杯香氣撲鼻的清茶,讓我們回味無窮。下面就讓我說一個我所知道的民間傳說吧!——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有個傳說,在全國流傳很廣,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因為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然而又有心無力,一氣之下,于當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河而死。
屈原死后,楚國百姓非常憂傷,紛紛涌到汨羅河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體滑來滑去,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米飯捏成團蒸熟扔進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們的節日。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9
今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在我的家鄉這一天會舉行很多活動。比如包粽子、劃龍舟等。
今天奶奶準備了各種好吃的食物,還會包一大鍋粽子,有肉粽和紅豆粽。我非常喜歡吃奶奶包的粽子,尤其是可口的肉粽,奶奶包的每個肉粽都會散發著濃濃的香味,非常誘人。奶奶把濃香的粽子送給親朋好友,與大家一起分享粽子的美味,同時也是分享節日的快樂。
小小的粽子傳遞著節日的歡樂,情系著濃濃的情感。我愛吃粽子,更愛吃奶奶親手給我包的粽子。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0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這個節日不但離我的生日近,也是愛國詩人屈原的祭日。端午節時,我們可以看龍舟、吃粽子。
媽媽帶著我去看龍舟,當時的情形可熱鬧了!四面響起了咚咚的鼓聲,比賽開始了,河面上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龍船,四條龍船伴著鼓聲越劃越快。再看觀看的人們,人們有的急得像油鍋上的螞蟻,有的正在瘋了似的喊加油,還有的激動地跳起了舞。這時,所有人幾乎什么煩惱都忘掉了,伴著鼓聲越飄越遠,消失得無影無蹤。
回到家,我們開始了包粽子行動。我先是用兩張葉片疊在一起,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體,用細繩纏緊。口味有很多種,有蛋黃的、肉松的、火腿的……真想每個味都嘗嘗。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狀也是很多,有橢圓形、斧頭形……真讓人眼花繚亂。
端午節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樂趣無窮!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1
大口大口地吃著粽子,津津有味地看著人們舉行龍舟比賽,你猜到今天是什么節日了吧! 告訴你,這正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說起“端午節”,這倒讓我想起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相傳,古代戰國時期,屈原被楚國國君疏遠后,又被流放。當時,秦國將要入侵楚國。而憂國憂民的屈原異常悲憤,于是,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汨羅河自盡殉國了。人們不僅非常同情屈原,而且還非常懷念這位愛國詩人。于是,就劃動大小船只去打撈。與此同時,人們還向江中拋灑食物,這樣做為的是讓蝦兵蟹將看見屈原的尸體,不要去吃他,也不要去傷害他。后來,就形成了過端午節時吃粽子、劃龍舟的習俗。這個習俗已經沿襲兩千多年了。
而在這一天,人們還會用酒打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飲雄黃酒,激情除腐,殺菌防病。因為這一天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2
我喜歡很熱鬧的春節,但是更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
家家戶日元都在包粽子,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吃到粽子,沾著糖更好吃,因為我也喜歡吃糖。這一天,奶奶先到街上去買粽葉,再準備一盤米,還要再去買些粽線,就可以包粽子。到晚上,粽子已經好了,我連忙,拿碗和筷子還有糖,粽子一上桌,我就拿起一個粽子,但是很燙,急忙放進碗里,媽媽跑過來說:"別燙著了,先讓粽子涼些再吃。"我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剝開粽子,但是很燙,但我還是沒死心。
我依舊去剝開,我忍著燙我的手,慢慢把粽子剝開,終于被我打開了,我拿起一要筷子插進粽子,用勺子挖了一些糖,撒在粽子上。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吃了一個又一個。
最后,全家人都跑過來吃,卻發現只剩幾個粽子,就這樣,我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粽子啦,我就是這樣過端午節的。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3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張燈結彩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喝雄黃酒。聽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在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著自己的祖國被攻陷,心如刀割,于農歷五月五日寫下自己的絕筆《懷沙》后投汩羅江自盡殉國。為了紀念,農歷五月五日定為“端午節”。
每到這時,最熱鬧的的就是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們家是這樣包的:首先把粽葉洗干凈,接著左手托著葉子,右手舀米往里放,然后往米里加入蜜棗,葡萄干,花生仁等,最后用繩子把粽子捆好,放到鍋里煮三十分鐘,煮出來粽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我拿出來一個粽子,扒開粽葉,咬上一口,回味無窮。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說說笑笑,開心極了!
我愛端午節!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4
農歷五月初五,我想你們都知道是什么,就是端午節。
打開記憶的箱門,每一個端午節都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爸爸說,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當端午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包好吃的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粽子。每次看到媽媽拿出兩片大粽子葉,把糯米緊緊裹在里面,然后放進高壓鍋里燉。當我聞到它的香味時,我就流口水了。
這一天,媽媽會在我手上綁上彩色的線,據說可以消災,延年益壽。晚上還要用菖蒲湯洗澡。聽說有消除一切疾病的功效。
我喜歡端午節。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5
端午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一般這時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何浩軒,起床了,來包粽子,等下包完,吃粽子!”媽媽說:“快點,快點起床,不然早餐都吃完了!”爸爸又吆喝我。隨即,我也起床了,洗好臉,漱好口,一切準備就緒,我開始包粽子了,我先看著媽媽熟練的包粽子,心里也癢癢了,于是也開始包了。先把粽子放在粽葉里(粽子是媽媽事先做好的),然后一層一層地包到粽子上面,最后再打個結,一個“浩軒”牌小粽子出世了,帶著勝利的心情去媽媽面前展示,媽媽看了后,表揚我說:“還不錯,知道包粽子了,獎勵你去玩一會電腦吧!”于是,我去玩了。
到了午飯時間,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不覺感受到一種成功的感覺。是的,人因為有了成功的感覺,勝利的感覺,才會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去勞動,才會有新的事物誕生。
我愛端午,更愛親手勞動獲得成功的端午。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0-10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06-06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10-26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1-02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09-16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01-15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12-18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0-25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03-31
端午節三年級的作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