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三年級的作文合集6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的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 篇1
今天早上,老師讓我們進行一次特殊的聽寫。
老師先讓我們聽寫一個簡單的聽寫。老師說:“今天我們的作文課舉行了特殊聽寫活動。”這個句子雖然簡單但很難記住,我寫成了:今天作文課很特殊。老師讀了一些其他同學寫的,我們笑得肚子都疼了。老師又告訴了我們一些方法:
1. 認真聽
2. 快速寫
3. 重點(關鍵詞)
4. 符號(代碼)
然后老師又讓我們寫很長的一段。我用了一些很有趣的漢字。我
把彎彎曲曲的小巷寫成了彎彎曲曲的小象。把……
老師讓我們寫三十六計中的擒賊擒王。我分神了,一個字也沒聽到,我只好聽后面的。我聽了一會,覺得很有趣。我聽到的是,南寄云射死了壞蛋,壞蛋逃走了。這么點內容還不如不聽呢!
這次聽寫很有趣。真是一次特殊有趣的聽寫!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 篇2
最近家里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下子打破了我們寧靜的生活。這位客人就是我那與眾不同的妹妹----琳琳。
她快兩歲了,紅蘋果般的臉上長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眨眼的時候,她那長長的睫毛就如同一把上下翻飛的小刷子。在她的鼻子下方還長著一張櫻桃般地小嘴,里面冒出幾顆小小的牙齒,可愛極了!
之所以我把她叫做“不速之客”,是因為她是個“小淘氣包”,每天都會做些讓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雖然她有時候對我“蠻不講理”,但對比她小的寶寶卻格外謙讓,她認為自己年長,就應該禮讓弟弟妹妹。而我是她的哥哥,更應該如此,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妹妹也很識時務,有一次她要吃糖,說好了一天只能吃一顆糖,但這已經是第三顆了。姥姥不給她吃,她就開始大哭起來,可是不管怎么哭鬧,姥姥都不理會她。于是她止住了哭鬧,走到姥姥身邊,乖乖的撒嬌,看她的表情,我就知道她一定在想:“不哭了,哼,哭也沒人給我糖吃。”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妹妹還很聰明,她現在還不太會說話,可她卻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與我們交流,讓我們明白她的意圖。有一次,她一直喊喝喝,但爺爺遞給她水杯,她卻不要,嘴里還在不停地喊,這下把我們給弄糊涂了。正在大家摸不著頭腦時,只見她快速地爬到了床上,躺著比劃喝,這下全家都笑了。原來她是想喝奶粉,因為只有晚上睡覺才會躺床上喝奶粉,妹妹真是個鬼靈精。
這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妹妹,是我的小天使,她勇敢、天真、可愛。雖然我這樣慣她,但我決不會讓她變得嬌氣,我愛我的妹妹。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 篇3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會有不同的收獲,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我神奇的發現。
10月6日上午,媽媽帶我去東方作文上課,在課堂上老師拿出了一種果實叫胖大海,我想這胖大海名不符實呀--大海那么大,它這么小,為什么叫胖大海呢?我腦海里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胖大海的外形小巧玲瓏,橢圓形的身體兩頭尖尖的,穿著皺巴巴的棕色衣服,就象一顆子彈。它那凹凸不的外衣,粗糙得像老人的手掌,看著好象不是什么珍貴的東西。
老師倒了一杯開水,并把胖大海投入其中,只聽“撲通”一聲,胖大海就像跳水運動員一樣跳入水中,很快就浮了上來。過了一會兒,胖大海身上冒出了許多泡泡兒,身體也漸漸裂開,慢慢地變成了一個棉花團一樣的棕色絨線球。杯子里的開水也跟著變成了黃色,散發著淡淡的中藥味。
老師說,象這樣用胖大海泡出來的開水,喝了可以利咽潤喉、清熱潤肺、解毒通便,好處很多。大家聽了都想嘗一嘗,可我象蜻蜓點水一樣嘗了一下,不好喝呀,真是良藥苦口嗎?我心里想。
那胖大海為什么叫胖大海呢?老師說,胖大海又名蓬大海,是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成熟種子。因遇水膨大成海綿狀而得名.
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也覺得胖大海有點神奇?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細心觀察,認真思考。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 篇4
當前,作文教學仍然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不少學生一聽寫作文就頭疼。有的小學畢業班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背習作;有的為了完成任務,胡編亂造,假話套話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書上一抄了事??學生對作文沒有興趣,作文質量更無從談起。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教師忽視了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那么如何搞好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呢?我認為教師要做到“四注意”:
(一)要注意由低年級的.口頭作文向三年級書面起步作文的過渡。現實中,不少教師口口聲聲叮囑學生:“三年級要寫作文了,一定要認真學!”可這樣無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難度。另外有些老師“心比天高”,開始就對學生要求過高,多挑剔,一味訓斥,使學生對老師產生畏懼心理,更喪失了對作文的興趣。因此說這個過度很重要,我們要積極創造保持作文興趣的條件,它能為學生今后的作文學習打下基礎。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每次作文,為他們假定一個傾訴對象,幫助他們從傾訴對象在眼前的一問一答的對話式語言,轉換到向虛擬傾訴對象傾訴“準獨白式”語言,降低了作文的難度。
(二)注意作文教學中趣味因素的滲透,減緩坡度,調動學生作文的學習積極性。導入方式要多樣,例如:
⑴故事式導入。針對三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一上作文課,我就告訴學生作文就是把聽到的大概內容寫下來,接著由老師講個小故事,學生聽得專心,笑得開心,然后讓幾個同學復述,最后再分頭寫作,這樣大家都感到較順手。批改時,只要故事較完整,錯別字不多就判“優”等,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⑵活動式導入。根據三年級學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強的特點,老師先選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實驗、游戲或 課外活動,讓大家參與,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討論,最后有重點的寫下來,這樣學生不僅有興趣而且也有話可寫,效果較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觀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做到變被動為主動,變無心為有心,學生有了寫作的積極性,搞好作文教學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1.從玩中觀察 從孩子喜歡的事物中觀察,孩子往往會瞪大一雙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記得在指導寫《記憶一次參觀活動》的作文時,正趕上學校的秋游。于是我給學生布置了觀察作業:游覽之中選三種你喜歡的植物,認真觀察它的顏色,樣子以及生長特點,回來后畫下來在班里展覽。有了明確的目的,學生們在活動中看得可仔細了,摸一摸,聞一聞,有的還專著的拿筆記一記,生怕忘了似的。回來之后,一幅幅逼真的作品誕生了:葉背是紅紅的'紅背桂';葉子象七個手指的'七葉葵';葉子很小但很香的'九里香';長滿小刺的'仙人鞭'等等,真讓人目不暇接。作文的第一步--'畫'的工作完成了。接下來進行作文的第二步--'說'。在第一節作文課上,我組織孩子們暢所欲言地把自己畫的植物介紹給大家。讓大家也了解這種植物,喜歡這種植物。學生爭先發言,講
起來滔滔不絕。熱烈的掌聲,喝彩聲,不時從教室里傳出。從這就可以知道學生們在這次活動中是仔細觀察了。 作文第三步--'寫',安排在第二節課。學生們聽了要求之后,都埋頭在桌子上寫起來,再沒有左顧右盼,呆呆坐著得人了。有的同學寫到:"美人蕉盛開的花朵從遠處看像一個個小喇叭,可是走到近處看,卻是四,五片花瓣組成。風兒一吹,花朵就像一個美麗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葉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動。花蕊就藏在花瓣里,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手上就會沾上不少花粉,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聞,一股清香味撲鼻而來。"精彩的片段真讓我愛不釋手。這種觀察不僅不是負擔,還給了孩子們樂趣,因為有了樂趣所以才會有收效。
2.在活動中觀察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奇,對新鮮的事物特別感興趣。為了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我勁量在班里組織一些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像"拔河比賽","特技表演","知識競賽"等。
⑶情境式導入。就是為學校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發揮想象,從而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在作文前運用錄音、錄象、投影等手段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形、聲、色的感官和新穎的直觀形象,如:播放一些動畫片,成語故事或活動開展的錄象等,引導學生聽、看、說、議、寫、想,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講評時,可以把一些好詞好句好段好文錄音下來,這樣不僅對學生作文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充分調動了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適當縮減現行語文教材中課文的篇目,使每周騰出3課時左右的教學時間用于學生的自主閱讀。同時,適當修正保留課文的教學要求,使閱讀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而設計的一些帶有啟發性質的思考問題更趨于科學合理,并通過各地各級教師爭鳴討論之后逐步使所設計的問題規范化。 2、采取社會各界推薦和專家審定相結合的辦法,推出一批適宜各學齡兒童自讀的系列讀物。讀物應力求內容生動有趣,題材豐富多彩,
形式靈活多樣(比如面向低年級的可考慮采用連環、彩色圖片等形式),能真正吸引孩子。 3、盡可能降低讀物成本,使其不至于太增加學生負擔,以利于讀物的普及。力爭國家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盡可能減免版稅支出;印刷、流通等領域,增強透明度,加強監管,實現微利運行;不同種類讀物的訂購數量與學生人數實行科學配比,限定單冊圖書的印張裝訂量(即控制頁碼),盡可能提高圖書利用率。----就目前的經濟狀況而言,單冊圖書的價格盡量控制在3元之內,每生每學期的自主讀物負擔最好不要超過10元。
(三)注意命題的合理性,選材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及認知能力,只有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會“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才能表達“真情實感”,因此我們在命題和選材上都要盡量貼近小學生熟悉的生活,要寫他們熟識的、易于理解的和他們感興趣的真人真事,寫他們觀察到的實景實物,才能寫得真實、具體、生動,才能達到“不說假話空話”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調重彈”,今天寫“一件有意義的事”,明天寫“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時間一長,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無形中削弱了學生的作文興趣。生活是寫作材料的源泉,觀察使寫作的門徑,一切外部信息要通過觀察才能進入大腦。只有熱愛生活并且善于觀察的人,才能從生活中發現許多可寫的素材,并產生強烈的寫作愿望。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帶著情境性的情感對人的認識和行為更有引發作用。幫助學生捕捉寫作時機,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
(四)注意講評要以激勵為主。小學生對獲得成功并能帶來愉快的事情感興趣,還在內心起到激勵作用,于是對這件事就會更加關心,想再試一試,更希望提高自己。因此我們的作文講評要盡可能利用一切機會激勵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從而給予他們更多的成功體驗。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 篇5
從前有一家森林超市,啄木鳥先生去自己家的超市拿醬油去了,他沒有帶鑰匙,他連忙回到自己的家去拿鑰匙,拿完鑰匙跑到自己的家里拿鑰匙,拿完鑰匙,他立刻飛到了他家的森林超市,把門打開拿了瓶醬油,又拿了一條魚和肉。他把門鎖上回了,回到家開始做炸醬魚和紅燒肉了,正在他把魚給砸的時候,有一位先生給他打了個電話,說我去你們家的森林超市,怎么沒有開門啊?啄木鳥連忙說,哦,今天忘了,我連忙給你去開門,您稍等。他到了超市后,連忙把超市的門打開,叫他的弟弟去看著超市,然后他接著回家住,它連忙回家,又做起了自己的炸醬魚,和自己的紅燒肉。他把魚炸完之后,拿起了肉,開始做自己的紅燒肉。
它做完炸醬魚和紅燒肉,端到了自己家的桌子上,到了中午他叫他的弟弟回家吃飯,他的弟弟把森林超市的門鎖上之后回家吃起了他哥哥做的炸醬魚和紅燒肉。他弟弟說,哥哥你做的真好吃。他哥哥說好吃,下次還給你做。
這就是啄木鳥的森林超市。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 篇6
清明節那天,我和媽媽,竇瀟笑姐姐一家人一起去郊外拔茅針。為了這次拔茅針,我可是全副武裝——頭上戴著灰色的太陽帽,手上戴著一次性手套。
竇瀟笑姐姐的媽媽開車載著我們來到后羿公園西邊一塊長著許多茅草的地方。車剛停下,我和竇姐姐就手拉手沖向茅草地。我大聲地喊:“親愛的茅針,我想死你們啦!”然后就蹲下身子,學著媽媽的樣子,小心地把茅草剝開,尋找里面頭尖尖、身子圓鼓鼓的草,也就是茅針。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一會兒,我就在茅草叢中發現了目標。我一手剝開茅草,一手抓住茅針的尾巴,使勁一拽,就將茅針拔了出來。我仔細一看,茅針的上面是尖尖的,下面是圓柱形的,像一座金字塔。我舉起茅針高興地喊:“我拔到茅針啦!”然后,我就把茅針外面的綠皮剝開,哇!里面的肉就像棉花一樣白、軟,吃在嘴里更是甜絲絲的。
可真有趣啊!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二三年級作文01-11
小學三年級作文06-04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11-17
三年級小學作文09-29
三年級小學作文09-29
小學二三年級作文(精選60篇)07-20
小學二三年級作文(8篇)01-11
小學三年級作文02-13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02-17
小學二三年級作文教學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