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三年級買書作文7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買書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買書作文 篇1
星期天下午,陽光明媚,溫暖的秋風輕輕吹在我的臉上,好像一雙玲瓏的小手在輕輕撫摸著我的臉頰。我格外興奮,因為我和爸爸要去書店為我買一套我盼望已久的書——《十萬個為什么》。
三點鐘,我們準時出發。到了書店,我連忙跑到書架前,在書架上左尋右找,書店太寬了,我找了好半天,都沒有找到。后來我去問售貨員阿姨,售貨員阿姨帶我到了排列有各種版本的《十萬個為什么》的書架前,向我推薦了好幾套書。我便拿了其中的一套書中的一本看了起來,我先看書的目錄,再看書中精美的插圖,就立刻喜歡上了“它”。我拿著書,跑到爸爸跟前,叫爸爸參謀參謀。爸爸一看書的內容,便立刻對我說:“這套書還不錯。”,接著,再拿著書仔細看了一會兒,對我說:“就買這套吧!”于是,我抱著書歡蹦亂跳的出了書店。
回到家里,我格外高興,心里好像剛吃了蜜糖,又好像蜜蜂采到了許多花蜜一樣,甜滋滋的,因為我買了一套可以讓我學到好多知識的書。于是,我迫不及待的拿出其中一本,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哇,書中都是些我以前想知道卻又沒有地方知道的內容,想看到又沒有地方看的圖片,和好多在書本上、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比如,看了這套書后,我知道,在日本、法國巴黎、中國香港都修建有迪斯尼世界樂園;我還知道箭毒蛙的身上有劇毒,人們就是將那種毒抹在箭頭上做成毒箭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今天我總算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我真為買了這套知識豐富的書而高興。
三年級買書作文 篇2
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書給我們提供知識。我喜歡看書,我喜歡買書,下面大家聽我講一下我第一次買書經歷。
星期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沖出家門,跑到我的目的地,新華書城。你想知道這次為什么是我一個人去買書呢?因為我這次期末考試成績考了滿分100分,家里人商量著讓我一個人去書臣買一次自己喜歡的書。
我拿著媽媽給我的50元到書架旁找一本名叫《馬小跳之暑假奇遇》的書,我圍著書架一排排的找下去,但是找了好久也沒找到。突然一個念頭出現在我的腦海里,像我這樣找下去要浪費多少時間啊!還不如問收貨員阿姨呢!想著想著我就來到了收貨臺,我問到;“阿姨,《馬小跳之暑假奇遇》這本書在哪?”阿姨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最后一拍腦袋說這本書已經賣光了。
我聽了,只好到知味書城。我去問收貨員阿姨,阿姨:《馬小跳之暑假奇遇》這本書在哪?阿姨說:“在左邊那排書架。我跑到阿姨指給我的書架,仔細的一排排看了過去。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找到這本書。
我終于學會了買書。啊!買書的經歷真好。
三年級買書作文 篇3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去新華書店買書了。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別提有多開心啦!
到了新華書店,一走進里面。哇!里面好涼爽呀!而且里面也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由爸爸或媽媽帶著在挑選自己心愛的書籍。我也來到了書架旁,開始找我想要買的書籍。我一排一排地找著,可是,我覺得我要是把整個書店都找過來的話,那簡直就是大海里撈針一樣,要到什么時候才能找到呢?于是,我就去問了那里的阿姨。那位阿姨告訴我了大概的位置。我就到那個地理位置去找了。可是,我一排找完了,還是沒有找到。這個時候我還是沒有泄氣,我接著找,等我找完了第二排,還是沒有找到。我就有點氣餒了。我心想:是不是那個阿姨弄錯了呢?按照道理的話,不可能的呀!我又接著找,正當我想要放棄的時候。突然,我的'眼前一亮。呀!我心愛的書籍,我終于找到你了,我太開心了。
于是,我就捧著我的書籍走了。
三年級買書作文 篇4
我是一個小書迷,每次看到書就走不動了,非要翻上一番或買上一兩本。
我喜歡書是在上幼兒園時養成的。在上幼兒園時,老師說:“小朋友們,我們幼兒園有一個獎勵政策,那就是你們回到家給爸爸、媽媽讀書,你們讀完一句話讓爸爸媽媽簽一個字。到幼兒園后找我對換一張貼畫,然后把這張貼畫貼在這個‘棒’字上,這樣你們讀的多換的貼畫多,貼的‘棒’字多。當你們貼夠十五個‘棒’字時,老師會獎勵一只會下蛋的鴨子,很好玩,你們一定喜歡,超過以后還會有其他的獎勵。”我一聽興奮的不得了。當時就為得到這些獎勵,我天天回到家就找爸爸、媽媽讀書,慢慢的,我就喜歡上了書。
我比較喜歡像《賽爾號》、《摩爾莊園》、《奧比島》一類的書,媽媽就是不讓我買這類的書。我很不情愿地說:“媽媽,什么情況下我可以買我想要的書?”媽媽說:“你只要考一百分了,我就給你一次自己選擇的機會。”我聽了很高興。
這次,我考了一百分,回到家我就拉著媽媽去買書,到了書店我就拿了一本《奧比島》讓媽媽結賬。媽媽一看就不高興地說:“你不能買這樣的書,你忘了?”我理直氣壯地反駁到:“你才忘了呢!你忘了你說過,我考一百分了就可以自己選書了嗎?”媽媽一聽,啞口無言了,乖乖的給我買了這本書。
我拿著書高興地回家了。
三年級買書作文 篇5
自從我在同學席飛揚那里看了《吹牛大王歷險記》后,我就迷上了這本書。回家后我告訴媽媽我想買這本書,沒想到媽媽一下子就答應了,給我了50塊錢,讓我自己去書店買。
我拿著錢,哼著小曲連蹦帶跳地下樓,坐車去新華書店買這本《吹牛大王歷險記》了。一進書店,我猶如進了知識的海洋,書真多啊!我左看看,右看看,上瞧瞧,下瞧瞧,如大海撈針一樣困難。突然,我想起了媽媽說的話:書店的書都是分門別類排放著的,你買的這本《吹牛大王歷險記》屬于少兒類書籍,你要在少兒類書籍處找。我去了少兒類書籍處,那里的書真多呀:《笑貓日記》、《魯賓遜漂流記》、《列那狐的故事》、《淘氣包馬小跳》……我找呀找,找呀找,可還是沒有找到,這可怎么辦呢?我又走到科普類書籍旁找,為了能盡快找到這本書,我嘴里念著書名,手里翻著一摞一摞的書,嘿嘿!終于發現了它。這本調皮的書竟然跑的這么遠,害我找的好苦哦!
拿著書別提心里有多高興了,我就走到收銀臺,阿姨掃了一下條形碼說:“小朋友這本書25塊錢。”我往口袋里一摸,“咦,怎么不見錢的蹤影呢?”我邊摸邊嘀咕著。“小朋友,你是不是忘帶錢了?”阿姨問。“是”我說。“那你快去取錢,書先放我這!”
我垂頭喪氣地走出了書店,沒走幾步,媽媽就氣喘吁吁地跑過來說:“寶貝……你忘帶……錢了!”接過媽媽手的錢,我一下興高采烈地跳起來,轉過身直奔書店。連忙給阿姨付完錢,就拿著書心里樂滋滋地回家了。
這次買書讓我知道了:無論干什么事情,都不能粗心大意,在做事之前一定要檢查好必備的東西,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三年級買書作文 篇6
在我家的書柜里,擺放著很多書,有《十萬個為什么》、《快樂王子》、《格林童話》……,整整裝了一大柜子。如果你們問我家為什么有那么多的書?我會自豪地告訴你:因為我愛書!
一天放學時,我無意發現小區對面新開了一家書店,便心癢癢想進去看看。所以一到周末,我便迫不及待地從存錢罐里取出積攢了兩周了零花錢,興沖沖地對媽媽說:“我去買書啦!”便飛快地向書店跑去。
一到書店,我就看見了各式各樣的書擺在架子上,它們似乎都在向我招手:“快來看看我吧!我的故事很精彩喲!”我東挑挑,西選選,最后想起老師前不久向我們推薦的《中國神話傳說故事》,便決定就買它了。
因為我是第一次在這個書店買書,所以對它很不熟悉。我在書店里轉了兩圈都沒發現要買的書,于是我去問了收銀員。收銀員阿姨詢問清我要買的書后對我說:“先直走,再向左邊轉,有一排少兒讀物,你在那里好好找找吧。”我道完謝后去那兒一找,果然找到了《中國神話傳說故事》,于是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打開書,我便沉浸在書的世界里,一時快樂,一時悲傷,好像我也是書中的一員,和書里的人物一起玩耍、休息、冒險……不知不覺中,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突然發現我竟然看了一個小時,媽媽肯定著急了,想到這,我馬上到前臺付了錢,把書買回家慢慢看。
一路上我蹦蹦跳跳,心想:我又會有新的知識了。
三年級買書作文 篇7
清代袁枚的《黃生借書說》中說:書非借不能讀也。然而,我卻覺得:書,還是買來讀為好。
借書,如同奪他人之所愛。捧書在手,如饑似渴閱讀,與作者產生了極大的共鳴,有了深深的感通之情,可是,也只能望書興嘆,不敢提筆勾畫,任興奮的眼光無奈地從字里行間滑過,任閃爍碰撞的思想火花流星般轉瞬即逝。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唯恐臟了破了丟了爛了,不得深入讀,只剩下做“護書使者”的份兒了。
當然,也可以做摘抄、寫感受,撿拾一些散亂的珍珠,把中意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段挪到本子上,把沖撞心扉、不吐不快的讀書感想寫成讀后感記下來,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始終覺得,有些文字離開了特定的、原有的語言環境,就如同無本之木,失去了滋養它的土壤;如同對一個完美的人兒進行了肢解,破壞了她的花容月貌;如同堵截了淙淙的流水,再無流暢歡快的感覺......將書歸還了主人,多日以后,再看到這佳句美詞,回憶它曾經帶給自己精神的愉悅,再想一覽享受,卻已無可能。“暮靄沉沉楚天闊”,此去經年,哪里再去覓得芳蹤?內心里立刻盛滿了遺憾,痛人心扉,猶如與知音失之交臂。
若,把書買回家中,則再無此憾事和局限。或飯后,或睡前,斜倚枕畔也可,端坐桌前也可,翻開書,只需一筆在手,勾勾畫畫、加加添添、隨心所欲、痛快淋漓。一氣呵成看一遍,粗識淺解,那么就接著看第二遍、第三遍......何時放下只用視心情而定,看喜好而說。過罷癮,將書束之高閣,便慢慢回味咀嚼,只覺余香悠長。時光流轉,幾近淡忘之際,驀地想起某個場景、某一情節、某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重新翻開書冊,再度尋覓那怦然心動的語句,何其愜意啊。
記得當年曾經看過一本書,是同學借給我的,開始也不以為然,沒想到一看竟特別喜歡,一口氣讀到了凌晨4點,實在受不了了才放下,第二天讀完后,又不顧一切在書的扉頁上寫下了自己的感想和心得,明明知道書本不是自己的,可是不吐不快,至于當時寫了什么,已經全然沒有一點印象了,只是憑少年意氣發點評論吧。以后對此書念念不忘,迅速購得一本,翻爛后又購得一本,放在枕邊,時時翻閱,如同享受美味佳肴。
數十年過去了,好想再看看那心潮澎湃時刻洋洋灑灑寫下的內心寫照,卻再不可能——那本書幾經輾轉,估計早已不見蹤跡了。自此,每看到中意的書籍,即慷慨解囊,購回家中,隨時品味,隨地翻閱。與一開書店的相熟,去購書時她總是好言相勸:“別買了,省點錢,拿去看吧,只要保存好就行,看完了拿來我還能賣。”我卻微微一笑,婉言謝絕,執意買走。
——讀書,不僅僅是為了了解,更是為了品味。淺嘗輒止,遠遠不夠。買書回家,其樂無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