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讀三年級作文匯總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三年級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三年級作文 篇1
今天,我有幸去聽了蕭報小記者活動之“康熙來了”。來自湘湖師范附屬小學的范康熙老師教了我們怎樣閱讀更有趣。
說起閱讀,大家都會想到這個簡單,不就是看書嘛,大家都會。但是范老師說閱讀是有方法的。他的方法就是“十問”。比如《春日的雨點》中有一段話:“達麗瑪站起來。她臉羞得紅紅的,低下了頭”。讀完這段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心里問為什么。為什么她的表情是臉羞得紅紅的,低下了頭?她當時的心里又是怎樣想的?帶著這種種疑問,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去閱讀,你會有截然不同的新發現,閱讀就會變得更加有趣。這樣,即使是同一篇文章,你也會讀上兩遍、三遍、四遍……,而且每遍都有不同的收獲。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因為時間關系,范老師只講了“四問”,還有“六問”就成了“謎”,課雖然結束了,僅僅學了“四問”就已經讓我們受益匪淺。范老師的課雖然結束了,但我們一個個仍意猶未盡。
思考和想象就像一對翅膀,幫助我們成就更有效的閱讀,真是妙極了!這樣閱讀更有趣!
讀三年級作文 篇2
今年暑假,學校和新華書店共同舉辦了“親子共讀”活動。我們積極響應,媽媽給我買了新中國第一本為兒童而寫的童話集---《稻草人》。
新書到手以后,我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書中還收錄了《英雄石像》、《快樂王子》等多篇中外知名童話,還是彩圖拼音版的,更引起了我閱讀的興趣。如果有誰問我,最喜歡哪一篇,我會脫口而出《一粒種子》!
故事說的是在世界上有一粒特別的種子,像核桃那樣大,綠色的外皮很可愛,凡是看見它的人,沒一個不喜歡它的。會長出碧玉一般的芽,開出最美的散發濃郁香氣的花朵,可是從來沒人種過它,自然也就沒人見過它的美麗的花,聞過它的花的香氣。國王、富翁、商人、兵士先后得到過這粒種子,他們以不平常的心態對待這粒種子,精心地看護、培育,小心翼翼地,盼望這獨特的種子早日發芽、開花,希望能帶給他們榮譽、財富、地位,而這粒種子就是不發芽。農夫在耕田時很偶然地得到這粒種子,他把種子隨意地種在田里,該耕就耕,該鋤就鋤,該澆就澆,沒有把它看成是什么特別的寶貝,結果這粒種子開始鉆出碧綠的嫩芽,不久長成了小樹,并且很快開花了,發出濃厚的香氣。所以這粒種子既獨特又平常,要以平常的心態對待,給它土壤、水分、陽光、肥料,就能發芽、開花。我們是祖國的種子,不需要在溫室里長大,我們要在陽光里健康地成長,長大后成為祖國有用的人才。
媽媽讀了這篇童話,也收獲多多。說是“和孩子一起閱讀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讀這些書籍,能讓我們在閱讀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一粒種子》也告訴作父母的一個道理---種子就是種子,不管怎么珍貴、異常,只要以平常心對待它,給它土壤、陽光、水等,就能發芽、成長。我們對待孩子不也應該如此嗎?!”
一篇優秀的童話,能帶給我們如此多的快樂和啟迪;好的閱讀習慣將受益終生。同學們,朋友們,我們都來讀書吧!
讀三年級作文 篇3
看了《何以》,我有種想哭又有點想笑的感覺。趙默笙和何以琛在一起,確實是個圓滿的結局啊。僅僅只有十一萬字的`小說,能把這個故事描繪到這么動人的程度,不得不說顧漫是個很有實力的女作家,嗯,就是更文速度慢了點兒。
《何以》這么一篇十一萬字的文章居然連載了七年。記得六年級的時候,不到一年我就寫了八萬多字然后結局,可是那和漫漫不能比,人家是用自身的感情慢慢醞釀這篇小說的,所以我很佩服烏龜漫。可是當我看見何以玫的番外篇,她自己的心理時,卻覺得比正篇更加震撼人心。
她自己的哥哥,何以琛,居然是和她不是親生的,而自己也喜歡這自己的這個鄰家過來的男孩,卻不敢說。她慶幸的是,何以琛的眼界很高,沒有看中哪個女生。可是到后來趙默笙站在她面前,微笑著對她說“你好,我是趙默笙,是你哥哥的女朋友”的時候,我想何以玫已經覺得有種崩潰的感覺了,因為何以玫和何以琛根本就不是兄妹關系。后來當我回顧結局的時候,心中想的不是默笙,而是何以玫——這個可憐的姑娘。或許這就是何以玫的命吧。
如果《何以》會出第二部,我希望看見以玫會有一個幸福的結局。
讀三年級作文 篇4
讀書是一件能使我放松心情、開心、清醒頭腦的一件事。愉快的寒假到了,我可以閱覽更多的書了。
我喜歡動物、探險、偵探這些類型的小說,比如沈石溪的《狼王夢》;雷歐大叔的《查理九世》和青山剛昌的《名偵探柯南》。
《查理九世》特別有趣但又很驚險,講的是四個小伙伴和一條狗共同探險的故事。當我讀到他們遇險時,我的心就隨著故事情節緊張起來。當我讀到他們勝利時,我就覺得自己也是其中一員,一起歡呼,心里不知有多高興。我從中學到了,探險一個人是完成不了的,只要大家團結起來,這個任務就一定會成功。
《名偵探柯南》是一部探案小說,講述的是一名高中生偵探——工藤新一慢慢變成了小孩,為了不讓別人發現,就取名為柯南,幫助毛利小五郎辦案的故事。當我看到柯南被殺人兇手綁架時,我的身子就微微顫抖。當柯南抓到兇手時,我就會突然手舞足蹈。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愛讀書,讀更多的書。
讀三年級作文 篇5
我利用暑假期間讀了姜戎的《狼圖騰》。它是一本耐人尋味的好書。它講述了30多年前,知青們在內蒙古的額侖草原的生活經歷,故事長達XX年之久。
本書作者姜戎先生,在小說中擬名為陳陣,他通過長時間的考察和發現,將狼的世界看得很徹底,我非常佩服他。姜戎先生看透了草原生態,看透了惡毒的環境破壞者,看透了狼的性格,看透了中國歷史游牧勝于農耕。
本書一開始就講了知青陳陣在畢利格老人的帶下看狼捕黃羊的經過。我也在電視里看過獅子捕獵,但與草原狼捕獵完全不同。狼群殺得多,狠,準,而獅群就差得遠了。另外,頭狼非常聰明,三面埋伏狼,留一面沒有狼,但那一面的大泡子凍死了幾百只黃羊。文章構思很精巧,在這個故事中插進了三件事。后來,老人以及很多牧民去撿死黃羊,人們真是快活。可是沒有想到狼的感受,人和狼的矛盾就變得更加濃烈。
在草原上,人和狼是強勢群體,是草原的主宰。只有靠人和狼共同治理草原,草原才能保下來,但人沒有狼的力量,就無法管理草原,因為狼能維持草原的生態平衡。所以,為了不破壞草原,只有人不那么貪心,不讓任何一種生物滅絕,尤其是狼。草原的規矩千萬不能破。草原地廣人稀,方圓幾十里見不到一個蒙古包,不跟狼打交道,不出去打打獵,非把人憋死不可。狼是草原的圖騰,這句話一定要明白。
人們撿了那么多狼食,掏了那么多狼崽,真是太貪心了,畢利格老人說:"狼群該發狠了。"
果然沒錯,巴圖和沙茨楞的軍馬群被狼全殲了,白毛風和大狼群餓狠的攻擊,將軍馬群殺得血流成河,連白狼王都去殺馬了,可見后果的嚴重性。巴圖的殺狼精神也驗證了蒙古人的兇猛,可是草原狼更加兇猛,它們用自殺式攻擊,不放棄最后希望的殺法,殺死了許多馬,自己也損失了不少。雖然巴圖盡力將馬群引出大泡子,但飛奔的群馬還是被狼王趕進了大泡子。巴圖死里逃生,才跑到家里。通過這次的事故,場長烏力吉被撤職。沒有人性的包順貴太恨狼了,非要打狼,掏狼崽,下指標。他瘋狂地要求人們,嚴厲打擊護狼的牧民。
哎,人又要打狼了,狼真可憐,又要受到所謂的"神罰"了。人,狗,馬,狼在軍馬群死過的大泡子的周圍打了起來。二十多頭草原狼被干掉了,死了近一半。其實,指揮這場戰斗的畢格利老人并不想打狼,這是包順貴等所謂的"領導"要求的。這還不夠,包順貴這個壞蛋又要為了錢而要掏狼崽,真是無知。一共只有幾百頭狼在額侖草原,不能再打狼了。狼,狼,狼是神圣的,不要打狼,這是規矩呀!可惜年幼的知青陳陣也去掏了一窩狼崽,他真是愚蠢。這個不解之緣變成了不解之仇。狼性十足的狼崽吃得多,長得快,野性十足,陳陣真想仔細研究一下。
后來,烏力吉和老人發現了一塊風水寶地,可惜,東北來的包順貴老家的農民來這里了,破壞了天鵝湖,趕走了狼群,殺了不少狼。這真可惜,美麗的額侖草原越來越"丑"了。老鼠猖狂了,載畜量超標了。接著,狼沒了,狗沒了,黃羊沒了,老鷹沒了,只剩下人,畜了。在文章的末尾,草原沙化了,一切都沒了。
我看到這里,非常氣憤,這些無知的漢人破壞了草原,真是太可惡了,他不但破壞了額侖草原,而且破壞了中國,乃至破壞了地球。
以前我們不注重科學,亂砍亂伐,破壞了動物的生存環境,造成水土流失,沙漠迅速擴大。還有人在河流下游開墾荒地,圍湖造田,造成河流淤積,洪水泛濫。現在人們開始認識到種草,種樹,退耕還林,水土保持,減少空氣污染,是延長人類的生存空間,,使我們能更好的生活。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了解自然,認識自然,合理的利用自然,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生物的共同繁榮。, 讓我們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已瀕臨滅絕的草原吧!
讀三年級作文 篇6
前兩天,一位家長打來電話訴說自己的困惑:她的女兒十分愛看課外書,只要一有空,就會捧著書如癡如醉地閱讀,是個十足的小書蟲。平時這位家長也挺支持孩子讀課外書的,但期末考試臨近,擔心那些書分散孩子太多精力,讓她不能專心復習,害怕影響孩子的成績。所以不知道復習期間到底該不該讓孩子讀課外書。
聽了這位家長的訴說,我也能理解。六年級了,分數對于孩子和家長確實越來越重要。但同時也覺得有些悲哀和無奈。原本以為,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因為從一年級開始,每逢家長會我們都會以各種形式向家長宣傳閱讀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及其重要性。平時學校也把學生的閱讀放到了教育教學工作重要的位置。家長每天接送孩子時,也總能看到我們學校教學樓墻上的校訓——“改變,始于閱讀,終于習慣”。但現在看來,家長還是在不知不覺中把閱讀與分數對立了起來。
于是我十分肯定地告訴這位家長,課外閱讀不會影響孩子的成績。首先,這個孩子沒有在課堂上聽講時看課外書;其次,這個孩子每次的作業都能認真完成,并沒有因為課外閱讀而影響學習。看課外書,只要不過度,和復習、成績并不矛盾。
在這里我還想和這些有顧慮的家長多說幾句: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孩子一生的寶貴財富。且不說人類最偉大的智慧是來源于書,傳承于書的。也不說讀書對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影響,即使是從應試的角度看,反對學生在復習期間進行課外閱讀也是不明智的。
大家都了解,現在的語文試題一般都有三大部分——基礎知識、閱讀理解和作文。除了基礎知識有可能靠死記硬背拿點分外,閱讀理解和作文這兩部分都是檢測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而學生的語文素養除了平時課堂上的訓練之外,最主要就是依賴于海量的閱讀,而很難靠短期的集中突擊去拿高分。就因為它的綜合性太強,所以它考的是一種能力,而不是死的知識。學語文必須靠平時的積淀,語文課本上的內容只是一部分,老師是根據教材上的內容教給孩子學習語文的方法,以及如何去思考。要想真正學好語文,不進行課外閱讀的話,對于閱讀理解題和作文,學生肯定做不好,也許從目前來看,課外閱讀對提高分數還沒有家長所期盼的那種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從長遠考慮,只有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孩子的語文成績才能走得更遠。
所以,當課外閱讀遇上期末復習,不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課外閱讀不會是復習考試的障礙,反而能成為學生學好語文、考好語文的助推器。
讀三年級作文 篇7
《童年》中,主要以小主人公阿廖沙,即作者本人高爾基小時候的悲慘生活為題,寫出了沙皇統治時期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阿廖沙的生活從小就十分艱苦,而且在父親去世十年后,母親又和一名比她小十歲的大學生結婚了。有了繼父以后,生活更加難過了,繼父對他十分不好,而母親也比以前嚴格了。又過了些時日,阿廖沙上學了,但是,上了不到一個月的學,困為他實在太淘氣了,以至于學校要開除他。恰巧這時一名主教來訪這座學校,對他的看法卻很好,因為他雖然淘氣,卻是一個心地善良而且聰明的孩子。因為主教看好他,所以學校也打消了開除他的念頭。這樣,才保住了阿廖沙僅有的幾年受教育的機會。
阿廖沙還有幾個十分要好的朋友,他天天在放學之后和幾個朋友去收集有用的東西換錢,但是他有時會去從偷一些木材來賣錢,這樣他就可這些錢來養活自己,而不用大人操心。雖說偷東西這種做法不對,但是身處那種困境之下,人總要想辦法生存,更何況,阿廖沙還是個小孩子啊。而到了十一歲,就被外公驅逐,讓他到“人間”混生活,阿廖沙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短暫的童年時光,那充滿艱辛酸楚但也不乏溫馨的童年的回憶,從此就離他而去,才十一歲的年紀,就過早地投入到復雜而又冷酷的社會。
而我今年也是十一歲,與阿廖沙闖蕩社會時是一樣的年紀,自己還是一個在父母關愛下的孩子,哪知道人間的艱難,也沒為錢發過愁,更別說自己去想辦法掙錢了,我們有著相同的年紀卻那么不同的童年。
讀完《童年》,我百感交集,為可憐的小阿廖沙而難過,為他有那樣慈愛的外婆而欣慰,為殘暴的外公而痛恨,為早逝的伊凡而傷心,為那樣一個社會而不平。我想,接下來,我要繼續閱讀下一部《在人間》了,因為,我實在不想和小阿廖沙分別說再見啊。
【【精選】讀三年級作文匯總7篇】相關文章:
《竊讀記》教學反思「匯總」12-20
【精選】雪三年級作文匯總六篇03-12
【精選】未來三年級作文匯總九篇03-11
精選生日三年級作文匯總7篇03-07
精選游三年級作文匯總五篇03-04
精選春節三年級作文匯總5篇03-03
【精選】餃子三年級作文匯總九篇03-02
精選環保三年級作文匯總五篇02-24
【精選】母親三年級作文匯總10篇02-21
精選春游三年級作文匯總五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