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蝸牛作文3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蝸牛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蝸牛作文 篇1
星期五的那節科學課,老師發下了命令,每人捉一只以上的蝸牛,一提到它,我就全身發癢,黏乎乎的蝸牛,好惡心!
一回家,我就叫老爸去捉三只蝸牛來,他爽快地答應了,哇!那么快,爸爸在五分鐘內捉到了三只蝸牛。啊!蝸牛雖然惡心,但也有可愛之處:它身上有一個堅固的“小房子”,發絲似的觸角;細小的眼睛;尤其是它的嘴巴,粉紅色的,很難看見,不過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雖然很小,但明顯地讓你看見。
我從小就愛動腦筋,從8歲起,我就一直在思考兩道題:為什么蝸牛不怕雨而怕陽光?為什么蝸牛喜歡在墻腳下生活?于是,我就到墻根找了找,果然又找到了一只蝸牛。那天下雨了,我就把蝸牛放在地上,只見它縮進殼里,好像在說:我有一個“小房子”,擋風遮雨我最行。可惜太陽沒出來,好像一個生病的老公公似的,整天沒來上班,這個試驗沒做成。
有一天,我又跑到了田野里,那兒有一大片一大片菜地,遠遠望去,田野上猶如蓋了一條綠色的地毯,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美麗。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眼前,它緩緩地在綠葉上蠕動,留下了一條銀白色的液體,好像一條長長的絲帶,它是誰?當然是蝸牛啰!
我高興地在寬闊的田野上奔跑著,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生機……。
三年級蝸牛作文 篇2
在回家的路上,我發現了一只蝸牛。正巧科學課上也學了有關蝸牛的知識,于是,我把它放在小瓶子里,帶回家仔細觀察。
大概是剛才受到了驚嚇,蝸牛的身體一直縮在殼里不肯出來。過了好一會兒,它才小心翼翼地鉆了出來,剛剛探出頭來,但看見了我,又馬上藏了起來。
過了好久后,它探頭探腦地又鉆出來了。我怕嚇著它,退后好幾步,靜靜地觀察起來。
蝸牛長著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像四根天線,不停地晃動著,仿佛在傳遞信息。你們能猜猜這兩對觸角到底是用來干什么的嗎?告訴你們,它的觸角,可不是用來傳遞信號的,在那四根“天線”上,長著四只小眼睛呢?
蝸牛的殼是田螺狀的,上面有一些不規則的花紋,它的殼有一些腺細胞,能分泌出一種液體,這種液體是用來保護蝸牛柔軟的`身體的。蝸牛前進時,它的頭往前伸,貼住地,再用身體的力量把那笨拙的殼往前拖。如果你仔細看,在它身后會看到一條彎彎曲曲的線,那就是它爬過后流下的黏液。
我又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蝸牛!
三年級蝸牛作文 篇3
那天,我和同桌盧華庭去學校的小操場抓蝸牛。最后,我們在花壇里的綠植下抓到了蝸牛:七只大的,三只小的。我和同桌高興極了。
上課了,我小心翼翼地跑回教室,生怕把它摔在地上。回到教室,我把它放在抽屜里。
“當當當!”下課鈴響了。我和同桌又想去抓蝸牛。為了保險起見,坐我們前面的同學給我和同桌一人一個紙盒子。我們把蝸牛放進去,蝸牛似乎非常非常高興,因為它有家了。
經過觀察,我發現蝸牛殼上有兩個洞。查找資料后知道,一個是用來排出糞便的,一個是用來呼吸的。
那天上完第三節課,我發現有個蝸牛不動了。大概是在睡覺吧。那怎么做可以讓它醒來?我帶著疑問進入了科學課堂。老師說:“把蝸牛放進水里,它就會醒來的。”我試了,是真的哩!
蝸牛是怎樣吃葉子的?原來,它有口。這樣一來,我就知道怎樣養蝸牛了。
在飼養箱或廣口瓶內,先鋪上一層粗沙,再鋪上一層潮濕的土壤,然后放進幾個樹枝和幾片落葉,形成一個蝸牛生活的環境,我們就可以飼養蝸牛了。我每天傍晚用菜葉、青瓜等給蝸牛喂食,第二天把食物的殘渣清理干凈。對了,蝸牛爬行的時候會分泌黏液,這樣可以減少摩擦力。
原來,蝸牛藏著這么多秘密!我喜歡蝸牛。
【三年級蝸牛作文3篇】相關文章:
【必備】三年級蝸牛作文3篇03-02
【推薦】三年級蝸牛作文三篇02-27
關于三年級蝸牛作文4篇02-25
【精品】三年級蝸牛作文8篇03-05
【精品】三年級蝸牛作文九篇03-15
三年級蝸牛作文合集八篇03-14
【實用】三年級蝸牛作文9篇03-13
【精品】三年級蝸牛作文10篇03-13
關于三年級蝸牛作文8篇03-13
【必備】三年級蝸牛作文6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