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三年級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
中國傳統節日習俗有很多。過年時貼春聯、放鞭炮;元宵節時吃湯圓、猜燈謎;中秋節時吃月餅、賞月……而我最喜歡過端午節,因為不僅可以吃好吃的粽子,還可以看精彩的劃龍舟比賽。
老師告訴我們端午節有一個特殊的來歷:曾經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看到自己的祖國滅亡了,在五月初五那日,寫出了絕筆之作《懷沙》后,抱石投身汨羅江。后人為了紀念他,在每年的這一天,都會包粽子、劃龍舟。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一天,我們一家早早地開車去了奶奶家。一下車,我就聞到了一陣陣艾草香。家家戶戶門口都掛了幾株艾草,我這才想起,這也是端午節習俗之一。進屋后,看到奶奶在包粽子。奶奶動作熟練,不一會兒就包了許多粽子,有綠豆紅棗和咸肉兩種口味。
中午,奶奶把煮好的粽子端上桌。我們一家人一邊吃粽子,一邊愉快地聊著天,盡情地享受著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2
端午節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就習俗,中國人為什么要過端午節呢?這里有不少的傳說。嘴著名的就是紀念中國歷史偉大的詩人屈原。
據說中國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很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
帶了端午節那一天,我們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狀有三角形,四角維形 枕頭形 小寶塔形 圓棒形等。粽子里面的陷也有很多種,有豆沙 霉干菜肉 芹菜肉 還有紅棗的,味道非常好。一株香時間粽子出鍋了,外婆把粽子端了過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先把外面的繩子解開,再把粽葉剝掉,啊!真香,我吃了一個還想吃第2個,可惜我的肚子已經裝不下了。
啊!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節。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3
今年的端午節到來了,我興高彩烈地和家人到鄉下老家過節。
見到我們奶奶可高興了,她拿出早已包好的粽子給我吃。小小的三角綠色粽子透出香噴噴的米香味。我忍不住剝開粽葉吃了一口,味道甜甜的、黏黏的、軟軟的,還有紅棗呢!我一邊吃香甜可口的粽子,一邊聽奶奶講著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原來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不再吃屈原的遺體,因此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今天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而且使我更進一步了解了過端午節的意義。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快樂和充實。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4
中國的傳統文化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還有端午節,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為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屈原投江以后兩岸的老百姓劃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是還是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在這個緊張危險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就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粽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里。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5
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于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由于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為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粽子。雖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種很多,可是,我還是喜歡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老媽就會把包粽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后準備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后就往里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6
大家都知道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有首兒歌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綢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為了讓魚跤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辬包的粽子,喝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這就是端午節,你們喜歡嗎?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7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于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為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粽子。雖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粽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后準備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后就往里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8
明天可是一年一度的“吃貨節”,全中國人都要在這天中吃粽子。好吧,其實是端午節了。我們包粽子、賽龍舟,就是為了紀念我國古時候愛國詩人屈原。人們把粽子扔進河里,就是為了不讓河里的魚咬屈原,這個河叫汨羅江。仁義香草園就在搞活動哩!
我早就已經迫不及待了,因為香草園里面有兩個帥氣的機器人。這里游人如織,景色萬分壯觀,尤其是這里的月季花和薰衣草呢!薰衣草的花米粒般大小,但是散發出濃郁的香味,讓人無比陶醉呀!姹紫嫣紅的月季花一層一層十分美觀,有紅月季、白月季、紫月季、粉月季。各種顏色的月季花和薰衣草,把草地裝扮得無比美麗!
不止這些呢!這里有抓魚鰍,抓得越多才有更好的獎品。還有迷宮游戲,碰碰球大作戰,當然還有賽龍舟大比拼,看誰在最快的速度達到終點線……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香草園,我愛我的家鄉!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9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和重五.端午節的這天,人們要包粽子吃.來到大街上,人們手上都拿著粽子.家家戶戶飄著棕葉的清香,河的兩岸站滿了前來看熱鬧的人們.龍舟上的小伙子個個生龍活虎,一聲令下,個個使出渾身解數,在人們的`喝彩聲中,龍舟像離弦的箭直往前沖.贏得了眾多人的喝彩.贏的一隊更是欣喜萬分.
每逢端午節啊,人們要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這樣的話,蚊子就不會"吃"小朋友們身上的肉了.小朋友就能睡一個好覺了.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0
端午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一般這時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何浩軒,起床了,來包粽子,等下包完,吃粽子!”媽媽說:“快點,快點起床,不然早餐都吃完了!”爸爸又吆喝我。隨即,我也起床了,洗好臉,漱好口,一切準備就緒,我開始包粽子了,我先看著媽媽熟練的包粽子,心里也癢癢了,于是也開始包了。先把粽子放在粽葉里(粽子是媽媽事先做好的),然后一層一層地包到粽子上面,最后再打個結,一個“浩軒”牌小粽子出世了,帶著勝利的心情去媽媽面前展示,媽媽看了后,表揚我說:“還不錯,知道包粽子了,獎勵你去玩一會電腦吧!”于是,我去玩了。
到了午飯時間,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不覺感受到一種成功的感覺。是的,人因為有了成功的感覺,勝利的感覺,才會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去勞動,才會有新的事物誕生。
我愛端午,更愛親手勞動獲得成功的端午。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1
端午節這天,各家都忙著包粽子,我家包的有糯米蜜棗粽子、赤豆花生粽子。我看著姥姥熟練地包著粽子,包好后放到鍋里煮,不一會兒,屋里就飄來陣陣竹葉和糯米的清香,饞得我直流口水。姥姥把煮好的粽子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咬上一口!啊,軟軟的、滑滑的、香香的、甜甜的,讓你吃了還想吃。
當我吃著香甜的粽子時,爸爸給我講起粽子的由來。他說,戰國時期有位愛國詩人屈原,是楚國大臣。當時秦國最強大,屈原提醒君主要防備秦國,但是君主不但不聽屈原的勸告,還把屈原發配到邊疆。在秦國攻破楚國國都之際,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將要滅亡,悲憤之下跳進了汩羅江。人們得知后,把包好的粽子扔到江中喂飽魚蝦,不讓魚蝦啄食他的尸體。我聽后很是感動,屈原如此愛國,太偉大了!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沾白糖……”伴隨著街上放的端午節兒歌,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期待著明年的端午佳節快快到來。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2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其中端午節我最喜歡。
端午節的一大特點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買。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我還聽過一個關于粽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在戰場上戰死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里。為了給屈原敬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進水池里。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里有魚,那些糖棒都被魚吃掉了。人們非常生氣。這時候,有一個人叫道:“大家伙們,魚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凈的草葉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后,人們將包好的糖棒扔進水池,魚看到糯米糖棒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們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
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綠豆味的,有蜜棗味的,有香腸味的等等,我們家通常包的就是這三種。這三種我都喜歡吃。
粽子和端午節是親密朋友。因為我喜歡吃粽子,因此我也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3
在我們中國,一年當中有許許多多的節日,有國慶節、端午節、兒童節、教師節。而我最喜歡的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
中國過端午節那可是大有講究的:據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屈原的愛國人士,聽到自己的國家已經被其他國家攻破時,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汩羅將,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是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現在,人們便有了過端午節時,吃粽子、賽龍舟的民俗。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4
今天早晨起床,就聞到一股粽子的香味,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于到了。
我和爸爸媽媽要去大姨家玩。到了大姨家,我看到妹妹在溜冰;我也想學,于是妹妹脫掉鞋子,給我玩。我穿上溜冰鞋,媽媽讓我原地踏步,一開使我心里害怕,摔了許多次,眼睛里直冒金花!
漫漫的,我掌握了技巧終于學會了溜冰,心里驕傲自滿!滑著滑著就倒了。大姨對我說:“即使你學會了溜冰,也不能夠驕傲自滿哦!加油啊!”
聽了大姨的話,我回想我在學習上只要取得好成績,就會驕傲自滿。接著成績就一落千丈!
我想自己不能夠再驕傲了,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我不能夠貪玩了,也不能夠驕傲。因為分數只能代表一時,不能代表一世!
這是多么有意義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5
我喜歡很熱鬧的春節,但是更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
家家戶日元都在包粽子,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吃到粽子,沾著糖更好吃,因為我也喜歡吃糖。這一天,奶奶先到街上去買粽葉,再準備一盤米,還要再去買些粽線,就可以包粽子。到晚上,粽子已經好了,我連忙,拿碗和筷子還有糖,粽子一上桌,我就拿起一個粽子,但是很燙,急忙放進碗里,媽媽跑過來說:"別燙著了,先讓粽子涼些再吃。"我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剝開粽子,但是很燙,但我還是沒死心。
我依舊去剝開,我忍著燙我的手,慢慢把粽子剝開,終于被我打開了,我拿起一要筷子插進粽子,用勺子挖了一些糖,撒在粽子上。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吃了一個又一個。
最后,全家人都跑過來吃,卻發現只剩幾個粽子,就這樣,我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粽子啦,我就是這樣過端午節的。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5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三年級下冊400字03-17
有關端午節的三年級周記300字11-23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端午節的味道03-13
初三端午節作文02-14
小學有趣的端午節作文02-19
我身邊的端午節作文02-16
鄉情散記之端午節作文03-04
初一的端午節作文09-08
端午節初三作文8篇12-06
端午節手抄報:端午節的起源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