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孩子三年級作文

時間:2021-07-26 09:37:09 三年級 我要投稿

【必備】孩子三年級作文9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孩子三年級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孩子三年級作文9篇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1

  我們班許多同學都很愛勞動,在這些同學中,我最佩服的是米前宇。

  他的個子不高,不過看起來特別有精神,他留著一頭很短的頭發,濃濃的眉毛下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眼珠還神氣地轉來轉去。

  米前宇特別愛勞動。每次班上做清潔,他總是搶著干最臟最累的活兒。有一次,老師安排米前宇和其他幾個同學打掃教室,勞動委員分配任務的時候為難了不知道安排誰去拖地,因為拖地非常辛苦。這時,米前宇主動向勞動委員請求說:“讓我來拖地吧。”勞動委員答應了。米前宇馬上行動起來,只見他挽起袖子,分開兩腿,低下頭,彎著腰,雙手緊握拖把,認真的拖起地來。很快,就見米前宇滿頭大汗了,他把外套脫掉,用手擦了擦臉上的汗,又接著拖起來。在米前宇的鼓舞下,其他同學也干得更起勁了。米前宇有檢查了一下教室的死角,在教室后門的地板上,發現一塊沒有拖干凈的污漬,他拿來抹布使勁擦了擦,也沒有擦掉,這才知道是一塊泡泡糖的污漬,他歪著頭想了想,從自己的學具袋里拿來小刀,蹲在污漬前面,用小刀使勁地刮,一下了兩下……最后,終于把污漬刮干凈了。看著干凈的地面,他開心地笑了。在大家的努力下,教室打掃地干干凈凈,桌椅擺放地整整齊齊。

  瞧瞧,這就是米前宇,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2

  時間過得真快,來深圳已經差不多有10年了,如今孩子也已經上了小學三年級了。10年,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但也讓我更珍惜現在的生活,生活可以算是安定下來了,兩個孩子也順利地上了小學。閑來之際,孩子會圍在身邊問:媽媽,媽媽你給我們講講你的家鄉吧。這幾年,忙于生活的奔波,好久沒回家鄉了,但提起家鄉,腦海里就會出現一幅畫面:村莊很美,很少的樓房,四周是一座座若隱若現的山。還有放眼一望,滿山的綠。一條條蜿蜒的小路,樹在小路的兩旁,我走在那條兩邊有樹的路中央。看旁邊的花花草草,戴著帽子遮擋陽光。碧藍的天、清澈的小河流水,到處綠樹成蔭、野花遍地,這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幸福。聽我說完,孩子要我一定要帶他到家鄉去看看,他們向往自然,渴望親近自然。

  孩子們熱愛自然,可為什么我們生活的地方孩子們卻少了“自然”的蹤影呢?孩子們有美好的愿望,我們應該努力給孩子一個美好的世界。于是,我有一個美麗的夢想,一個美麗的生態夢想。我和兒子約定,我們要一起創設這個城市中的一片綠。生活中,我們積極參加社區里的植樹活動,還在自家的陽臺發起“養一盆花,認養一棵小樹苗”活動,愛惜每一片綠地和少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飯盒,一次性筷子,讓我們遠離白色污染”的倡議。拿起便袋,菜籃子……

  一個家庭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大家行動起來,一起去節約用水,低碳生活,多多植樹,我相信深圳也會是一個小時候的“家鄉”。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3

  在一偏僻的小山村里,住著一個叫王芳的小女孩。此刻,她正背著一捆干柴走在彎曲的小路上。這時,兩個同村的孩子正高高興興地去上學。“我要是能上學那該多好啊!”她含著眼淚想到,“可家里窮得連飯都吃不飽,怎么能上學呢”。

  與此同時,城里一個有錢的子弟張東正躺在玩具箱上大哭大叫:“我要游戲機!”原來張東因為成天玩游戲,不但考試不及格,而且眼鏡也戴在了眼睛上。為此,父母傷透了腦筋,一氣之下把張東的游戲機摔壞了。這不張東在玩具箱上又哭又鬧。

  哎!這兩個孩子:一個有錢,一個沒錢。有錢的不珍惜好生活,非要玩;沒錢的卻特別想上學讀書,好好學習本領。這差別可真大呀!

  看了這兩個同齡的孩子在不同的環境里不同的想法,我感到:我現在的生活和王芳比起來真是太幸福了,我要珍惜這幸福,好好學習,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讓王芳那樣的孩子都能上學,讓張東那樣的孩子都知道好好學習,珍惜擁有的一切。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4

  在講課前,我們先來分享兩位媽媽的喜報:

  濟南-翔媽:孩子在學校春燕杯作文大賽獲得一等獎。

  北京-依依媽媽:匯報一下,周末帶女兒親子的作文,得到優+3星,還在班上讀了好句子。呵呵,我之前要求孩子天天寫一篇日記,但是效果不好,后來跟著老師學,我發現自己放手太早,要求太高。

  特別要說明的是:北京-依依媽,入群聽課可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觀念轉得很快。觀念轉得快,行動就快。還是那句話“知行合一”,知而不行,等于不知。知行合一的“知”,是要真明白、真相信。不是簡單地停留在腦子里明白。腦子里明白了,但沒有轉化為行動,最多是個知識,而非知“道”。

  群里有媽媽常問:怎么辦?怎么辦?回答是:先“親”起來,先行起來,先做起來。如果不做起來,不行起來,不“親”起來,一堆問題在腦子里打轉轉,還是于事無補。當下我們的教育光講“知”,不講“行”,這是有害的。我們在《作文,多大點事兒—基礎篇》里講過,媽媽進步一小步,就是孩子成長的一大步,希望更多的媽媽,像依依媽一樣,真正轉變思想,行動起來。

  下面,我們就進入到正文,先來曬一下孩子的作文,也是一個喜報:

  媽媽感言:我是21群江蘇—小小QQ糖。這篇《我的媽媽》是孩子送給我的“三八”節禮物,正好小記者網站有征文活動,于是就投稿,沒想到就上報了。能結識非常老師和群里的這些媽媽們,是我的慶幸,我從中受益匪淺,孩子也從中受益。非常老師的書,則是孩子最愛看的作文書,謝謝非常老師無私的付出,看著孩子一點一點的進步,心中無比高興!

  我們再來看一下,孩子的原文:

  伴隨著三月的到來,三八婦女節也隨之即將來臨,這是媽媽們的節日。今年我送媽媽什么小禮物呢。對了,就要媽媽您看看,我筆下的您,我心目中的您吧。

  媽媽不高的個子,一頭烏黑的披肩卷發,國字臉上鑲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唇,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

  媽媽是我的“健康小衛士”。每當我的身體出現一點小狀況,媽媽總會第一時間為我采取措施,結合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把病毒扼殺在搖籃里。有時病毒來勢洶洶,我身體的安全防護大軍全軍覆滅,媽媽這時就只能求救醫生這一“殺毒大師”了,送我去醫院接受醫生的治療。看到我健健康康的,媽媽就喜笑顏開。

  媽媽又是我的“唐玄奘”。每天上學前,媽媽總會問:“今天有什么東西要帶嗎?”每天臨睡前,媽媽總會不厭其煩地問:“該做的作業都做了嗎?該準備的學習用具準備好了嗎?”……考試前,媽媽又要嘮叨了,“記得寫名字、看清題意,不要急于答題,做完要檢查”……媽媽的嘮叨像唐僧念經,但正因為媽媽的嘮叨,我才能一次次高質量地完成老師留的作業,一次次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一切都離不開我的“唐玄奘”。

  媽媽還是一個“大偵探”。電腦游戲的魅力是無窮大的,可我的眼睛又不爭氣,媽媽嚴格控制我的上網時間。有時,我總想趁媽媽不在家,多玩一會兒。一次,做完作業以后,我就上網玩游戲,在媽媽回來之前,我就把能看見的蛛絲馬跡都毀滅了,可是媽媽還是知道了。原來媽媽在瀏覽歷史中發現了。第二次,我吸取上次教訓,把瀏覽歷史上的記錄都刪除了,我暗暗地想:“嘿嘿,看媽媽這次怎么發現。”可是我的如意算盤又打錯了,還是被媽媽察覺了,媽媽說:“我摸了摸電腦,發現電腦是熱的喲,還有從你的神情,說話言語中,我就能得知。”哎,誰叫我做賊心虛呢,還是逃不過媽媽的“火眼金晴”。

  這就是我的“健康小衛士”,我的“唐玄奘”,我的“大偵探”,我那可愛可親的媽媽。

  這是一個三年級孩子寫的作文。初步統計一下,大約七百五十個字。從媽媽的感言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媽媽是21群的。想必聽課有半年之久了,孩子能有這樣的進步,離不開媽媽的堅持。昨天有新進群的媽媽在問:親子作文,輔導孩子會不會讓孩子有依賴性啊?想必這位媽媽的感言與孩子的進步,能回答親子作文會不會讓孩子有依賴性的問題。

  剛才,我們還收到一位爸爸的感言:

  廣州-晴爸:喔,我家妹子也是全班上評讀,謝謝非常老師。大半年前買的書,實操只是給孩子講解了前面的對稱,已收到好的效果,昨天加的群,今后會抓緊些。

  還有一位媽媽的感言:

  山東-悅悅媽:這個群“不好”,剛加入時是“好好學習,天天上當”,現在成了“好好學習,天天上癮”,每天不看,像少了點啥。

  實在的講,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孩子是不是懶,要擔心的是在這里學習的媽媽、爸爸懶。

  下面,我們來具體講評一下全文。

  第一,本文的第一個大特點就是:帶帽、穿衣、套鞋。什么叫帽?帽有什么作用?帽子——說白了,就是一個段落的主題。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主題。同理,一個段落也只能有一個主題。什么叫主題?說白了,就是您想表達的東西,就是您最想告訴別人的東西。帽子是主題,帽子也是提綱。

  我們在《作文,多大點事兒-基礎篇》中,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個人出門約會,最先收拾打扮的是什么?是頭。所以這個頭也好,這個帽子也好,是第一位的,是起領導作用的。帽子定好了,主題明確了,再用衣服來配,衣服配好了,再配上一雙合適的鞋。“帽衣鞋”是一個整體,而帽子是標準、是起點。要想保證作文不散不亂,帽子不能少。( )

  在我們的書里,每一篇講評文的后面,都有一個思維導圖。這個思維導圖就是帽子的圖形化。所以我們再確認一下,帽子是主題,也是提綱,也是思維導圖。這三樣東西是一體的,只是表現的形式不一樣罷了。我們常講“段落沒有帽,送您當被告”。這句話似乎讓人有些不理解。如果我們講“寫作要有提綱”這句話,似乎有些人就理解了;我們再講“寫作要有思路”,這句話恐怕反對的人不多。其實“帽子”就是提綱的具體表現,是思路的具體表現。

  我們在《基礎篇》中講道,對稱有四個表現:對稱詞、對稱句、對稱塊、對稱段。什么叫對稱?對稱就是角度,就是從不同的方面來寫一個東西。在本文中小作者重點是以三個對稱段的形式來寫媽媽的。這三個對稱段就有了三個對稱的帽子:“健康小衛士”、“唐玄奘”、“大偵探”。用三個對稱段來寫媽媽,帽子也好,對稱也好,這是本文的第一個大特點。

  第二個特點,就是本文中運用了“移花接木、張冠李‘代’”的技法。媽媽不是媽媽了,媽媽變成了“小衛士”,變成了“唐玄奘”,變成了“大偵探”。這個技法我們在《提高篇》第七章有系統的介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移花接木的“花”與”木”,總要有一定的相關性,才能有“移”的可能;張冠李戴,姓張的與姓李的,如果不認識,就把帽子戴來戴去,那是要吃官司的。就好比這兩天深圳發生的一起撞車案,真正的肇事者跑了,讓一個不相干的人來戴這個帽子,網絡流行語,叫頂包——這會讓明白的人貽笑大方的。

  我們回到正文上來。總體上講,借代要有相關性。從本文中媽媽是:衛士媽媽、唐僧媽媽、偵探女菠蘿(波羅)。這些都是與媽媽的性格行為有相關性的。這是本文的第二個特點,小作者的這一個寫作特點,讓本文增加了許多的趣味。

  當然,第三個特點,不太容易為大家所發現,那就是前后文的呼應。在原文中小作者寫到了媽媽的樣貌,分別寫道:國字臉上鑲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唇,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這是一個總體上、形象上的描寫。那么我們后面看到的對稱段中,媽媽像“偵探”一樣的火眼金睛,還有媽媽像“唐僧”一樣的“噼哩啪啦”,都在有意無意地呼應了這個形象。前后文的呼應,讓全文的總體線路、思路保持了一貫性。這就體現了作文的不散不亂、不拉不扯、不離不碎。所以我們要講:不夸不行!總的來說,孩子確實寫得很好。

  我們的點評提升,并不是否認孩子的成就。點評提升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看到,技法運用的背后所展現出來的變化。

  先來看第一段:

  伴隨著三月的到來,三八婦女節也隨之即將來臨,這是媽媽們的節日。今年我送媽媽什么小禮物呢。對了,就要媽媽您看看,我筆下的您,我心目中的您吧。

  剛才也看到了,孩子在刊物上的作文,編輯把這一段刪除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一段寫的是作文的背景、目的,這與我的“媽媽”這個主題的關聯度并不是很高,所以,刪去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小作者好不容易寫出百把十個字,痛下殺手于心不忍。我們可以簡單處理一下,把這一段當成是一個題記來處理:

  三八節來臨之際,用我筆下的您,表達我心中的您,算是我在媽媽節日時,送給您的小禮物——題記。

  我們來看第一個自然段,媽媽的樣貌:

  媽媽不高的個子,一頭烏黑的披肩卷發,國字臉上鑲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唇,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

  我們可以本著為主題服務,有詳有略的原則來調整:

  媽媽個子不高,一頭烏黑的披肩卷發,永遠透著精干利落。媽媽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好像風吹草動、蛛絲螞跡,都逃不過她的雙眼。她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響個不停。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家長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

  在點評文中,我們刪掉了一些與后面的呼應無關的樣貌,這樣也是為了把作文的一條線路表達得更清楚。所以,我們就把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去掉,這是要補充的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在點評文中,增加了一句話:她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響個不停。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家長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一是為了體現,有詳有略,突出媽媽的語言,二也是一個借代的技法。

  我們在《提高篇》中介紹過,借代的技法,最常用的是“先喻后借”。我們再把這個“喻”借過來,用來代替媽媽的講話。所以就有了: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家長群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在本文中“那個放鞭炮的”并不是確切的指放鞭炮,而是借過來指媽媽講話“噼哩啪啦”。這樣一喻一借,一借一代,就有了趣味。

  今天上午我們就講到這里,下午再講,謝謝大家!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5

  星期六的傍晚,天灰蒙蒙的,還夾雜著毛毛細雨。幾只家燕在馬路上無憂無慮地嬉戲著。突然,一輛大貨車呼嘯而過,我的心一緊,禁不住閉上了眼睛。周圍鴉雀無聲像死一般寂靜。

  當我緩緩睜開眼睛時,那貨車早車已消失在細雨之中。啊,一只家燕竟被大貨車撞得遍體鱗傷,孤零零地躺在冰冷的馬路上。它顫抖著,痛苦地呻吟著,用翅膀不停地掙扎,似乎想再次展開翅膀在空中翱翔,但已無濟于事。小家燕的眼里流露出陣陣悲傷,我從中讀到了它的絕望。它似乎想起了過去美好的時光:在森林里無拘無束地和爸爸玩游戲;躺在媽媽溫暖的懷抱里安穩地做著美夢;和同伴一起快樂地學習……然而這一切將不覆存在。它似乎明白自己再也享受不了這天倫之樂,哀傷的眼睛里流出了幾顆豆大的淚花,不久便永遠地閉上了它那雙明亮的眼睛。一灘殷紅的血跡迅速染紅了地面。

  這時,原本盤旋在空中,時刻關注著孩子在和同伴玩耍的母燕,如離弦的箭一般俯沖下來。當來到它孩子跟前,見它傷痕累累,不禁心如刀絞,淚如雨下。母燕哀傷地凝望著,發出“唧唧”的鳴叫,好似在哀求道:“孩子,孩子,快醒醒,快醒醒,跟媽媽回去,爸爸還在等我們呢……”這叫聲令人肝腸寸斷,可小燕卻毫無反應。母燕見它對自己的哀求無動于衷,更急了,她張開那結實的翅膀不停地拍打小燕稚嫩的身體,而小燕依然沒有動彈。

  此時,牛毛細雨轉變成了傾盆大雨,母燕生怕小燕淋濕,就用翅膀來為它遮風擋雨。豆大的雨點打在母燕身上,可她仍然紋絲不動,用自己的身軀竭力保護著小家燕。5分鐘……10分鐘……20分鐘過去了,她渾身都濕透了,可它仍不放棄,毅然挺立,儼然一尊母親的雕像,神圣無私。

  天更灰了,伙伴們再三呼喚著母燕,而她也好像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已離她而去。她拖著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挪地走向伙伴們,但她難以割舍自己的心肝,每走一步都要回過頭看看那一動也不動的孩子。“孩子,一路順風……”她在心里一遍一遍默念著、祈禱著,身影逐漸消失在茫茫的雨幕中……

  我的淚水和雨水融合在一起,模糊了我的視線,使我無法再繼續欣賞這感人的一幕,可我的內心一定能夠繼續欣賞的!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6

  從上三年級開始,媽媽說我已經長大了,可以放學自己回家。我為媽媽的這個決定暗暗高興,終于可以自己坐車回家了。沒問題,我一定會讓爸爸媽媽放心的。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輕松、自在,再也沒有爸爸媽媽的這不許那不讓,我真喜歡自己回家。

  有一次,我放學回來早,看到爸爸媽媽還沒回來,姥姥也不在家,所以就在外面偷偷地玩了一會,誰都沒發現,呵呵,真好,我心里暗自高興。

  過了幾天,我又忍不住在外面玩了起來。姥姥等不著我回家,非常著急,在陽臺上向小公園張望。等到我六點半才回家后,姥姥生氣地說:你是不是出去玩了?我撒謊說:今天的車晚了,所以我今天回家晚了。姥姥說:那我怎么看見你在小公園玩呢?我說:你一定是看花眼了。姥姥說:好吧,下次你不能出去玩了。我心虛地說:我下次不出去玩了。

  可第二天,我還是忍不住又在外面玩了起來,姥姥等不著我,就給我的同學打電話問我是否一起回來的,同學說:她在下面玩。同學在窗上看見我,大聲喊我說:你姥姥著急了,你趕快回家吧。我說:我知道了。然后匆匆忙忙往家跑,心想:到家之后一定要被姥姥批評了。可是姥姥只說了我一句:做人要誠實,說話要算數。

  通過這件小事,我感到我可能讓姥姥傷心了,雖然我很愛我的姥姥,可是由于我為貪玩撒了謊,成了不誠實守信的孩子,并傷了姥姥的心,真的很對不起姥姥。

  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誠實守信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好學生。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7

  課堂上,我正講的津津有味,眼睛一瞟,小林干嘛呢?不像是在聽課,偷偷摸摸的。我一邊講著一邊往臺下走,走到他的座位邊,他慌忙把本子和書往抽屜里塞。我掏出來一看,在抄作業,我生氣了,用責怪的語氣批評了小林,只看他怒目相視,昂首挺胸,一臉的不服氣,“老師,小強也抄作業了,為什么不批評他?”我問:“小強什么時候抄的?”“昨天……”“奧……”如果這樣糾纏下去,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就不能完成了,我轉了個話題:“這個事下課再說,先聽課吧。”

  下課后,我把小林叫到面前。我和小林進行了下面一段對話。我說:“小林,伸開雙手看看你的十個手指,一樣長嗎?”小林疑惑的看看我,還是慢騰騰的把手伸了出來看了看。

  說:“不一樣。”

  我說:“對呀!十指都不一樣長,絕對的公平是沒有的。我講課時,你不聽課,不思考,是問你為你好,還是不問你為你好。”

  小林說:“問我是為我好。”

  我說:“既然知道問你是為你好,那老師批評你也是為你好,對嗎?”小林點點頭。

  我接著往下說:“老師不批評小強,是因為當時老師沒有發現小強抄作業。小強抄作業是你告發的,如果老師沒有經過查證就批評小強,是不是有點武斷。”小林再次點了點頭。

  我繼續接著說:“你告發小強,如果老師批評小強,而小強再接著告發別的同學,別的同學再告發別的同學,老師是不是都要一一批評。那,課還上嗎?”

  小林低下了頭小聲說:“那,課就沒法上了。”

  我說:“是啊!在課堂上,老師只能批評當時看見的,而不能停止講課,否則一查到底。公平是有啦。可課就沒法上啦。以后,如果再挨批評,你也只能問自己錯沒錯,而不應該牽扯別人。否則的話,你揭發我,我揭發你,都互相亂咬起來,那不就亂套了嗎?怎么還能安心學習呢?以后遇事要少推卸責任,多做自我批評才行。”小林再次重重的點了點了頭。

  我接著說:“老師之所以批評你是因為老師重視你,是因為老師希望你能好好學習,能取得好成績,說明老師關注你。”這時再看小林,小臉上出現了笑容。上課鈴響了。

  小林說:“老師,我知道錯了,以后上課我一定認真聽課,”

  我摸了摸小林的頭,說:“去吧!以后好好學習”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8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這真實的情形。

  照片上,場面一片狼藉。天橋斷裂了,鐵路扭曲了,房屋殘破了。鋼架一根接一根地倒下,撞擊著地面,壓倒了一片的人,地上頓時血肉橫飛,呻吟聲、喊叫聲彌漫了上海火車南站的上空。

  在一些倒塌的廢墟上,一個孤獨的小男孩坐在一塊鐵片上嚎啕大哭,那哭聲猶如電閃雷鳴。他的嘴張著,呼喚著:“媽媽,你在哪里?爸爸,我好害怕!我好想我們的家!”小男孩邊說著,邊用手拍打著地面,手劃出了鮮血,他也不在乎。他始終相信,自己的媽媽和爸爸會來找自己。但戰爭是殘酷的,日軍又投下了一顆炸彈,聲音響徹云霄,月臺上橫尸遍地,碎磚碎片壓在人們的軀體上,其中就有小男孩的父母。他們的眼睛還睜著,在尋找自己的孩子!

  滾滾的黃沙咆哮著來了,仿佛想掩蓋這血的洗禮。

  是啊,戰爭是多么的殘酷,多么的可怕!戰爭使繁華的景象在炸彈中化為廢墟;戰爭使可憐的孩子無家可歸;戰爭使原本相親相愛的親人們再也看不到彼此。讓我們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世界變成充滿愛和溫暖的人類家園!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9

  刺骨的寒風呼呼地次著樹上的葉子,雪紛紛地下,樹枝不停地在風雪交加下搖晃。此時大街上只有幾個人,地上的雪越來越厚。

  放學了,我匆匆地往家走趕。路上,我一邊穿衣服一邊取暖。但寒風依然從我身體里穿過,我凍得發抖,心想:都是我閑衣服太厚了才沒有穿的,真是夠倒霉的。

  突然,一只熱乎乎的手摸著我的身體讓我感覺很溫暖,就象一朵凍僵的花朵被這溫暖的氣息蘇醒了。原來是媽媽,她的臉上已經有了皺紋,眼睛也搭落了下來,目光中流露出無比的呵護,她的目光是那么輕,就像火熱的太陽在溫暖著我,又像是用空調在幫我取暖,更像是在用任何能取暖的東西在為我取出無限的溫暖。她說:“孩子!快回家!”說完把她的圍巾給我戴上。

  那圍巾散發著香味,我記得那香氣是那么熟悉,啊!我知道了,那是我給媽媽買的香水,雖然那香水才兩塊錢,但媽媽依然還在用。

  看著媽媽被凍得發抖,我想把圍巾給媽媽,可媽媽說:“傻孩子,媽媽不冷!”我以為媽媽真的不冷,也就不說了。

  直到現在,我才知道媽媽是為了我好,我連忙跑到她懷里,感謝她對我的呵護,我跟媽媽說:“媽媽,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愿變成一把扇子為您去熱;在空氣干燥的秋天,我愿變成一個果實為您解渴;在寒冷的冬天,我愿變成空調為您取暖。”媽媽的眼淚流了下來,我們說著說著,就進入了夢鄉……

【【必備】孩子三年級作文9篇】相關文章:

【必備】三年級孩子作文7篇03-18

關于三年級孩子作文四篇03-23

【實用】三年級孩子作文三篇03-15

【實用】三年級孩子作文8篇03-13

【推薦】三年級孩子作文3篇03-06

【精品】三年級孩子作文4篇03-05

有關三年級孩子作文九篇03-22

【精華】三年級孩子作文10篇03-19

【實用】三年級孩子作文八篇03-19

有關三年級孩子作文7篇03-2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国产 | 久草免费福利资源站在线观看 | 亚洲性爱免费视频网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 | 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