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4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1
【訓練要求】
這次習作,要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用一兩件事,寫寫父母愛自己的一件事,也可以寫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感人的事,要表達真情實感。寫完以后,讀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提提意見,再認真改一改。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強調淡化文體意識,倡導自由表達,強調習作“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本文設計力求體現《課程標準》精神,主要表現在:
1.減少束縛,引導自由表達。打破框框,淡化文體意識,把習作指導滲透在作前談話、作后點評之中,學生在自然而然的寬松和諧的氛圍中無拘無束、敢說敢寫、自由奔放地進入習作狀態。
2.誘發興趣,引導真情表達。習作也是一種情感的體驗、流露、交流的需要。注重在教學之中通過“錄像引發→閉目回憶→互談感受(說與寫)→品讀交流”等形式,引發學生情感興奮,開啟學生心扉,引吐內心真情,確實把課堂當作一種情感體驗與交流的場所,當作情感傾訴與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為情而造文”,使“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的習作當文宗旨得以實現。
[導寫過程]
一、憶父愛、母愛——創設情境,引發真情
1、吟頌詩文
《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2、錄像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一段錄像好嗎?(播放錄像,再現溫馨家庭生活場面,激發情感興奮)。
3、引發回憶。
師:這是一段什么內容的錄象呢?你能體會到爸爸、媽媽對你無微不至的關愛嗎?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給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呢?(學生自由答)
4、閉目想象。
師:閉上眼睛,伴著音樂,把感受最深的爸爸、媽媽疼愛你的那件事情再回憶一遍。(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
二、說父愛、母愛——開拓思路,引吐真情
1.小組交流。
師:我們這篇習作的第一讀者將是我們的爸爸媽媽,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寫,才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并銘記他們的愛呢?讓我們小組內討論一下。把剛才回憶中感受最深的爸爸媽媽疼愛你的事具體地講給小組同學聽聽,怎么想就怎么說,做到說真話,吐真情。(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參與交流。)
2.集體交流。
師:好,接下來,請同學們把你和爸爸媽媽之間感受最深的事講給全班同學聽聽。其他同學
可以圍繞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具體,進行補充、評議。
①誰愿意講講自己腦海中印象最深的人是誰?他(她)為什么給你留下這樣深的印象呢?(個人發言,其他同學補充、評議)
②誰愿意講講你感受最深的事是什么?說說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怎么樣?
③誰還愿意講講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個地方?說說原因。
④誰愿意講講其他有關“愛”的方面的內容?
3.小結:同學們剛才講得很生動,也很精彩,能把自己認為最受感動的情節,具體地、形象地描述出來,令聽者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寫父愛、母愛——引導習作,抒發真情
1.習作導入。
還有許多同學要講,這樣吧,請你提起筆,無拘無束,自由自地寫下你認為印象比較深刻的,爸爸媽媽愛自己的一件事或發生在自己和爸爸媽媽之間的感人的一件事,體裁不限,怎么想就怎么寫,做到寫真話,吐真情。
2.學生進行片斷寫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品父愛、母愛——評析習作,交流真情
1.小組評析。寫好了讀,讓小組的同學評議,有沒有把意思表達清楚。
2.集體評析。投影儀出示幾個學生的習作,讓全班同學評議。
3.小結延伸:
①同學們,作文是心與心交流的書面表達形式,選擇真實的事例,抒發真實的感情,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我相信我們的每一篇習作都表達了我們與父母之間最真摯的愛,就讓我們把這篇充滿真情實感的作品獻給爸爸媽媽。回家后,請讀給父母聽。
②讓爸爸媽媽對你寫的內容提出意見,我們認真改一改,再請他們在我們的習作后寫上批語,做上“星級評價”。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2
冬去春來,天氣變得可愛起來。春風輕輕地吹著,讓人覺得暖暖的。空中還不時傳來幾聲鳥鳴,非常悅耳。天氣這么宜人,人的心情當然也不錯。于是,我和媽媽約上鄰居家的姐姐去唐中操場放風箏。
姐姐的風箏很不一般,是由二十多個黃色的小風箏串成一大串兒做成的,每個小風箏上都畫著各種各樣、顏色各異的圖案,打開一看就像一條五彩巨龍。這樣奇特的風箏我可是第一次看見!我的心里犯起了嘀咕:這么長的風箏,我們又這么小,能放起來嗎?一定很不容易!俗話說:“老將出馬,一個頂倆”嘛!于是我們就讓我的老媽“出馬”。只見媽媽左手拿著線軸,右手牽著風箏的線頭,使勁兒地往前跑。這時“奇跡” 出現了:這條躺在地上的“五彩巨龍”猛一抬頭,就慢慢地向高空飛去。我看見了,一邊蹦著高兒一邊拍手,高興地說:“哦,媽媽真厲害!風箏飛起來嘍!”媽媽越跑越快,這條“巨龍”好像一下子來了精神,越飛越高。遠遠望去,簡直就是神龍下凡,十分迷人。其他放風箏的人,都趕緊放下手中的風箏,不由自主的'跟著這條“神龍”跑。邊跑邊說:“嗬,這是誰的風箏呀?可真漂亮!”。我和姐姐趕緊得意洋洋地說:“這是咱們的風箏!咱們的風箏飛起來嘍!”
姐姐的風箏放起來這么漂亮,我的風箏會“表現”得怎樣呢?于是便打算放我的風箏。可問題來了:現在幾乎沒風了,怎么辦呢?我們左思右想,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我們決定自己造風!我拿著風箏坐在自行車后座上,讓姐姐騎著自行車在操場上跑。騎了一段兒,姐姐覺得有風了,就說一聲:“放”。那線一緊一松,風箏就凌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了。我和姐姐看到了,大聲喊道:“耶,人造風成功了!”我們覺得更好玩了。姐姐的車子越騎越快,風箏也隨著人造風越飛越高,像鳥兒一樣輕盈地在天空中飛舞。媽媽見了,高興地說:“你們倆個小能人兒真厲害,本事都超過孫悟空了,還會造風了呢!”我和姐姐聽了也哈哈大笑起來。我們轉頭一看,風箏上美麗的圖案好像真的是從天上飛下來的小仙女,正在對著我們微笑呢,似乎在說:“你們可真棒呦!”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放風箏讓我快樂無比!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3
我是一只嶄新的魚風箏。前幾天,主人從集市上把我買下。瞧,我多漂亮啊!水汪汪的大眼睛下有著一個小巧可愛的嘴巴,胖嘟嘟的身子上畫著各種各樣的花紋:有直線的,有曲線的,還有五顏六色的魚鱗在上面呢!最讓我的意的是那條又長又細的魚尾巴。等風一吹,我那尾巴就會隨風飄動吧。我帶著美好的幻想進入甜美的夢鄉……
第二天早晨,天灰蒙蒙的,徐徐輕風像一雙溫柔的手撫摸著我。抬頭看看,在春日的陽光里正散發著暖意。天空中緩緩漂浮的白云就像一只巨大的天鵝高高地挺起胸膛。在這里,春天的陽光親吻著我,一切都是新鮮的,我在這時得到了新的生活。看著外面的小鳥自由飛翔,它們時而高飛時而低飛,偶爾又像比賽向空中飛去。它們輪番交替著,有時低空俯沖又馬上凌空而直起,自由地做著各種高難度動作。我又是多么想像它們一樣啊!我立刻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因為今天正是放風箏的好日子。果然不出所料,主人和一位小朋友在上午就拿著我跑出了家門。
主人拿著我,另一個小朋友拿著線。只聽主人大叫一聲:“放!”小朋友便把我用力地拋了起來,主人一邊跑一邊放著手中的線。過了一會兒,只感覺連著自己的那根線開始抖動起來,我的身體也慢慢地升上了高空。幾分鐘后,我和線不再抖了,自己也就借著風自由地飛翔。
下午,太陽已經躲到房子的背后去了,余輝從西方反射,將天空變為金紅色。此時的天空真美啊!我一邊哼著不知名的小曲兒,一邊享受著飛翔帶給我的快樂。
就在這時,只見云從南邊飄了過來。“你看,我多自在呀!比你自由百倍!”我驕傲地對云說。“風箏,你能飛起來還不是都靠風啊!我勸你不要太逞能了。”我繼續哼著小曲兒,并沒有理會云。云搖搖頭,無奈地飄走了。過了許久,風小些了,我也有些累了,開始往低處飛了。這時恰好遇見了麻雀。我又高高仰著頭對下面的麻雀說:“你看,你看,我比你飛得都高!”“風箏啊!你能飛起來也是線引導著你啊!”我瞪著麻雀說:“真是多管閑事!”麻雀也無奈地搖搖頭飛走了。
“唉,沒有了這根線該多好啊!”于是我請求風刮得大一些。果然,這時風忽然猛烈地刮了起來,它就像一雙雙惡魔的手,仿佛要把我撕碎。“蹦”的一聲,繩子斷了,風也刮累了。沒有了線的牽絆,也沒有風的阻擋,我自認為這樣可以更加自由自在地飛翔了,可是我錯了。
我努力地掙扎著想飛上高空,可身體怎么也不聽使喚。風越刮越小,天色也漸漸黑了。我就隨著微風在空中飄了許久,最后就像喝醉酒似的,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怎么也飛不高。一會兒風停了,我又像降落傘慢慢地落在了地上。周邊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空氣似乎凝固了,時間仿佛停止了。風一吹,葉子就發出“沙沙,沙沙……”的響聲。看看身旁,總感覺有一雙雙眼睛注視著我,每一雙是那么的冷酷、蔑視、銳利。現在,我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我迷路了。唉,真是以卵擊石——不自量力啊!正在我絕望的時候,一雙手拿起了我。我抬頭一看,原來是主人!她小心翼翼地把我拾起,輕輕地拍拍下我身上的灰塵。她將繩子重新緊緊系地系在我的身上。啊!我又飛起來了!謝謝風給了我飛的的力量!謝謝繩子給我指引飛翔的方向!謝謝所有幫助了我的人!我心里默默地想。
有名話說得好:滿招損,謙受謚。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忘了自己的本性,我就是一只風箏,一只被風托上高空,一只被線牽引的風箏。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離市區幾百公里的山區,是一個山清水秀、景色優美、人民安居樂業的地方。
昔日,家鄉的道路坑坑洼洼,全是泥巴路,道路上冷冷清清的,很少有車輛通過,大家的夢想是擁有一輛自行車;人們住的全是瓦房,遇到刮風下雨的氣候,重則進水,屋頂被掀去,輕則水淹墻角,讓人整天提心吊膽;至于廠礦、超市等,更是只可想象的。穿的衣服缺乏,“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吃穿基本上是靠天吃飯,飯碗里只有玉米飯、土豆,能吃飽就是最大的奢望了,遇到逢年過節,能打個“牙祭”就已經不錯了;而對于外界信息的了解,靠的就是外出人員的口述。
但是,自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人民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里,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成了一個繁榮昌盛、美麗富饒的地方。當年的泥濘小道變成了寬闊的柏油路,車輛川流不息,多數人家擁有了摩托車,有的還實現了家庭轎車;家里結束了靠柴火做飯、取暖而基本實現了電氣化;人們的飯碗里不再單調,每餐還講究營養搭配了;穿的也能根據季節的變化而更新,有時還可穿上時髦的名牌;在政府的關心下,廣大的人民群眾經濟收入也發生了變化,有的種上了“泡核桃”、“脫毒馬鈴薯”,有的學習了科學養殖技術,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正在大踏步前進。
家鄉的變化,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也離不開勞動人民的辛勤汗水。作為小學生,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做一個對社會、對家鄉有用的人,用自己的知識才華去建設家鄉,使家鄉更加美麗,成為我國最耀眼的明珠。
【【實用】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4篇】相關文章:
【實用】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錦集五篇03-20
小學語文免費教案: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三年級語文04-08
【實用】三年級語文作文3篇03-18
【實用】三年級語文作文三篇03-15
小學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9-03
【實用】三年級語文作文八篇03-24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09-09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課件01-20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八》09-20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六》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