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清明三年級作文六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三年級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1
當要出發去掃墓時,我興奮不已。在新樓匯合時,有許多人在那里等,有的已經去掃墓了,有的剛來,有的還在等。
隨后,我們一起去上山掃墓,在路上我們一群群人也去掃墓,我們來到了山腳下,草都被前幾天的山火吞沒了。我們首先去我爺爺那。我們來到那里,首先第一件事是除草,壓紙錢,開始我們不愿意,但還是情不自愿地接受,我們在壓紙錢的過程中發現了一條小青蛇,開始我們非常害怕,但過久了就不害怕。我們都紛紛上去瞧一瞧,看一看。只見那青蛇快速地穿過一株小草。大人們老是叫我們別上去,但我們還是原地不動。最后在大人們的叫罵下,我們還是退了下來。掃完了墓我們就到別的地方去。
其他的墓一一掃完后,我們回到了家,個個筋疲力盡的,腿酸,腰疼的,但我們還是玩得非常愉快!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2
清明已來臨了,不知怎么的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下起大雨來。這正如杜牧所說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這天,我們剛好去祭拜已逝世的親人。
來到昌國寺,已經滿頭大汗的我們望了望接下來的路,只見蜿蜒曲折山路泥濘不堪,看起來非常不好走啊!但是想想來這里的目的,我們還是鼓起信心,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哎,泥和水,水和泥的路真滑呀!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一個“泥菩薩”。經過一段時間的艱難行走,終于來到了目的地。
這里鳥叫聲聲,空氣新鮮。來到墳前,只見叔叔將準備好的食物拿了出來,將筷子擺好,接著拿出并點燃蠟燭、香和紙錢,接著再在墳前一個接一個地跪拜。輪到我時,不知怎么的忽然想起了奶奶在世時的一幕幕情景,眼角的空間被淚水占滿了,此刻的我才明白什么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3
每年清明,我會懷戀故人,感嘆生命的脆弱。
但是這次與往年不同,因為以前掃的墓我只知道是我的祖先,而這一次,那里面躺著的,是我的爺爺,是那個曾經疼愛我的爺爺,那個曾經管束我的爺爺。
他如今卻躺在那冰冷冷的土地里。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生死離別,曾經幼稚的'以為,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是不會離開我的。記得那時候,下著大雨,把所有的塵埃都洗刷了,也如此殘忍地帶走了我親愛的爺爺,留給我那無法褪去的陰影。那一晚,我想我這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爺爺離去的這個日子。
此時,我與表哥在拜祭爺爺,希望爺爺保佑我能上一個好初中,保佑表哥考上一個好大學。但我也能明白,只有經過自己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我會讓爺爺在九泉之下為我的成績而感到欣慰的。
爺爺,您放心,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我一定會是您的驕傲!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4
乘著清明小長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郊外的顧村公園踏青賞花。
雖然早就聽說這個公園又大又漂亮,但當我們來到公園的時候,還是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
顧村公園共有三個入口。我們從3號門進入,一下子感到它的面積似乎比我們的十個學校還要大,走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兩旁是大片大片綠油油的草坪,仿佛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
而此刻,我們已置身于花的海洋。隨處可見各種鮮花正在競相開放,有紅艷似火的茶花、有嫵媚嬌艷的桃花、有純潔爛漫的櫻花——還有很多都叫不出名字的花,把春天的顧村公園裝扮得五彩繽紛,絢麗多姿。
我愛春天,因為春天給萬物帶來了勃勃生機。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5
風輕輕撫過心房,帶來一絲清涼,帶來一絲回憶。
在我還小的時候,父母在清明節那一天總會帶我回到家鄉。
踏進了鄉土,一種從未有過的熟悉感涌上心頭,南方獨有的悶熱似乎被這應景的小雨淅淅瀝瀝地澆滅了。父母帶著我,一同去給先祖掃墓。
我們踏著不算平坦的石子小路,兩邊的花草也因雨的沖洗而綠的發亮,昆蟲趴在草叢中,一曲又一曲地鳴唱,世間的一切都寂靜了下來,共同傾聽著這自然的贊歌。花草的清新伴著泥土的味道撲面而來,我貪婪地吸著家鄉的味道,向著先祖的墓碑走去。
大理石制成的碑前,放著父母帶來的鮮花,較弱的花朵與肅穆的石碑相結合,讓年幼的我小小的心肅然起敬。父親手里拿著罐清酒,他表情嚴肅,輕輕將就打開,酒灑在先祖的碑前。酒水濺落,在空中爆裂,碎成一個個水珠,落在地上,快速的消失在土里。不算濃重的酒氣飄了上來。在這個安靜又有些淡淡悲傷的日子里,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著,蟲也仍鳴著,一切好似什么都沒有發生似的,卻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如今我已多年沒有再回到那個充滿我童年回憶的地方,那清明的小雨,唱著故鄉的歌,清淡而值得回味,如濃墨一般,全力展現著鄉土的魅力,吸引著我這游子,能早日回到那個美麗的寶地。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合江縣的一個小山村,山村里住著一百多戶人家,每年清明節是村里最熱鬧的節日,也是大團圓的日子。
每年春節時,會手(家族主持人)就去趙姓人家收取會費,準備好清明節祭祖宴會的資金。
清明節那天,趙姓家族的人就會穿戴整齊,不約而同地來到趙家祠堂。在附近的村民就把自家的餐桌,板凳,鍋碗筷等搬去備用。他們吧豬羊殺后刮掉毛,放在擔架上由四個人抬著,后面跟著是一群敲鑼打鼓的樂隊(都是村里的村民)來到祭祖臺,由劊子手,族長宣布祭祖儀式,介紹家族的情況。趙氏子孫們每人手里拿著兩支蠟燭,三支香,排著隊,一個接一個去跪拜,許愿,求先祖保佑。祭祖結束后就會選出明年的會手。這時樂隊就開始表演節目,老人,小孩,婦女,就坐著觀看。
廚師們忙著把祭完先祖的豬羊拿來辦酒,幫忙干活的人很多,有的挑水,有的洗菜,有的擺放桌子、凳子,有的幫忙切菜、切肉,很快就擺了二三十桌,只要有人吆喝一聲‘坐起啰’大人小孩就迅速坐上桌,一邊吃一邊上菜,他們吃的是流水席,吃完飯后就離開,等收拾好碗筷,又擺兩批三批,他們吃的是“九個碗”,(只有九道菜),但是個個都很滿足,快樂!
爸爸說他們的祭祖活動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從來沒有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