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轟隆隆……”正當我從萬達出來時候,一道大閃電打破了天空的寧靜。瞬間,一大片烏云密集起來,天空一下子就暗了許多。
大雨像一個個小珍珠一樣,風雨交加。我和爸爸媽媽做上公交車時我們已經是落湯雞了。這也是我第一次這么近看閃電。我似乎看清楚了閃電的顏色,藍藍的,很亮。雨越下越大,遠遠望去,大地像掛了一個巨大無比的珠簾,美極了!
這幾次的下雨,有的人說是人工降雨,而有的人卻說是真的下雨,而我覺得這兩個理由都沒有關系,因為這樣就不會干旱了。
這次的閃電的非常可怕,因為那些閃電就在我眼前……我下了車等于小了再走過了一會兒,雨小了,雷聲輕了,雨也漸漸小了,我又開心起來,因為在下雷雨時,這下我可以呼吸新鮮空氣了。
下完這場大雨,我覺得神清氣爽,人也精神了許多。
【寫作指導:作文中怎樣展開聯想】
學生作文,最常見的毛病就是內容貧乏,無事可寫,無話可說。這種現象,有人往往歸結為詞匯缺乏,遣詞造句能力不足。其實,這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同學不會在現有生活的基礎上,發揮聯想和想象的緣故。把聯想運用到寫作中,可使文章內容豐富、充實,表達生動、形象。學生在作文中,怎樣展開聯想呢?我們可按照下列三種思路去培養和發揮自己的聯想能力。
一是從“相近”“相關”的方面去聯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時間或空間上有相近或相關關系的其他事物的聯想。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由人間獨酌,起舞弄清影寫起,聯想到人的悲歡離合。這些都是由相近、相關的事物而引起的聯想。
二是抓住“相似”的特點展開聯想,是指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性質或或形態上有某種相似的事物的聯想。如郭沫若《天傷的街市》,抓住街燈和明月的相似之處,由街燈聯想到天上的明星,再從明星寫到街燈,通過牛郎織女的幸福生活,寄托了作者反抗傳統觀念、追求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茅盾的《白楊禮贊》,抓住白楊樹干、枝、葉、皮及頑強生命力這一點,采用象征手法,由此及彼,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和白楊樹一樣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北方農民。再如,由波浪想到柔軟的絲綢,由大花貓想到老虎,由天上的白云想到地上的棉花等,這些都是抓住事物的相似之處來展開聯想的。
三是朝著“相對”“相反”的方向去聯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發起與它在性質或特點上有相對或相反事物的聯想。如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較好運用了相對與相反聯想的手法,設置了豆萁煮豆這一特寫鏡頭,凸現了兄弟相殘的主旨,收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又如許地山的《落花生》:“花生的好處……很多它的果實深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的果實高高掛在枝頭……”在這里,作者由埋到地下的花生聯想到同它相對的事物——掛在枝頭上的桃子、石榴、蘋果。這些都是由相對或相反的事物,通過對比而產生的聯想。
總之,聯想是在所見所聞的基礎上展開的。如果觀察不全面、不細致,聯想就難以展開;如果見聞寫得不具體、不切實,聯想就會失去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勤于觀察、善于觀察。逐步積累生活經驗,不斷汲取知識養料,養成勤于思考、善于聯想的好習慣。這樣,我們就能在寫作文時,一邊寫,一邊想,積極開動大腦,寫出聯想的內容,好文章自然會寫出來了。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