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年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年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年的作文 篇1
我的第一位班主任姓田,我們都叫她田老師。雖然她是個很普通的老師,但還是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田老師有著圓圓的臉,像波浪一樣卷的頭發,還帶戴了一副眼鏡。她像個媽媽一樣關心、照顧我們,把我們當成了她的59個孩子。她手把手們地教我們這群“小猴子”寫字,告訴我們上課發言是要舉手的,而且不能帶好吃的和好玩的來學!。她還非常喜歡我,經常在課堂上表揚我,還帶我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我很愛她,她也很愛我。
雖然說田老師很喜歡我,但是有時會像獅子那么兇。當我犯錯是也是和別的同學一視同仁地處罰。二年級時,班上要寫“漂流日記”,那天輪到我寫時,剛好媽媽不在家,于是我想偷偷懶,隨便找了篇文章抄在了日記上。第二天還對田老師撒了謊,可還是被田老師發現了我抄作文的真相。原來,田老師回到辦公室后,很自豪地把“我的”文章大聲朗讀出來,這時,有個老師說她好像在哪兒讀過這篇文章,并把一本參考書給了田老師看,田老師這才來找我!败囉,老師原以為你是個好孩子,可沒想到你會干出這種事情,”田老師語重心長地說“錯了就是錯了,為什么還要撒謊呢?!你要是不會寫、不知道寫你就告訴老師,為什么要去抄人家的文章呢?做人,就是要光明正大,千萬不要去干那些偷偷摸摸的事,做好自己才最重要!明天,你補一篇日記給我,再寫一份檢討,在上面承認自己的錯誤,并立下保證,再也不對老師撒謊了,然后讓你媽媽簽字!”說完,異常失望地走了。
這就是我的第一位班主任田老師,一個賞罰分明的.好老師。每每想起田老師,腦海中浮現的都是那一張張慈祥而不失威嚴的笑臉。田老師,我永遠不會忘記您的!
六年級年的作文 篇2
家人的愛是什么樣的?對于小時候的我那就像一本天書任憑我怎么去解讀也無法讀懂里面的內容,就如那深海里的寶藏那么珍貴,卻不能打撈上來。小時候的我生活充滿悲傷,我不懂到底是我自己過于頑皮還是母親太過苛刻,幾乎一件很微小的事情都可以造成母親生氣的理由,每次我都是落著淚跑出家門,覺得這個世界不公平,為什么別家小孩就可以那么幸福,家人手中的寶,老師眼中的明珠,憑什么?一路上輕揉著那哭的微微發腫的眼袋,無論我出去多久母親都不會來找我,這也就造成了我后來怨恨母親的理由。
在我長大一些時,那種怨恨已經消失,我漸漸可以讀出那本書里的字,但卻不能完全理解,漫漫的成長路途中我學會了隱忍也隱約可以理解感恩這個字眼。雖然母親還是時不時對我發火,但我只是傻笑著,將那悲傷裝進自己的心城,那種強笑的感覺我依然可以記得,撕裂的痛,喉嚨像是被什么堵住一樣,但還是要以微笑迎接。有時當我滿溢的悲傷迸發出來時,會與母親大罵一場,但事后會特別后悔,因為那時已經默認了母親的好,母親的所有。
在歲月無情的打磨,洗禮之下我終于讀懂了母親的`所有,所有的一切只為我而做,我變得跟以前完全顛覆的一個人,陽光,活躍,自信。當初的悲傷早已在我翻過那本天書最后一頁時,便把悲傷放進了內心的禁地里,永遠不會再擁有它。而那本天書早已不再是天書,而是記載著母親對我無限的關心與愛。后來無論母親再怎么發火我都仔細的聽著那些話語,因為那些是母親總結出來的人生致理。那時餐桌上一頓豐盛的飯餐,大口的扒著飯,由于太過美味不一會便只剩下一點。多吃些,吃飽好去學校學習,你這樣說。但你卻只吃了那完全不可能填飽肚子的飯菜。我很想問不餓嗎?但你肯定會說不餓,真的不餓么。其實我什么都知道。
家人的愛就如那一田地的麥芽,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時,它便開始生長,最終成為金黃色的麥田,哺育著貪婪的我們。其實家人的愛并不難理解只是我們被怨恨所蒙蔽,這種如暖春般微暖感情為什么要經過無數次的浮沉之后才能被人們讀懂。所以請理解你的家人,不要讀懂的太晚。
六年級年的作文 篇3
世界上有很多自然景觀,比如波濤洶涌的海潮,深不可測的大峽谷,氣勢磅礴的黃果樹大瀑布……但我最喜歡的是海浪。
在中秋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閘坡海陵島大角灣。
三點多鐘過后我們到了海邊,海浪從地平線上滾滾而來。它們打在礁石上,濺起雪白的浪花,浪花像碎玉似的'亂濺開來。那濺起的水花,遠遠望去像一朵朵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在海水里。它們沖向岸灘,沖刷著金色沙灘,沖去了一天人們留下的足跡,海浪一浪接一浪,一浪高過一浪。它們好像在賽跑,一個浪接一浪,一浪高過一浪。它們好象在比賽,一個浪沖過了形狀各異的礁石奔向終點——沙灘,另一個浪又緊跟著沖了過來。它們好象在和礁石搏斗,猛烈地進攻,猛烈地擊打著礁石,礁石卻一點兒也不在乎,傲慢地站在那里。漸漸的,一個浪比一個浪低,好象是在策劃著突然襲擊。果然,忽然來了一個巨浪奔騰地蹦向大堤,可是這次又失敗了。海浪只好認輸。
瞧!大自然多么奇妙!
六年級年的作文 篇4
我比較鐘情于蘇軾在《永遇樂》里描繪的“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它表述中秋多添了些人世情味,撩起內心對于中秋的那份記憶,融景入情,與我的生活經歷更為貼近了些。
農村人除了對春節過的相當隆重之外,其次便是中秋,因為這與莊稼收獲有關。從六歲便和母親開始下地種田,一瀉千里的魯西平原,黃綠層接不窮,一如海浪涌動著希望和激情。我實在不喜歡鉆玉米地,矮小的身子還夠不到玉米棒,走不好還會把腳邁到某位老人的墳頭上,一邊禱告,一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跑出如迷宮般的屏障,顧不得汗水,顧不得身上被刺的灼痛,頭發上,眉毛上,渾身上下粘滿了白色玉米穗屑兒,樣子極其狼狽不堪。
那時候,父親剛師范畢業在離家很遠的`鄉鎮教學,大多數時間我是和母親度過的,白天把玉米摘完,用鐮刀割出一條小路,我們把玉米撿拾到地板車上,那夜,月亮著了素白色衣服,周圍閃著銘黃的光芒,照亮了我和母親回家的路途。娘,該是中秋了吧?我詢問,她伸伸腰,抬頭望著月亮。是呀,回家給我們君超煮豆子,玉米吃。我興奮的點點頭。我又問母親,娘能多加點糖嗎?她回頭沖我笑笑,干脆地說能。
緊挨著玉米地旁邊就是豆地,農村人種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換些錢或煮了放入罐子里做咸菜吃,配著蘿卜居多。這個時節的豆子飽滿,一碰如調皮的孩子蹦蹦跳跳的出來,到處都是小東西的影子。母親輕輕地握住豆柄,迅速的用鐮刀把它割下,爾后遞給我放在包袱里,接著,母親叮囑我彎腰去揀落在地上的豆子,她說,這是小月亮,中秋節夜里,我就這樣擁有了繁多的小月亮。
鄉下沒有煤氣,就連燒蜂窩煤也是點著數。母親把豆子和玉米洗干凈,倒入井水,木頭在灶堂里霹靂啪啦,霹靂啪啦的聲音至今我仍記得清楚,雄雄火光烤著我稚嫩的臉頰,嘴里含著口水。揭開大木頭圓鍋蓋后,滿屋子里都是玉米和豆子的香甜氣息,母親試著捏了捏,直到她說熟啦的時候,我才把口水咽到肚子里去,直到成年,我仍然對堅果類的食物情有獨鐘。
在異鄉生活了八年,每過中秋,心里依舊懷戀鄉下的暖月清輝,萬物靜寂,口齒生香。也是這個不算長或短的八年讓我一度品嘗了人生之團圓的況味,千里之外,清朗月色下,一個游子唱誦著《明月幾時有》里的詞句,盼望著世間萬物和諧美滿。
這是一篇記敘文,作者敘述了自己和與家人度過中秋節的事,敘事完整。文章語言優美,如作者引用蘇軾的詩句,“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給文章增添了文采。結尾處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六年級年的作文】相關文章:
六年級年的作文11-01
六年級年的作文11-01
六年級年的作文11-02
六年級年的作文11-05
六年級年的作文11-05
六年級年的作文11-06
六年級年的作文11-06
六年級年的作文11-07
六年級年的作文11-07
六年級年的作文11-07